歷史上真實的董卓什麼樣的?揭祕董卓之亂的始末

要說東漢末年的歷史,有一個不能繞過的人物,就是董卓

董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人。隴西郡臨洮縣地處涼州,是西北邊陲,土地貧瘠,並長期與遊牧民族交戰。涼州人以射獵為業,居無定所,過著刀口舐血的生活。所以涼州的民風之彪悍,據全國之首。

董氏是當地的豪族。《三國志》說,董卓臂力過人,身背兩弓,騎馬奔馳之際,能左右開弓,其騎術、射術和力量都很厲害。又說,董卓好遊俠,在涼州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並且在羌民中頗有威名。郡太守和州刺史非常欣賞他,都曾招他做官。董卓擔任地方武官時,在與遊牧民族的戰鬥中打出了名聲,也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漢桓帝末年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六郡指天水、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六郡都屬於與遊牧民族交界地區,此地人多驍勇。羽林郎是皇帝的衛士。董卓被選進去了,這是董卓一生中的重大轉折。能被選為羽林郎,說明董卓已經被東漢中央政府所看重。

董卓當上羽林郎後不久,就被人推薦為軍司馬,回到涼州參加對羌族的戰爭。戰爭結束後,董卓“拜郎中,賜縑九千匹”。但董卓把這九千匹縑全分給了部卒。此後董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也因戰功由郎中遷升為廣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一直徵拜至幷州刺史、河東太守。至此,董卓可謂平步青雲。

歷史上真實的董卓什麼樣的?揭秘董卓之亂的始末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不過,董卓曾討黃巾失敗,被免官。但董卓善於鑽營,賄賂十常侍,當涼州戰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東漢政府為了鞏固西北邊防,需要董卓這樣的人。但董卓長期在涼州作戰,掌握涼州的軍政大權,東漢政府便開始對其不放心了,先後兩次要董卓到洛陽來任職,藉以奪其兵權。但每次一調任,涼州的羌族就開始搞事,董卓就趕緊告訴朝廷,這邊又發生動亂了,我離不開啊。至於這些羌族和朝廷為什麼這麼有默契,就不是我們所能猜測的了。

東漢政府還想過讓皇甫嵩以武力解決掉董卓,董卓便屯兵河東郡,東漢政府終於還是不敢發難。屯兵河東以後,整個隴西便成了董卓的勢力範圍。手中強大的實力,讓董卓的野心極度膨脹,開始有了問鼎中央政權的計劃。

董卓能進洛陽當政,還得感謝一個人,就是大將軍何進。何進本來是個屠夫出身,因其妹嫁入宮中被立為皇后才受到重用,官拜大將軍,手握兵權。但大將軍的頭銜也不能掩蓋他的愚蠢,東漢徹底崩壞有其很大的責任。

漢靈帝死後,當時十常侍要立陳留王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為帝,並且得到了後宮董太后的同意,而何進主張立何皇后之子也就是少帝劉辯為帝,兩派的矛盾很激烈,都想置對方於死地。後來何進直接在漢靈帝的靈堂上立了何皇后之子劉辯為帝,算是先勝了一籌。何進本想趁機把十常侍一網打盡,但迫於何皇后的壓力一直沒能下手,況且十常侍手裡還有軍隊,不解決這個問題,風險太大。

十常侍手裡的軍隊就是公元188年組建的西園新軍。西園新軍有八校尉,袁紹是中軍校尉,曹操是典軍校尉,但大權掌握在宦官、上軍校尉蹇碩手中,連大將軍何進也要聽從他的指揮。何進不久之後拉攏了袁紹等人,除掉了蹇碩。但蹇碩雖死,宦官的勢力並沒有被徹底剷除。於是何進想借地方軍閥的力量消滅十常侍,就偷偷地徵召地方的軍隊進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徵召西涼軍閥董卓進京。

太監們知道何進的打算後,就要先下手為強,假傳何太后懿旨,騙何進進宮去。何進以為真的是他妹妹召他進宮,沒有防備,剛進宮就被十常侍埋伏的人斬首。何進死後,袁紹等人馬上就衝進宮內誅殺十常侍。十常侍立刻攜劉辯和劉協出逃,後來曹操在路上將劉辯和劉協找到。

正當東漢政權因為十常侍之亂舔舐傷口時,董卓領著他的西涼騎兵到了洛陽。董卓剛到洛陽時,洛陽還有不少的武裝力量,有何進為討黃巾在全國各地募集的軍隊,車騎將軍何苗(何進之弟)的部隊,武猛督尉丁原率領的幷州軍。董卓先派他弟弟董旻誘使何苗的部下吳匡殺掉何苗,何進、何苗的部隊群龍無首,只有任董卓收編。然後董卓又誘使呂布殺掉丁原,扶植呂布為幷州軍閥的新首領,於是基本上招降了幷州軍。至此董卓手握重兵接管了東漢政府。

董卓雖然為人很狡猾,帶兵打仗還算有一手,但在政治上卻是一個低能兒。董卓一上臺,就幹了一件很招人詬病的事情:廢少帝、立獻帝。董卓無論是想做治世之能臣,還是亂世之梟雄,都不應該幹這事。忠臣能廢立皇帝嗎?當然不能,幹了這事就不是忠臣;奸臣為什麼要廢立皇帝?皇帝昏庸不是正好行篡位之事嗎?董卓真的應該好好學學王莽,王莽的篡位可謂是標準的教科書式的典範。當然,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是有其理由的:獻帝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養,董卓與董太后是遠親,董卓立獻帝后,以外戚身份輔政就名正言順了。但董卓沒有把這件事做漂亮,給了人太多的攻擊把柄。尤其是名士,也就是清流,開始跟他勢不兩立了。

董卓剛到洛陽時,就把當初受了黨錮之災的名士們都平反了,蔡邕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名士們對他還是有期待的。但他做了廢立皇帝的舉動,跟名士的關係一下就僵了。

還有一件敗筆是董卓不能有效地約束兵士。董卓的嫡系是西涼兵,在涼州野慣了,到了洛陽城裡,還要搶劫富戶,姦淫婦女。洛陽是京城,能在這裡居住的可都是有錢有勢的人家,跟朝堂上的官員、皇親國戚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軍隊這麼一干,就把所有的利益階層都得罪了。

於是,被董卓趕出朝廷的袁紹、曹操等人,振臂一呼,召集了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這件事情也加速了各路軍閥的形成。漢靈帝末年將刺史改成州牧,這些掌握了一州軍政大權的要員們,雖然已經尾大不掉了,也只能偷偷摸摸地積蓄實力。但現在有了徵兵的藉口了——討伐逆賊董卓。於是各路諸侯都開始明目張膽地擴張軍隊,相互之間也盯著對方的地盤。在這種情況下,十八路討伐董卓的諸侯就成了一盤散沙,就連盟主袁紹也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十八路諸侯雖然各懷鬼胎,但聲勢很是浩大,給了董卓很大的壓力。於是他想到從洛陽遷都長安,一者距離東方的諸侯路途遙遠,且有函谷關之險可守;二者董卓是西涼人,所用的是西涼的兵,長安離他的老家近些。

遷都的理由還算充分,但董卓卻又一次幹砸了。他命令手下的軍隊,逼著人民遷徙。當時洛陽居民共有數百萬人,互相踩踏。有餓死的,也有遇著搶劫而死的,死屍堆滿在路上。他自己帶兵,仍留在洛陽附近,一把火,把皇宮、官署、民居都燒燬了,最後導致洛陽二百里內再無人跡。他又讓呂布把漢朝皇帝和官員的墳,都掘開了,把墳中所葬珍寶取去。

如果這時候,十八路諸侯能夠勠力同心,董卓這麼殘暴的軍隊實在是不堪一擊的。但這些州牧、郡守,都只想佔據地盤,保存實力,沒有一個肯先進兵。其中只有曹操,決定去追擊董卓。但是其他諸侯沒有一個願意跟曹操一起,曹操只好獨自進兵。當時董卓的兵力合眾諸侯的力量以攻之,雖然有餘,單靠曹操一個人的力量,自然不夠。曹操兵到滎陽,就被董卓的部將徐榮打敗。然而曹操的兵雖少,卻能力戰一天,徐榮以為諸侯的兵都是如此,也就不敢追趕了。

董卓到長安後,守住潼關,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沒想到卻禍起蕭牆。董卓手下的軍隊主要分為涼、並兩派。涼州派有李傕、郭汜、胡軫、樊綢、張濟等人,幷州派主要有呂布、張遼、李肅、楊奉。

在洛陽董卓利用呂布殺死丁原,兼併了幷州軍。丁原死後,呂布成了幷州軍的首領。董卓一心籠絡呂布,與他“誓為父子”,但幷州兵將與涼州兵將的關係卻十分緊張。幷州軍被兼併,是不會完全甘心的,然而處於被壓抑的地位。而涼州軍以勝利者自居,沒有把幷州軍放在眼裡,甚至對呂布也是如此。董卓曾派胡軫為主將,呂布為副將攻打孫堅。胡軫曾揚言要殺了呂布以整肅軍紀,呂布等幷州兵將對涼州軍的不滿與日俱增。而且董卓的脾氣也很壞,有一次呂布冒犯了他,董卓就拿起短劍向他擲去,呂布雖不敢發作卻懷恨在心。而且呂布曾和董卓的婢妾貂蟬私通,這也讓呂布內心更加不安。

老奸巨猾的司徒王允看出了這個矛盾。王允是利用與呂布同鄉的關係極力拉攏呂布,目的很明顯,就是借刀殺人。由於涼州軍和幷州軍矛盾激化,呂布又對董卓不滿,在王允的挑唆下,終於決心殺掉董卓以自立。於是王允、呂布利用涼州軍主力在關東討伐袁紹的機會,刺殺了董卓。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攻入長安,趕走了呂布,再次挾持了漢獻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