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在抗疫一线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 ——郑州市惠济区党员干部奋战抗疫第一线

2020-02-06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怡辰 实习生 王安然


疫情,来势汹汹;阻击,众志成城。高速路口是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的场所,疫情防控责任重。连霍高速惠济站是进入郑州市惠济区的重要关口,伴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返程回郑人员的逐步增多,惠济站高速口的车流量也逐步增大,防控任务显得更加艰巨而繁重,工作风险性也大大增加。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郑州市惠济区有这么一群党员干部,为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天24小时坚守在惠济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他们选择暂时放弃了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儿为人女的身份,尽职尽责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有一张来自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街道的一名普通干部的防疫时辰表,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07:30-8:00】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早上7点半,陈增润已经到办公室准备例会的资料了,“早上八点我们都会开一个例会,方便分配上午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带领党员宣誓。每天的例会,陈增润都要组织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强调“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无论工作多繁重、环境多恶劣、前方有多危险,都要坚决完成党支部分配的工作任务。

【08:00-12:00】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每天的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早上9点,陈增润带领大家对惠济站站点进行消毒。

10:30,惠济站车辆正值高峰,陈增润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盘查车辆人员,对来自疫区的车辆进行登记劝返、非豫A车辆逐车逐人查验登记,对豫A车辆查验身份、测量体温等。惠济站车流量极大、人员较多,而陈增润总是站在最前面,提前引导车流,耐心讲解,“刚开始工作时有不配合的,现在已经没有了,大家都很配合”。

【12:00-13:00】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12:00本该是吃午饭的时候,陈增润却忙于汇总车辆、人数、填报报表等工作。据统计,惠济站每天通行车辆在1500辆左右,人员流量在3000人以上,每天需要核查的人员信息量大。

陈增润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对手写登记的表格进行汇总,他在反复核查无误后及时上报,心里对卡点的各项数据铭记于心,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上级领导去卡点检查,每次都是有问必答、对答如流。他也成大家眼里的“数据库”。

等他忙完时,饭菜都已经凉透了。“工作是辛苦,但把好城市出入口的工作可一点也不敢放松!咱得为全市人民负责啊!”陈增润内心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12:00-16:00】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我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作的重复”,陈增润一边说,一边继续手里的登记工作。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陈增润一直保持着“5+2”“白+黑”的工作状态,一人承担着多项工作任务,除了做好统筹协调,每天还要登记人员信息、测体温、搬物资,并承担着为卡点喷药消毒的任务。

【16:00-22:00】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惠济站卡点值守分为三班,16:00是早上8:00到16:00轮班的结束,却不是陈增润工作的结束。他在现场组织交班例会,安排好工作后,便继续投入到盘查登记的工作中。直到晚上十点,才能有休息的时间。而这,仅是因为当天通行的车辆人员数量较少。

【22:00-7:00】

为党旗“增”辉,为担当“润”色——抗疫一线干部的24小时

自疫情防控开展,他便住在单位,一旦站点有情况,便立刻去站点,也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回,毕竟现在自己也是“高危人群”了,但能够在疫情防控中出一份力,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已经一星期没回家了,从初一开始连父母都没见过”,提及家人,陈增润说道“也想对家人说,我在外面很安全,我会照顾好自己,请父母亲儿放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像陈增润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没有防护服,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默默做好值守工作;他们没有请战书没有誓师会,只是一个通知,就默默收拾好返岗的行囊。因为他们心里明白,他们是共产党员,在疫情肆虐、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要冲在前、作表率,以自己的担当作为去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