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蘊含的哲理是什麼?

用戶6094959740101


朱熹的《春日》中:“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第三句中“等閒識得東風面”,“識”字與首句中的“尋”字乘上啟下,“等閒識得”意思是春天的特徵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是春天。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的景象都是由春光點染組成的,從萬紫千紅的景象中認識了春天,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景色寫出春天的景色特徵,這首詩借景抒情,表面是寫遊春的觀後感,詩中“尋芳”的地點指的是泗水之濱,詩中的“泗水”暗指孔門,春秋時孔子在此講學,教授弟子。

詩中的“尋芳”指的是尋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比喻的是孔子教學內容的豐富,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萬物生機的春風,這是一首寓景於情的哲理詩,描寫春天的景色,詩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去郊外踏青,看到滿眼春色,然後發出“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讚歎。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兩句詩是對春天景色的讚美,詩人將春天景色寫的生機勃勃,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鬥豔,萬紫千紅等景色都是春風吹來的,詩人在春天來到泗水之濱,即以前孔子講學的地方,將孔子的學風比作春風,寓情於景,內涵豐富,形象鮮明。


文化指路人


《春日》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朱熹。全詩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直譯,可作如下理解:
在一個春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閒遊在泗水之濱。望著無邊無際煥然一新的風景,感覺到春天真的來了。春回大地,萬物煥然一新,處處百花開放,一片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象。
作者朱熹,字元晦,號晦庵,世稱朱文公。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也是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的集大成者,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唯一一位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並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享儒教祭祀。

他是中國宋代最大的哲學派系的代表人物,與”二程”(程顥、程頤)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影響力非常大。他是繼孔子之後在中國教育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又一人。

這樣一位博學多才的哲學家,他所作的詩必然蘊含哲理,這是毋庸置疑的。

從字面看,這首詩是寫春遊,作者對新生的春光發出的感慨。其中提到了一個地點“泗水”(今山東境內)。他尋春的聖地是在“泗水之濱”。孔子山東曲阜人,紀念他的“孔廟”就在他的家鄉。孔子曾在洙、泗之間講學傳道,教授弟子。朱熹也是儒學的集大成者,對孔子尊敬崇拜。

北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靖康之亂後,北宋滅亡。公元1127年,宋高宗建都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半年不到,抵不住金兵的攻打,被迫南渡。朱熹是南宋人,生於1130年。在他的生活時代,“泗水之濱”早就淪為金國之地。他是不可能北上去春遊的,不難聯想到,他所指的尋春之地便是孔門之道。
這樣一分析,寓意也就出來了。儒學博大精深,孔子四處遊學,傳道解惑,弟子遍及天下,猶如春的氣息,百花盛開,讓這個世界變得萬紫千紅般絢爛多姿。
朱熹實在是太高明,這樣的寓意詩都能想出來。

讀書悟道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南宋著名思想家和理學家朱熹(1130年——1200年)在1163年之後所寫的四言絕句《春日》,全詩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中,“東風”借指春天,是因為在春季常常吹起溫暖的東南風。全句意思為:在百花爭妍的春天,任何人都能輕易目睹到春天的本來面目,萬紫千紅的景象處處流露出濃濃的春意。

從字面意思來看,此詩好像在描寫踏春後的感受,實則不然,是作者藉助春天這個意象來抒發個人心中的理想情懷。

歷史上,宋詩以哲理性見長,往往會在樸實平凡的文字中體現文人士大夫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貴情懷,不論是北宋的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還是南宋的陸游,楊萬里,還是此詩的作者朱熹,都遵循著宋詩以理勝人的優良傳統。

創作《春日》時,南宋的泗水(今山東境內)一帶已經被金人在1141年通過不平等條約《紹興和議》所佔領,南宋百姓若想去泗水遊春,只能站在河對岸觀望,看到昔日的河山如今落入敵人之手,心中難免五味雜陳。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朱熹依靠想象創作了這首詩。

在東周末期,大聖人孔子曾經在泗水之濱講學授課,讓這裡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人文歷史。另外,朱熹又是“程朱學派”的旗幟,程朱學派又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分支,因此,朱熹作此詩頗有深意,從他使用的詞彙的映射含義就能看出來。


“尋芳”代表他願意追隨孔聖人的足跡,“無邊光景”和“萬紫千紅”借指儒家學派的浩瀚博大和豐富多彩。

因此,全詩蘊含的哲理也呼之欲出,朱熹將孔聖人的儒家精神比喻為能使萬物欣欣向榮的春風,表達了自己雖然身處於宋金對峙的亂世中,但對追求先輩那樣的聖人精神的美好願望絕不能動搖,暗指他要做一位出泥而不染,有擔當有責任感的文人。


鴻鵠迎罡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蘊含的哲理是什麼?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歷來也被傳為名句。這句詩是出自宋代詩人朱熹的七言絕句《春日》。大概意思是,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這萬紫千紅的景象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



作品原文: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指:春回大地,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一眼望去就感覺到處煥然一新。這百花爭豔的景象,生機勃勃的春光,盡數映入詩人眼簾,給他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詩人讚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的春天的源頭。



從字面上看,這句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緻,是寫遊春觀感,而且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是這樣的。但是,如果結合著歷史背景來看,這首詩實則是一首蘊含豐富的哲理詩:詩人踏青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的地方。而此地已經被金人侵佔。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以此表達了他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



這首詩的高明之處,就是以遊春詩的形式,來抒發內心所想、所望的東西。而不是以枯燥乏味的,富有哲學意味的教化式語言寫出來。這樣,對於不深入瞭解詩歌的人來講,看到的是和煦的東風催得天地間百花齊放,爭相鬥豔的百花為人們捧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的美好景色。而深入讀詩的人呢,卻能從詩人這不留痕跡的說理中,明白其中的真正內涵。


昨夜星辰昨夜風jk


此句膾炙人口的詩出自宋代大學問家朱熹的《春日》,談到春人們自然會想到有關讚美春天的詞語:春暖花開、春風和煦、春光明媚連珠一樣湧出,然而朱熹不然,與詩仙李白的《春曉》,與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春》不同,盪開一筆,其中蘊含著怎樣的哲理?我們共同來賞析方解其中味:

春 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尋芳”交代了事件,“勝日”尋芳的時間,“泗水”尋芳的地點,言簡意賅。重點在於“尋芳”一詞的運用巧到極致。既起到點明主題的作用又起到了領起下文的作用,將詩由本句的敘述轉為下文對春天景物的描寫上。

第二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尋芳”的總體印象,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無邊”包羅之廣,美好的景色盡收眼底。“一時新”從視覺到觸覺,無處不是春的跳動。既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而春的勃勃生機又躍然紙上。

第三、四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其中“等閒識得”看似信手拈來,實則用筆之巧,點燃了人們對春的渴望,對春的嚮往之情。“東風面”這裡是借代,指春天,泗水景物清新明麗,輕而易舉的辨認出來。“識”

又回應了首句的“尋”前因後果,遙相呼應。“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萬紫千紅的景象皆因春光點染而成,這是對“等閒識得東風面”的完美詮釋,具體的寫出了春光之美,春日之新。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來看,是作者春天郊遊時所寫的遊春觀感,而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可以知道這首詩所寫的不是實事兒,而是一種虛擬。朱熹本人從未到過泗水之地(史上有據可查)而此詩卻寫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潛心理學,心儀孔聖,嚮往於當年孔子居洙泗之上,絃歌講誦,傳道授業的勝事,於是託意於神遊尋芳,表面上描繪了春日的景緻,實則寄情於景,託物言志。這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與情懷。

再看朱熹的另一首詩《觀書有感》,這兩首詩可謂異曲同工。

觀 書 有 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的意思是:如同半畝大的池塘,水清澈得像鏡子,猶如天光在清澈的水面來回移動。要問池塘怎會如此明淨清澈?原來它的源頭不斷有有活水流進來。

首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半畝的一塊小水塘在詩人筆下是展開的一面鏡子(一鑑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天光雲影共徘徊”,這裡更引起讀者聯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雲影,可想而知,那清澈的水面多麼靜謐可愛。

第三句:“問渠那得清如許”在這裡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水為什麼這麼清澈呢?

第四句:“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人高興的回答:因為源頭總有活水注入。

這是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畫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回看題目——《觀書有感》不僅戛然而止,原來寫的是觀書有感,那半畝池塘只是虛託之物,頓時這美好的意境又昇華而與讀書融為一體,朱熹是在讚美讀書時的有所領悟:心靈中的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有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注入。

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歷久彌新的。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淨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弄懂問題,獲得新知而豁然開朗頗為相似。

由此,我們便清楚了朱熹寫詩的手法:即以理入詩,形象中寓深刻的哲理。

我們不僅收穫了詩人的寫詩手法,也從詩中領略了春的美。當韶光易逝時我們時常會嘆惋,其實春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裡!

2019年7月2日


劉老師96283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春日》。

      首先從字義解析吧,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春天的面貌與特徵很容易辨認。東風面借指春天。這兩句話可以解釋為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因為有了春風,才有了這無限的美景。“萬紫千紅總是春”是指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由春光點染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認識了春天,詩人讚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的春天的源頭的這個道理。

        詩人對美好春光的不盡讚美,在這裡把春天寫得生機勃勃,青春熱烈。春天萬物復甦,百花爭奇鬥豔,這美好的景色是春風帶來的,如果沒有春風,就沒有這美好的春天。讚美之中又含豐富的哲理,別具一格。

        一般古人寫詩喜歡寫兩層意思,表面是些一年四季春天的到來,萬物復甦的景色,但暗喻是詩人朱熹欲行聖人之道,求學問與儒學,學有所成之後,重新看待世界,所見與原來不同,是悟道後的喜悅,安心的心情和在春光中的感覺一樣。

        大膽的推理一下,個人覺得朱老爺子讚美他的學生個個都很優秀,如百花齊放一般,並且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把孔孟之道發揚光大,使之又立新高,集學之大成者,建立一個完整的理學體系,並且獨成一派~程朱學派,我就是理學的大咖。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請高人們多多指教。






追夢樂享人生


炎炎夏日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你好,作為一名文化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歷來也被傳為名句。這句詩是出自宋代詩人朱熹的七言絕句《春日》。這兩句的意思是指春回大地,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一眼望去就感覺到處煥然一新。

其次,這百花爭豔的景象,生機勃勃的春光,盡數映入詩人眼簾,給他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詩人讚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的春天的源頭。

最後,此詩看似寫景,其實富含哲理,表達了詩人在亂世中希翼國家像春天一樣萬物生髮,百廢俱興。作者借寫春遊尋芳而表達他內心尋求孔孟之道,以及學習孔子儒家思想大有所得後的愉悅心情。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蜂蜜抽子


南宋朱熹《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風光一時新。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年僅十九歲豆蒄年華的朱熹中進士及第,又娶嬌妻,大登科後小登科,春風得意,雙喜臨門,表現了作者欣喜如狂的心情。十九歲的年華,正是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年齡,此詩一掃頹廢沉悶的心情,同時也展現了恢復舊物的決心。

“科場得勝之日,想到泗水之濱尋找一望無際的芳草行蹤,原來春風的姣容是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春天啊!”

這兩句詩的哲理是,身在春天裡,不知春風容貌的一種得意妄行的欣喜!


狼煙一九三一


你好,作為一名文化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我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首先,”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歷來也被傳為名句。這句詩是出自宋代詩人朱熹的七言絕句《春日》。這兩句的意思是指春回大地,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一眼望去就感覺到處煥然一新。

其次,這百花爭豔的景象,生機勃勃的春光,盡數映入詩人眼簾,給他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詩人讚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的春天的源頭。

最後,此詩看似寫景,其實富含哲理,表達了詩人在亂世中希翼國家像春天一樣萬物生髮,百廢俱興。作者借寫春遊尋芳而表達他內心尋求孔孟之道,以及學習孔子儒家思想大有所得後的愉悅心情。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考拉的古水君


1、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東風”:即春風。




2、【蘊含的哲理】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這兩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從全詩來看,“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

從這首詩的釋義來講,這其實是一首寓意、道理、情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