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否有聽過孩子說類似的話:

“我長大了要和爸爸結婚,我還要生好多好多寶寶”。

“我要取媽媽做老婆,我是媽媽的老公”。

“我要和王老師結婚,我喜歡她”。

記得我還在早教工作的時候,有位不到三歲的女孩說:“我馬上就可以結婚了,我還要穿白色的婚紗,變成美麗的新娘子,新娘還要和新郎睡在一起,還要親嘴,生好多寶寶”。如果這些話是從你孩子嘴裡說出來時,你會如何回應孩子呢?

有的家長說:“你還這麼小,不能結婚”。家長心理很擔心孩子早熟,小小年紀,怎麼懂得這麼多?所以,家長大部分時候會制止或不允許孩子說類似的話。

著名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在她的著作《善解童貞》一書中說:孩子當下的愛情,與未來經營愛情和婚姻的能力密切相關,愛情教育不是鼓勵或禁止孩子的愛情,而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每一個愛情發展階段。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幾乎每個孩子在3-6歲階段,其心理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婚姻敏感期”,他們開始對結婚、親吻、生寶寶的話題特別感興趣。這個時期,父母應該怎麼引導特別重要。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孩子在人際關係敏感期過度後才會產生“婚姻敏感期”,指的是孩子開始出現對異性組合的意識,比如最早想要和父母結婚,一段時候過後會“愛上”一個異性小夥伴。

在這個時期,父母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說“我喜歡誰,我要嫁給誰,我要和誰誰誰結婚”等等。這是這個年齡階段發展過程中非常正常的現象,如何瞭解和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是每個父母的職責所在。


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的表現有哪些?

會對結婚的話題感興趣

樂樂喜歡畫畫,最近特別喜歡畫男孩女孩結婚的畫面,一邊畫一邊說:“左邊這個是新娘,右邊那個是新郎,他們結婚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不僅想象力豐富,而且是自由發揮,畫面中透露出浪漫溫馨的畫風,飛舞在空中的彩色亮片,各種彩色花做成的拱形門,新娘頭上的皇冠,腳下的高跟鞋,美麗的長髮、婚紗裙;新郎西裝革履,顯得風度翩翩。一幅充滿幸福和浪漫色彩的畫面就呈現在了前期,這就是孩子心中所向往的“婚禮“。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孩子希望和一個異性結婚

我朋友的兒子貝貝5歲半,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就喜歡過一個女孩子,家裡有什麼好吃的,他就會說:“我們班的笑笑也喜歡吃這個”,說完兜裡裝一個,然後第二天帶到幼兒園送給她吃。有時候還會說:“我要和笑笑結婚,我最喜歡她了。”

我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也發現有些孩子成雙成對在一起,而且持續好一陣子一個男孩只和這個女孩玩,上課坐一起,做操站一排,還會主動互相幫助。有時候無意間聽到他們的“竊竊私語”:A:“我喜歡和你,你喜歡我嗎?”,B:“我也喜歡你,明天我送個禮物給你”。

孩子們有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有的會通過送禮物來表達內心對對方的好感,有的會直接說出“我喜歡你”的想法,孩子們希望是獨享兩人的愛,不願意被他人打擾。


模仿成年人結婚的儀式

處在“婚姻敏感期”的女孩喜歡用彩色的紗布蓋在頭上,用一個環狀的玩具當戒指,對著照照鏡子穿白色的紗裙(用彩色的布代替);男孩喜歡穿上帥氣的小西裝,佩戴領結,走起路來風度翩翩。有的孩子會進行“結婚”的遊戲,從這頭一起走到那一頭,然後新郎給新娘戴上戒指,互相表白一番。類似的婚禮儀式會重複進行好幾次,然後宣告結束。

如果孩子在“婚姻敏感期”所表現出的行為被滿足,就可以順利度過這一敏感期,反之,就會造成阻礙,後續還會繼續彌補。

孩子處在婚姻敏感期時,父母要避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愛情”,用成人的方式操控孩子,把孩子的情感當笑料,否認孩子的情感,也不可以用愛情的話題來逗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一次在網上看到國內媒體的報道,一所幼兒園園長和老師費盡心思,主動為100多個孩子舉辦了一場集體婚禮,圖片中的孩子年齡都在5-6歲左右,女孩們個個穿著白色的婚紗,男孩子們穿著禮服,從遠處看就像是成年人的縮小版。男女搭配,女孩挽著男孩的手腕依次上臺,整場婚禮的程序猶如西方人結婚差不多,家長們坐在臺下為孩子們拍照、攝像,為新“娘新郎們”歡呼祝賀。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在報道中,幼兒負責人說是邀請孩子們自願報名參加這次集體婚禮的,家長們也是自願參加。關於這次幼兒園集體婚禮的活動,教育專家們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提到,在活動的整個過程和孩子們的照片中,看不到孩子們發自內心流露出的幸福和喜悅,更像是迎合臺下的父母和老師,更像是一場表演,一場婚紗禮物的秀場,而不是讓人內心洋溢幸福的婚禮。這樣反倒破壞了婚禮的神聖感(穿上禮服走過場),孩子沒有獨立自主感(婚禮由他人控制),不是由孩子自由意識的體現,也不是孩子需要的。

因此,胡萍老師提出,幼兒園為孩子舉辦集體婚禮的做法是不妥的,她的理由是:

第一,破壞了孩子們對婚姻的正確認知。

除非孩子們都彼此渴望結婚,這麼多人同時都渴望結婚是不太可能的。這樣就會讓孩子們認為,結婚就是找一個人來做一個表演。


第二,提前喚醒了孩子們對婚禮的興趣,沒有順應孩子自身發展的生命節律。

即便這100個孩子同時都進入了“婚姻敏感期”,但有多少孩子願意舉辦結婚儀式呢?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舉辦,或者認為還沒到舉辦婚禮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幼兒園舉辦了集體婚禮,就是提前喚醒了孩子對婚禮的興趣,沒有順應孩子內在生命的節奏。


第三,每對婚禮應該是獨特的,不是被成人操辦的。

在芭學園也有老師為孩子舉辦婚禮,但是完全不同的是,孩子們是自己設計婚禮,老師會尊重他們的不同想法,因為審美不同,對婚禮的設計也是獨特的,他們的浪漫情懷是成人無法理解的。

但是,100多個孩子的集體婚禮,穿著幾乎整齊劃一,看不到任何的獨特之處,不是孩子的自由的體現,很明顯,這是一次被成人安排和操辦的婚禮。


第四,幼兒園操辦集體婚禮,是對一些尚未進入“婚姻敏感期”的孩子的提前喚醒。

喚醒孩子找一個異性結婚的興趣,這是對孩子正常心理發展進程的破壞。在這100個孩子中,有多少孩子沒有結婚的念頭?有多少孩子是為了成年人舉辦的這場秀,被強行配成了一對結婚伴侶?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成人以自己的意願為主來操控孩子,這是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而教育的實質是幫助孩子自由成長,成人的幫助一定是建立在孩子生命發展的規律之上,如果成人的教育方式,脫離了孩子的發展規律,那麼,給孩子帶來的只能是破壞。


兒童教育家孫瑞雪老師說:在愛和自由中,兒童體驗所有的甜蜜和快樂的感覺。正常的、自由中的兒童表現出人類的本性----純潔、善良、率真、超然。認識兒童,就是認識人的本質。

每個孩子在6歲前的情感發育中,對“愛情”的體驗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孩子們在“愛情”中體驗著愛與被愛、互相照顧、體貼的幸福快樂,同時也經歷了分別、失戀和“離婚”的悲傷。

其實,很多孩子在“婚姻敏感期”過後,自然而然地會明白,等自己長大後就會找到真正的愛自己的王子或公主。說明孩子在自由和安全的環境中,他們的“婚姻敏感期”順利度過了!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面對孩子的“婚姻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為孩子的需求提供適宜的幫助和支持

我五六歲的時候,村裡有位村幹部,他的大兒子和閨蜜差不多大,有一天那位村幹部找到她爸爸說:“把你家大女兒給我大兒子做兒媳婦吧!”回到家,爸爸很生氣地告訴閨蜜這件事,那時候雖然說還小,但是內心卻對那位村幹部非常憤怒。心想:“我才不嫁給你家兒子呢!”

作為孩子來說,一方面不喜歡大人們拿孩子隨便開玩笑;另一方面覺得他們太隨意,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有種被人操控的感覺。

所以,成人要求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結為結婚對象,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另外,許多女孩在3-6歲“婚姻敏感期”時,會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婚禮”,但他希望是和自己喜歡的“戀人”一起“結婚”,如果孩子們提出舉辦婚禮時,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結婚”的意願,為她準備戒指(玩具戒指)、花、白紗裙等。

孩子們眼中的“婚禮”不是成年人眼中的婚禮,父母只是幫助孩子們達成一個心願。尊重孩子的內心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鼓勵和幫助。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第二,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感受,學會傾聽孩子的愛情故事,和他一起分享快樂與憂傷

傾聽和接納

堂哥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說到班裡的一個女孩,說完就表示很害羞的樣子,我問她:“她是你們班最可愛的女生嗎?”他說:“是的。”我問:“你是不是喜歡她?”他有點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當時我心裡很平和,因為認真傾聽孩子時,孩子才會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孩子體驗到了父母的接納和理解,親子間的交流會變得更加順暢。

分享快樂與憂傷

有位朋友告訴我,兒子之前和班上的女孩關係很好,每天一起上幼兒園,一起回家,特別開心。可是最近脾氣特別暴躁,說班上的女孩不喜歡他了,現在每天都不想去上幼兒園。

對於孩子來說,快樂與憂傷都會寫在臉上。開心的時候,孩子是很願意和父母分享快樂的,可是傷心的時候,孩子也希望有父母一起分擔。孩子現在正在經歷一場“失戀”的痛苦,如果這時候父母給孩子講一大堆大道理,顯然是無效的。所以,這時孩子最需要被傾聽,對孩子表示被理解和同理。邀請孩子說說自己心中的困擾,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在承受這樣的悲傷,至少爸爸媽媽會陪伴在自己身邊,憂傷的情緒慢慢會過去。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學會這三個方法很關鍵


第三,告訴孩子行為的界限,樹立正確的婚姻價值觀

和孩子立界限: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可以有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事,比如:可以牽手、挽手腕、一起上學、搬椅子、坐在一起、一起回家、一起分享美食等等;不可以親吻、幫對方寫作業、影響老師上課等等。

樹立正確的婚姻價值觀:讓孩子學會自己的婚姻要自己做主,要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這樣的婚姻價值觀會讓孩子學會有尊嚴地對待自己未來的婚姻。


孩子的“愛情”是不期而遇的,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沒有遇到那個心儀的人,在進入小學階段後可能就會遇見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人。孩子在“愛情”的早起練習過程中,會出現各種表達愛或求愛的行為,這些行為雖然看起來很幼稚,卻是孩子表達愛情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今日話題:關於兒童“婚姻敏感期”你還遇到了哪些疑惑問題,歡迎你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我是靈動育兒,鼓勵諮詢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正面管教導師候選。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