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區:“小家”換“大家”,他們是戰“疫”一線“最強拍檔”

連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臨港區湧現出不少“夫妻檔”日夜奮戰在“戰疫”一線,以個人“小家”的犧牲換取“大家”的安全。

舍小家的醫護“伉儷兵”——叢曉靜、叢福

叢曉靜、叢福就是這其中的一對醫護“伉儷兵”。妻子叢曉靜是臨港區草廟子鎮衛生院的一名護士,丈夫叢福是草廟子鎮衛生院的藥房主任,疫情爆發後,夫妻二人雙雙“請戰”到抗疫一線。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在新春佳節、萬家團聚的時刻,夫妻二人堅守崗位,常常加班到深夜。若輪到值守高速卡口更是24小時在單位備班。雖然同在疫情一線,兩人卻忙的相視無言,更無暇顧及家裡的老人和孩子。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家裡17歲的女兒正讀高二,放假這些天,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年前臘月二十九開始,夫妻兩人便在醫院加班,連過年的年貨也沒能添置,大年三十更是連一頓團圓的年夜飯也沒和女兒一起吃。“上有老下有小的,卻什麼也不能為他們做……”說起這些,叢曉靜眼角泛起淚花。儘管如此,他們也只能在有限的休息時間裡通過電話安撫一下老人和孩子,轉身又繼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我跟我愛人都是醫護人員,大疫當前,責無旁貸,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叢福說。

在全國抗擊疫情的千萬工作者中,在衛生健康系統防疫一線,有很多像叢福和叢曉靜這樣的“夫妻兵”,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攜手並肩,一同戰鬥,這是他們的使命,也是他們的擔當!

“消殺”夫妻檔——陳磊、於靜

雨衣、防護服、口罩、帽子、水鞋、噴霧器……在汪疃鎮衛生院,有這樣一對夫妻每天穿上這套裝備出現在醫院的每個角落出現,他們就是外科醫師陳磊,防疫科護士於靜,夫妻二人被同事們稱為“消殺”夫妻檔。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平日裡上班,一個南樓,一個北樓各忙各的工作,但是疫情來了,陳磊夫妻二人攜手主動報名為院內消毒。作為汪疃鎮衛生院防疫科護士的於靜,疫情來臨時,防疫工作變得更加忙碌,於靜日常要對應急物資庫、隔離區物資庫進行管理,還要對密切接觸者入戶進行體溫檢測、送中藥,即便如此,於靜依舊承擔起汪疃鎮衛生院的消毒殺菌工作,每天弱小的身影一刻也不停,一趟消殺下來胳膊痠疼。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她的丈夫汪疃鎮衛生院外科醫師陳磊看在眼裡,主動提出幫忙。既要承擔日常門診及病房的診療工作,還要參加夜班值守的陳磊,每次利用下夜班的時間幫助防疫科完成醫院內的消殺工作。

“警察藍”攜手“醫生白”

汪疃鎮衛生院婦科主任宋秀燕醫生,她的丈夫是一名人民警察,疫情來臨後,身為醫生的妻子和警察的丈夫召之即回,夫妻二人雙雙工作在抗擊疫情一線,醫生妻子在發熱門診、高速公路卡點晝夜輪換堅守奔波,警察丈夫挨家排查記錄接受群眾報警、處理警情、維護社會治安,獨自留在家裡的女兒說:“好好待在家裡等爸爸媽媽平安歸來,就是給社會最大的貢獻!”

最“接地氣”的夫妻搭配

除了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夫妻檔”,醫警“夫妻檔”,還有這樣一對默默堅守崗位的後勤“伉儷”,或許沒人注意他們,或許他們也沒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但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最“接地氣”的工作,保障防疫一線無“後顧之憂”。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丈夫王有臣,49歲,是草廟子公路站的一名司機,每天早晨六點,老王準時上崗,由於疫情,每天廢棄的口罩越來越多,為了防止二次汙染,老王每天駕車全鎮各個地方進行垃圾清運、消毒。當問到他怕不怕這些口罩很可能有病毒被傳染,老王說“我們的工作都是髒活、累活,不能像醫護人員救死扶傷,但是我能保障在這個特殊時期,做好防止病毒口罩二次汙染,讓醫護人員全心全意在一線抗擊疫情。”

临港区:“小家”换“大家”,他们是战“疫”一线“最强拍档”

妻子鄭文花,今年47歲,草廟子鎮衛生院食堂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她雖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奮戰在防疫一線,但她為了保障醫護人員的後方飲食,從年前臘月二十九至今,從未休假。大年三十,草廟子鎮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休假全員在崗,想著大家不能回家吃團圓飯,鄭文花就動手包餃子,算是為全院的醫護人員準備了年夜飯。“疫情時期,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大,工作量繁重,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去一線防疫,只能做好他們的後勤,保障他們來食堂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可口飯菜,緩解疲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