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大唐福將

大家對程咬金都比較熟悉,不,別誤會,不是說《王者榮耀》裡面的人物,就是那個史傳只會三板斧的程咬金。混世魔王程咬金,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程咬金,原名咬金,可能認為咬金聽起來不是很高雅,後來就改名為知節,字義貞,濟州東阿(今山東東平西南)人。唐朝開國大將,以功封宿國公,後改封盧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大唐福將

程咬金祖上就是大官,父親程婁,也是隋朝的濟州大中正,死後追贈使持節瀛州諸軍事、瀛州刺史。程咬金少年時期,就勤練武藝,熟讀兵書。本領高強,能征善戰,尤其擅長使用馬槊,而不是所謂的宣花大斧的“三板斧”。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盜賊四起,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用來保護家鄉不受侵犯。程咬金本領高強,一杆馬槊打的方圓十里的盜賊聞風喪膽,不敢前來騷擾程咬金的家鄉。

程咬金後來投靠了李密,程咬金因本領高強,年少熟讀兵法,又善於排兵佈陣,因此極受李密的重用。李密為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特意從軍隊裡面挑選了八千名驍勇善戰的勇士作為軍隊的王牌戰鬥力,這支部隊稱作“內軍”,由李密信賴器重的四大驃騎率領,程咬金便是四驃騎其中之一。


程咬金——大唐福將

李密和王世充在北邙山大戰,王世充派人攻擊李密麾下大將單雄信,單雄信被王世充大軍包圍。程咬金和裴行儼前去營救,裴行儼一馬當先卻不慎被弓箭手射於馬下,王世充手下的士兵迅速包圍了裴行儼,想要將其活捉。程咬金大喊一聲,手持馬槊,飛馬前去營救。程咬金不愧絕世猛將,手起馬槊,三兩下殺掉數人。程咬金趁機把裴行儼抱起,調轉馬頭,迅速向回跑。

程咬金卻被追來的騎兵包圍,被騎兵一槊刺中身體。一般人收到這麼重的傷勢,不說一命嗚呼,至少也會掉落馬下。可程咬金卻渾然不顧自己的傷勢,回頭折斷馬槊,反手把騎兵殺掉。追兵被程咬金這勇猛的表現嚇得膽寒,不敢上前,程咬金順利帶領裴行儼脫離險境。

北邙山大戰李密慘敗,程咬金、秦瓊等人也被王世充俘虜。王世充對程咬金那戰場上的表現很是滿意,王世充任命程咬金、秦瓊為將軍,對其很是看重。


程咬金——大唐福將

程咬金私下對秦瓊等人說道:“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嫗耳,豈撥亂之主乎!”從這可以看出程咬金不僅武藝高強,擅長軍事,並且也有遠見的政治卓識。程咬金並沒有立即帶領將領反叛,而是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當王世充率領大軍在九曲和唐軍對峙的時候,程咬金帶領秦瓊等人騎馬投靠唐軍。在遠離王世充的大軍時,程咬金和秦叔寶等人向王世充告辭,程咬金下馬向王世充跪拜,表達對王世充的厚待之恩的感謝,然後上馬投降到唐軍陣營。

程咬金和秦瓊等人被李淵分配給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就聽說程咬金和秦瓊的大名,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李世民非常器重他們,任命秦叔寶為馬軍總管,程咬金為左三統軍。

程咬金每次戰鬥都充當先鋒,奮勇爭先。程咬金大破宋金剛,生擒竇建德,逼降王世充等,立下汗馬功勞。唐朝建立之後,程咬金因公被封為宿國公。


程咬金——大唐福將

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聽從屬下謀士的建議,開始大肆去掉秦王李世民的手下心腹。程咬金被李建成給整到康州刺史。程咬金臨走之前對秦王李世民說下心腹之話道:“秦王您的心腹都被調離身邊,恐怕太子會對您下手,我程咬金雖死不悔,希望俺老程不在身邊,您可以早做打算,保護好自己。一旦您有所命令,雖遠在千山萬里,俺程咬金一定前來相助。”

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震驚天下的“玄武門之變”,程咬金也參與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封賞功臣。程咬金升任為右武衛大將軍。

程咬金因為老實憨厚的外在性格以及極高的政治智慧,在李世民在位期間,一路升遷。

貞觀元年,程咬金升遷為使持節都督,掌管戎、榮、瀘三州的軍事。程咬金又鎮壓鐵山獠人的叛亂,唐太宗李世民賞賜甚厚。

貞觀七年,程咬金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


程咬金——大唐福將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封賞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功臣,改封程咬金為盧國公,實授食邑七百戶,子孫世襲。並任命程咬金為使持節都督,掌管幽、易、檀、平、燕、媯六州諸軍事。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修建凌煙閣,並令“畫聖”吳道子畫跟隨李世民自己打仗的開國二十四功臣真人大小的畫像掛在凌煙閣。程咬金位列二十四功臣畫像第十九。

程知節有個愛好喜歡釣魚。程知節與義兄秦瓊在渭河灣釣魚,去了兩次,秦瓊每次都釣了好多魚,程知節卻接連兩次都沒釣到魚。這讓程知節很是尷尬,程知節下定決心好好研究釣魚。消息傳到唐太宗李世民耳朵裡。


程咬金——大唐福將

唐太宗李世民很是感興趣,就組織朝中大臣一同比賽釣魚。比賽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唐太宗李世民第一,程知節第二,長孫無忌第三,秦瓊第四。

難道短短的幾天,程知節的釣魚技術就變得那麼厲害嗎?事實上程知節釣的魚最多,他暗中把釣的魚放進唐太宗李世民的魚簍裡,讓唐太宗李世民獲得第一。原來是程知節特製了一種魚餌,即酒米加鹽或加油枯。程知節對所有人都保密,唯獨告知唐太宗李世民。

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喜歡程知節,格外看重程知節的原因。

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命令程咬金留守長安。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程咬金親自護衛皇太子李治回朝繼位。

永徽六年,程咬金遷任左衛大將軍,兼檢校屯營兵馬。

顯慶元年,程知節受命前去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的叛亂。在鷹娑川,先鋒大將蘇定方率五百騎兵大破西突厥強兵兩萬騎,唐軍大勝。


程咬金——大唐福將

但接下來程知節的舉動就讓人看不懂啦。程知節沒有聽從蘇定方大將軍趁勝追擊的建議,反而相信副將王文度假傳聖旨,按兵不動。並且對王文度言聽計從,導致西突厥首領阿史那賀魯,無奈班師回朝。副將王文度因假傳聖旨被唐高宗李治下令問斬,程知節受到牽連被免除官職。程知節上表奏摺請求“乞骸骨”,得到唐高宗李治的批准。

程知節那麼聰明的一個人,為什麼征討西突厥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程知節會看不出來王文度在假傳聖旨?而是程知節明白,自己的地位已經夠高了,再獲勝的話,就賞無可賞,功高蓋主,離死也就不遠了。因此程知節就故意不作為,這是老謀深算,有遠見的政治卓識,這只是程知節的自汙罷了。

麟德二年,程知節在家中逝去,享年七十七歲。唐高宗李治追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於昭陵。諡號襄公。

程知節一生頗為傳奇,衝鋒陷陣,勇猛無敵,為大唐開疆拓土。具有極高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征討西突厥故意“團著明白當糊塗”、故意不作為進行自汙,終得善終。大唐“福將”程咬金,壯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