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2月7日訊 “我是黨員,我不要休假,我隨時可以上”“我們是記者,我們要堅守崗位!”“我要申請入黨”“泡麵我一會兒再吃”……這些樸實的話語來自長泰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編輯們,他們紛紛請戰,主動表示願意放棄假期,投入到戰“疫”中。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林少波,長泰縣融媒體中心黨員記者先鋒隊一員,與妻兒長期兩地分居,春節是難得的假期,他沒有顧得上團聚,帶頭衝在新聞採訪的第一線,收集新聞線索、策劃採訪選題、一線採訪、寫稿投稿。他說,不管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滿腦子都是一幕幕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畫面、一線醫護人員直面危險英勇作戰的畫面,思緒有如泉湧——《高舉旗幟踐初心 防抗疫情顯擔當》《“五步”工作法,構築“戰疫”嚴密防線》《用黨員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安全指數”》《夫妻同心戰“疫”為生命頌讚歌》……一篇篇展現全縣廣大幹部群眾英勇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報道陸續發表。累了,他就用微信和3歲的兒子視頻連線,“爸爸加油”“爸爸早點回來”“媽媽做好吃的”。林少波說,兒子稚嫩的聲音和妻子的理解支持像一股暖流剎那間激盪全身。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我對老婆撒了個謊”,一連好幾天記者王文強都不敢向愛人坦白自己撒了個“善意的謊言”。王文強說,也許是記者天性敏感吧,大年三十他就嗅到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可能沒那麼簡單,於是在大年初一他就和部門主任林少波“合謀”撒一個謊——很快的,王文強的手機收到了來自單位部門主管的一條信息:“通知:春節放假期間,一線新聞記者禁止離開本縣……”就這樣,王文強在妻子訝異的注視下抓起相機立馬投入到抗擊疫情宣傳報道的第一線。一天晚上,妻子看著扛著一天的疲憊回到家中的王文強,心疼的說,你安溪的老丈人說了,你做得對,現在政府也不提倡串門,工作要緊,明年初二再去“做女婿”(閩南語)。其實,王文強這點“小伎倆”哪能瞞得過妻子的眼睛。“別以為你能瞞得了我,你領導要知道了,還以為我不通情達理呢,我爸說了你做得對,我也支持你”,妻子的嗔怪終於讓王文強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我要申請入黨!”,這是90後記者楊偉江的聲音。雖然剛剛入職不到兩年,但勤跑勤寫勤思的好習慣很快就讓楊偉江獲得回報,成長為一員新聞骨幹。從大年初二接到任務起,每天他都會早早來到單位,一接到採訪指令就立刻扛著攝像機奔赴新聞現場,縣電視臺新聞欄目裡幾乎每天都有他採訪的新聞報道。有時為了能讓新聞及時播出,他索性就窩在辦公室裡寫稿、編輯,困了打個小盹,餓了就吃包泡麵。你問他怕不怕,他說他也怕,但大疫當前記者的使命責無旁貸!他說在一線採訪親眼看到各級領導身先士卒,探訪醫院、檢查鄉鎮、深入村居,接觸醫護人員、鎮村幹部、基層群眾,他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我們黨真厲害!長泰人真團結!這一仗我們一定能打贏!我要申請入黨!”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楊偉江只是長泰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編輯群體的一個縮影,“我們是記者,我們要堅守崗位!”,群情激昂。

楊偉江的身邊還有一群可愛的90後——朱春燕,為了不缺席這場“戰疫”新聞報道,她捨棄了廈門溫馨的新婚小家,把丈夫“拐”到長泰公租房來過年,給她當後勤部長。她老公說,她去隔離點採訪都是瞞著他,新聞播出後才知道。望著丈夫眼裡滿滿的擔憂,朱春燕安慰說,我們個個都是新聞戰士,我不怕!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戴芳芳、張楊欣,這對“二人轉”組合,負責全中心網絡新媒體的內容編輯和信息發佈。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使得她們倆把神經繃得緊緊的,隨意的穿著打扮瘦弱的身軀與堅毅的眼神頑強的鬥志形成鮮明的反差,任誰也難以把她們和平日裡在個人抖音號上搞鬼搞怪的90後小美女聯想到一起。“主任說了,第8號通告很重要,要馬上發出去”“好的,泡麵你先幫我蓋起來,我一會兒再吃”,自從“新長泰微新聞”公眾號改為一日五推之後,工作量成倍翻番,但這對美女編輯組合始終配合默契。

“王蘋,你怎麼不戴口罩啊”“我怕把妝掛花了”、“王蘋,泡麵快涼了,趕緊吃吧”“等一等,我還沒出鏡呢”,新聞主播王蘋獨自躲在演播室手裡攥著播出稿等待出鏡,隔壁新聞製作室鍵盤敲擊的聲音顯得格外忙碌而又有節奏。

“沒記者了,我上!”“我也可以!”,這是新聞一部兩位60後老戴——新聞老兵戴靈智和戴清的對話。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戴上口罩,抓起相機、扛起攝像機、拿上話筒、跳上採訪車……形勢依然嚴峻、戰“疫”還在繼續,我們始終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阻擊戰,但屬於這群以及全國千千萬萬的勇敢逆行者的故事還在繼續著……(作者:長泰縣融媒體中心 大海)

戰“疫”一線,長泰有一群勇敢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