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没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哪些新的疗法有疗效?

2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和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等相关情况。

答疑:没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哪些新的疗法有疗效?

深切哀悼李文亮医生

答疑:没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哪些新的疗法有疗效?

在发布会的开始,除了例行的通报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等疫情情况,还有一个特殊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首先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向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李文亮医生的家属表示诚致慰问。

宋树立说,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迎难而上、英勇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表示崇高敬意。当前,抗击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需要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后续的提问环节中,有记者问及李文亮发病和诊疗过程。宋树立表示,今天请来的专家不是非常熟悉这个病例,后续将认真研究李文亮病例。

继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之后,由武汉市部分场馆改建的、专门用于收治轻症病人的方舱医院是近几日关注的焦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称,对于湖北,特别是武汉,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断增多的病人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建立和实施方舱医院,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扩充收治患者的容量,避免一些确诊的患者在家庭或者在社会上造成对其他人员的感染。方舱医院的做法是用最快的速度来有效扩充容量,提高患者的收治率。现在方舱医院已经抽调了全国以及当地一共2000多名医务人员来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同时还调集了移动P3实验室,一些需要确诊的轻型患者能够快速地通过PCR检测以后入住到方舱医院当中。

答疑:没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哪些新的疗法有疗效?

针对大家非常关心的方舱医院的感染问题,郭燕红介绍,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确诊的病人,同时在诊疗过程中还需要排除流感等其他的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不会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方舱医院也有专门的感染控制的团队指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补充说,轻型的病人是没有肺炎的,只是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发烧,这样的病人是可以在基于方舱医疗条件下进行隔离和治疗的。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办法来控制那些可能变重的人进入到方舱医院,比如要筛查流感。对于老年人及有基础病的人群,会放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证病人得到有效治疗。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群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隔离,避免再次造成疾病传播。

另外,据介绍,在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当中还配了一些心理、精神方面的医生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的支持和疏导。

第五版诊疗方案

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第五版的诊疗方案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恢复期血浆治疗、血液净化等等。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除了抗病毒治疗,包括中医中药的治疗以外,一些新的诊疗技术的应用也会进一步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刚才提到恢复期血浆治疗,在深圳三院已经开始使用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血浆置换、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也初步看到了很好的苗头。这些新的诊疗技术,结合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会进一步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我们知道,重症患者不单纯是病毒性肺炎的问题,常常有基础病,从目前武汉的数据来看,85%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病的还是很多的,比如高血压,30%多都合并高血压,20%多合并糖尿病。重症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患者需要综合救治,所以重症患者的救治不是单纯针对肺炎,还有基础病的综合把控治疗,所以多学科的专家团队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国家卫健委也派遣了大量的专业团队到武汉参与救治,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应该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答疑:没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哪些新的疗法有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版诊疗方案还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这提示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不再依赖核酸检测结果。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在朋友圈发布“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言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张笑春介绍,因为目前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加上核酸试剂盒研发时间较短,现有采样人员紧缺,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因素,短期内对大量密切接触、家庭留观及高度疑似患者检测排查存在一定困难。而CT检查方便、快捷、直观,在基层医院易于普及。虽然CT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但在防控形势严峻的今天,武汉等地区的防控必须采取“不放过一个”的非常规手段,减少交叉感染。

健康答疑

在发布会的最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回应了几个网友们比较关注的健康问题。

出门必须戴手套吗?

最近很多人都恢复正常工作了,有人问,出门是不是必须要戴手套,当然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手卫生的问题,如果戴手套就可以减少手的污染,棉纱手套、布手套都可以起到这种作用,没有必要戴医用乳胶手套。不管是否戴手套,都不能取代洗手,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卫生问题。无论是否戴,都要坚持洗手,这样才能够减少由于手污染造成的接触传播。

在火车站、机场过安检时要取下口罩,会造成病毒传播吗?

在安检过程中,人脸识别需要短时间取下口罩,在这么短的时间取下口罩一般不会造成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安检场所也设置了一定的安全距离线,安检结束后很快戴上口罩,一般不会造成传播。

答疑:没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哪些新的疗法有疗效?

2月1日,北京西站出站口,返京旅客测完体温后出站。图片来源:新京报。

没有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么可怕吗?

这几天媒体报道了因为没有戴口罩,50秒、15秒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是否会感染,关键在于你和病人的距离以及你是否采取了防护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是怎么产生的?呼吸、讲话、咳嗽、打喷嚏都能产生飞沫。但是呼吸传播的少,距离短;讲话会多一些,远一些;咳嗽又会远一些;打喷嚏会更远一些。所以,如果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你近距离和他接触,又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是容易发生感染的。在疫情没有控制以前,我们去人员集中的地方,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口罩不够,能否重复使用?

如果我们一个人在家,或者家里的人从来也没有外出过,在家里没有必要戴口罩。在社区里面,如果这个社区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室外也没有必要戴口罩。哪些地方需要呢?一个是到人员集中的地方去,比如坐地铁,乘公交,这些场所需要戴口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戴一般的普通口罩就可以了。医务工作者,对密切接触者管理的人员,以及为他们服务的人员,这些人戴医用防护口罩就可以。防护效果比较好的口罩,像N95、KN95,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必要,这样的口罩主要是给医务人员在一线为病人提供服务提供防护的,对普通人员根本没有必要,实际上是浪费。对于口罩的使用,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的恐惧,觉得越高级、越贵,防护效果越好,其实只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达到防护的目的就可以了。一次性口罩戴一下马上就扔了,其实也没有必要。我每天也都戴口罩,我一天到两天换一次。另外,关于口罩的清洁,我们不主张用微波炉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