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八百里黄泉再无孟婆,八百里沙海为一人种满曼珠沙华,那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宿命却是,花叶永不见。

文|

《灵魂摆渡》网剧系列的成功,也让小成本的网络电影收获好评,它难得完整的叙述出了一个故事,虽依然挣脱不了爱情俗套,却也有很多值得推敲的细节。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全片充斥着爱的牺牲与妥协,仿佛没有“狗血”,就没有博眼球的“资本”,但在细想下,更多人的生活轨迹里,也有过太多同样义无反顾的飞蛾扑火。

爱情的命题,它意味着一旦陷进去了,你就不是你了,丧失基本认知判断,明明蛛丝马迹里早见端倪,却总是下意识选择忽略,而当后来一切残忍摆在眼前,还只会说服自己说“我爱他就够了”。

故事里的孟婆,或是独闯冥府,永世囚于冥界的赵吏,以及终其一生爱而不得的阿香,便是在爱情面前卑微到骨子里的傻气,一句“值得”,让他们像是案板上的鱼一般,只能“任人宰割”。

人们总愿意去相信何为爱情之美,现实却是一次次告诉你,何为人性之丑陋。你爱一个人,可能会被欺骗,会被伤害,你为一个人牺牲,却不一定能收获到想象中的圆满,甚至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或是婚姻的牺牲品,终其一生爱而不得,都变成了更多人面对的“常态”。

而悲剧背后,是一段感情的完结,也是作为一个人生生世世不得安生的轮回。透过一段悲戚而遗憾的爱情,其实是让我们更清醒的明白,牺牲与成全背后,从来只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那不是喜欢,更不叫爱情。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孟婆的典故,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奈何桥边,一碗孟婆汤忘却前尘往事,投胎转世便可无牵无挂,影片虽为怪诞故事,却十分形象的映照了现实世界的影子,所以时间跨度虽为古代,却能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解读。

那带有目的的接近,一直是处心积虑之人表演的一出好戏,除去虚构外衣,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其实能更深刻明白一代代孟婆爱而不得背后的残忍真相。以牺牲与成全为代价,换不来爱人的感谢,只会成为地地道道“吸渣体质”。

本文将以两代孟婆爱情悲剧出发,以现代人的视角,分析她们遇见“渣男”层层递进的原因。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美化爱情,渴望永远,往往更容易被欺骗,被伤害。

《山海经》里曾说“帝之二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在这个传说里,孟婆不是老奶奶一般的人物,而是一位绝世美女。

电影延续这一典故,将孟婆刻画成黄泉路上一痴情美女,用一生孤苦熬一锅孟婆汤,吃恶鬼,渡亡灵,却终其一生,无法得一人相守。

上一任孟婆孟七遇见的那个男人,一见倾心,付诸所有,却输的一败涂地,除了女儿三七,和那孟婆汤的一味汤引,她什么都留不住。

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盏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离别泪,八原是一个孟婆的伤心泪……

身在黄泉,时间的轮回中,本已阅人无数,为何依然被骗的如此彻底?便是那人虚伪从来经不起推敲,但孟七相信了,她盲目的以为牺牲与成全一定能换来爱人的永恒。

只是她从来不知道,身在人间,有无数诱惑比相濡以沫的平淡更让人向往,那人的目的大概从始至终就为求一场永生,得到了,便背叛了,偷走女儿一缕精魄,也是为日后留下退路,却独留孟婆一人在这黄泉守着回忆,不愿放弃……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那么在现代人的世界里,这场犹如情场PUA的精神控制,也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女性在亲密关系里很容易处于弱势的一方,无论作为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她都更容易“拿不起放不下”。

孟七的悲剧,在于她从来没有为自己的遭遇争求一份公平,她到最后依然没有狠过心去责怪,甚至对于三七,虽有愧疚,却也下意识把那份痴情也带给了她。

她告诉女儿,“我们要笑,不要哭,这样别人才不会觉得我们可怜而欺负我们”是很现实的一句话,孟婆汤能忘却回忆,却无法让孟七放下过去,即使痛彻心扉,她依然舍不得那个人曾在记忆中留下的痕迹。

后来死于阿罗汉的血,对她而言反而成了解脱,她恨生魂入黄泉,那名叫陈拾的男人,便是如此摧毁了她的一切,但给女儿取名三七,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想念?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陈拾是一个小人,他对孟七是利用,对女儿三七亦是,他深知如何换取一个女子真心,便是以欺骗为前提,一步步花言巧语,但他所实行的一系列套路,其实只是在时间长河中没有任何新意的“低级”。

我们现代世界里的“渣男属性”,是从古至今始终相似的命题。

以欺骗为前提的靠近,带有目的,或是自私自利,一边放不下过往,一边虚情假意蒙骗现在,那些外人一眼就能看穿的假装,便是作为当事人一次次陷进去的陷阱。

作为冥界地位显赫的孟婆,她们一次次上当,也是在她们的认知里,觉得自己收获幸福是一种奢侈,她们困于这八百里荒漠,路过形形色色的人,却太难有一个甘心为她们而来。

所谓缺失爱的人更渴望来自他人的青睐,在她们无尽头的人生里,已经足够恐惧孤独的守望,而后一个人突然而来,无论他是真情还是假意,只要是她们真心喜欢,亦可一瞬间倾其所有,更可怕的是,对她们而言的喜欢,只要对方一点点好就足矣。

孟七貌美,本可拥有一份一生一世一双人,但她还是爱错了人,她身在黄泉,见过十恶不赦的坏人,也见过一心向善的好人,却唯独没有一个人能对她说“我愿意娶你,一辈子陪在你身边”,那是孤独的她最渴望的陪伴。

但这同样也是能让有心之人有空可钻的漏洞,所遇“小人”的背叛,也因为孟七对于爱情太过虚无缥缈的幻想,她把爱情物化成美好的前提,看不清一个人的真面目,也心甘情愿被利用。

以此引申到女儿三七身上的,就是更不知世间万物险恶,故事后半部分聚焦的,更多的是三七的遭遇,她少一魄,心智不够成熟,但她心地善良,本是单纯快乐,却因此让一切更残忍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牺牲与成全,是压缩自我,放低自己,也只是“一厢情愿”

长生进入三七的世界里,从一开始就带着目的而来,为师姐求“一味药引”是真,对三七的感情却是假,说实话,我非常不认同三七的爱情观,在明知对方有所图之后,她依然以牺牲为前提去付出,是对爱情最大的讽刺。

纵使电影回归到一个和解的结局,但长生的“弥补”从来无法代替曾遭受的一切伤害, 他最不该自以为为师姐而来,又不拒绝与三七的暧昧,至少在我这里,他的喜欢不够纯粹。

他们的悲剧,是以为守护也好,牺牲也好,依然还能把他们摆在相爱的角度,但没有相守的爱,永远只会是遗憾罢了。

但整个故事最特别的一个地方,其实是在于长生与三七之间的联系,他本是三七一缕精魄,故事最后将一切回归到“爱自己”身上,升华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主旨:

爱到最后,其实是合二为一,你爱一个人,不需要比爱自己更多,只需要和爱自己一样,任何天平的倾斜,是不对等付出的开始,也是悲剧的开始。忤逆天性,违背本能,以无限牺牲自我去维护一份平衡,是让两个人变成再无法靠近的两条平行线,心有裂隙,也只会让爱走向虚无,最后什么都不剩。

对两代孟婆来说,她们都是以牺牲自我去成全对方,阴阳薄上划入的名字,是许一人永生,却成了靠近他们以欺骗感情最大的筹码,从一开始这就已经不是爱情,而是利用。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三七在成亲以前明明已知晓真相,却很讽刺的还想要去成全,她对于喜欢的表达,从一开始也便错了,悲剧本身,除去遇见的人不对以外,很重要一个原因也在于,她放低了自己。

现代词语里其实有一个十分准确的可以去形容她的词语,“舔狗”,一种在两性关系中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还一再地毫无尊严和底线地用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人。

尽管后来的长生种下八百里曼珠沙华去表达他对三七的思念,但我觉得那都有些太晚了,他利用她是真,他骗她也是真。

但三七还是比她母亲幸运,至少长生还有弥补,可对陈拾来说,他于孟七,甚至连一份愧疚之心都没有,遇见一个真“渣男”,你永远无法从他身上妄图找回一丝一毫“道歉的诚意”。

唯有学会爱自己,才能保护自己,不要因为任何外在因素而去定义自己不配拥有幸福,也不要在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就愿意牺牲。任何以牺牲与成全为前提的喜欢,一定是对爱情最大的不尊重。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任何以依附为前提的讨好,都只是自食恶果

最后说站在人性层面,电影里人人妄图求一永生,却不知永生背后是生生世世不得解脱的惩罚,三七以死为代价换得长生生生世世的安稳,但这同样也是对长生的惩罚。

所谓情之所钟者,不惧生,不惧死,世间万物,唯情不死,方为永生。


她们用人的短短几十年去体味爱的酸甜苦辣,却要用生生世世才能明白爱的真相,孟七很傻,三七亦傻,但凡她们懂得自私一点,不会只留下数不尽的遗憾。

那么对于我们的警示:人性之贪婪是本能,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放空一切七情六欲,但我们如何不钻进别人设计好的情感陷阱,有一个万能公式,永远不要妄图依附他人,孟婆的孤独让她们渴望陪伴,所以有人乘虚而入,但若是从来没有那么轻易的去相信一个人的誓言,是否可以让她们更幸福一点?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设想中若是能和一鬼差成亲的孟婆,一定能更安稳的度过许多年,然而可怕就在于,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更存有期待。

现实世界的我们,也以为游离亲密关系之外便能明哲保身,但事实上我们都如孟婆一样,无法预料自己究竟能遇到什么样的人,自以为遇到的爱情,也可能让我们输的一败涂地。

何老师曾说:

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个人跟你完美适配,你一定要小心,没有这样的人,他一定是有可能有目的接近你的,不要去那么地相信童话。

以此引申到所有人身上,便是如何不那么盲目的去美化爱情,也永远不要那么轻易的去相信一个人。

人性最经不起推敲的丑陋面,一直是很现实的残忍。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结语

彼此幸福才是爱的答案

走出电影之外,《灵魂摆渡》系列一直很好的将一份因果关系与人性连接在一切,奉献,牺牲,成全,自私,都只是人性的一部分,故事是以悲剧角度很好的为我们展现出来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孟婆的爱情故事。

小时候总觉得,那一碗孟婆汤能忘却今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人一辈子不会只有快乐,也一定会有痛苦,但往往钻心的痛过才更容易让人铭记,我们以为能忘记是美好的,因为遗忘才能让人选择重新开始,殊不知对孟婆而言,要多少个生生世世的怀念,才能真正忘记呢?

孟婆一生充满遗憾与不圆满,她们以为她们不配拥有爱,相反,她们本是最值得被好好爱的人,心理学有一名词“讨好型人格”,便是她们这种以为只有讨好才能得到想象中的幸福。

但真正的爱情一定不是这样的,爱情是让彼此都能感受到幸福。

《灵魂摆渡.黄泉》“牺牲与成全背后,是爱情的讽刺”


一个算不上完美却很特别的故事,尤希望看完这个故事的人能真的明白,爱不需要牺牲,不需要妥协,更不需要成全,爱是相濡以沫,是彼此陪伴,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幸福,是拥有,也是由衷的快乐。

图片来自电影《灵魂摆渡.黄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