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疫情信息後焦慮、失眠、擔憂?專家說可能是應激反應,解決方法在此

狂刷疫情信息後焦慮、失眠、擔憂?專家說可能是應激反應,解決方法在此

狂刷疫情信息後焦慮、失眠、擔憂?專家說可能是應激反應,解決方法在此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緊迫,疫情在給大眾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的同時,也在“攪動”著人們的心理健康。為了及時瞭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各種情況,不少人天天拿手機刷微博、看朋友圈,但卻越看越焦慮,越搜越恐慌,明明身體沒有不舒服,在看完大量的信息後失眠、擔憂、流淚、身體還無故的出現一些症狀……而這些表現預示著你很可能需要調節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了。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古小紅接受南方+記者採訪,介紹了一些心理調適的好方法。

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近期以來,有不少的市民向古小紅諮詢疫情應激反應的事情。“這是一場突然來臨的災難,在突發情況下,人容易出現緊張、擔心、失眠、過度關注負面消息,身體出現各種不適。這是人類在應對危險時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是正常的反應,它在提醒我們做好準備去避免那些可能的威脅。”古小紅說,在諮詢的人群中不少是產婦,因為擔心自己和孩子會患上新型肺炎,害怕外出的家人把病毒帶到家裡,傳染給她們母子,心裡很苦惱很悲傷,睡不著覺,無法控制自己,前來求助。“產婦生產過後本身就容易處於應激反應的狀態,加上疫情的刺激,就更容易產生焦慮、失眠等情況。”此外,還有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非常擔心一出家門就會傳染病毒,連續一週不敢出門,也叫父母不要出門,只要父母要出門買東西就非常恐懼不安。古小紅說,前來諮詢的市民對疑病產生恐懼者佔比20%以上。有些擔心自己和孩子抵抗力差,患上新型肺炎;有些是被新型肺炎信息包圍著,頻繁刷手機、關注媒體的報道,十分焦慮;有些是懷疑自己患了沒有症狀的肺炎,又害怕到醫院就診,從而恐慌。一部分人對封城感到焦慮,對未來生活的失控感,對疫情何時結束感到坐立不安,有的主訴乏力、呼吸困難,有的是愛發脾氣、沒有食慾等。“其中還有10%左右已產生抑鬱情緒,感到悲觀、消極、食慾下降或暴飲暴食。”古小紅說,產生疫情應激反應不用怕,這是正常現象。那麼該如何緩解應激反應帶來的負面心理?古小紅說市民應當從官方媒體渠道瞭解疫情信息,對於非官方渠道發佈的謠言信息不要理會,避免產生恐慌心理。同時若是因為頻繁刷疫情信息而感到焦慮的,要求自己每天看手機不要超過一小時。睡前不要過多關注負面信息,保護好自己的睡眠。市民自身也要做好防護措施,家居保持清潔,勤通風,不聚會不聚餐不串門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或活牲畜,將肉蛋徹底煮熟。戒菸限酒,避免吃過多的油炸、熱燥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要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做好了防護,就不怕病毒了。”部分市民會因為宅在家中產生煩躁的情緒,可以做體操、跳舞、打八段錦、太極拳、唱歌、閱讀、繪畫、書法、寫日記等,舒緩心情。“還可以給自己列一個愉悅清單,比如平時做什麼會讓自己開心,列出清單來執行它,轉移注意力,保持心情舒暢。”此外,市民還可通過手機等通訊工具保持與親友、同學同事間的聯繫,可以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可以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如果市民持續兩週感到不適,不能自己調節,就要儘快到專業醫院就醫或諮詢。“一個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在預防方面,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保護者,最好的醫生。預防勝於治療。”另外,為給疫情籠罩下的市民一個心理支持,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開設24小時公益心理熱線,0753—2355640,由該院8位心理治療師輪流值班接聽來電心理諮詢。

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