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諸侯,大家都稱“公”,為何偏偏楚國國君稱“王”?

FCG馮春光


西周立國後,周武王採用分封制治理國家。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稱“王”,而分封的諸候也分有等級,只可稱“公”或“侯”。

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逐漸衰微,失去了對諸侯的有效控制能力。諸侯相互攻伐,產生了“春秋五霸”中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可知,春秋時楚國國君已稱“王”。

史書記載,楚國疆域在南方,周王室和中原諸侯多以蠻夷待之,歷代楚人對此非常不滿。楚國蓽露藍簬、開疆擴土,國勢漸強。

前704年,熊通任楚國君時,要求周天子提升楚國的封爵等級,而沒有獲得同意。熊通一怒之下自稱王號,稱為"楚武王"。 楚武王稱王,開諸侯僭號稱王的先河,周王室勢力衰微,無可奈何。熊通,是史書記載楚國和諸侯國君稱王的第一人!


楚國國君稱“王”,是一種向周王室表示不服和分庭抗禮,也是一種向中原列國的示強。



林城布衣10001


春秋時期為什麼諸侯稱公而唯獨楚稱王?要知道這一問題,先要明白以下幾點:一,爵位的等級

周建立後,爵位的設置分六等:王、公、候、伯、子、男。天子爵位最高,稱王,如周武王。其餘各諸侯根據與周王室的親疏及功勞大小賜爵,如姬旦是武王弟弟,分封魯,為公爵,稱魯公。姜太公以首功分齊地,是侯爵,稱齊候。楚是子爵,楚國君稱楚子。這些都是周禮規定的嚴格制度,是不能亂稱呼的。

二,為啥春秋時除了楚稱王,其餘都稱公呢?眾說周知,周到了春秋時,王室開始衰微,對禮制要求也執行的不象當初那麼嚴格,諸侯間在互相稱呼中,是尊重也好,吹捧也好,討好也罷,便故意抬高爵位級別,又還沒膽和天子一樣稱王,所以就乾脆稱呼除王爵外的最高爵位“公”,這樣稱呼久了,雖不合周禮,但也慢慢約定成俗,在史書記載中也就稱公了。

三,為啥楚稱王

楚國為子爵,爵位很低,他卻和天子一樣稱王,是為什麼?楚國稱王,不是周室同意的,是自封的。楚在長江南,屬於蠻地。離天子遠?到了春秋時國力大增,是第一個不聽從周王室指揮的,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征伐楚,就是因為楚多年不向周王室納貢。

所以,楚敢自封稱王,是對周王室的藐視。也有稱霸諸侯的野心。其原因是周朝走向沒落導致的。


本昌談歷史


春秋時期,楚國是南方的大國,楚武王熊通熱衷於對外擴張,先後滅掉了漢水流域的十幾個小的諸侯國,國力大增。不同於周的分封制度,楚國的君主在消滅弱小的諸侯國,幾乎都是滅國設縣,通過建立直屬於君主的縣制,有助於增強楚國王室的實力,這成為楚國稱霸天下的重要基礎。至於秦國、晉國、齊國等諸侯國,也在之後效仿楚國設立縣制。

楚武王在陸續消滅了周邊的小諸侯國後繼續向中原地區擴張,公元前706年前後,楚武王派遣使者向周天子進言,請求尊封楚國國君名號。對於楚國來說,一開始只被周王室封為男爵,這明顯低於齊國、魯國、晉國、鄭國、燕國、衛國、秦國等諸侯國,也即和楚國的實力不相匹配。

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隨侯通報楚國,說周天子拒絕提高楚君的名號。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楚武王熊通非常生氣,在他看來,自己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結果只被分封了一個男爵。在此基礎上,楚武王表示:周王室不提升楚國爵位,我就只好自稱尊號。於是,在公元前704年,楚武王自稱王號,稱為“楚武王”。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楚武王稱王,開啟了諸侯僭號稱王之先河!


漢唐剩事


論周朝何以許多國君稱“公”

自三皇五帝至夏商,天下共主皆被尊稱為皇或帝。周人始祖稱伯,至文王死前仍稱西伯。武王始稱王,將其父諡為文王。武王滅商,取消帝號,諡帝辛為紂王,而以王為最高稱謂。封建諸國,以公、候、伯、子為爵位。

武王立國時,天下有數百部落。武王九年第一次盟津會盟時,有八百諸侯。這些諸侯後來就是大大小小的公、侯、伯、子方國。而西周之初受封的姬姓國就有四十多個。《左傳》記錄在冊的春秋時方國仍有一百七十多個。

武王在位四年不到而崩,因功被封公爵的只有4國,分別是其叔父虢仲(西虢國)、虢叔(東虢國)、首輔老四弟叔旦(魯國)、太師呂尚(齊國)。其他被封公爵的有炎帝后裔(焦國)、黃帝后裔(祝國)、帝堯後裔(薊國)、帝舜後裔(陳國)、大禹後裔(杞國)。

侯國有武王弟召公奭(燕國)、老三弟叔鮮(管國)、老五弟叔度(蔡國)、老八弟叔處(霍國),十五弟畢公高(封國不詳)等等。管、蔡、霍三國發動史稱“三監之亂”,與紂王之子祿父(又稱武庚)作亂,想趕走成王時攝政大臣周公旦,祿父及主謀管叔鮮被處死,霍叔處被流放,蔡叔度被囚,管國被廢。選紂王庶長兄微子開(或稱微子啟)統率殷商遺民,立宋國,為公爵國。

成王時,封武王少弟衛康叔為公爵,立衛國。周宣王時,封同母弟叔友為公爵,立鄭國,稱鄭桓公,其子鄭武公遷新鄭。

春秋前後加封為公爵的有燕國、晉國等。

有些伯爵亦加封為侯爵,故有申伯、申侯兩種稱謂。申伯國曾兩次嫁女給周天王(天子),分別是周宣王、周幽王,故至少有兩任申侯。

史書稱公的有兩種,一種是公爵國國君,如陳國;二是在朝廷任職,位列上卿,如周公、召公、畢公。周公旦攝政多年,故稱周公(本應稱魯公)。或言周公旦營造洛邑,遷殷商暴民於洛邑進行管理,洛邑史稱成周,死後葬於成周,故稱周公。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鄭莊公割周天子成周麥田,又射桓王中肩,孔子恥之,貶鄭莊公稱之為鄭伯。《春秋》言“鄭伯克段於鄢”,《左傳》解釋其事。孔子又稱“鄭音靡靡”。

春秋時楚、吳、越皆稱王,不尊周室。三家分晉,韓、趙、魏皆被周天子封侯爵國,戰國七雄皆自稱王,齊王一度稱帝。秦國自周宣王時封為西陲大夫,為伯爵國,因戰國時稱王,後又有始皇帝,故史稱秦先人為公。

春秋五霸除秦國、楚國外都是公爵國(無論是鄭莊公還是宋襄公)。戰國七雄都自稱為王,以故史家稱周天子為天王。


信陽人評


這個問題觀察很細緻,看春秋戰國歷史,一直有這樣一些名字讓人感覺混亂:齊桓公、楚莊王、齊威王、秦孝公、魏文侯、魏武侯、秦昭襄王等等,從中可以看到有王、公、侯三種不同的稱呼,這是爵位制度。

周天子是王爵,比如周武王姬發,王爵下面是周天子分封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姬發分封諸侯國時,不同人因為功勞不同,所獲封的爵位也不同,比如說魯國是周公的封地,爵位是公爵,所以魯國國君稱為魯某公;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爵位為侯爵,所以齊國國君應該稱為齊侯;楚國是子爵國,所以楚國君主應該稱為楚子。

齊國君主應該稱為齊侯,但是我們知道的齊國君主都是稱“公”,戰國後期還稱“王”,楚國君主應該稱楚子,但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就公開稱“王”,為什麼會這樣?

1、齊國君主並不是自己僭越稱“公”,而是別人的尊稱。《左傳》中提到齊國君主,更多的時候直接稱齊侯,如需表示尊重的地方會稱“公”,同理其他非公爵國的國君都存在這種情況。

2、楚國君主稱“王”則是僭越自稱,大逆不道,如果周天子願意,可以召集天下諸侯討伐楚國。楚國是子爵國,爵位很低,而且楚國的封地在現在的淮河以南,江西、湖南等地,在春秋時期,這些地方是野蠻之地,未開化之地,而中原的齊國、晉國、宋國等國自詡為文明,很瞧不起楚國,當時他們的態度就像現在我們聽到食人族部落一樣。楚國也是具有野性,你不和我玩,我自己玩,於是堂而皇之地稱“王”,因為當時周天子式微,有心無力,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諸侯國看不到有利可圖,也就無動於衷,所以楚國就一直稱王。

3、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實力大增,周天子已經可有可無了,各國也不再顧及禮儀,除楚國一直稱王外,魏國在魏惠文王時期稱王,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稱王,韓國在韓宣惠王時期稱王,燕國在燕昭王時期稱王,齊國在齊威王時期稱王,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稱王。


有興趣的歡迎關注“榮耀歷史”,一起研討歷史的潮起潮落。


榮耀歷史


其它國家稱“公”,是來自周王朝的正式分封,我重點說一下楚國“王”的來歷。

在西周開國的時候,楚國的祖先因參加滅商鬥爭,被賜予“子”的稱號。比其他諸侯,地位更低。其後人一度連參加諸侯盟會的資格都沒有!

後來楚國逐漸強盛,不甘心地位的低下,一度與周為敵,並曾讓周昭王在討伐楚國時淹死。但是在周穆王時期,楚國曾幫助周國鎮壓叛亂。

周夷王時期,楚國領袖熊渠曾封兒子為王,但在周厲王時為了避免與周衝突而去掉王位。

周桓王時,楚國強大,領袖熊通向周王要更高爵位,卻遭到拒絕,所以熊通乾脆自稱為王,以後楚國君主便以王自稱。



網絡文學作者東旭鷹


周天子擠兌楚國國君,讓楚國君看鍋爐,當跑堂的!各諸侯國中所封爵位最低!楚國君官逼民反自立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