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顆子彈擊中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

夏日消消氣


這個取決於子彈的類型跟距離!最霸道的子彈打在身體身上直接可以把人體撕成肉沫,比如.50反器材狙擊步槍,這種槍打在身體上面,打到哪就可以把哪裡直接打斷。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特戰隊曾與車臣武裝用狙擊槍打對攻,.50狙擊彈直接打在腰身上,肉體直接是被四分五裂(兩手,兩腿,頭部)。

如果是被手槍槍彈打中的話那麼威力則小得多,手槍槍彈射速太慢,這種子彈往往在60米之外就沒有什麼殺傷力了,大約只能造成(沙漠之鷹除外)3~5釐米的創傷,這種創傷如果沒有命中要害的話是不會死人的。

當然,在戰場上被子彈打中的概率實際上並不高。根據美國軍方的統計,一名士兵在經過三個月正規軍事訓練之後,持槍命中靜止目標(20米外)的單發命中率只有60%,而命中移動目標的概率只有4%左右。而這個射擊距離如果放大到80~120米(戰場上的平均開槍距離),那麼命中率還會進一步下降。


優己


一顆子彈的殺傷力有多強?對於不瞭解槍械的讀者,可能認為一顆手槍子彈,如果沒有擊中要害部位,頂多是身體被子彈貫穿,留下兩個小彈眼。

AK-47子彈穿透身體留下的疤痕

但真實情況是,一顆子彈穿透身體,可以留下一個拳頭大小的洞,影視劇中身中數槍還屹立不倒這是絕不可能的。

一把9毫米口徑的手槍子彈,以400米的初速度射入了彈道凝膠,可以瞬間產生一個巨大的空腔,體積遠超子彈體積數十倍。空腔在凝膠中最後會變小,但在人體中造成的傷害卻無法逆轉。

子彈擊中人體軟組織的瞬間,並不會立刻被子彈貫穿,軟組織首先會被衝擊力拉伸延展,隨著子彈的繼續前進,這個衝擊力猛烈地向四周推進並且超過組織的彈性限度,皮膚、血管、體液和內臟都會被這股力量推開撕裂,空腔震盪加大傷口,由子彈動能轉化的衝擊力能瞬間在人體內開一個大窟窿,中彈者會迅速喪失作戰能力。

這被稱為空腔效應,是子彈具有殺傷力的主要原因。

達姆彈

為了擴大空腔效應提升子彈的殺傷力,1897年英國曾設計了一種“達姆彈”的子彈,這種子彈的尖端沒有被包裹,而是裸露出鉛片,當擊中人體後,鉛片向外延展形成更大的衝擊面,造型像是開了一朵花。

達姆彈犧牲了穿透能力,提高了空腔效應,能在人體內造成更大的創傷面,類似爆炸的效果。100米距離被達姆彈擊中四肢,80%的人直接截肢。

由於這種子彈殘忍反人道,1899年就已被各國禁止使用了。

偏離彈道的子彈

除了空腔效應,子彈對人體造成傷害有一些是翻轉不穩定的彈頭,很多小口徑高速的子彈出膛時都會帶上自旋角速度,當旋轉的子彈撞擊了障礙物後有可能偏離原來的彈道,這種彈頭最終會停留在人體內,將全部的動能奉上,把內臟攪得亂七八糟,可能從心臟進去肩膀出來。

嚴重時,彈頭爆裂還會遺留金屬碎片在器官內,難以清理取出,對人體造成額外傷害。

大多數子彈造成傷害都是因為人體失血過多,血液運輸的氧氣和養料如果無法及時達到組織器官,細胞就會開始死亡,我們的整個機體運作時刻都需依賴血液。

心臟相當於一臺發動機在提供血液流動的動力,子彈擊中了心臟相當於把發動機毀了,失血過多的同時血液也無法運輸,大腦就無法吸收血紅蛋白中的氧氣,很快會引起腦死亡。

如果子彈擊中了腦部,95%概率都會死亡,除了失血過多,子彈損傷腦幹會導致心跳和呼吸系統相關功能受損,一般會立刻死亡。當子彈經過腦前額葉時,你的思維能力會喪失,經過丘腦時,你的觀察能力和知覺會消失,經過顳葉時,你處理聽覺的能力會消失,經過海馬區時,你存儲記憶的能力會消失。考慮到空腔效應的存在,子彈能夠產生數十倍於自身體積的傷害區,所以爆頭死亡率非常高。

除了心臟和大腦,子彈擊中肝臟、腎臟、肺部或腿部頸部大動脈都會造成大出血死亡,一個健康成年男子的血液量大約為4000毫升,失血800毫升會昏迷,失血超過1000毫升就會有生命危險。子彈如果擊中了脊髓還會阻斷神經信號的傳遞,導致癱瘓。

即便你穿了防彈衣,子彈也會對人體產生巨大沖擊力。

上圖是一名穿著防彈衣的警察在和歹徒對峙過程中,防彈衣被近距離擊中後,腹部留下的傷痕。由於子彈剛擊出膛初速度較大,被擊中的感覺像是五臟六腑被劇烈震動。穿著防彈衣如果遠距離被擊中也會留下淤青,一顆子彈擊的真實殺傷力遠比影視劇裡恐怖!


夏日消消氣


如果被一顆子彈正面擊中,在射入點的確只會產生一個小小的彈孔,但是子彈的真實傷害會在身體內部和子彈出口處體現,以戰場上最常見的AK步槍為例,使用的7.62毫米子彈初速度是850米/秒,在擊中人體後,在生理組織的阻礙下,子彈依舊會以570米/秒的速度穿出人體,而衝擊波和震波在出彈口造成的傷口一般可達300px,形象一點,這個傷口面積和我們平常用的碗口差不多大。

如果子彈擊中的是四肢,那麼最好的情況是肢體沒有被打斷,只是部分骨頭和肌肉組織被打了出來,但多數情況下,被步槍子彈擊中一般都是斷胳膊斷腿,《黑鷹墜落》這部電影中部分情節對真實戰場有較好的還原,至於被狙擊槍打中四肢,想都不用想,被擊中的肢體連找到找不到。

至於防彈衣對子彈的抵擋,輕型防彈衣是沒有用,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使用的重型防彈衣才能有效抵擋步槍子彈,但是這並不是說被子彈擊中後會安然無事,防彈衣只是阻擋了彈頭,但是子彈的侵徹力、動能還是會傳遞到人的軀體上,這便是為何穿戴防彈衣被步槍子彈擊中後,肋骨依舊會折斷的原因,雖然不像無防護目標被擊中後會立馬失去戰鬥力,但是想要短時間內立馬參加戰鬥還是比較困難的。

如果被子彈擊中的是頭部,那麼99%人的可能會立即斃命,子彈的侵徹力、帶來的衝擊波一般會將頭蓋骨直接打飛,腦部的脆弱性使得子彈只要擊中腦部,那麼存活的概率便幾乎為零,部分被擊中腦部還能存活的人,的確是遇到了奇蹟。

目前各國都比較追求小口徑子彈,相對於大口徑子彈來講,小口徑的優勢是可以使單兵攜帶的子彈數量增多,槍械後座力減小,最重要的是小口徑子彈造成的空腔效應更好,在目標體內更容易翻滾,而留在體內的子彈造成的傷害會比造成貫穿傷的子彈危害更大,現代戰爭單兵交火距離已經變近,一味強調穿透力和大射程已經不適合大多數的戰場,所以目前主要國家均列裝小口徑步槍,其目的就是要在子彈命中目標後使目標立即停止動作或者立即失去戰鬥力。

成年人體內一般含有4500cc的血液,但人體缺血量一旦達到1000cc就會致命,子彈擊中軀體和四肢都會造成大出血,如果不能及時止血,那麼喪命也是遲早的事情,如果子彈擊中的是大動脈,那麼人將會在幾秒中之內因為血液流失而失去生命。


戰甲裝研菌


正常情況下被子彈擊中後會立刻失去戰鬥力,像電影裡那樣被打了好幾槍還能活蹦亂跳、飛簷走壁的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會不會立刻死掉先不說,光是被子彈擊斷/碎骨頭或者是攪爛內臟時的那種劇痛就不是正常人可以忍受的,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忍受能力,對著小腿前方的脛骨或者給你來一腳,或者是照著腹部中央稍微偏左的部位(應該是胃部)來一拳,我相信9成以上的人都會立刻在短時間內失去戰鬥力,就更不用說骨頭被子彈擊斷、擊碎,內臟被攪爛這種情況了。

▲子彈擊中凝膠後

看上圖,是子彈擊中凝膠後的情形,從圖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當子彈的動能在凝膠內部釋放之後,凝膠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空腔(瞬時空腔),如果把凝膠換成是人體的腹腔,那麼情況也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為什麼?因為人體有著豐富的體液,柔軟的內臟和豐富體液組成的“液體”環境對子彈的動能有著非常好的吸收作用,所以,當子彈擊中人體的腹腔後,也會跟上圖中子彈擊中凝膠後那樣直接“炸開”一個很大的空腔,在這種情況下,內臟就會直接被撕裂、攪碎,對於人來說這就是會致命的內傷,我不覺得在這種嚴重內傷的情況下還能有人活蹦亂跳。

▲小口徑尖頭彈擊中目標後的翻滾

子彈造成的傷害,除了動能釋放造成的巨大瞬時空腔之外,還有就是彈頭翻滾、形變或者是碎裂所造成的永久性空腔了,比如那些小口徑尖頭步槍彈(部分衝鋒槍也有使用尖頭彈),由於彈道係數低,擊中目標後很容易在目標的體內翻滾,如上圖所示,而在彈頭翻滾的過程中,同樣會在人體的內部造成嚴重的創傷。至於那些擴張型彈頭,比如空尖彈、軟尖彈、rip彈等,擊中目標後則是直接開花或者碎裂,比如下圖中的就是彈頭會碎裂的rip彈,以及該彈藥擊中凝膠後的情形:

▲rip子彈

▲rip子彈擊中凝膠效果圖

所以,不要小看威力現代槍械的威力,在影視劇中為了照顧觀眾和角色,都是刻意削弱了槍械威力的,裡面的主角捱了一槍之後都能活蹦亂跳,連眉頭都不皺一下,而在現實中,別說是人了,就是那些野獸,捱上一發子彈,也要失去戰鬥力,制式步槍彈的威力用來對付棕熊、老虎這樣的大傢伙或許單發威力還不致命,但是用來對付人的話那威力肯定是足夠的了,上面的幾張圖類比了子彈擊中人體腹腔後的情形,而下面這個則是子彈擊中肢體後的實際情況,我不認為人的骨頭能把子彈給接下來,尤其是近距離發射的步槍彈。


▲彈道子彈擊中骨頭

因此,被子彈擊中後基本上會令人馬上失去戰鬥力,不管是失血、內傷、還是劇痛,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可惜很多槍傷的圖片發不出來,太過血腥了,而看過了那些槍傷的圖片,想必才會對槍械真正的威力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哨兵ZH


本人當過兵很清楚一顆子彈真正的威力!不像電視電影那樣太假了!一顆子彈的殺傷力有多強?對於不瞭解槍械的讀者,可能認為一顆手槍子彈,如果沒有擊中要害部位,頂多是身體被子彈貫穿,留下兩個小彈眼。

這是一個人被擊中腰部很恐怖吧!真是命大!

子彈擊中人體軟組織的瞬間,並不會立刻被子彈貫穿,軟組織首先會被衝擊力拉伸延展,隨著子彈的繼續前進,這個衝擊力猛烈地向四周推進並且超過組織的彈性限度,皮膚、血管、體液和內臟都會被這股力量推開撕裂,空腔震盪加大傷口,由子彈動能轉化的衝擊力能瞬間在人體內開一個大窟窿,中彈者會迅速喪失作戰能力。

為了擴大空腔效應提升子彈的殺傷力,1897年英國曾設計了一種“達姆彈”的子彈,這種子彈的尖端沒有被包裹,而是裸露出鉛片,當擊中人體後,鉛片向外延展形成更大的衝擊面,造型像是開了一朵花。

達姆彈犧牲了穿透能力,提高了空腔效應,能在人體內造成更大的創傷面,類似爆炸的效果。100米距離被達姆彈擊中四肢,80%的人直接截肢。

由於這種子彈殘忍反人道,1899年就已被各國禁止使用了。

真正的一槍見馬克思!


波瀾不驚的世界


通常我們在看影視劇時,都會看到人被槍擊中的場景。不過讓人比較意外的是,許多時候即便是人被槍打中也能夠迅速反擊將敵人殺死!那麼,在現實中發生這種情況,人被槍擊中後是否真的還能夠反擊呢?事實上,現實中人被槍擊中,要遠比我們通過影視劇中看到的情景要嚴重的多的多!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談下人被槍擊中的後果。

在現實中我們能夠見到的槍械無非是警察在出警時,佩戴的77式、54、64手槍居多,這種類型的手槍看上去威力不大,但如果被擊中要害也是隨時能夠要人性命的。相比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警察使用手槍擊中犯罪分子之後,犯罪份子依然能夠反擊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現實中多數時候只要警察鳴槍示警犯罪分子就會放棄逃跑念頭,因為一旦被槍擊中,很有可能還會付出生命代價。

那麼,被槍擊中究竟是怎麼一種感受呢?這裡先說說我小時候聽到的一個故事。出生農村,而每個村子裡多少都會有那麼幾個從戰場上活著回來的老兵,在此之前有幸聽過一名由於中彈殘疾後退役回來的老兵給我們講的故事。作為中彈當事人,可以說對中彈的真實情況有很大的發言權。據他說,當時被敵人的子彈擊中胳膊之後,先是沒感覺不到一分鐘後面是鑽心的痛,當時的他之間疼暈過去,後來一場戰役打完之後被送到後方進行治療。但由於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導致後期胳膊彈孔被感染,最後只能做截肢手術,從那以後一條胳膊基本上就沒有了。要知道,這還僅僅是在早期被敵人的步槍擊中,就能導致一個人出現殘疾。如果被現代的武器比如巴雷特那種步槍擊中,會成什麼樣我們不敢想象。

至於別人說的什麼所謂的貫穿傷,各種原理其實有些時候沒必要去深究,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人體一旦被子彈擊中,只能做手術來取走身體的彈頭。而不論是被子彈擊中時還是做手術,對人來說都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即便是有些時候人穿著防彈衣被步槍擊中,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暈厥現象,可見子彈的威力有多大。


軍武視界


影視劇中,身中數槍還能夠閃轉騰挪邊跑邊打的情況是很難出現的,二戰中這倒是很有可能,舉個例子,二戰中日軍使用的三八式步槍和有坂6.5mm步槍彈,在擊中敵人後大概率會直接洞穿。而現代主流的7.62mm全威力彈和5.56mm北約彈,在擊中敵人後,會在其體內造成巨大的創傷,首先來說說7.62mm全威力彈,這種步槍子彈口徑大,重量和初速也很大,擊中敵人後會造成空腔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子彈在進入人體後, 由於介質突然發生改變,導致子彈失穩,但子彈的速度還是很高的,這就造成人體的肌肉組織等等會因為彈道的作用,迅速向周邊移動,造成空腔和嚴重的撕裂傷。


而5.56mm子彈,雖然保持速度的能力較低,但是由於其擊中人體時的動能相對較弱,會在進入人體後開始翻滾,這樣造成的創傷甚至比7.62mm全威力彈還要大,再加上5.56mm子彈重量輕,後坐力小,彈道穩定,所以西方才大量推行這種子彈。

再來說說空尖彈和達姆彈,這種子彈的作用被現在的無良小編和媒體的不實報道誇張了許多,確實,達姆彈能夠給人體造成巨大的創傷,但是這種子彈的缺點也十分的巨大,達姆彈或空間彈的彈體不符合流體力學,所以彈道的穩定性特別差,同時這種子彈的初速和侵徹力也很不理想,至於海牙國際公約禁用,在戰場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必須交戰雙方都簽署這一公約,這條才是有效的,要不然達姆彈的技術含量這麼低,恐怖分子等等無視公眾良俗的極端分子早就大量使用達姆彈了。

不過現代也還真有使用空尖彈和達姆彈的,這就是各國的警察了,因為警察的交戰距離都比較近,所以對這種子彈造成的彈道不穩定和侵徹力低下等等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這種子彈能夠讓歹徒迅速失去反抗的能力,所以才被警察和安保部隊大量使用,世界上比達姆彈和空尖彈殘忍的武器多了去了,像是雲爆彈等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沒有被禁,為何要禁達姆彈呢?事實上,是由於達姆彈性能不好,才被各個國家拋棄的。

再來說回現代部隊的主流子彈,現代要提高子彈的殺傷力,一般會在彈頭上做文章,比如說故意在彈頭內留下空隙,或者是使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填充等等,其主要的原理就是使得子彈的重心靠前或靠後,這樣在擊中人體的瞬間更加容易失穩翻滾,能夠造成巨大的撕裂傷和空腔效應,這才是現代槍彈的主流發展方向。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並不是大口徑槍彈一定比小口徑的威力大,現代的M4A1步槍威力要比使用7.62mm槍彈的AK系列威力大,歸根結底,子彈的殺傷力取決於其攜帶的動能和其將動能傳遞給人體組織的效率,如果槍彈射入人體內從對面穿了個洞出來,這樣的動能是高的,但是其殺傷力是最低的,難就難在怎樣讓高速的子彈進入人體後迅速失速翻滾,將巨大的動能傳遞給人體組織。將動能傳遞給人體組織的效率越高,子彈的殺傷力就越大。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兵器世界


子彈擊中目標時,因為慣性作用,彈芯會往前移動,整個彈頭的重心就會往前推,然後在目標內翻滾,再加上不同的彈頭和不同長度,重量,材料,彈型,會有不同的翻滾姿態和幅度,所以會造成不同大小的空腔~再根據子彈飛行的距離,威力,彈道變化,和目標大小等因素,會造成貫穿性創道,和盲管創道。


籃球路人有顆MVP的心


也有個例,剛剛看了一個外國人中了16槍自己走了兩三公里去的醫院而且還活下來了


柱石與石柱


除非是警用手槍,警用手槍大多是削弱版的,戰場上用的槍基本上中槍就死,除非是手腳中彈才有可能活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