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32年黨齡,黨員身份永不退休

黨旗飄揚⑫ | 我有32年黨齡,黨員身份永不退休

在抗擊疫情的前線,總有人替我們遮風擋雨。今年62歲的老黨員李政,是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內科門診退休返聘醫生。經歷過2003年“非典”抗疫的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主動“請戰”參加發熱門診救治工作。

“我有32年黨齡,黨員身份永不退休!我願意加入發熱門診一線工作。”李政說,無論是應對傳染性疾病的工作流程,還是面對患者的診斷篩查,他都有豐富的經驗,“在防控疫情關鍵時刻,捨我其誰!”李政的聲音鏗鏘有力。

党旗飘扬⑫ | 我有32年党龄,党员身份永不退休

南海四醫緊急搭建的發熱患者處置點,李政為發熱患者進行咽拭子採樣。通訊員供圖

刨根問底 看病像“探案”

“你覺得哪裡不舒服?最近有去過疫情發生地嗎?是否有接觸過從疫區回來的人?身邊有發熱病人嗎?”2月7日上午,李政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上N95口罩、護目鏡、手套、鞋套等全副裝備,在發熱門診值班。每見到一個病人,他都會不厭其煩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進行詳細記錄。

“在疫情發生之前,醫生更多的是關注病人的臨床病徵,譬如,有無發燒、咳嗽、咽痛等症狀,如今,還要對病人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這是非常關鍵的工作,不敢有半點疏忽。”李政進一步解釋,從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來看,大部分都有疫區接觸史,如果不進行仔細摸查,很可能就會把病毒“放虎歸山”。李政說:“有時候甚至與病人交談半小時,但只要我多一分細緻,病毒就會少一分藏匿,公眾就會多一分安全。”

咽拭子取樣 必須準、快、輕

咽拭子檢測是新冠肺炎確診的重要方法,而咽拭子採樣是關鍵環節。為避免可能存在的病毒傳播,南海四醫的咽拭子採樣安排在室外。

“請不要擔心,咽拭子取樣就像是平時看喉,頭往後仰,嘴巴張大,只要配合好,一會就好了。”在室外臨時帳篷下,李政和藹地對患者說,右手拿著電筒照向患者喉嚨,另一隻左手拿著棉籤熟練地取樣,大概15秒後,取樣結束。

儘管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但李政採樣動作仍然嫻熟,其背後不乏沉甸甸的責任心和豐富的工作經驗。

“採樣最關鍵的是位置,其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樣本檢測的準確性。如今,疫情防控十分嚴峻,要為每一個患者負責,要守護每一個市民的生命健康。”李政說,由於取樣的部位是雙側扁桃體及咽後壁,絕大部分患者在採樣過程中都會感到不適,如果時間久了,甚至會噁心嘔吐,因此,取樣要快、要輕柔,儘量避免患者不適,“直到目前,我在採樣過程中,還沒有遇到嘔吐的患者,哪怕是嬰幼兒。”李政說。

當天上午,李政已做了25份咽拭子取樣。他穿著防護服已經連續工作了5小時,中途不曾喝水、不曾上廁所,對62歲的李政來說,不得不說是個挑戰。“呼吸會有些促,身體在出汗,但手臂卻是冷颼颼的。”李政說,儘管累,但他仍要認真採集每一份樣本,因為這是找出病毒的重要關口。

連續20天堅守崗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黨員和醫生,李政感到責無旁貸。從年廿五至今,李政已連續20天堅守崗位,這也是他第33個沒有休假的春節。

而讓李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年初三。那天,李政在接診發熱患者之餘,還要把有需要的患者導診到影像科進行CT檢查。他來來回回穿梭於門診與影像科之間,直到晚上八點多,才得以下班。這時,他才發現妻子陳偉在醫院門口默默的等了他三個多小時,心裡一下子就酸了。

“他是個工作狂人,33年沒休過假。他每天的生活軌跡就是家、醫院,幾十年如一日,沒有娛樂、休假的概念。”陳偉說,每天她都會接送丈夫上下班,儘管那天等了他3個多小時,但她不在乎,“哪怕再晚,只要見到丈夫,我就能安心。”陳偉說。

和李政一樣,南海四醫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工作強度都在大幅增加。從門急診等科室抽調出的15名有豐富臨床經驗醫生、十幾名護士,他們24小時輪班值守,不敢喝水,爭分奪秒,始終奮鬥在抗疫一線。

党旗飘扬⑫ | 我有32年党龄,党员身份永不退休

今年換個形式行通濟!

網上行通濟,約起!

党旗飘扬⑫ | 我有32年党龄,党员身份永不退休

文:珠江時報記者 黎小燕 通訊員 李霞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