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的种植是在什么时候?如何管理?

黄晓红果果


茼蒿,别名蓬蒿属菊科,为一 、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大叶茼蒿(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小叶茼蒿(细叶茼蒿、花叶茼蒿) ,蒿子秆三种类型。

食用部分为嫩茎叶,质地柔嫩,独特的清香味,可热炒、凉拌,做汤 ,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绿叶蔬菜。

★ 种植时间

主要种植季节为春、秋两季 茼蒿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0°C左右,最适温度15°C~ 20°C,生长适温20°C左右,12°C以下生长缓慢,29°C以上生长不良。从播种40~50天即可采收,收获期伸缩期较大。采用多种栽培方式相配合,基本上可周年生产。

★ 种植技术

茼蒿只能直播,不能育苗移栽,可播干籽,也可浸种催芽。

每亩/播种量1.5~2千克,浸种用30° C左右水浸24小时,洗净稍晾干,装进清洁的容器中,放在15°C~20° C处,每天消洗一次3~4天出芽。

整地施基肥与菠菜、油菜相同,干籽播种采用滚土播种。催出小芽后播种,打底水进行,覆土1厘米厚。茼蒿也可条播,但条播不如撒播产量高 。

▲ 春露地种植

3~4月份露地直播,5~6月份采收,选用耐寒力强、生长快、早熟小叶茼蒿品种。

播种后6~7天出苗,长出2片真叶时间苗,拔去生长过密处苗。当苗具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4厘米见方,结合间苗拔除杂草。

出苗后,不出旱象,适当控制浇水,促进根系发育。植株长到8片叶时,选晴天浇水,结合追肥,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

株高20厘米左右时开始采收,一般采取割收。在植株基部留2~3片叶割下,使其发生侧枝,割后加强肥水管理,可继续割收至抽臺现蕾前。

▲ 春露地早熟种植

2~3月份播种,4~5月份收获。可采用小棚或中棚栽培,播种期较春露地栽培早20天左右。整地播种方法和春露地种植相同。

播种后棚内温度低于10°C应在棚膜上加盖草帘,天晴时揭开草帘,使棚内温度上升,傍晚盖上草帘保温 ,出苗前不要通风。

出苗后,棚内温度白天保持15°C~ 20°C,夜间8°C~12°C,超过25度通风,适当控制浇水。2片真叶后间苗 ,10片真叶后生长加快,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千克,浇水后注意通风。

株高15厘米左右,可一次性齐地面或分批次割收,采收期较春露地栽种植提早15~20天。

▲ 秋露地种植

8~9月份播种,10~11月份收获,选用耐热、品质好、产量高的大叶茼蒿品种,整地做平畦,每亩施腐熟有机肥约4 000千克做基肥。

可采用兑砂混合后撒播,或用播种机进行条播。条播按行距15厘米开沟,沟深约1.5厘米播种后覆土浇水。每亩/播种量2.5~ 3千克。撒播播种量可增加到3~4千克。

出苗1~2叶时进行间苗,同时进行中耕除草,苗距3~4厘米。株高10厘米时,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追肥后及时浇水。

株高15厘米左右高时,疏间割收1/3或1/2,分2~3次割收。另一种是基部留1~2片割下,萌发侧枝后割收,萌发侧枝一般3~4天即可采收。

▲ 秋延后种植

10~11月份在大棚或日光温室播种,12月份至翌年3月份收获,选用耐寒力较强的小叶茼蒿,品质不如大叶茼蒿,生长期短,但比大叶茼蒿早熟。

茼蒿在保护地设施中种植生产,以抢前茬或套作为主。高纬度地区或保温性能差的日光温室,在秋冬茬果菜类蔬菜采收后,因温度偏低或有时出现寒流,在早春茬果菜定植的间隙,可抢种一茬茼蒿,大、中、小棚也可抢种一茬。

日光温室和大、中棚果类蔬菜栽培可利用行间进行套作种植,日光温室,还可利用前后角,后墙根,东西山墙内侧种植。整地、播种、管理、釆收参照春露地早熟种植茼蒿方法。


梦中翔之梦


现在由于换季蔬菜大棚技术的日新月异。茼蒿的栽培早就是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的,那么在我甘肃农村老家,以前人们在外面露地种植茼蒿一般会选择两个季节时间段,一个是3至4月份春季播种,一个就是现在8至9月的秋季播种,这两种适应了不同市场的需求,都是很不错的。

关于种植茼蒿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一个亲戚家的哥哥在他们家门前种植了一片,我那天放学看见这些不知名的菜,所以就好奇心很重,拔了一棵拿回家让奶奶去看,奶奶告诉我这是茼蒿,当然我们老家那边也是这样去叫的。

于是我生吃了一口茼蒿,感觉麻麻的,我就问问奶奶,这是不是做麻辣粉好吃的很,奶奶说就是这样,其实茼蒿的最简便也是最多的吃法就是涮火锅了,这很有可能在我印象当中是茼蒿的唯一吃法,其他的吃法我就不知道了。

其实茼蒿的种植还是比较简单的,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肥料,其生长力还是挺不错的,在春种和秋播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同的气候环境就行了。

1、 茼蒿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区间是在18℃至22℃之间,所以说在春秋两季这个温度是很适合的,建议尤其是在春季播种的时候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在3至4月间还是会很有可能出现冻害的天气现象。

2、 在种植土壤上面的要求其实也简单,你像我们甘肃农村里面虽然说是这个地面比较干旱,但是它不积水,这就很适合茼蒿的生长环境,再说了,茼蒿生长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这样就直接满足了。

3、 在生长期里面注意水肥的管理和除杂草,这尤其是在春季播种的茼蒿来说尤其要这样去做,因为春天生长出来的杂草还是很多的,在我们那边有的人选择会在苹果园里面种一小片,当然这个很不错。

综上所述,茼蒿的栽培季节在一年四季当中都可以(蔬菜大棚里面),那么在露地里面建议就是在春秋两季播种最好,其实就涮火锅而言,冬季到春节这段时间是茼蒿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时候,所以冬季选择在蔬菜大棚里面种植茼蒿是很不错的提高经济收益的办法。


宁宁说的话


这几年,茼蒿的身影在我们农村的小菜园内也日渐多了起来。其实,算起来,茼蒿以前在我们当地农村基本上没有种植,也就是几年的光景,便在我们这里也生根发芽了。所以,有不少人对于茼蒿的种植时间,以及田间管理不是十分熟悉。那茼蒿应该在什么时候种植,又该如何管理呢?

在我们这边,茼蒿也是近几年才走上人们的餐桌,由于它属于药食同源的一种蔬菜,故而茼蒿本身带有一种特殊气味。它的耐寒性较强,不耐高温,所以像我们胶东农村这边,基本上春秋两季均可种植。

春季种植时间像我们胶东半岛是在4、5月份,当大地气温上升的时候,最适合茼蒿的生长。不过,如果想让它提前上市的话,也可以采取覆膜种植的方式,以保证茼蒿的存活率。而秋季种植一般选择炎热的夏季之后,8月底9月初的时候进行种植。此时,气温已经有所降低,不会因为高温而影响茼蒿的正常生长。

之所以选择春秋凉爽天气进行种植茼蒿,是因为茼蒿不喜高温,属于短日照蔬菜品种,一旦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很快开花结籽,从而影响茼蒿的品质。所以人们才会选择在春秋两季气候冷凉温和的时间段内种植茼蒿。

农村人种植茼蒿以撒播为主,在菜地翻耕之前施以农家肥,然后耙平后整出菜畦,将茼蒿菜种撒播入菜畦之内。北方种植茼蒿,多以小叶品种为主,而这个品种的茼蒿喜欢密植,所以相比较于大叶茼蒿而言,用种量要大一些,每亩用种量在4、5斤上下。

当茼蒿小苗长到10厘米高的时候,就要适当进行间苗锄草,并保持菜畦内土壤湿润,可以在每次采收前的半个月左右追施一次氮肥,最常见的就是在浇水之前将尿素撒施到菜畦内,随后浇水。

只要管理得当,就可以有新鲜的自己种植的蔬菜可以吃了,当然,茼蒿的吃法多样,不过大多是涮着吃、炒着吃或开汤。朋友们,你知道还有其它吃法没有?欢迎留言交流哦。


建行渐远


说起苘蒿,想起请明节和新鲜豆腐的炒菜。什么鱼和她加在一起的佳味,可以说回味无穷。中秋节(十月一日)晚辈回家的自餐。当然豆腐和鱼类能够购到,但茼蒿的新鲜口味可难以购到。

苘蒿之来源,可谓农间深厚土壤,肥料质量也会影响茼蒿之味道。天然气温更为一绝,说实在气候时节最为重要。

天然露地在此方惊蛰节气间必须种好,若到春分种植气温高花早现老棵难偿。此时机决不能错过,否则,清明节前后难推餐桌上。十月一若是食佳味,处署之节必种上。若用种早虫来食,农药喷在小菜上。间短药物有残留,吃在肚里怕晃荡。

时间种植己表明,但是遮阴沿此长。春季种在豆类间,保鲜持味味己长。署内苘蒿及芫荽,面条掺入味特长。

管理之法种深沃士地,撒种种植没问上。杂草夲来少无有,管理就在哪水上。見干即可浇水,地中土壤保湿润即可。

要说肥料地中施足农机肥,观看菜类大小粗细,小苗太小按二十倍的水和人粪尿渗入浇灌,步步苗大渗粪尿长高。总数不能超过二十倍加五,否则会对苘蒿不利。等苗长到十五到二十厘米,清水浇灌为基要。

此地村农之验,观拙文参考而评议。为我之傲。


蔚蔚姥爷219


茼蒿的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如何种植?

茼蒿,是大家都熟悉且经常食用的一种蒿类小蔬菜。其又称菊花菜、蓬花菜、蓬蒿。菊科茼蒿属草本。别看它貌不惊人,一副上不得厅堂的模样,可你知道吗?它在我国古代,却是招人喜欢的宫庭御菜之一,故又有“皇帝菜”之名。其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兼有安心、养脾、消痰、利肠胃的作用。

茼蒿在我国南北方都宜于种植。人们种植它,主要采摘其嫩茎叶食用。其口感脆嫩,气味芳香,风味独特。既宜于清炒、凉拌,又可煎炸、打汤,还可入馅、制饼。因此,凡适宜种植的地域,人们的菜园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一、茼蒿的生长习性

茼蒿为浅根系草本,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为耐寒植物,喜冷凉气候;为短日照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严;忌长日照和高温。因此,其种植时间较长,最适宜春、秋、冬三季种植。

二、茼蒿的种植

茼蒿的种植方式分为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其中,又尤以播种繁殖最简单,最实用,最高效。种植时,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和保证品质,只需在种植时间、品种选择、地块整畦、种子处理和播种上下一番“功夫”即可。

1.种植时间

茼蒿春、秋、冬三季均可种植。其中,春播多集中在3一4月;秋播8一9月;冬播则在11一12月。由于南北气候差异,也有稍提前或略偏后播种的现象。因此,播种时,宜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准确的播种时间。

2.品种选择

按叶形分,茼蒿的品种分为圆叶茼蒿和花叶茼蒿。

圆叶茼蒿叶片较肥厚,纤维含量少,因而口感脆嫩,清新入味,但其耐寒性差,生长缓慢,因而更适宜南方种植。

花叶茼蒿叶片较薄,叶裂较深,茎枝纤细,香味浓郁,但其耐寒性较强,生长迅速,因而,更适宜北方种植。

挑选种子时,可根据品种特性,再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合理选种。

3.选地做畦

茼蒿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因此,选择地块时,最好选择富含腐殖质且疏松透气的沙壤土种植。若地势较低,宜堆高做畦,以便排水。

种植前,先均匀铺撒腐熟的农家肥和草木灰,再将其翻耕耙平,使之与土壤混和均匀。再后,反复晾晒,杀菌杀虫备用。

4.种子处理

茼蒿种子具棱,皮较厚,种植时,最好经过特殊处理,以提高其出芽率。

处理时,先将种子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再捞出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宿,最后放入细土混合均匀,即可播种了。

5.均匀播种

茼蒿播种时,既可均匀撒播,又可开2一3厘米深的小沟行播。播后,覆上1一2厘米厚的细土,并细水喷洒至湿润即可。

三、茼蒿的管理

茼蒿播种后,一般7一8天即可出芽。其出芽后的管理主要在尊重其生长习性的基础上,适当满足其对水肥的需要,并适时间苗、除草。同时,注意生长过程中的防病防虫。

1.浇水

茼蒿为浅根系草本,贮水能力较弱。因此,平时要注意其对水的需求。若遇持续的干旱天气,宜适时浇水;若遇持续的大雨天,则需开沟排水。总之,保持土壤湿润,通透无积水最宜。

2.施肥

茼蒿对肥的需求不大,一般以保持“薄肥淡施”就好。通常是采摘间苗后施一次稀薄肥即可。

3.除草

茼蒿生长过程中,宜及时除去伴生的杂草,以保持其良好的通风状态,同时,也可避免争抢水肥。

4.病虫防治

茼蒿因为撒播,难免密集生长,造成通风不畅而滋生细菌性疾病或遭遇虫害。因此,平时宜注意观察其生长情况。若发现病株,宜及时拔除,以免漫延。若是大面积种植,则需动用杀菌杀虫“武器”了。

综上,茼蒿春、秋、冬三季均可种植。种植过程中,只要在尊重其生长习性的基础上,科学种植,正确养护,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收获。你们认为呢?


土家族阿妹


茼蒿,众所周知,这是一种蔬菜,吃的是它的嫩茎叶。在陌上花这一带俗称菊花菜,因为它不仅植株外形和野菊花酷似,开花后,花为黄色和白色,花型也像极了野菊花的花朵。

茼蒿有一股特别的芬芳气味,喜欢的人觉得这是一股清香,而不习惯的人则觉得似浓重的药味。不过,还别说,茼蒿还真具有药用价值,可做食疗,在消食开胃、消痰解郁、利便消肿等方面均有效果。

除此之外,因其花开似野菊花,又因其所含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可以杀虫除蚊,茼蒿还被成片栽种于园林中,用作观赏性植物。


种植时间

茼蒿的最佳生长温度是在20℃上下,低于10℃,或高于30℃均会生长不良。再加上茼蒿属于长日照蔬菜,如果日照时间长,花芽形成就会很快,会过早开花结籽。

所以,如果是露天种植,以日照时间短,而温度又适宜的春秋两季为佳。春季大致是3月种4月收,秋季则是9月种10月收。

茼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要求湿润也不能有积水,所以选择地块时,最好是有灌溉条件的沙质土壤。

选择品种

茼蒿品种可分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顾名思义,大叶茼蒿叶片肥大,而小叶茼蒿叶片狭小。

大叶茼蒿能耐热,但耐寒性差,比较适合南方种植。小叶茼蒿抗寒性好,但耐不了热,相对更适合北方种植。


种植方式

地块深翻后混入农家腐熟肥做基肥,种植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不过大多以直播为主。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畦面上,然后在上面覆盖土层,土层不能太厚,以1厘米左右为宜。然后浇透水,保温保湿。为使出苗整齐或更快,播种前还可先浸种催芽。

如果温度过低,还需在地块上覆盖地膜,四周压上土,等到种子出苗顶膜可揭去薄膜。

间苗

当幼苗长有两三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和拔除田间杂草。如果是小叶种茼蒿,出苗后间苗可使株距保持在4厘米见方左右;如果是大叶种茼蒿,出苗后间苗可使株距保持在20厘米见方左右。


水肥管理

出苗后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切忌大水漫灌以及土壤积水,如遇连日降雨,要及时进行开沟排涝。

出苗长至10公分左右可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再到采收期前10天左右可再次追肥,如果有多次采收,每次收完,都要及时浇水追肥。

病虫害防治

因为茼蒿具有特殊的挥发性芳香气味,对虫害有很好的驱除作用,所以病虫害较之其它蔬菜要少很多,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少用农药。

茼蒿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叶斑病、菌核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菜螟这几类,种植中可提早进行防预。


陌上花开且缓归


茼蒿是绿叶类蔬菜,而绿叶类蔬菜的生长期都比较短,因此一年可以多茬次收获。茼蒿是喜欢冷凉的蔬菜,不耐高温,但茼蒿的适应性较广,可以在10–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以17–20℃最为适宜。在10℃的条件下种子就能发芽,在15–20℃的温度条件下最为适宜。茼蒿又比较耐弱光,对光照的要求并不是太严格,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太严格,以湿润的沙壤土为佳。肥料不足,特别是在氮肥不足的情况之下,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品质变差,产量降低。

了解了茼蒿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我们就可以根据茼蒿的特性来按排播期。

一,茼蒿的播种期

1,露地栽培

茼蒿在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露地栽培。春季栽培的播种期多在3–4月份,但寒冷地区早春播种时还应加设保护设施。秋季栽培一般是在8–9月份里分期播种,也可以在10月上旬进行播种。虽然茼蒿可以耐受30℃左右的温度,但在夏季里播种的茼蒿,由于气温较高,会导致茼蒿的品质差,产量也低。心此可以在北方高寒地区进行夏季播种。

南方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因此可以在春,秋,冬季里播种,但以春季和秋季栽培的较多。长江流域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4月上旬分期播种。秋季栽培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最为适宜的播种期是在9月下旬。有的地区可以从9月开始,一直持续播种到来年的2月份。

2,露地栽培茼蒿的管理

茼蒿在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方法是播前3–5天,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捞出杂物及漂浮的种子,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后,放在15–20℃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检查种子并用温水淘洗一次,待种子有60–70%露白时即可播种。

春露地栽培茼蒿多选用耐寒力较强,生长快,早熟的小叶茼蒿品种,3–4月份当10厘米土温上升到7℃以上便可播种。3–4月份露地直播,5–6月份采收。

土壤解冻后翻地作畦,施足有机肥,翻匀耙平后浇水,落水后撒播种子,盖土约1.5厘米厚。也可开沟条播,行距8–10厘的,浇水后撒播,也可盖土后浇水。幼苗出土前如表土发干,再轻浇一次水。

茼蒿播种后6–7天出苗,2片真叶后开始间苗,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4厘米,结合间苗,拔除杂草。出苗后适当控制浇水,使根系下扎,防止徒长。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要抓进浇水施肥,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

株高20厘米左右时开始采收,一般采用割收法,割后加强肥水管理,可持续收割到抽薹现蕾前。

秋露地茼蒿可以用凉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播种,也可以催芽后播种。条播或撒播,行距要比春播稍宽点,在10–15厘米左右。秋季温度适宜,可适当密植,苗子生长速度快,可起到软化作用。

幼苗出土后有1–2片真叶片间苗,间苗后浇水施肥,追施尿素1–2次,亩追10–12公斤。分次收割后都要浇水施肥,加速侧枝生长。

3,温室栽培

冬季和早春温室中温度较低,光照弱,茼蒿比较耐低温,喜冷凉,不耐强光,因此适宜于温室栽培。一般播种期为,北方地区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可在春节期间收获。

播种前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50公斤左右,碳酸氢铵50公斤,或者是磷酸二铵25–30公斤左右,混匀土壤和肥料,整平做畦备播。

温室栽培茼蒿可催芽播种也可干籽直播。催芽播种时,用30℃的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放在15–2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一次,3–5天后出芽。条播时按15–2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1厘米,沟内浇水后撒种覆土。撒播时浇水撒种,覆土1厘米厚。

播种后要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出苗。苗好3厘米时开始浇水,10厘米左右时追第一次肥,随水冲施硝酸铵10–15公斤。全生育期浇水2–3次,追肥2次。

在温室中栽培茼蒿,一定要注意温度的管理。播种后保温促苗,白天温度在20–25℃,夜间为10℃。出苗后白天保持温度为15–20℃,夜间8–10℃,注意防高温徒长。

当茼蒿苗具有1–2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条播的要进行疏苗,不要过密。温室茼蒿可一次性收获,也可分批采收。分次割收的要注意浇水施肥,促进侧枝的生长。

4,拱棚早春栽培

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在上年土壤封冻前整地施肥,翻地20厘米深,施基肥4000公斤,整平耙一做畦备播。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扣棚膜,促进土壤的早化冻,提早播种。

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当5厘米深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0℃时进行茼蒿的播种。拱棚茼蒿可采用干籽直播的方法,采用条播。条播茼蒿简单方便,省工省力,行距为7–8厘米,播种后稍踩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利于种子吸足水分而发芽,覆土1.5厘米厚。播后封棚,出苗前不放风,大约1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

茼蒿出苗以后,保持温度在17–20℃,保持土壤有较高的温度,及时追肥,有利于茼蒿的迅速生长。

拱棚茼蒿可比露地茼蒿提早20多天上市,可一次性收获,也可分次割收,收割后注意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生长。

茼蒿生长期短,株形小,栽培适应性广,病虫害较少,可以同其他作物实行间作套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地力,提高水肥的利用率,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物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春季大棚茼蒿可套种茄果类蔬菜,秋季大棚茼蒿套种黄瓜,西红柿,丝瓜,大白菜等。



二,茼蒿病虫害防治

茼蒿发生的病虫害较少,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叶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菜青虫,小菜蛾,叶蛾类害虫等。

茼蒿由于生长期短,而且属于鲜食类蔬菜,所以对农药的选择一定要严格注意。生产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地配合化学农药防治,达到既把病虫的危害控制住,又做到蔬菜农药残留达到最低。

1,要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2,保护地栽培茼蒿注意轮作,倒茬和套种。

3,清洁田园,彻底消除病株残体和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切断传播途径。

4,采取微灌,滴灌等技术,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5,坚持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配合磷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禁止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6,在棚室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可防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迁入。

7,晒种和温汤浸种,可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

8,高温闷棚杀灭病虫害,利用夏季高温季节,将大棚覆盖后密闭增温,利用高温闷棚5–7天可杀灭土壤中的多种病虫害。

9,利用黄板诱杀,黑光灯诱杀,气味剂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诱杀多种害虫的成虫。

10,药物选择,在目前的栽培条件下,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还离不开化学药物,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既要发挥农药的最佳防治效果,又要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因此要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系列,植物提取物类,昆虫激素类,可杀得,百菌清,克露,多菌灵等。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要把握好药物的间隔期,把握好防治时期,对症下药,准备用药,交替用药等。

总之,茼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环算较强,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栽培,可露地春夏秋栽培,可保护地冬春播种,如温室大棚,塑料大棚,中小塑料拱棚等,只要你能保持好温度,不至于受冻害,那茼蒿可一年四季走向您的餐桌。


努力就好


以前对于茼蒿,不是很喜欢。然而,随着接触次数多了,开始爱上这一种半耐寒性蔬菜。深入研究才发现,茼蒿可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蔬菜,在以前可是宫廷佳肴,被誉为是“皇帝菜”。

茼蒿由于名气大,味道好,被广泛栽种。通常情况下,可分为春播、秋种和冬种两种,春播时间选择在3~4月份,秋种可安排在8~9月份,冬种可到年底11~12月份。那么,茼蒿具体如何栽种,后期又当如何管理呢?



茼蒿栽种方法

茼蒿种植需要经过好几个流程,分别是种子处理——整地施底肥——播种。

  1. 种子处理。先将茼蒿种子浸泡在35℃温水之中一天一夜。到时间之后,捞起来洗干净,再把干瘪、腐烂和杂碎的东西挑选出来,接着风干。然后,把种子置于18℃的温度下进行催芽,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之后就可以着手准备播种。
  2. 在播种之前,还需要施足底肥,做好平整做畦的工作,促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
  3. 播种。对应选好时间,采取撒播方式。先给土地浇一次水,当水渗进土壤之后就可以撒播了。播种之后可别忘记覆土。

到此,茼蒿的种植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做好田间管理了。



茼蒿种植的后期管理

茼蒿种植后期管理,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肥水、除草和防病。

  1. 肥水管理。在茼蒿幼苗生长出土之后,就可以考虑浇水了,每次浇水只需要确保土壤湿润即可,注意避免积水带来的烂根问题。施肥方面也不能够落下,在茼蒿生长期要适当施肥,可提高茼蒿的质量和产量。建议在采收茼蒿的前两周使用一次速效氮肥。
  2. 除草。除草工作可以跟间苗工作同时进行。当茼蒿幼苗长到9~11cm的时候,可将多余的杂草清除干净。
  3. 防治病害。茼蒿本身对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但是病害预防还是不能够少的。比如炭疽病,就需要认真对待。



好了,以上关于茼蒿种植的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终归农村


茼蒿属于菊科,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又叫皇帝菜,在我国古代作为宫廷佳肴。原产于地中海,在我国已有900余年的栽培历史。茼蒿在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主要分布在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山西,山东等地,种植面积广泛。

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等,以嫩茎食用为主,成为百姓饭桌的爽口菜,特别是在火锅城,自助餐深受欢迎。茼蒿不仅风味可口,而且容易栽培,生长快,周期短,是弥补淡季蔬菜的理想选择。

那么茼蒿种植在什么时候,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是种植户最想关注的。而燕子老家是茼蒿的种植区域,也成为当地人发家致富的主要来源。在这里燕子将结合当地的种植经验,将种植的细节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借鉴。

茼蒿高产优质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品种优选:品种是决定高产的内在因素,品种的好坏对产量和商品性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因此在种植前做好品种优选是十分重要的。

茼蒿的品种主要分为小叶茼蒿和大叶茼蒿,其中小叶茼蒿,香味较浓,叶片狭小,缺刻多而深,绿色,叶肉较薄,茎枝较细,生长较快,只需一月半到2个月即可采收,抗寒性较强,但不太耐热,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大叶茼蒿叶片宽大而肥厚,缺刻少而浅,呈匙形,绿色,茎短,节密而粗,质地柔嫩,纤维少,较耐热,但耐寒性差,生长缓慢,成熟较晚,适宜南方地区栽培。

所以我们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种植的季节,种植的区域,市场的需求,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不可盲目播种,以免影响经济效益。

二、播种时间:茼蒿的播种时间,应选择在适宜茼蒿的生存环境下适时播种,有利于种子出苗和后期生长管理。

1、茼蒿的温度要求:茼蒿属于耐寒性蔬菜,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最适宜在17-20度生长,不耐高温,当温度高于29度时,生长不良。

2、茼蒿的光照要求:茼蒿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在弱光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如果在光照条件较好环境下,可增产20%左右。

3、茼蒿的适宜播种期:通过茼蒿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要求,我们一般露地栽培可在春秋季播种,生长环境适宜,其产量较高。但是随着设施蔬菜建立,茼蒿成为温室栽培的蔬菜之一,在种植时间上不再受到限制,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在茼蒿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土壤选择及消毒,整地建园等工作,有利于茼蒿幼苗期生长。

1、种子处理:在茼蒿种植中,种子也是病菌的携带者,同时种子也有一定的休眠期,为了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出苗率,可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处理。一般在播种前将种子放于0-5度低温处7天左右,随后放于30-35度温水中浸种24小时,洗净后捞出放在15-20度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经过3-4天种子露白时播种即可。

2、土壤选择:茼蒿喜欢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灌溉条件好,排水性较好的沙壤土,无病虫害并且未种过菊科类蔬菜的田块最首选地块。

3、土壤消毒:土壤也是病虫害的寄生处,为了减少病虫害侵害,一般在茼蒿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具体做法是在土壤深翻后,土壤表层撒上生石灰,让土壤在阳光下暴晒几天,可杀死土壤内细菌,减少病虫害危害。

4、整地建园:茼蒿喜欢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环境。我们在深翻前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二铵20千克,深翻细耙,使粪土掺和均匀。将土地整平后,可作1.4-1.5米宽的平畦。

四、科学播种:科学合理的播种管理有助于幼苗出苗,提高出苗率,为茼蒿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1、适宜播种期:茼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7-20度,春季保护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份用温床播种育苗;春季露地栽培在4月中旬温床播种育苗,春季露地直播在5月上旬地膜覆盖。夏季栽培需要覆盖稻草,进行降温,才能保证出苗。秋季播种在每年的8-9月,由于播种时前期温度较高,可用稻草覆盖,降低土温及保持土壤湿润,便于出苗。冬季播种在每年10-11月播种,并采用小拱棚模式,保证幼苗出苗所需温度,保证出苗齐全。

2、播种方式:茼蒿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但是这两种方式采用主要根据种植不同季节而采用。

①直播法:直播法就是将土地整平细耙后,做宽为1.4米-1.5米的平畦,用耙子浅沟深为10厘米深度,按照3-5厘米的距离播种,随后浇水覆膜,4-5天便可出苗,此方法适合露地栽培。

②育苗移栽法:育苗移栽法就是在一定的田块面积下,先撒一小块,随后在适当的苗龄下移栽。具体做法是,先将苗床整平后,浇足底水,等水分渗透后,将种子均匀撒入苗床上,上面覆盖湿土并用地膜覆盖,利于温度提升及保持土壤湿润,便于出苗。如果在育苗时温度较低可用搭建小拱棚;如果温度较高,可用草帘或稻草覆盖,可降低温度,便于幼苗出苗。此方法适合温室栽培,也适合露地早春栽培,利于提早上市,经济效益较高。

3、播种后管理:茼蒿播种很简单,但是播种期的管理要精细管理,才能确保出苗。

①水分管理:茼蒿幼苗期需水量较少,一般从播种到出苗前,要浇足底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如果在出苗前土壤确实干旱,可适当的采用小水浇灌,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种子腐烂,不利于出苗。当幼苗出土后,应根据土壤墒情,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防止幼苗徒长。

②温度管理:茼蒿在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出苗后白天15-20度,夜间控制在10度左右。如果温度过高,就要及时通风降温。

五、田间管理:合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茼蒿高产的重要阶段,苗期管理,除草,浇水,施肥离不开农户的精心管理。

1、苗期管理:在这里主要分为两种方式:间苗和定值,根据茼蒿的播种方式采取的不同管理。

①定植管理:如果茼蒿采用育苗移栽法播种时,在茼蒿出苗后,幼苗长有3-4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的时间也应根据气候而定,一般在地温稳定在10度以上也可定植,定植株距为4-6厘米为宜。

②间苗管理:间苗主要是针对直播的幼苗,间苗不可过晚也不可过早,应在幼苗高2-3厘米,有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为了保证茼蒿茎秆粗壮,增加单棵重,减少倒伏,间距的距离为应根据种植的品种而定,小叶茼蒿可按株距2-3厘米,大叶茼蒿距离应稍远一些,一般以18-20厘米株距为宜。

2、中耕除草:茼蒿在未出苗前,由于土壤湿润,植株间隙较大,通透性较好,也为杂草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如果不及时清除杂草,极易引起病虫害发生,影响茼蒿产量。我们应在幼苗出土后或间苗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不仅促进幼苗根系生长,还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3、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期,在追肥时应根据栽培的季节及生长期灵活掌握。

①春播茼蒿:在茼蒿出苗后,土壤要保持湿润,在株高长有8-10厘米时,每亩随水追施硫酸铵15-20千克,收割后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酸铵10-12千克,可收获两茬。

②秋播茼蒿:在茼蒿出苗后,土壤要保持湿润,在幼苗长有4片真叶时,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当8-10片真叶时,每亩随水追施尿素7-10公斤并配施适量磷钾肥。

③冬播茼蒿:在茼蒿定植前要施足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定值后保持土壤湿润,在幼苗长有4片真叶时,每亩追施硫酸铵15公斤或尿素5公斤,磷钾肥10公斤。每采收一次,可随水追施一次,满足茼蒿正常生长。

④叶面追肥:为了保证茼蒿叶片浓绿,茎秆粗壮,除了追肥外,还可在生长中期进行叶片喷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六、适时采收:茼蒿以食用嫩茎的绿色蔬菜,采收不可过晚,以免茎叶过老,节间伸长,抽薹开花,不易食用。

茼蒿生长期一般为40-50天,当植株高达20厘米左右时,具有12-13片真叶时即可采收。为了保证产品新鲜,可在清晨采收为好。如果想多次采收,可在主茎基部留2-3厘米割下,割下嫩茎捆成小把即可上市。

七、病虫害防治:茼蒿生长期较短,病虫害发生较少。但是由于气候,季节,管理因素影响,也极易引起病虫害发生。

1、霜霉病:茼蒿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片,现在下部叶片发病,产生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呈三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出现白色霜霉状霉层。后期病斑成为黄褐色,叶片上病斑相互连接成片,叶片枯死。该病菌在湿度高湿发病严重,通风不良,积水过多,偏施氮肥极易引起病害发生。我们在防治时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2、褐斑病:又叫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褪绿色斑点,后扩展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出现暗灰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褐干枯。该病菌喜欢温暖,湿润条件,在温度为22-25度,空气相对湿度为90%以上发病严重。我们在防治时可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3、菜螟:以初龄幼虫蛀食幼苗心叶,吐丝结网,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可使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高龄幼虫除了蛀食心叶外,还可蛀食茎髓和根部,并可诱发细菌性软腐病,引起植株腐烂。我们在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和有丝网时,可用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喷雾2-3次,要喷施到菜心上效果较好。

茼蒿属于耐寒性蔬菜,喜欢凉爽气候,一般露地栽培在春秋季播种,而随着温室设施蔬菜大棚建设,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是在栽培时我们应做好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壤选择及消毒,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随后要采取合理播种管理,适时播种及播种方式,同时在茼蒿出苗后要注意田间管理,科学浇水施肥,间苗及定植,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保证茼蒿产及质量。

关注燕子在新疆,分享更多的农业种植技术。


燕子在新疆


茼蒿,又叫篷蒿菜、同蒿菜,茎叶食用的叶子菜,属菊科;其含有独特的香味,是涮火锅,滚汤的好食材。茼蒿菜性喜冷凉的环境,不耐高温不耐旱,适宜生长温度为12~20℃,温度低于3℃以下,会冻伤苗株,温度高于20℃,光照长,缺水缺肥的环境容易抽薹、开花。种植茼蒿,选择排灌两便,土质疏松的地块为宜,那么种植茼蒿是在什么时候合适呢?下面莹姐就根据本地方的种植时间来为您解答:




一、种植茼蒿是在什么时候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大,茼蒿是喜冷凉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在莹姐的家乡,桂南地区以秋冬季露地种植居多,种植月份以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适宜,因为茼蒿生长期短,可以持续采收,很多菜农会种植越冬茼蒿,也就是秋冬季错开播种,定植,正月尾、二月初持续采收;如果想多次采收,在茎基部叶腋处割断后,加强肥水管理,在温度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茼蒿会从叶腋处长出新芽,一个月后又可以采收。那末种植茼蒿该如何种植管理呢?请继续往下看



二、茼蒿的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茼蒿菜,采用撒播或行播均可。不过在莹姐的家乡桂南地区一般多以起垄开行的撒播的方式来种植。

(一)选地

大田种植茼蒿菜,选地很重要,茼蒿菜根系分布浅,选择疏松、透气的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地块有利茼蒿菜的发育生长,为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二)撒施基肥结合起垄

茼蒿菜属短期生长叶子蔬菜,需肥量大,前期应提供充足的肥料,以助蔬菜得以良好生长。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撒施大田,耙平起垄,垄面宽以100厘米,高25厘米为宜。

(三)播种

根据自家种植的田亩数来采购种子克数,一般每亩需要采购种子1.5~2千克左右,垄面开出的行距以10厘米为宜,用细幼土掺和茼蒿菜的种子一起拌匀撒于行间;播种至发芽出苗,一般需要5~7天,在发芽期间要注意保湿,防止土壤干燥。


(四)间苗

当苗长出2~3片叶子时要及时进行间苗,苗间密度过小,苗群不通风容易造成菜苗烂根烂叶,或因过于密植阳光不足而引起高脚苗。

间苗使株距保持2~3厘米,为了不浪费地源,过疏的地方可适当移栽定植,提高产量。

(五)施肥管理

茼蒿菜是叶子菜,它的生长期周期大约为45~50天左右,需肥量大,为促进其生长发育,前期施足基肥外,后期应随水追施速效氮肥3~4次,每次施肥量为1.5~2千克,结合气温的高低和苗株的生长情况灵活追施,气温冷凉,肥水浓度适当加浓点,气温高,宜淡施甚至不施。

(六)水分管理

茼蒿菜喜冷凉,喜湿润环境,能短暂耐低温3℃以下。在茼蒿的各个生长期间,若天气过于干燥,定要每天早晚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才有利于苗株的茁壮成长。

注意:给茼蒿菜浇水时,勿贪图一时的方便,进行大水漫灌,这种方式不可取,水分太多,不及时排出去会浸渍苗株根株,使根须呼吸受阻,缺氧而造成沤根或烂根。如遇高温天气,地温升高,苗株容易蔫苗或染病害。



(七)预防病虫害

茼蒿菜的常见病害有霜霉病、叶斑病、立枯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近年发现亦有潜叶蝇为害。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虫害可选用艾美乐等药剂防治。

(八)适时采收

茼蒿菜株高达20厘米左右,具有12~13片叶子时即可采收。为了保持蔬菜的鲜嫩,一般菜农都会选择在清晨采收。

若采收不及时,气温高,会导致茎叶老化,节间伸长,抽薹、开花,这样的茼蒿菜不单失去了品相,口感也不好,所以该收获时还是及时收获吧,以免影响效益。

总结:茼蒿是我们常吃的叶子蔬菜,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有的地方因气候因素或商种一年四季均以大棚种植为主。以上茼蒿的种植月份以及管理方法是莹姐根据自己家乡桂南地区的种植模式撰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