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到了,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啥意思?

农夫也疯狂


元宵节到了,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啥意思?在农村是有这说法,特别是元宵节,如果是雪打灯,代表吉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瑞雪兆丰年,代表这一年一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一个平安吉祥的丰收年,八月十五云遮月,在北方有一句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所以说八月十五也是对丰收年景的定论,都是人们对丰收年景的祈盼,无论正月十五雪打灯,还是八月十五云遮月,对农民来讲都是美好的寓意,愿美好成真,20年疫情快退去,全国人民都取得好成绩!


龙龙6576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能听到很多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是啥意思?这句俗语乍一看是描写月亮的,但我们细品其实是对于气象的预测。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在八月十五这天能够看到云彩遮挡住月亮,那么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能看到降雪,其中的含义,我们接着往下细分析:

一、八月十五早看天,强似抽签问神仙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我们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月下小酌,亲人团聚。但这只是一方面,殊不知八月十五的天气也很重要。俗语说:“八月十五早看天,强似抽签问神仙。”这句话预示了农历八月十五的天气重要性,关系着来年的庄稼收成;八月十五的天气好坏,比抽签占卜、神仙预测还要精准。

如果农历八月十五当天晚上天气阴沉,乌云遮月的话,那么来年的年景收成就相当的不错。反之,如果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天气晴朗,明月当空,那么来年的年景收成就不理想了。

有俗语云:“月亮落地接云彩,年景好的说不得。月亮落地光塌塌,明年粮食打不发。”

二、正月十五雪打灯,丰年把握有三成

元宵节,中国又一传统节日。在家家户户吃汤圆、赏花灯之时,再来点雪,既能丰收,又充满着喜庆。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元宵节前后,立春刚过,冷空气继续入侵,有可能会形成“雪打灯”的局面。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是的冷空气存在韵律活动的反映。以北京为例,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个元宵节中,北京只遇到过7次“雪打灯”。所以正月十五雪打灯,更多的是人们对丰年的美好期盼。


三、科学分析“云遮月,雪打灯”是否成立?

对于“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情况,我们来看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分析师袁东敏的解析:

袁东敏分析,这两者未必能很好的对应。以今年元宵节非常有望飘雪的杭州、合肥、南京、武汉这几个城市为例:杭州出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对应关系的效果非常好,元宵节出现过8次降雪,而前一年中秋节出现云遮月是达到了6次,吻合比例高达75%。而对于合肥、南京、武汉来说,对应关系却不是很好。那么,这个因果关系,难道一点内在逻辑都没有吗?其实也不是。袁冬敏介绍,云遮月和雪打灯,都反映了冷空气的活动。冷空气有着30天左右的准周期。但是谁都不能保证就一定准时。况且下雪还需要水汽、或者说暖湿气流配合。

所以,我们根据专家的分析,八月十五云遮月并不一定能带来正月十五雪打灯,这种现象需要周期、暖湿气流等多种因素的配合。

四、猜灯谜

关于这两句俗语,民间有很多灯谜,你能猜到吗?

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打两字电影)谜底:光阴。

2、八月十五云遮月(打一计划生育词语)谜底:节育。

3、正月十五雪打灯(打一常言俗语)谜底:有点飘飘然。

图片取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大志读书


因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这种韵律时间长短不一,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按农历计算,正好是150天的韵律。历史资料验证,每当中秋节这天云幕遮蔽天空、阴天或下雨,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将会出现阴天或下雪。 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 在许多地方, 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 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天气谚语, 被广泛流传下来。 当然, 大气的韵律活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它的成因、条件、表现等等许多方面,还没有搞得很清楚, 这种规律性也不是在每个地方、每个年份都能够对应得上。 现在, 许多气象学家正在对大气的韵律活动和它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于长期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 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云遮月”和“雪打灯”,表面看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实质上是两次冷空气活动的呼应关系, 也就是说, 中秋节前后如果有冷空气活动, 造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 元宵节前后, 又会有冷空气入侵, 形成“雪打灯”的局面。因此,“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条谚语, 正是入侵中国的冷空气存在5个月左右韵律活动的反映。不少气象台站根据这条谚语, 研究了冷空气活动的5个月左右的韵律关系, 把它用于长期天气预报, 取得了良好结果;其它日子间的天气,也有这种韵律关系, 只是未被人们普遍注意罢了。 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 相距150天的两个节日天气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关系呢? 原来, 这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地球的大气, 好比一个大型的乐队, 风、云、雨、雪、雷、电、雾、霜, 就好像这个乐队演奏出音色丰富的乐章。许多研究工作表明, 在各种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 也表现出有一定的“节奏感”。 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 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一定条件下,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明显起来, 或因季节不同而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 就像乐曲里的节拍一样, 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直接的演变关系, 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气候学中把这种大气中存在的内在的联系就叫大气的韵律活动。


平常人生活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流传中国广大地区的一句农谚,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意思是说当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就会阴天或下雪。



月亮白度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流传中国广大地区的一句农谚,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意思是说当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就会阴天或下雪。


海薇F2C总部李盼



白杨99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话是老人们留传下来的一句农家谚语,也经常会听到老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对孩子们说出这句话。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上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如果看到是云彩遮住了月亮,那正月十五元宵节看到的就是灯笼被雪花覆盖。

这是古人经历上千年总结留传下来的一种气象常识,现在的科学研究也刚好证实了这种天象。

云遮月,雪打灯。似乎好对应的语句,反应了客观的冷空气对流天气。云遮月说明了冷空气产生阴云密布能见度低,看不到月亮。雪打灯刚好也说明了挂灯笼的节日被冷空气影响大雪纷飞雪花飘飘,灯笼被雪覆盖之意。


茗禹1


这是一句关于气象的民谚,也是我国人民长期对气象观察而得出的一个结论。意思是如果八月十五晚上云彩遮住了月亮,那么来年的正月十五就会下大雪。


琪琳科技


这句俗语乍一看是描写月亮的,但我们细品其实是对于气象的预测。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在八月十五这天能够看到云彩遮挡住月亮,那么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能看到降雪


一个有思想滴小小女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流传中国广大地区的一句农谚,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

在以前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的预测天气的设备,但是天气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又很大,所以老农们便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来了很多关于天气的变化的俗语。在老农们观察中发现,在出现某一种天气后,在经过若干天后便会出现同样的天气,这一现象又叫做大气韵律,韵律的长短不一,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等,而中秋节和元宵节刚好相差150天,所以在中秋节是阴天或下雨的话,那么在元宵节出现阴天下雪的可能性也很大。

在元宵节下雪的话,不仅气温会下降,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但是下雪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