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副主席索南多杰:唐卡《神昭海表》桑吉才让的闽缘妈祖

“唐卡”系藏语音译,最初的本意为规范或厘定过的佛像绘画。随着时代的变迁,唐卡的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青海美术馆以“新青海精神”为主题唐卡画卷和桑吉才让以“妈祖”为主题的唐卡《神昭海表》画卷等一系列以传统唐卡的矿物质颜料和技法绘制的民俗国画深得观众喜爱,也得到了唐卡艺术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民协副主席索南多杰:唐卡《神昭海表》桑吉才让的闽缘妈祖

桑吉才让生于1988年,从小拜热贡地区第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为师,系统学习热贡唐卡的绘画技能。热贡地区传承曼唐派画法,娴熟掌握传统画法的夏吾才郎大师曾追随国画大师张大千临摹过敦煌壁画,后来又到西藏布达拉宫、印度佛教圣地多结丹和尼泊尔等地临摹学画,融会贯通,技艺精进,而立之年便已蜚声画坛。

中国民协副主席索南多杰:唐卡《神昭海表》桑吉才让的闽缘妈祖

桑吉才让凭着一点就通的聪慧和废寝忘食的勤奋很快掌握了唐卡艺术的绘制技能,尽得名师真传。2003年夏吾才郎大师仙逝,桑吉才让又随大师之子更登达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继续深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努力,桑吉才让19岁时绘画技艺已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获准出师,成为同龄人中的翘楚。2011年5月,桑吉才让携三智、曹国庆、李本加、才卡等开山弟子,游艺至福建地区,对当地的人文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凭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扎根于海峡西岸的福州城。在热贡,人人都是画师,家家都有画院,热贡唐卡的知名度远远超出其它任何艺术门类。像桑吉才让这种小有名气的唐卡画师,完全可以坐等客户上门。而在福州,人生地不熟的桑吉才让连续几个月卖不出一幅唐卡,一时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如何让当地人接受唐卡成为他的头等大事。

虔诚的信仰不但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福建人信佛,但民间信仰却以海上保护神妈祖为主。妈祖是源自福建莆田湄洲岛并在我国沿海地区普遍信仰的海上女神,桑吉才让敏锐地觉察到妈祖在福建的地位堪比藏区的度母,都是慈悲和无我的化身。他意识到只有真心尊重当地的民间信仰,才能融入当地的生活。他开始着意用唐卡画笔临摹妈祖像,自觉尝试文化的融合。

中国民协副主席索南多杰:唐卡《神昭海表》桑吉才让的闽缘妈祖

2014年,桑吉才让决心用虔诚的敬信和饱满的热情绘制巨幅《神昭海表》,以展示沿海渔民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他在妈祖的绘制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藏族特有的唐卡画法,同时注重吸收和融合国画技艺,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形式,同时综合美术作品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诉说久远的历史和坚定的信仰。六年如一日,桑吉才让潜心绘制的《神昭海表》宽3.23米(代表妈祖生于3月23日),高2米,辉煌大气。画面中广场上通往天后的台阶阴阳交替、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再现万民朝圣的盛况;海面随波摇曳的25只大小帆船远近适度、疏密得当;537位气韵高雅、丰丽细润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出桑吉才让深厚的绘画功底。哲学求真、艺术求美、宗教求善,桑吉才让笔下的妈祖形象显得新颖别致而亲和慈祥,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妈祖真善美的母性形象跃然画布。两尊隔海相望的妈祖像,寓意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文脉相传的手足亲情,代表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五十六朵牡丹花迎风招展,祥云缭绕,彰显着国泰民安的盛世美景。既有鲜明的闽南地域性特征,也有融合多种创作风格的综合性特征,更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审美性特征。

中国民协副主席索南多杰:唐卡《神昭海表》桑吉才让的闽缘妈祖


中国民协副主席索南多杰:唐卡《神昭海表》桑吉才让的闽缘妈祖

桑吉才让

桑杰才让绘制唐卡不局限于某种画法或流派的艺术风格,而是融合多种技法于笔端,人与景物生动逼真,色彩艳丽,细如毫末,工笔精美。其作品多次获奖,2006年,作品《释迦牟尼佛传》在第四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荣获一等奖;2014年荣获“青海省政府文艺创作奖”,同年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4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5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斩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2018年,桑吉才让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设计双年展平行展—“中国关系”主题展,以其生命意味既单纯又醇厚的唐卡作品来诠释展览主题,赢得了广泛好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愿桑吉才让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不忘初心、持之以恒,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中国民协副主席、青海省民协主席 索南多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