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日記丨口述:一所濱州小城定點醫院的抗疫

隔離日記丨口述:一所濱州小城定點醫院的抗疫

大年初一,鄒平市中醫院接到了醫院被定為濱州市三所“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之一的通知,從接到任務到修建好符合標準的隔離病區,醫院只用了15個小時。快速完成任務的背後,是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我們利用第一批上前線的醫護人員隔離換崗休息的時間,遠程採訪了他們。 今天開始,“隔離日記”會陸續推出有關這所醫院的採訪記錄,還原這所小城定點醫院的抗疫經歷,重症醫學科主任張啟發挑在接到任務的第二天感冒失聲,連續奮戰在一線十天,他憂心患者病情,更擔心患者因為外界謾罵而造成的心理創傷,以下是鄒平市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啟發的口述。 口述:張啟發採訪/整理:馬萌萌 郎坤15個小時建成隔離病區像流感、麻疹、手足口,感染科每年都會收治一些病人,但沒有經歷過這麼大的疫情。1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我們醫院接到任務被定位濱州市的三所定點醫院之一,因為我們這裡剛好有一個還沒有啟用的病房樓,正好作為一個集中收治點。 26號的時候,發熱門診已經有了發熱病人,我們必須抓緊時間把隔離區建成。從一個普通病房改造成一個傳染病病房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改造之前就是一個普通的病房樓,一個房間有兩張床、兩個床墊、一個衛生間,別的什麼也沒有。改造成傳染病病房的第一步是要分區。患者居住的是汙染區、還有潛在汙染區和清潔區。這個分區就是需要幾道門把它隔開,地標要貼好。

隔离日记丨口述:一所滨州小城定点医院的抗疫

(左2為張啟發)正過年的時候,春節期間沒有施工的,門頭物資、建材都不到位,玻璃買不到,我們通過各種私人關係,大過年的打開他們的倉庫。 像隔離門的玻璃買不到,我們暫時用鋁塑板先把門封起來;疑似患者住的病房,因為沒有確診,所以需要單人間,並且因為他是隔離觀察,這個房間必須有獨立的衛生間。再就是因為它本身在玻璃封閉的一個隔離觀察,必須在裡面有攝像設備。所以說我們要給他臨時設計扯線,安裝攝像頭;樓道里面必須要定時的消毒,我們要臨時加裝包括紫外線燈之類的消毒設備等等。 我們從26日早上開會部署任務開始籌備,直到27日凌晨4點,我們的第1例患者順利入住隔離區。患者:疾病與謾罵下的雙重焦慮患者入住之後,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是個人隱私的嚴重暴露。很多患者的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已經傳播的非常廣泛了,患者會收到一些謾罵的短信、電話。 每個患者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個小夥子,他外表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什麼都不在乎,在這種強大的外表下,是無處訴說的情緒,其實他內心壓力很大。有一天喘憋得很厲害,連續兩次,憋得喘不上氣來,我們跑進去搶救他,給他用上無創呼吸機,但是第二天又突然腹痛的很厲害。 我覺得他所有的症狀都不是疾病造成的,是心理的極度焦慮。所以我就請了濱州市人民醫院精神科請了兩位專家,通過手機視頻和床頭通訊設備,提前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並且,希望專家們給我們提供一個可參考的預案。 我本身是幹ICU的,在ICU病房裡邊,其實很多患者會出現這種我們叫“譫妄”,再就是在現在,咱們全社會抗戰疫情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焦慮甚至恐懼的這種心態,所以說在這種情況我們提前還是有預想過的。實際上在這場疫情之後,不但是有些患者,甚至有些醫護人員,都可能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徵”,可能都面臨著需要一種心理的干預。

醫生:重壓下失聲 我們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現在全社會的物資都是緊缺的,我們一邊要收治病人、建病區,一邊要謹防著醫務人員的感染。所以前段時間壓力很大。接到任務第二天我就感冒了,妻子給我送了藥來,我這是今天(2月3日)剛能說出話來,我也嚇壞了,一邊偷著量體溫不敢給同事增加壓力。 我妻子是呼吸內科的大夫。雖然沒有在隔離病區,但呼吸內科也會面臨著會看到發熱病人的風險。女兒今年高考,現在她一個人在家裡學習。前段時間一直沒聯繫她,就這兩天聯繫了一下,畢竟還有四個月高考了,讓她好好學習。

隔离日记丨口述:一所滨州小城定点医院的抗疫

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們當時也是非常緊急,當時我在急診工作,那個時候把急診緊急改建成了這種隔離病區,但實際上非典並沒有波及到我們這座小城市,當時沒有收一個病人。 汶川地震的時候,今年我曾作為救援人員被抽調過去,但等到出發,領導考慮到專業問題就沒讓我去。幹過急診,這種應急社會公共應急事件也經歷過好多次。但是像這一次能讓全國所有的省市啟動一級響應,並且這麼多城市出現分成的情況,這肯定是第一次,並且我們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經歷這麼巨大的考驗。

隔离日记丨口述:一所滨州小城定点医院的抗疫

左3為張啟發我也給我們科的大夫打氣,我們觀察到了這些病人的從發病到變化到痊癒的一個過程,實際上我們也取得了醫學資料。作為一個醫生來說是自豪的,我們需要把這個事情辦好,它實際上也是對我們這種職業的一種最大的一個體現,我們職業價值的一個最大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