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你會覺得阿里釘釘會幹掉騰訊的微信嗎?

小建哥生活日記


    為了限制冠狀病毒的擴散,全國很多公司員工可以在家裡遠程辦公,阿里的“釘釘”首次超過了微信,躍居蘋果app store下載的第一位。疫情過後,釘釘能夠“打敗”微信嗎?下文具體說一說。


    釘釘有多“火”?

    最近幾天,很多企業開啟了在家遠程辦公的模式,數據顯示,有近2億人在家裡辦公,近1億的人每天在釘釘上健康打卡報平安。同時,釘釘的“在家上課”幾乎已經覆蓋了2萬所中小學,1200萬學生。

    2億人在家辦公、視頻會議,給釘釘後臺系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偶爾出現了崩潰的現象。不過阿里的反應還是很迅速的,分別在2月3日、4日,緊急擴容了1萬臺服務器,應對群直播和視頻會議的需求,彈性擴容超過而來雙十一的規模。


    簡單來說,釘釘是一種工作方式,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

    釘釘面向的市場是企業級別,很多應用場景是針對企業交流衍生出來的,比如考勤打卡、組織機構、群聊、視頻會議、審批功能、工作日報等,可以站在“老闆”的角度,迎合了老闆的需求。

    微信關注於生活、社交領域,沒有釘釘的組織架構、沒有群發功能,統一交代一件事只能靠微信群,在微信中傳文件也不是很方便。因此,由於疫情原因,家裡遠程辦公,大部分人選擇了釘釘,而不是微信。


    總之,疫情期間,很多人可能只是“臨時”用一下釘釘,疫情結束後,如果不是企業強制使用,那麼估計很多人會卸載掉,除非有遠程辦公的需求。與朋友同事溝通,很多人還是習慣使用微信。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我個人認為不會。

1.騰訊馬化騰創立的微信發展到現在,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1個億。大家都知道,早期騰訊就是國內通信App的公司,僅僅是QQ的用戶,目前也有每月7億左右的活躍數量,與微信一起構成了馬化騰的騰訊帝國。不過馬雲的阿里巴巴卻沒想到,自己在電商的成功,一直沒找到很好的方式,延伸到社交上來。阿里的社交App釘釘,在一段時間的火爆後就沉寂了,甚至打出“5年之後,幹掉自己”的口號。

2.微信為什麼能這麼火?有人這樣形容微信之父張小龍:如果你用了微信還不知道張小龍,就等於看了《色·戒》卻不認識張愛玲。

張小龍對自己的團隊說:微信不只是一個聊天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微信的生活工具非常豐富,曾經微信“搖一搖”、“附近的人”受到很多人歡迎,估計也是陌陌等軟件的靈感來源。後來,微信推出了點餐、訂票、理財、支付,還有小生意老闆們最愛的“收款”。現在,微信已經是全中國排名第一的社交通信軟件。

騰訊還開發了企業微信,專門給企業通信用,現在已經有沃爾瑪、絲芙蘭等多家國際國內的大型企業使用。

阿里看到社交市場的潛力,也想分得一杯羹,所以開發了阿里的社交App——釘釘。

3.不過與微信的火爆相比,釘釘卻不溫不火。根本原因是釘釘只考慮了老闆一個人的需求,老闆在釘釘上就像一個“皇帝”,所有員工必須第一時間響應。領導給你發消息,你必須看,不看的話領導可以無條件釘你(給你打釘釘電話、發釘釘短信);同時,每天上下班還需要定位打卡,打卡就算了還要拍照,並且打卡只有在規定區域內才能成功。說實話,忙碌了一天之後,誰還願意繼續收到工作消息的轟炸呢?


力哥視頻


恕我直言,從來沒用過釘釘,釘釘和微信不在一個檔次,這是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機智]


老可實驗室


現在很多學校都利用釘釘,我們也用釘釘開股東會、企業也在用釘釘,但是釘釘的社交化性質與騰訊的微信是不同的,釘釘更多的被企業、組織、機構、專業化的利用,而微信更是大眾的社交,這是目前的區別。


還有最關鍵的是生態化,釘釘早就失去了社交生態化的這個領域的優勢了,現在微信和今日頭條、百家也要緊追。釘釘更側重於企業,不具備社交的普及性。


這次疫情,帶動了所有的線上的產品,但不能說釘釘就具備了微信的優勢,比如我們可以在線上京東到家買東西,但是很多新零售和實體店都具有了線上的配送能力,那你不能說這些具有配送能力的就可以有實力和京東對抗了,這是不正確的思維。


現在任何一個社交型的產品,線上的平臺,都在整體被拉動,大家可以理解為水漲船高,但是船也船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今天我還有對去年的一個供應鏈創始人講:你們錯失了多麼好的機會呀,去年我讓他們發展線上,線上零售+社交化+自媒體,然後線下分銷招商結合,可以他們認為這樣慢,說線上的人沒有錢,沒有實力代理,結果今年一開年,整體公司就要破產了,因為沒有活路了。股東也沒有信心了,因為線下招商不行了,誰還加盟你呀,線下都啥樣了。



我是孫洪鶴,也許不能改變每位粉絲,但是認真的分享自己認知範圍內的價值,也是一種交朋友的手段,如果你認同我@孫洪鶴的價值思維,或是對你有觸發,大家以後可以多交流,希望多一個網友。大家也可以關注搜索今日頭條:孫洪鶴,更多的作品。


孫洪鶴


感謝您的閱讀!

有名學生,深嘆一口氣:學校終於讓我用釘釘了。


釘釘現在都被“口誅筆伐”,我覺得疫情過後,釘釘估計會被一部分人給“拋棄掉”。畢竟,釘釘讓很多學生用戶非常難受,好不容易能夠想著多休息一會,結果還被迫上網課了。

實際上,釘釘的優勢明顯,我們知道在社交領域,釘釘是比不過微信的,但是在辦公領域,釘釘的優勢非常的明顯,特別是釘釘的Ding一項的功能上,能讓員工更迅速收到消息。

但是,釘釘在疫情嚴重階段,肯定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因為能夠解決學生上學問題,網上教學更能夠及時聯繫老師,及時和學生溝通。

其實,教育部禁止學生開學前進行網絡教學。但是,在開學後,通過使用釘釘進行教學,這是必須的也是能夠滿足學生的教學要求。

那麼,疫情以後,釘釘會超過微信嗎?實際上,有點困難,畢竟釘釘是辦公軟件,而微信是社交軟件,釘釘更適合企業,而不適合應該更開放自由的教學。

當然,釘釘的這一次還是對於網絡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必須肯定的。我們還是要多看到釘釘的優勢,而不是“口誅筆伐”它,它畢竟在給我們傳輸知識呢!


LeoGo科技


這個問題提的好,熟悉互聯網軟件的網友基本都會接觸到兩者,而且時常使用,尤其微信,我們幾乎每一天都離不開它,早晨醒來,就很好奇身邊人在朋友圈發了什麼,亳無疑問,馬化騰的產品把用戶的需求和心理都摸的很透,因為兩者功能側重點不同,微信重在日常社交,觸角非常廣泛,國內軟件無人能及,而釘釘則主要用於行政,辦公,在公司裡運用比較廣泛。可以肯定的說,在用戶方面以及知名度上,微信在目前甚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比釘釘有壓倒性的優勢。因為釘釘的單位相對大,而且有侷限性,有些功能還需要收費,為公司提供了高效的辦公並節約了資源和成本,而微信則相當精細,每個個體信息的獲取和社會活動都離不開它,一定程度上綁架了我們的社交,其實現在很多人開始討厭它,但也沒辦法,離開它,你就是與也隔絕的樣子。快手我可以刪,頭條可以刪,支付寶可以刪,釘釘可以刪,註冊過,只是用來打卡,第二天就沒用了,微信也可以刪,但下一秒就得先把微信重裝上來,因為它聯繫別人不另外收費,也能聯繫到你要找的人,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用。在所有軟件裡,最喜歡的是支付寶,它是一個有溫度且有底線的產品,一位值得信任的夥伴。





終歸塵土


釘釘專注於企業,不針對個人,而且用起來也不是那麼方便,[呲牙],比如文件傳輸後下載已經通過郵件轉發,保存在手機,都是很難的。使用體驗不佳。除了提供的企業方面的服務多一點外,還是有待提高的




long愛


這次疫情過後,你會覺得阿里釘釘會幹掉騰訊的微信嗎?釘釘短期的爆發並不代表能夠幹掉樹大根深的微信。只是說在不同的應用方向上,釘釘會佔據優勢,比如企業辦公。而在個人用戶上釘釘要想超越微信,恐怕是難乎其難。

沒想到疫情來得如此兇猛,而短暫的春節假期結束面臨上班問題時,迎來了延期上班的境況,而釘釘果斷下手向企業免費開放,並且高達1000多萬企業和眾多的學校。在疫情無情的時刻,釘釘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釘釘的下載量也突然爆發,在多家應用商店連續衝到第一,超過了微信的下載量。


阿里一直想在社交領域打造出一款足以與微信抗衡的產品,但屢戰屢敗,卻不曾想換了一個跑道面向企業用戶卻讓釘釘開了花,到2019年竟然超過了2億多用戶數。而春節疫情時的網上辦公,又一次讓釘釘用戶數增長了不少。

釘釘產品功能確實夠強,人事、財務、行政、客戶管理、項目、各種辦公組件、視頻會議等等。但是否意味著釘釘就已經廣泛贏得了用戶的歡喜和使用呢?不是!


釘釘終究是面向企業的,對企業管理者來說作用是相當強悍的,隨時讓員工處於緊繃狀態、無處遁形,可以增強員工的稼動率、利用率、24小時都有可能隨時“釘”一下員工。無疑為企業和管理者帶來了大量的好處,然而對於員工來說卻是一百個不願意,誰也不願意頭上懸著一把利劍和一雙眼睛,只是被迫不得不裝。

再加上釘釘面向企業用戶,其功能和應用場景是沒有辦法和微信相提並論的。也就是微信針對個人的應用可謂是相當豐富,而且已經形成的江湖樹大根深枝葉繁茂、從老到小、男女不限的深入人心,釘釘是不太可能撬動個人微信,而只有針對企業微信作為競爭對手。要說幹掉微信,幾乎不太可能。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行業相關者,釘釘是企業級即時通訊及協同應用平臺,打造的是移動辦公統一生態體系。釘釘吸收眾多isv軟件廠商在其平臺上提供涉及流程管理,文檔管理,項目管理,人事考勤,進銷存等企業級協同應用。豐富的Api接口能力又能夠為傳統軟件提供移動端入口集成方案。當然除了釘釘還有企業微信,區別就在於企業微信突出的是微信入口的便利性,釘釘突出在整個移動辦公生態的完整性以及高集成擴展性。在市場覆蓋方面可以說企業微信對比釘釘的差距很大。


果不其自然


兩個軟件定位不同,釘釘適合中小企業辦公,微信社交,恐怕難撼動微信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