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單反的鏡頭和機身哪個重要?

8390825


不說什麼領域拍攝領域、什麼拍攝題材,也不說照片用途,直接就提這麼個問題,有點太籠統了,容易“槓”啊

對於風光領域,上架子等來最好的光線條件時,普通的鏡頭使用f10光圈,加上高素質的機身,出片效果都會好於普通機身加上高素質鏡頭的組合。

在微距,花卉等慢工出細活的精緻小片領域,好的定焦鏡頭加上普通的機身就能達到相當好的效果,或者說鏡頭的作用會稍稍突出一些。

在飛版鳥類、體育紀實等高強度,快速又複雜拍攝題材方面,最好是高級鏡頭搭配高級器材才能達到保質又保量的目的。






頌濤QQHR


單反相機是相機重要還是鏡頭重要呢?

兩者都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普通拍攝的話,機身夠用就行,相比的話還是鏡頭更為重要點。如果特殊拍攝一些題材,那麼對機身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某些拍攝題材,沒有相關鏡頭的支持,我們真是無法實現拍攝的。

試想一下,如果用一些套頭,和最高級的相機配合,想必畫質真的是很一般的,當下的一些新機型,擁有很高的圖像解析力,真得配合高分辨率的鏡頭才能達到畫質的最高境界。

記得當年半幅時代,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個鏡頭是18-55,狗頭中的狗頭,想拍攝一些背景虛化的效果真是無法實現的,後來用了14-24等鏡頭後才發現,啥叫細膩的畫質與鏡頭的重要了。

是的,本人一直覺得機身夠用就行,因為我們就是普通的攝影玩家,如果沒有微距鏡頭,你能拍攝出漂亮的微距嗎?如果你沒有大光圈定焦或是長變焦,你能拍攝出奶油般的焦外嗎?

本人不是器材黨,始終覺得器材是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鏡頭後面的頭。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觀點,歡迎各位朋友補充並評論。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劍舞影像


這個問題,有很多爭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用途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


現在,一些入門級的單反機身也已經足夠利害了,佳能200D真心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機身,可以滿足大多數拍攝的需要了


根據我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我來談談:


一、對於沒有閒錢的攝影愛好者來說,鏡頭比機身重要

比如說,對於佳能200D/800D/77D/80D來說,其實買個佳能200D就足夠用了,省下來的錢,買鏡頭會更好。

並且,佳能200D完全可以發揮出大多數鏡頭的最大潛力。


二、對於拍攝靜態物體為主來說,鏡頭比機身重要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以拍攝靜態為主

風景,花花草草,靜物,美女,基本上都靜態為主。

何況,入門級的佳能200D,對於動態物體的抓拍也有不錯的水平了。


對於花卉攝影來說,你有一個50mmF1.8STM或者100mm微距鏡頭或者70-200mmF2.8,肯定是比買一個更貴的機身更加實在。

對於風景攝影來說,佳能200D的畫質和80D完全就是一樣的。

對於美女攝影來說,佳能200D的畫質和80D完全就是一樣的。


對於風景攝影來說,尼康D3000D5000D7000系列的單反,雖然檔次不同,但是畫質基本上是一樣的。


三、對於抓拍運動物體來說,機身還是要儘可能買好的


a,機身越好,連拍速度越快。

b,機身越好,自動對焦性能越強悍。

c,機身越好,高感的成像質量就越好。


因此,對於抓拍為主的拍攝來說,更貴的機身確實是有必要的。

對於新聞攝影、體育攝影、鳥類攝影、婚禮攝影,抓拍,很顯然,還是儘量要購買一個更好的機身。


人像鏡頭,你沒有這個,拍攝人像的虛化就沒有那麼好了

長焦鏡頭,沒有就是不行啊!


四、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說,你靠攝影賺錢,始終還是要用全畫幅機身更好一些

你非要用APS畫幅的機身,你覺得你有意思嘛?


即便是入門級單反已經綽綽有餘了,但是,你也不敢用入門級單反吧?

其實,影樓、攝影工作室的大多數拍攝,入門級單反真的是綽綽有餘了。


綜上所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機身過得去就可以呢,優先考慮鏡頭更為合適。

但是,對於抓拍來說,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說,機身的起點也不能過於寒磣了,最起碼也要中檔的機身啊!


光線攝影學院


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必需要有個重要的來選,我選擇鏡頭。

因為鏡頭可以說是成像畫質的保障,優秀的鏡頭能夠提供更為細膩的畫質;但也不是說機身就可以無所謂,只能說是在同一個時期相差不是甚遠的行列中來選取;比如說,一臺全畫幅的5D與最新型5D4對比,雖然在像素、連拍、對焦點等等方面均存在差異,落後於新機型;但在同樣的拍攝環境中,用老型號機器+優質鏡頭,成像質量絕對比最新型號的機身+一般鏡頭要強上很多,結果毋庸置疑!而新機型在對焦、連拍、ISO等功能方面可以絞殺老款機器,但也只侷限與操控,而成像質量仍需優質鏡頭的輔助才能達到所期望的節點。

我不會用眾多的數據來解釋和說明,只會以一塊普通玻璃與高品質水晶玻璃做比較,雖然都具有良好的透視性,相信水晶玻璃的透視性優於普通玻璃是必然的,因為其製作工藝和製作材料絕非普通玻璃可比,當然價格也是高昂的。

我曾經用愛死小白兔與空氣切割機在同一臺機器上做過比對,雖然知道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比對有失公允,但閒著蛋疼就試了試,比對結果不言而喻,即便光圈同樣都放在2.8,用200定焦鏡頭拍出的通透感和質感一眼就能看的到。

差異是明顯的,可以分辨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鏡頭重要比重要高於機身。





雲愛衣衫花想容


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了很大一部分朋友,玩攝影,到底機身重要還是鏡頭重要。我來一一分析一下!

狗頭與機身搭配



我用24-105搭配5D4,24-105也不算是狗頭,但是沒辦法,佳能全幅裡面好像就這個頭稍微差了點。5D4都知道吧,現任機皇,(千萬不要與1DX2比),5D4搭配這樣的鏡頭拍攝效果其實真心不咋樣,畢竟光圈只有4,5D4再強悍也不可能用4的光圈拍出70-200那種虛化那種景深已經畫質感。所以說,一個好的機身搭配狗頭其實與普通機身搭配狗頭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說確實有人認為拍的稍微比其他機身好看點的話,純粹心理作用吧!

入門級機身搭配牛頭!


什麼是入門級的機身呢?我用佳能比較多,就拿佳能最普通最便宜的入門級全幅機身6D來說,6D雖然機身小巧,裝上16-35有些頭重腳輕,但是拍攝出來的畫面質感確實別有一番風味。16-35還是好鏡頭啊,不光能在準專業級的機身上發揮作用,入門級的照樣吃得開。這說明什麼,鏡頭才是主宰畫面的主要因素!當然,也不要拿半幅機器裝全幅鏡頭與全幅一套來比較,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

機身重要嗎?

機身當然重要,鏡頭好比眼睛一般,機身才是大腦,好的機身在高感降噪、對焦、以及抓拍方面也是有較大的幫助的,也不是入門級機身不好,這得看個人預算以及使用範圍。拿出去拍拍風景以及日常旅遊拍著玩就沒有必要買太好的機身,拍攝人像、婚紗、婚禮之類的當然要稍微好些的機身,畢竟出來的照片是給有需要的人的。


好的鏡頭可以搭配不是太好的機身,好的機身最好搭配好些的鏡頭,當然,搭配定焦倆邊都吃得開!關注“光圈與快門”,更多精彩資訊等著你!


婚禮攝影師Tanke


比如拍鳥,拿個次點的相機也能拍,但鏡頭起碼要400-600長焦大炮,焦段太短的就別拍鳥了,所以鏡頭首先要做到,然後就是相機要做好。鏡頭夠了,能拍鳥了,但想拍小翠插水?那對相機就有點要求了,起碼連拍速度要跟上,別說1秒14張連拍,至少1秒6張左右的還是要的,拍小翠插水全憑經驗和運氣,同樣情況下大家都捕捉到那瞬間,連拍14張的肯定比6張的容易拍到,當然運氣超好的不連拍也可以拍到,人品爆發。所以鏡頭做到了,還要相機配合才能做好。

再舉個例子,夜景人像中,通常採用大光圈鏡頭,因為有時光線太暗,不是大光圈鏡頭就真的難為相機,所以大光圈鏡頭能做到。相機呢,一般半幅機也能拍,但要拍的畫質好,那就還是要全畫幅了,畢竟全幅機降噪功能比較強大,ISO3200還能應付,半幅機一般ISO800基本拍出來可以扔了,除非當時的環境不算太暗。

再說風光攝影,拍大場面時通常需要廣角鏡頭,那麼相機也是最好全幅機了,畢竟同樣位置,全幅畫面比半幅機大不少。當然沒全幅機,半幅也可以拍,只是沒全幅做得好。

所以還是那句話,鏡頭負責把事情做到,相機負責把事情做好。

謝謝!


藍色味精


這個問題其實很見仁見智,專業攝手圈討論了多少年了也沒出個標準答案。

通常認為,兩者相對而言鏡頭更重要一些。畢竟不管什麼品牌機身就那麼幾款,而鏡頭卻各式各樣幾十款,還有副廠的來搶市場。借用專家的一句話, 任何東西的搭配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高質量的鏡頭也要配得上高端的機身。

普通鏡搭配機皇

拿著5D4搭配24-105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畢竟恆定光圈F4,5D4再怎麼牛逼也不會把24-105拍出70-200或者24-70的效果。再好的機身搭配普通鏡頭,拍出來照片仍然是那樣!如果有人認為搭配好機身拍的照片會好很多的話,心理作用會大一些!

入門級機身搭配鏡皇

就拿佳能全幅入門機6D來說吧。6D的機身比較小巧,搭配大三元中的廣角端16-35可能從外觀上會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但是拍攝出來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絲毫沒有因為在入門級的單反上而有些畫質缺失!


機身重要麼?

機身當然重要!鏡頭好比人的眼睛一般,機身就是大腦,光有好眼睛沒有好大腦也是白搭,光有好大腦眼睛不好也是瞎的!好的機身在降噪、對焦、操作感等等方面都是比較順手的!普通遊玩可以買一枚實用且耐用的鏡頭,沒有必要追求太好的機身,吃攝影這碗飯的肯定都是要好機身、好鏡頭!


我覺得,分析鏡頭重要還是機身重要這個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鏡頭+機身就好像一個團隊,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職責。如果非要問誰更重要一些,我只能說:攝影師的創意想法技術要比設備重要的多的多。我身邊就經常見到拿著600D+狗頭的比扛著5DIV+大三元的拍的好,拿600D+狗頭的偶爾用用5D IV卻不知道怎麼拍了的。所以,暫時別去糾結設備誰重要了,提高個人拍攝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您喜歡我的回答,喜歡請點贊哦~謝謝

歡迎關注“攝手座壁紙”,隨時更新優質視頻拍攝、攝影美圖、精美壁紙內容。


攝手座壁紙


單反機身和鏡頭哪個重要要?分你幹什麼用。

如果你在惡劣的天氣環境拍照,機身鏡頭都重要,比如颳風下雨,專業機身可以防水防塵。如果是戰地記者,專業機身和鏡頭有一定的防摔防鎮作用。

如果在室內燈光下拍攝,對機身、鏡頭要求都不高,一般的都能用。

如果是微距攝影,那鏡頭重要,非專業微距鏡頭,無法完成微距拍攝任務,比如拍攝昆蟲。

如果是拍攝體育比賽,相對來說,機身重要,因為專業機身的連拍、對焦精度、速度能力強,數據寫入能力也強,可以不放過任何瞬間的拍攝。因為博爾特不可能再跑一次百米決賽。

如果是拍美女,機身、鏡頭都重要。其中鏡頭是重中之重,美女就喜歡又粗又長的大炮,你拿個又短又細的掛機頭,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捂臉][捂臉]

如果是旅遊,一般輕便的機身+28-300的變焦鏡頭就足夠了,一般的風光人像全能應付。相對來說,在旅遊中,一支輕便的大變焦比的鏡頭更重度。

其實機身重要還是鏡頭重要,看你拍什麼,也看你的經濟能力,經濟能力強,喜歡攝影,那就買高級的,否則,一般的器材也能用。

有趣的是,絕大部分住典的傳世之作,都是用普通器材拍出來的。



旅人210108670


鏡頭重要

為什麼說鏡頭比機身更重要?

第一:我們拍照,拍什麼類型的照片都是由鏡頭決定的,室內拍攝,室外拍攝,人像拍攝,風景拍攝,等等,這些都是由鏡頭決定的。

第二:鏡頭比機身時間更長久,同一個品牌,今天的鏡頭,在10年後還能使用。還是能適應相機的性能。例如,尼康通過近50年或更長時間的相機開發,從基本的單反相機到早期的電腦自動對焦單反相機,再到先進的數碼單反相機,一直保持著鏡頭安裝系統。高品質鏡頭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一個相機遷移到另一個相機。現代相機基本上是非常複雜的計算機系統,每18個月左右就會升級一次。鏡頭設計是一個慢得多的過程,涉及材料構成比焦距變化更多。鏡片的焦距範圍為24,28,35,45,50,55,60,85,105,135,150,200,400,500,600,800和1000幾乎永遠存在。變焦鏡頭有多種範圍,其中18-55,24-75,80-200,150-600只是少數幾種。由於鏡片的移動部件很少,主要由塑料或金屬管制成,帶有大量受保護措施,它們可以持續數年使用,而相機機身(特別是在膠片種類中)有很多移動部件,而相機是由很多個電子元件組成的,雖然也有保護措施,但是比鏡頭更容易壞。


二七小哥


這個比較好理解,就不從技術層面說了,說些直觀好理解的,其實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現在有一種說法是“機身比較重要,鏡頭絕對重要”。

首先從價錢上說的話,當然肯定是鏡頭重要,以常用的佳能、尼康單反鏡頭鏡頭群為例,高畫質的鏡頭實在是太貴了,幾萬幾十萬的都有,而尼康佳能的頂級機身則沒有這些鏡頭貴。

其次,因為單反可以更換鏡頭,所以很多時候你可以用一個差點的機身,然後上個好的鏡頭來彌補機身不足,拍出的照片畫質還是能讓人滿意,從現在來看大部分老法師都是通過更換鏡頭來提升畫質,一般愛好者也是在鏡頭上的投入比機身要多,單反的樂趣也在於可以換各種各樣的鏡頭,體驗不同的攝影樂趣,現在每個廠商的在售機身只有屈指可數的一、二十款,鏡頭群則達到上百。但是如果你是一個頂級機身,配個垃圾鏡頭,總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也基本沒有人這樣做,都是好機身配高素質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