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紅色旅遊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1、木黃會師紀念館:即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軍部舊址,位於木黃鎮新木街,又名“水府宮”,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為二進高封火牆圍護對稱封閉式古建築,坐西向東,現存建築依次有牌樓式大門、戲樓、耳房、天井、正廳、後廳等建築,佔地面積887.2平方米,建築面積579.5平方米。

印江:紅色旅遊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牌樓式大門通面闊13.9米,通高9.1米,為三重簷四柱三層磚石結構,門額豎書“水府宮”三字。一進為戲樓,石砌臺基,鼓形石柱礎,斗拱式葫蘆寶頂,琉璃瓦覆面,前簷、望柱為抱廈,捲棚為正方形藻井重疊呈蓮花狀,橫枋浮雕“空城計”等五幅歷史故事圖案,兩端飾浮雕龍頭相向。戲樓南北翼角高翹,飾雲雷紋,周卷枝葉紋。

印江:紅色旅遊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1985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確定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貴州省委宣傳部將會師紀念館公佈為“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沿河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印江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軍部舊址、木黃會師紀念碑和德江楓香溪會址。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軍部舊址是中國革命的歷史見證,已成為各族人民繼承革命傳統、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場所。

2、木黃會師紀念碑;位於木黃鎮將軍山腰,坐東北向西南,系磚石結構,大理石貼面,通高14.26米,佔地面積770平方米,碑為軍形,座基正面鑲嵌“序言”,周圍護以欄杆,前及左右兩面是13級臺基,碑身正面陰刻王震同志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碑”十九字及落款。

印江:紅色旅遊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碑由省文化廳、省設計院、省博物館派人和曾參與北京人民大會堂貴州廳設計的劉復辛先生共同赴印江木黃,現場勘察後設計施工。碑座取料為當地堅硬的石灰石,碑身用磚砌,三面用水刷石裝飾,碑體側面為黨旗的鐮刀斧頭圖案。碑於1977年12月10日破土動工,1979年7月1日竣工落成。198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貴州省委、省政府確定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貴州省文物局撥款進行全面修繕,將碑身改用梵淨山優質花崗石貼面。

印江:紅色旅遊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佈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碑成為其中組成部分之一。會師紀念碑現已成為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印江:紅色旅遊成為眾多遊客的首選

3、木黃紅三軍、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

紅三軍、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位於印江自治縣木黃鎮新木街,與木黃會師紀念館同為一組革命文物。海拔高度731米,1981年5月,印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34年10月24日,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時,紅三軍政治部設在萬壽宮內,紅六軍團政治部設在祝姓私宅。

紅三軍政治部舊址,原名“萬壽宮”,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坐南向北,五柱四列木結構,原有牌樓式門牆,系二進高封火牆圍護磚木石結構古建築,現僅存正殿,殘存後殿,部分圍牆、天井。正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3.5米,通進深12.6米,進深16檁,共用15柱,落地柱6根,其中威柱4根,封火牆通高10.8米,抬梁穿鬥混合式硬山青瓦頂,明間樑架上用駝峰,花草造形穿插枋。面壁現已改為木板,大梁題記隱約可見。20世紀50年代,舊址內進行大規模改修,設木黃糧站。1991年元月,東側山牆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木構架損壞嚴重。

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為祝姓私宅,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6)。該住宅坐東向西,為“四合院”式小天井木房,佔地面積330平方米,建築面積255平方米。建築面闊三間,通面闊12.5米。兩側廂房各五間,通面闊15.3米,通進深4米,穿鬥式硬山青瓦木房。1956年,該私宅為公私合營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