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1、木黄会师纪念馆:即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位于木黄镇新木街,又名“水府宫”,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对称封闭式古建筑,坐西向东,现存建筑依次有牌楼式大门、戏楼、耳房、天井、正厅、后厅等建筑,占地面积887.2平方米,建筑面积579.5平方米。

印江: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牌楼式大门通面阔13.9米,通高9.1米,为三重檐四柱三层砖石结构,门额竖书“水府宫”三字。一进为戏楼,石砌台基,鼓形石柱础,斗拱式葫芦宝顶,琉璃瓦覆面,前檐、望柱为抱厦,卷棚为正方形藻井重叠呈莲花状,横枋浮雕“空城计”等五幅历史故事图案,两端饰浮雕龙头相向。戏楼南北翼角高翘,饰云雷纹,周卷枝叶纹。

印江: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贵州省委宣传部将会师纪念馆公布为“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沿河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印江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木黄会师纪念碑和德江枫香溪会址。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已成为各族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场所。

2、木黄会师纪念碑;位于木黄镇将军山腰,坐东北向西南,系砖石结构,大理石贴面,通高14.26米,占地面积770平方米,碑为军形,座基正面镶嵌“序言”,周围护以栏杆,前及左右两面是13级台基,碑身正面阴刻王震同志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十九字及落款。

印江: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碑由省文化厅、省设计院、省博物馆派人和曾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设计的刘复辛先生共同赴印江木黄,现场勘察后设计施工。碑座取料为当地坚硬的石灰石,碑身用砖砌,三面用水刷石装饰,碑体侧面为党旗的镰刀斧头图案。碑于1977年12月10日破土动工,1979年7月1日竣工落成。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贵州省文物局拨款进行全面修缮,将碑身改用梵净山优质花岗石贴面。

印江: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成为其中组成部分之一。会师纪念碑现已成为各族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印江: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

3、木黄红三军、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

红三军、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印江自治县木黄镇新木街,与木黄会师纪念馆同为一组革命文物。海拔高度731米,1981年5月,印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10月24日,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时,红三军政治部设在万寿宫内,红六军团政治部设在祝姓私宅。

红三军政治部旧址,原名“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南向北,五柱四列木结构,原有牌楼式门墙,系二进高封火墙围护砖木石结构古建筑,现仅存正殿,残存后殿,部分围墙、天井。正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3.5米,通进深12.6米,进深16檁,共用15柱,落地柱6根,其中威柱4根,封火墙通高10.8米,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青瓦顶,明间梁架上用驼峰,花草造形穿插枋。面壁现已改为木板,大梁题记隐约可见。20世纪50年代,旧址内进行大规模改修,设木黄粮站。1991年元月,东侧山墙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木构架损坏严重。

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为祝姓私宅,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该住宅坐东向西,为“四合院”式小天井木房,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建筑面积255平方米。建筑面阔三间,通面阔12.5米。两侧厢房各五间,通面阔15.3米,通进深4米,穿斗式硬山青瓦木房。1956年,该私宅为公私合营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