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科學化無可厚非,但是不是也丟掉了一些人文關懷?

趙信義


[玫瑰]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

所謂丟掉人文關懷,在心理學的求學之路中,我也經常會問自己這個問題。那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僅代表各人觀點)。

心理學真的缺乏人文關懷嗎?

我看未必,從事心理工作者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心理諮詢前會簽定保密協議,心理實驗前,尤其是以人為對象的心理實驗(不是電視上看的那種小實驗,是嚴謹的,能出論文驗證的實驗)需要在實驗前對實驗對人的可能造成的的情緒體驗,心理創傷進行論述與和合理性分析。包括讓被試簽定知情協議,這些都是所謂人文關懷的體現。在研究的方面,心理學家無不希望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人作為個體,以及作為作為群體的各種心理現象。心理學的研究是一種方法論,不同人都可以去研究,但是研究的人的世界觀如何,就需要更進一步的討論了。

剛才說的是研究領域,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實踐領域。其實大家都知道心理學實踐領域的廣泛,當然,那些打著心理學做傳銷做假課程培訓的不算。人情味如何呢?這些我就不能亂作定論了。但從我清楚的來說,心理諮詢也好,精神科治療也好,也許並不能給大眾所期望的人情味,客觀辯證的做出評價分析,並給予專業的解答與治療,其實便是最大的人文關懷。當然了,如何讓大眾更能接受諮詢與治療,如何讓心理學的發展更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也同樣是每一位中國心理學從業人員必須解決的問題。心理學是一項事關人民心理健康的一門學問,絕不能只侷限於自己的圈子,這可能就是您所說的人文關懷吧。





小歪講心理


我是從科學化的路上入坑,現在是在人文的路上越走越遠。

教科書講的心理學就是實證主義科學,我們知道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情緒、情感、行為、意志的學問,這些項目根本不是客觀科學能夠研究的,我們生活的世界最小的原子、電子都是可觀察,客觀存在的。但是觀察到的情緒就不一樣了,有的人配偶去世可能一蹶不振,有的人配偶去世卻能一切照舊,說到底情緒情感行為意志的關鍵點在大腦內,大腦的複雜程度不可能進行深度研究,所以科學主義就走上了實驗、測量、行為的研究上面,我個人不看好科學主義的心理學。

附圖:堅定的科學心理學主義者,“優秀的心理學家”




來自贊比亞山大留學生


此題問有價值,有道理,不過國家的法律,法規有待完善,執行者斷章取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和多年中造成的冤假錯案有關,這次武漢八名醫務專業者受害案,足以說明也丟掉了人文關懷。


郭維宗


心理學,千變萬化,靈活實踐機動再現。


餘立國8


不是的,之間是相互配合銜接的很默契的,兩者缺一不可。


學友紫氣東來


不是,可以二者兼併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