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南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氣質與性格的具體判別

氣質類型與性格都是人格的組成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常涉及到二者的區分,如給出一個描述性詞語,讓考生選擇該詞屬於性格還是氣質,這種題目似是而非,很難判別,故在此處簡單介紹此類題目的幾種處理方法。

(一)與氣質類型比對

這種方法非常簡單直接,只要所給出的描述詞是四種氣質類型中某一種的顯著特徵,那所給詞彙必然是一種氣質而非性格。四種氣質類型的主要常見特徵如下:

膽汁質:精力旺盛,暴躁易怒,感情用事,衝動等;

多血質:活潑好動,反應迅速,熱愛交際,見異思遷等;

粘液質:穩重踏實,自制力強,缺乏生氣等;

抑鬱質:多愁善感,細膩敏感等

例:“活潑好動,行動敏捷”屬於(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在這道題當中,題幹所給描述很明顯屬於多血質的特質,因此屬於氣質的範疇而非而非性格。

這種方法適用於比較簡單的題目,若所給描述不屬於任何一種氣質類型的常見特徵則還要進一步考量。

(二)與性格的特徵比對

性格的結構特徵也是我們進行判別的工具之一。性格具有四種結構特徵,也就是說符合這四種結構特徵中的任意一種,我們都可以認為他是一種性格。性格的結構特徵如下:

態度特徵:即對自己、他人、集體、社會、工作、勞動等方面的態度。

意志特徵:指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調節支配行為,從而達到目標的性格特徵。

情緒特徵:穩定的而獨特的情緒活動方式。

理智特徵:在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認知特點和風格。

例1:日常中所說的“勤勞”、“懶惰”屬於一種(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例2: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體現了司馬光能夠當機立斷,能夠迅速而合理的做出判斷的特點,這屬於(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例3:有的人每天都朝氣蓬勃樂觀向上,而有的人則垂頭喪氣悶悶不樂,這屬於( )的差異。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例4:小明喜歡通過自己閱讀的方式學習,而小紅則更喜歡和他人討論交流,這屬於( )的差異。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以上例題的答案均為性格。

例題1中的“勤勞”和“勇敢”是一種對工作、勞動的態度,因此符合性格的態度特徵。除此之外,類似的還有“自卑”、“自信”,二者是對自己的態度,也屬於性格的態度特徵。

例題2中司馬光的“當機立斷”屬於性格的意志特徵,具體而言是意志的果斷性,即能夠迅速合理的做出決定,不過於草率也不優柔寡斷。與之類似的,“堅持不懈”、“獨立自主”等也屬於性格的意志特徵。

例題3中“朝氣蓬勃”和“垂頭喪氣”屬於主導心境的不同,屬於性格的情緒特徵,因此也是性格。情緒雖然和氣質一樣也涉及強度、穩定性、持久性的描述,但它的對象只有一個——情緒,而氣質的對象則是一切心理活動。

例題4中小明和小紅的區別屬於認知風格的不同,因此符合性格的理智特徵。其他認知風格如“喜歡通過動手操作學習”、“喜歡聽老師講解學習”等也都屬於此類。

正如上述所言,通過與性格的結構特徵進行一一比對,可以對性格進行準確判別。

(三)與定義比對

不論題目如何改變,最後考察的都是對於定義的理解,因此我們自然可以藉助定義進行判別,迴歸本質。性格和氣質的定義如下:

性格是指人的較穩定的的態度與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相結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徵。

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徵。

例1:生活中常說的“性子急”是一種(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例2:小明平時在班級中非常懶散,常常投機取巧逃避勞動,這屬於一種(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感知

根據定義,描述心理活動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的被稱作氣質,第一道題中給出的“脾氣急”很明顯是對速度這一屬性的描述,而性格則沒有對這方面的表述,因此可以判斷“性子急”屬於一種氣質。第二題中“小明平時在班級中很懶散”和“逃避勞動”不是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中的任何一個,而是他對班級勞動的一種較為穩定的態度,而“逃避勞動”則是他在面對勞動時經常產生的行為方式,因此屬於一種性格。

上述方法可在做題時靈活運用,視具體情況選擇使用,將大大提高此類題目的正確律。

更多資訊 關注“海南金融人”微信公眾號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