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張越:如果有“萬一”,那就當給我的職業生涯,劃個句號吧

2月8日,正在接受醫學隔離觀察的滄州市人民醫院醫專院區超聲醫學科主任張越,再次接到“作戰指令”:馬上進入隔離病房,給患者做超聲檢查。從2月4日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完成超聲檢查工作,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出征”了。而他的隔離日期,也隨著這樣的新任務而一次次後延。

張越,56歲,從醫35年。戰鬥打響後,他主動申請參戰,而作出這個決定最“自然而然”的理由,是科裡的“孩子們”都小,面對未知,他覺得自己就得站出來,“如果真有‘萬一’,那就當給我35年的職業生涯,劃個句號吧!”

滄州張越:如果有“萬一”,那就當給我的職業生涯,劃個句號吧

主動參戰因為“我沒什麼負擔”

2月4日上午,張越像往常一樣參加省市專家對收治確診重症患者的視頻會診。當時正好有一名病情危重的患者在滄州市人民醫院醫專院區內的隔離病房內接受治療。專家們需要對這位病人進行超聲檢查,以作為調整診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此時,滄州市人民醫院首批“逆行英雄”已經在隔離病房內展開了工作。面對這個情況,張越作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自己上陣,去隔離病房完成這項任務。他說,當時是“自然而然”作出了這個決定。一是他當年參加過抗擊非典的鬥爭,有著相對豐富的經驗;二是科裡的“孩子們”在他眼裡都還小,正是負擔重的時候。張越說,他當時想的是,自己現在孫子孫女都有了,82歲的老母親身體也還不錯,妻子可以照顧得很好。

另外,張越提到,醫院今後的發展,就得依靠醫院裡的這些年輕人了。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沒什麼“負擔”。

滄州張越:如果有“萬一”,那就當給我的職業生涯,劃個句號吧

進隔離病房前緊急動了一臺手術

進入隔離病房需要提前準備相關的設備,還要緊急搭建局域網,以用於圖像的傳輸。醫院各個相關部門緊急運轉,各項準備工作迅速到位。

可就在這時,張越還趕緊安排科裡的同事們,立即聯繫一位患者,提前為其進行手術。

這位患者患的是膽管癌,需要行超聲引導下經皮膽囊置管引流術。患者的病情已經不容再拖,越早手術越好。本來,這臺手術是安排到當天下午3點半,但現在張越需要進入隔離病房,手術只能提前。

下午2點,這臺手術提前進行。3點左右,手術成功完成。

此時,一臺經過相關防護處理的彩超機已經準備好。張越推上它,走向隔離病房。

在作出進入隔離病房這個決定之前,張越是和妻子商量了的。當時妻子也是一愣:你這麼大歲數了,為什麼不讓年輕人去呢?張越也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妻子很快就理解了,也支持他的這個決定。他主動要求進入隔離病房,給院領導發了一條信息:如果真有“萬一”,那就當給我35年的職業生涯,劃個句號吧!

滄州張越:如果有“萬一”,那就當給我的職業生涯,劃個句號吧

準備著,隨時進入隔離病房

2月4日下午3點半,張越第一次進入滄州市人民醫院醫專院區隔離病房。同事們細心地幫他穿好防護服,做好防護準備,“穿上防護服才知道,呼吸不暢,渾身不透氣,特別不好受。”

張越馬上給那位危重患者做了全身的超聲檢查。當天晚上快8點的時候,張越才從隔離病房出來,直接進入了醫院指定的區域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2月6日,張越再次接到通知,需要進入隔離病房給患者做檢查。他二進隔離病房。

2月8日,張越三進隔離病房。

一張張經張越之手做的檢查圖像,迅速成為專家們判斷病情、提出診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2月9日上午,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張越笑著說,自己這回像是“無期徒刑”,因為還沒到結束隔離的日子,他就得隨時準備著進入隔離病房,而他結束隔離的日期,也只能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後延。

來,讓我們一起打贏這場仗

張越的兒子在醫院設備材料科工作,防控疫情的戰鬥打響後,年夜飯沒顧上吃,直接就奔隔離病房緊急建設的一線了。這些天來,作為“後勤兵”,更是和同事們沒黑沒白地工作。張越說:“我們這叫‘上陣父子兵’。”

更深的感觸,來自於隔離病房裡的工作。張越說,有位來自農村的老太太,70多歲了,在張越給她做完檢查後,特別真誠地說了一聲“謝謝”。每位患者在做完檢查後,也都向張越表達著由衷的謝意。雖然一句“謝謝”能夠經常聽到,但那份真誠,卻仍舊能夠感染人心。

張越由此想到,其實醫生和患者,共同的敵人是疾病。面對未知,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恐慌的心理,作為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這個時候就得往上衝。他期待著,經過這一次的考驗,醫患之間能夠多一些彼此的理解與信任,齊心協力,一起來面對共同的敵人,“一起打贏這場仗”。

(燕都融媒體記者李家偉 通訊員楊惠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