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股市在星期一開市時大跳水,但星期二就稍微企穩,接著緩慢的上升進入焦灼狀態。

這樣的波動,我想起了前兩天才和三兩個好友聊過的定投。

大家在群裡七嘴八舌的說要趁低買入,不可錯過“黃金坑”。

也有朋友堅持定投,並沒有大手筆買入,各方意見都說得有理有據。

定投應該無人不識了吧。

英文叫Automatic Investment Plan,縮寫AIP。

它是一種投資方式,允許投資者定期將錢存入一個投資賬戶,投資於預先設定的產品或者組合。

資金從個人賬戶中按預先設定的金額和週期自動扣除。

最常見的定投就是基金。

定投有不少特色,能帶來至少兩個重要的好處:

  1. 有利於管理現金流:因為是自己預先設定的投資金額和週期,對於有穩定收入的工薪階層來說,能有效把控和管理自己手頭上的現金。
  2. 平均投資:因為資金是分期投入的,行情在不斷漲跌時,投資的成本有高有低,長期平均下來能最大限度地分散了投資風險。

為了能更好理解平均投資,我們可以看一個栗子

平均投資——舉個栗子

假設我計劃在未來一年(52個星期,12個月)裡定投A基金,總金額52000元,打算在年終贖回全部A基金。

有三種週期在考慮當中:每週、每月、每兩個月。

如果每週都定投1000元,下圖顯示了一年下來A基金淨值的行情(藍色粗線)和每週申購到的份數(黃色柱形圖)。

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在全年最低點的0.76元淨值,申購的份數是最多的;反之,在全年最高的1.49元,份數是最低的。

這個小學生的除數算術應該很簡單,就是因為投入的金額固定在1000元。

如果用另一個圖顯示,基金淨值和申購份數就是一個完美的對稱。

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如果每月定投4000元(假定每月都是4個星期),首先看到的是投資的間隔被拉大了。

由於行情不斷漲跌,有可能錯過最低點,或者在高位買入。

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栗子裡顯示淨值高達1.14元的時候買入3508份,成本被抬高。

很不幸,在最低點0.76元時,因為預設的投資週期不在那個點上,就錯過了這個“黃金坑”。

我們來看看每兩個月定投8000元(假定8個星期)

道理和每個月定投差不多,只不過有時像是碰運氣一樣。

例如這裡雖然沒有踩到最低點,但至少在0.87元的低位買入9960份。

可是,在高位的1.04元也買入8332份。

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這裡說明了定投的一個”缺點“。

定投本質上是被動式投資,就是不看具體行情,當我覺得A基金的在未來一年的大致行情是向上的,就漲跌都買。

雖然投資成本被平均了,能規避風險,但反過來理解,投資收益也被平均了,因為即便有”黃金坑“,投入的資金也已經設定。

當年終贖回A基金時,把這三種不同的定投週期的收益來對比一下:

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就這個栗子來看,每週定投的收益是最高的,而每月是最低的。

另外,雖然三個不同的定投週期都實現了超過40%的漲幅,但並沒有超過基金本身的漲幅。

原因我們上面已經提過了:收益被平均了。

我必須說明,這個栗子是一個示範,主要幫助理解投資成本是如何被平均的,不是簡單的建議每週定就是最好的。

因為A基金本身就從1元漲到1.49元,接近50%的漲幅,本質是挑選了好的基金。

這麼說吧,千萬不要以為定投就一勞永逸,因為沒有任何投資是預設了”只漲不跌“的。

即便再怎麼平均投資成本,如果一個基金的行情差,沒有足夠的上漲,定投也還是會虧錢。

最後,我稍微提醒一句,定投適合中長期投資。

為什麼?請重新再看看上面的栗子。

如果你習慣短炒,願意冒險,希望實現大手筆的收益,定投不合適。

小邦財商:基金如何穩健理財——定投的平均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