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再多補藥,不如睡個好覺,想睡個好覺就進來看看

睡一個好覺,勝過吃補藥——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在大腦維護和保養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當你的身體陷入沉睡,你的大腦卻依然認認真真地擔任著你的“精神管理員”幫你把白天思維活動時積累起來的“垃圾”儘可能清掃得乾乾淨淨。

吃再多補藥,不如睡個好覺,想睡個好覺就進來看看

小時候,我特別好奇動物們是如何睡覺的,可惜大人都不理會我,長大以後才知道,每一種動物都有其特有的睡眠姿勢。馬、象、牛和鹿可以站著睡覺;很多食肉動物都蜷曲著身子睡覺;樹懶和某些蝙蝠是頭朝下掛著睡覺;狼、狗、豺等動物把耳朵貼在地上睡,蜘蛛猴是尾巴鉤在樹上睡,魚是睜著眼睡……最有趣的是海豚,它們是大腦兩半球交替睡眠的,當一個半球在沉睡時,另一個半球卻處於清醒狀態。動物真奇妙!不知道它們以這樣的方式能睡好嗎?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是以稻草、青草、灌木、毛皮為床睡覺的。通過對大猩猩的觀察,我們不難看出:人類的祖先能夠繁衍至今,重要的一點得歸功於睡眠。大猩猩將它們的窩搭在樹上,用以避開食肉動物的威脅。這些窩由佈滿柔軟樹葉和嫩枝的墊子構成。可見,大猩猩已經懂得選擇柔軟的窩來享受睡眠了。

現在的我們已經習慣在舒適的床上睡覺。剛出生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即使成年後,每天至少要睡6~7個小時。不管睡眠時間長短如何,睡覺是人必不可少的行為。

我國古代就有“睡眠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則枯”之說。睡眠不足,會導致神經衰弱、眼睛疲憊、食慾不振、血壓不正常。俗話說:“吃五斤不如睡一更。”也是在講睡眠對於人體的重要性。

58歲的郭女士,近年來睡眠質量越來越差,每天從凌晨2點左右就開始睡不著了,由於她睡眠很淺,稍微有點動靜就會被驚醒,然後就很難繼續入睡。

吃再多補藥,不如睡個好覺,想睡個好覺就進來看看

郭女士告訴我:“晚上吃過飯稍微有點瞌睡就得趕緊睡,錯過了這種感覺,有可能一晚上都很難睡著。”由於半夜總是睡不著,怕影響了老伴兒的睡眠,她就長期睡在客廳的沙發上,一旦醒來隨時可以看電視。不過看著看著,到了早上五六點鐘,有時又能睡著一小會兒。

常年睡眠不好,讓郭女士白天總是沒精神,記憶力也越來越差。郭女士說:“孩子們小的時候,在身邊雖然要照顧吃喝,可是覺得很安心。長大以後,孩子們的工作、婚姻一系列事情整天在腦子裡,晚上一想到這些就焦慮得睡不著。”

確實,睡眠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我們的精力和情感,還有我們的婚姻和工作,以及我們的心智健康和幸福感。

睡眠的重要性像飲食與呼吸空氣一樣。睡眠是人們的一種無意識的愉快狀態,與覺醒狀態相比較,睡眠的時候人與周圍的接觸停止,自覺意識消失,不能控制自己說什麼或做什麼。睡眠狀態的人肌肉是放鬆的,神經反射減弱,心跳減慢,體溫下降,血壓也會輕度下降,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胃腸道的蠕動也明顯減弱。看上去睡著的人是靜止的、被動的,實際不然,如果在一個人睡覺的時候做腦電圖,我們會發現,人在睡覺時腦細胞發放的電脈衝並不比覺醒時減弱,這證明大腦並沒有休息。正像一座夜間的蜂房,外表看上去蜜蜂都已經歸巢休息,但實際上所有的蜜蜂都還在為釀造蜂蜜而通宵地忙碌著。

吃再多補藥,不如睡個好覺,想睡個好覺就進來看看

實際上,睡眠是我們恢復和積累能量的過程,最主要是針對大腦的修補和復原,是大腦的定期更新和自我保護。沒有這個過程,人的生命就會很快衰竭,直至死亡。也就是說,睡眠在大腦維護和保養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當你的身體陷入沉睡,你的大腦卻依然認認真真地擔任著你的“精神管理員”,幫你把白天思維活動時積累起來的“垃圾”儘可能清掃得乾乾淨淨。

良好的睡眠是一種最全面而又有效的休息。它不僅能使人恢復精力,促進記憶,還能使人保持情緒穩定、消除疲勞、增強機體免疫力,還有益於皮膚美容、延年益壽。這也正是古人“不覓仙方覓睡方”的原因所在。

為喚起我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於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2003年,此活動被引進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