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滨海新城,曹妃甸唐山湾京唐港连为一体,往后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K2乔戈里峰


唐山港和曹妃甸,我都去过,而且最近几年已经在修唐曹铁路,基础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唐山的煤炭,钢铁,这些资源确实需要自己的散装码头,进行运输,走海运无疑会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发展前景还是有的。另外,很多资源密集型企业,也来到了这里进行投资建厂,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吧。

但是,有机遇也有挑战,唐山港的地里位置,很尴尬,地处渤海湾,北边天津港,那是早就形成规模的大型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再往北是大连港,东北的重要出海口。往南一点,就是胶东半岛,青岛港,旅顺港,这也太密集了吧。虽然唐山港是河北省的唯一海港,可离天津也太近了些,还有必要再建设一个大港口吗?对于重复建设的这个问题,我保留意见吧。

再有,渤海环境污染严重,有很大的环保压力,再引进这么多资源型企业,那不又加重环境负担了吗?唐海的渔民,过去靠打鱼,现在大多只能靠滨海养殖了。前几年渤海湾漏油事故,渔业损失几十个亿,渤海近海,基本已经是寸草不生了。渤海湾,被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环抱,没有台风,巨浪的恶劣气候,这里本应该中国天然的渔业养殖场。可惜被我们破坏殆尽。。。

作为一个唐山人,我们这里临山靠海,可惜山被掏空了炸平了,海被打尽了污染了。我多希望一个碧海蓝天,还能留给后辈子孙。


燕赵门陈老师


你问我发展前景,我回答很好。

至于到底怎么好,怎么做才能好,那是相关部门的事情。

我能谈的是现在我生活的曹妃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现在的曹妃甸迁来了好几个学校,有大学有中学,人多了,问题也就多了。GDP上去了,发展也就好了。

所以至于开头说的前景,当然是持乐观态度。但是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想要一个地区发展,还是要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幸福度。让人们乐迁,敢迁,能迁。






俊皓


唐山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依托自身的优势。唐山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地缘优势,滨海且紧靠京津。二是重工业基层雄厚,有资源优势。三是第三产业潜能大。

基于以上三点,唐山未来一是应大力发展港口航运业。二是发展配套京津的加工业和制造业以及高科技相关的辅助产业。三是实现工业转型,发挥已有优势,提高钢铁,水泥和陶瓷产业的附加值,降低污染。四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

事实上淘汰落后产能和保护环境并不是说国家和老百姓不需要钢铁和陶瓷等建筑材料,而是必须清洁的生产出这些产品,而总的需求并未降低,转型可以,放弃传统产业是完全不可取的,不能因噎废食,放弃自身积累百年的优势等于自废武功。

指望外来投资确实很难,更要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实现转型和技术提升,钢铁陶瓷这种重工产业依然是有前途的,关键看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心和智慧。相信战天斗地的唐山人有这个魄力。





江渚上2000


我经常去曹妃甸工业区,能明显的感觉到过来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路边很多在建工厂,石化基地等大块头项目下半年估计也能开工。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省委市委对曹妃甸的重新重视,一港双城建设,曹妃甸又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产业在向沿海转移(乐亭、海港、曹妃甸、丰南),人口也在持续流入,规划中的唐山滨海新城从现曹妃甸新城到国际旅游岛那边,具体规划还没出来,高规格国际化,号称目标200万人,感觉这个数字不太现实,但未来成为一个漂亮的滨海小城市应该是没问题的。一个新区的发展最有保障的就是先行启动区,也就是现在的曹妃甸新城,这里也已经基本成型了,虽然还有很多空地,但基本都卖出去了…会发展起来的,再给些时间…


海时代


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到现在去曹妃甸还挤一条公路,在说城市匡架早应该出来了,可惜到现在看不到型体,人的问题,曹妃甸区不是深圳,非等高质量的人才如住,现在看来不太现实,该做大手笔了,最起码先填它七八十万人才是办法,有了人才能活跃经济,才能快速发展,一个人不是城市。


用户6888815660512


经济规模和财政没问题,估计用不了几年在唐山各区县就是第一。至于滨海新城,以后曹妃甸新城有个三四十万足矣,一是工业区的毕竟有污染,二是虽然是一港双城,但是市区来说肯定还是以主城区为主的。


ProfessionalMan


一个城市经济的兴旺发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不盲目发展,这些年的经济转型大有起色。合理谋划,求真务实,着重可持续发展,我相信这些年的巨大投资,不会化为泡影,祝愿家乡未来前程似锦!


转瞬即逝72701


曹妃甸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前期与天津滨海新区竞争落后曾出现停滞。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定的起色,发展前景还是可期待的。唐山仅是一个三线的地级市,发展能力有限


冬日暖978


50年以里 应该没什么希望


用户8685745090003


把附近所有村庄全部拆迁然后全部安置新城成为第一批住民,一下解决城镇化还能给新城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