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劉姥姥是《紅樓夢》裡非常有名的一個形象。雖然地位卑微、形象粗鄙,卻栩栩如生。

尤其受現代人追捧的,是她不計較虛名,拉得下身架——當然,在封建社會,對劉姥姥那樣的底層窮苦人來說,根本無所謂什麼面子。但正是因為能拉的下一張老臉,而獲得了王熙鳳給予的20兩銀子,可說是滿載而歸。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可別小看了那20兩銀子,要知道,在劉姥姥眼裡,那可是家境殷實的人家一年的日食用度,對劉姥姥這樣的窮苦人,甚至有可能支撐上三五年了。

大家對劉姥姥的追捧,無非就是能用虛名獲得實惠。這對現代人來說,無論白貓黑貓,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劉姥姥能弄到錢,就是值得尊敬和效仿的成功者。

但是,不管將劉姥姥拔高到何等程度,總是免不了“投機取巧”的事實(此處沒有鄙視的成分)。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為什麼說一向受大家讚美的劉姥姥是投機取巧呢?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劉姥姥進榮國府,其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掙幾個“輕快錢”。在她和女婿的對話裡,這個觀點從未隱瞞、當然也無需隱瞞。人以食為天,在餓肚子和尊嚴面前,絕大部分人最後都只能選擇出賣後者。

.其次,劉姥姥之所以能從王熙鳳手裡討到20兩銀子,也並非全憑自己的一己之力。用我們現代職場的話來說,劉姥姥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團隊的成功,即使算不上團隊,用“多個朋友多條路”來形容,是絕不為過的。

支撐劉姥姥拿到錢的人,有周瑞家的不忘舊好、有平兒的無所謂周旋,更有王熙鳳居高臨下的“好心情”。這些人,都是劉姥姥應該感謝的。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當然,後來的劉姥姥,實際上也用行動證實了自己絕非忘恩負義之輩。但至少在一進榮國府之時,誰也無法確定,劉姥姥是一次性的過客,還是永遠的朋友,對吧?

劉姥姥的成功,應該感謝周瑞家的。可以說,只要周瑞家的稍微“不記得”爭買田地的往事,劉姥姥恐怕連榮國府的大門也進去不,又哪來的獲王熙鳳所贈?

但是,在原著裡,周瑞家的給劉姥姥帶路,其本意最主要的不過是“顯弄自己的體面”。

說白了,周瑞家的只不過是王夫人的陪房,不管她在旁人眼裡過得多麼滋潤,在她自己心裡,總還是一個下人。而這種下人卻又是很多窮苦大眾眼裡難得的“好職業”。正因為有這種極端矛盾的心理,周瑞家的無聊之餘,極度需要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以彰顯自己和普通的下人不同之處。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劉姥姥就是周瑞家的最合適的人選。而且,選擇幫助劉姥姥給她帶路,是沒有任何風險的。既沒有風險,又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周瑞家的帶路,也就成了一種互惠互助之舉。既然是互助,當然也就談不上值得多麼感謝了。

其次是平兒。在劉姥姥真正跨進榮國府內,差點將平兒認作王熙鳳。而平兒也在周瑞家的說明之後,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應付了事,基本算是盡職盡責地通傳。

這一舉動,反倒較之於周瑞家的要更純粹一些:畢竟,榮國府的惡奴不少,日後的劉姥姥也真正見識了惡奴為虎作倀的風格。所以說,在周瑞家的和平兒之間,我寧願更感謝平兒多一些。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但是,無論是周瑞家的還是平兒,都只不過是穿金戴銀的奴才,真正的主人還是王熙鳳,真正能做主給錢的也還是王熙鳳。至於王夫人,劉姥姥第一回是根本沒見著的。

王熙鳳對劉姥姥如何?不能僅看最後確實給了20兩銀子。從劉姥姥見到王熙鳳那一刻起直到最後拿錢離開,王熙鳳眼裡還真沒有這個鄉下老太婆的位置。

這一點,從劉姥姥跪拜開始,直到賈蓉過來和王熙鳳交談,乃至最後的給錢,王熙鳳基本沒有抬過頭、直過眼。但事實還是賞了20兩銀子。從王熙鳳給錢的心理來看,其實和周瑞家的算得上是殊途同歸。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管事人,也是榮國府的主人之一。無論哪一種行為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榮國府。別以王熙鳳心狠手辣、貪墨錢財來駁斥。作為榮國府的主人,即使王熙鳳想獲得更多的私財,都離不開榮國府這個“本”的存在。

榮國府缺錢嗎?不缺,。至少這個時候是不缺的,即使要說榮國府缺錢,缺的也是像修建大觀園那樣的鉅款。榮國府最缺的,其實就是聲名。

寧榮二府到了賈璉這一代,唯有賈政一個五品實職。往日國公的風光不再,聲望可謂日漸沒落。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當然,榮國府真正想要的聲名,其實是上層、甚至是頂層人士之間的聲名。但當時的皇帝以禮孝治國。所謂眾口鑠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在平民百姓中獲得好的聲名,對榮國府來說也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所以,王熙鳳順手給了劉姥姥20兩銀子,對榮國府來說,是最不缺的、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的微薄之資。卻多少也能換得一個不嫌貧愛富、不忘恩負義的美名。再不濟也能堵住劉姥姥的嘴了。

所以,雖然王熙鳳賞了劉姥姥20兩銀子,實際和周瑞家的出發點殊無二致。說不應該感謝倒不至於,但也不能拔高到“最應該的地步。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那麼,劉姥姥最應該感謝的人是誰呢?

在我看來,劉姥姥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榮國府看大門的、那個根本沒有姓名的、年老的看門人。

也就是劉姥姥自己來到榮國府大門前:


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凳上,說東談西的。劉姥姥只得蹭上來說:“太爺們納福。”眾人打量了他一會,便問是那裡來的。劉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的,煩那位太爺替我請他老出來。”那些人聽了,都不揪睬,半日,方說道:“你遠遠的那牆角下等著,一會子,他們家有人就出來的。”內中有一年老的說道:“不要誤他的事,何苦耍他。”因向劉姥姥道:“那周大爺已往南邊去了。他在後一帶住著,他娘子卻在家。你要找時,從這邊繞到后街上後門上去問就是了。”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劉姥姥來到榮國府門前,一開始向看門大爺打聽周瑞家的情況,剛好應證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句話。人家不但不給稟報,反倒騙劉姥姥在一旁角落瞎等。要不是有一個年老的不忍心,劉姥姥這回進城,本心是打了水漂的。

我們應該注意到,那個“年老的”之所以給劉姥姥指路,出發點就是因為“何苦耍她”。何苦兩字,足見其仁!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也正是這種發自本心的“仁”,才是我們民族傳承裡最原始的美德——不求回報,但表寸心。

年老的看門人,應該也是抱著一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理,不忍心年輕人戲耍這個鄉下老太婆,從而指出了一條明路。劉姥姥從這裡出發,才找到周瑞家的,並最終見到王熙鳳,獲得了20兩銀子的豐厚回報。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了20兩銀子,最該感謝的人是王熙鳳嗎?

但這一切,都不是“年老的”指路時所知的。年老的看門人,內心並沒有任何的奢求,也不抱任何的回報,完全是古道熱腸而已。我認為,也只有這樣的幫助,才是最值得劉姥姥感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