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人民是宗旨


导读:无论是从正史记载还是影视剧的刻画,雍正都是以为有作为的君王。在大清王朝康乾盛世中,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明君也是针对封建君主这一前提所说,也就是说雍正在只是封建王朝之下的为政权的稳定性做一些政策和制度性调整。如果涉及到三千年未有之局的社会形态的变革,雍正绝对没有这种魄力对于大清自身做革命性的改革。所以即便雍正代替嘉庆,面对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和坚船利炮带来的国力飙升即便是感到严重的威胁也无能为力。雍正能做的仅仅是在乾隆的烂摊子的基础上做些修补,让大清的国力适当的在衰落的道路上多延缓几十年而已。

大清王朝的国力名义上是从嘉庆时代开始的,嘉庆几乎是清代帝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帝王。其实从乾隆后期大清就已经开始了自己下坡路,说白了康乾盛世就是清朝的巅峰。但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康乾盛世过后就是就如同一天过了日当中午进入日薄西山夕阳阶段。如果放到其他大一统王朝只要帝王能力足够强没准还有王朝中兴的历史时刻,但是大清王朝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即便是雍正的能力再强也够呛,因为他历史局限性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局也无能为力。


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的掠夺和工业革命后海量商品的市场需求注定西方要向大清王朝开战

因为大清面对的敌人不单单是王朝内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以工业革命为基础坚船利炮为武装的先进生产力代表西方列强。这种新旧制度优越性的巨大差异不是哪一个帝王所能弥补的。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需要掠夺,工业革命产生的大量商品需要倾销市场。而老大帝国大清王朝虽然日薄西山,但是依旧凭借庞大的体量占据着世界经济体的主导地位。

富庶而又落后腐朽的老大帝国正是西方列强掠夺的最佳对象,况且不打破大清王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怎么可能为商品倾销提供庞大市场。所以无论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还是商品输出市场需要都让西方和大清王朝的战争不可避免。除非在此之前,大清已经通过自己的革新同样完成工业革命。只有大清完成工业革命提升了国力,才有和西方的一战之力。但是大清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革自己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是替代嘉庆的雍正再能干也无法改变这个结局。这就是个死循环,大清王朝明知自身的问题也不舍得剜自己的肉来换取新生。


以旧时代标准衡量表现优良的有为帝王雍正无法根本性的改变东西方越来越大的国防实力的差距

康熙驾崩后遗留下许多方面的问题,国库空虚、吏治腐败、西北平叛战场如火如荼。所以雍正继位后其实面临的是盛世光环下的一个烂摊子,所以雍正才十几年如一日的勤政办公。每天睡不了几个时辰,在大臣们奏折上批复的文字就达到数十万字。雍正刷新吏治,政治腐败;追比国库欠款,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都是为了充实国库;继承康熙的对西北叛军强硬的意志,不断压缩准噶尔汗国的战略空间。可以说雍正在位的这十三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十三年,否则也没有乾隆的吹牛的十全武功的存在。

其实乾隆是个罪人,不但耗尽了国力留给嘉庆一个烂摊子而且多次拒绝放眼看世界的机会。即便英国派使团来到大清并为他展示了工业成就,他却视而不见依然闭关锁国。到了嘉庆时期国力下降,内有尖锐阶级矛盾造成的白莲教、天理会等起义此起彼伏;外有西方列强不断增强的国力和不断向远东延伸的殖民地。


即便是雍正替代嘉庆面对这样的烂摊子也只能尽力缓和阶级矛盾,在修修补补的基础上延缓大清王朝的衰老程度。大清已经病的深入骨髓,谁也无法避免其灭亡的下场。如果说自上而下进行革命和制度的变革,清朝帝王没有一个有这个魄力或者说没有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可以早在康熙时期就可以研发新式火枪等热兵器了,守旧的思想、落后的手段就是雍正在位也无能为力。


小结:

大清王朝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封建王朝内部问题,而是两种制度形式造成的生产力先进与否的巨大差异。这样的差异除非大清王朝自身主动革命改革,否则即便是雍正替代嘉庆也无法避免40年以后的鸦片战争的炮声。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雍正和嘉庆相比,两人继位是大清都是一个情况,但雍正成功的扭转了当时的局势,而嘉庆却让大清慢慢走向了颓废。

雍正在反腐上做的非常到位。他继位之后,下令所有欠朝廷银子的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还上。否则,就要抄家。如果一些贪官想一死了之,那就由他的子孙替他还。总之,贪们到了雍正手里,那就是必须把银子还上。
反观嘉庆,除了早期处死和珅之外,其他时候再无任何反腐建树,所以一些贪官表面上清廉,背地里却照样腐败,嘉庆执政时,清朝腐败更加严重。

嘉庆失败的一些原因:

客观原因上,嘉庆和雍正执政相差不到一百年,但两个人面对的国家情况大为不同。相比雍正时的励垦政策、火耗归公政策,嘉庆能发挥的空间非常小。其实不只是大清有这种情况,宋朝以后的每一个朝代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朝代的核心部分贫瘠和脆弱程度其实远远超越王朝建立者的想象,如果想要重建政治和社会架构则会面临巨额的成本。乾隆末年,华北地区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到了嘉庆时,已经是天灾人祸了,到处都有动乱。

这个问题在雍正登基时虽然被解决了,但到了乾隆时却又凸显了出来,而这件事不是杀掉几个贪官就能解决的。嘉庆不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为中央财政的严重亏损,只得放在一边。

主观原因上,从顺治帝开始,大清的一些制度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雍正登基时也是大清国入关的末期,后金的一些制度在大清已经不适用了,很多权力被集中在中央以后,结局就是雍正拥有了很多权力。但是嘉庆执政以后,权力分配早已结束,大清国的政治框架已经定。

不过说到底,大清国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制度上的弹性,前期大清、中期大清和后期几乎准确来分就是三个不同时期的国家,到了嘉庆执政时期,大清已经是无可挽回的衰退,这一点也冤枉嘉庆了,也许大清国这个政权的存在就是为了下一个政权的出现,比如:梁启超所说的,千年未有之变局。相比之下,治理贪腐就是一个小问题了。


公元前


小玥来回答:

值得肯定的说,清朝会继续走下坡路。这是个骨子里的问题。整个清帝国的皇帝除了皇太极以外,其他人都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所以他们一边以铁腕治国,一边因循守旧。他们害怕汉族人的反抗,害怕外来的文明,所以他们不懂发展经济,要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要封禁海疆、闭关锁国。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到嘉庆朝,不管当皇帝的是颙琰还是胤禛都无法挽救大清的颓势,无法阻挡外来的入侵者。

盛极必衰,乾隆朝的文治武功和经济繁荣,是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几代人 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结果,乾隆基本上是坐享其成。而恰在此时, 朝廷上下,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好大喜功,统治者放松了吏治,丢弃了 先前廉政简政的传统,奢靡贪污之风日益盛行。

由于乾隆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终朝兵事不断。所谓十全武功,旷日持久,劳民伤财。乾隆朝岁入虽比前代有所增加,但开支增加得更快,积储增加的速 度已大大放慢。到改元时,接过的已是一个庞大的空架子。

同时,在乾隆朝岁入增加的背后,是非正常的收入来源(包括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公摊养 廉甚至卖官鬻爵等乱收费项目)不断增加并成为定例。这些不正常的 收入虽能缓解一时之急,但对政府和国家社会而言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家财政依赖大量非正常收入,已可见到清朝腐败并必然最后走向衰亡的端倪。


小玥历史


康熙帝死后,幸亏有雍正的继续努力守成、继续改革,清楚国内的一些隐患,才有了乾隆时期的国库冲实。

但乾隆死后似乎就没这么好运气,乾隆死后继位的是清王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嘉庆帝,嘉庆虽然也想有一番作为,但似乎总是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后只能坐看大清王朝走向衰落,康雍乾盛世之后,清王朝紧接着就经历了“嘉道中衰”,也正是如此,康乾盛世总给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印象。

对比雍正和嘉庆也是如此,雍正时代手里好歹还有一些牌,既得利益团体还没有那么强大。雍正可以通过鼓励屯垦来做大蛋糕,开发边远地区,而到了嘉庆时期,地方都开发的差不多了,嘉庆时的人地矛盾过于尖锐,竟然连开发台湾这种之前几乎不可想象的政策都被抬上了日程;雍正时期可以通过换新鲜血液,严惩贪腐来整肃吏治,而嘉庆时呢?满堂都是些昏臣,整个朝廷一盘死水。

嘉庆本人的能力和经过“九龙夺嫡”的雍正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即使是把雍正摆到嘉庆的位置上,他也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封建王朝的衰落,是历史的铁律。





罗萧弋


顺贞门前的刺客

既然故事发生在嘉庆八年的顺贞门,那我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下它的情况。永乐四年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城,至永乐十九年宣告竣工。整个城池按竣工时间分紫禁城、皇城、京城。紫禁城全长六里加160步,正北是玄武门后避讳康熙改神武门,正东面是东华门,南面从左到右是承天门、端门、午门,正西面是西华门。在紫禁城的外面是皇城周长18余里,北面是北安门,东面是东安门,南面是大明门,西面是西安门。京城是最外面的一层周长45里,北面是德胜门与安定门,东北角是东直门,东面是朝阳门,东南角是宣武门,正南面是正阳门,西南角是崇文门,西面由北向南是西直门和阜成门。故事的策源地顺贞门,在紫禁城神武门的西面,它是在嘉靖十四年修筑的,它既皇家祭祀先蚕坛前往圆明园的出入口,也是秀女及埋葬宫女的必经地。

嘉庆八年的时候,嘉庆皇帝等队伍离开圆明园,浩浩荡荡的人群刚走到顺贞门前,忽然刺客陈德拿着明晃晃的匕首,像脱了弦的箭笨向嘉庆皇帝。数百人的皇家侍卫,被这一变故吓得是目瞪口呆,只有皇子绵恩、额驸拉旺多尔济等寥寥数人,拼劲全力才将陈德抓捕。

——嘉庆皇帝「1760.11.13——1820.9.2」

更耐人寻味的事情在后面,嘉庆皇帝的态度是泾渭分明,陈德父子不须多说斩首示众,奇怪的是对于那些反应迟缓的侍卫却网开一面。后来经查史料得知,嘉庆时期的皇家侍卫,屡次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许多八旗子弟占着名额,吃着侍卫的俸禄,却找人代替自己去站岗,而他却花天酒地!制度缺陷带来的恶果并未止步,几年之后的天理教在太监的配合下,攻入了皇宫把箭簇留在了隆宗门的门牌上。

百岁河工得赏银

清江浦是江苏淮安的市辖区,是个四水汇集之地,有古黄河、里运河、大运河、淮南运河流淌。其中淮南运河最桀骜不驯,在桃园接纳了六塘河,流经中河口时汇聚了发源山阳白马河的河水,在清口蜿蜒向东汇入黄河。

嘉庆十三年龙王发脾气,百姓被被河水泛滥所逼迫,背井离乡沦落成灾民。觉罗长麟和戴衢亨携手南下治河,首站就是受灾最严重的清江浦。李白曾说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绵延不绝的中华史就是治河的历史。

当地有两位治河的高手,风华正茂的安徽包世臣,及130余岁的老河工张老头。在与他们的彻夜长谈后,在张老头的指点下修复了天然闸等三座水闸,后在包世臣的分析下撤销了黄河改道的错误决议!

纵观整个嘉庆朝时期,风雨飘摇的中国河流泛滥不断,光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它发源于山西的省会太原天池,经朔州、怀来、宛平至卢沟桥下取名卢沟河,最后借用汇凤河的河道入海。嘉庆六年卢沟河决石堤四处、土堤十八处,嘉庆十七年葛渔城被淹没,嘉庆二十年改道由黄花店入海,嘉庆二十四年大兴、宛平被淹没。面对天灾人祸的肆掠,嘉庆帝并没有撒高招应对。

——雍正帝「1678.12.13——1735.10.8」

综上所述,中庸的嘉庆帝做人算得上一流,可论治国只得算末尾。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侍卫吃空饷,他没有智慧确立新的制度;饱受二十余年的河流泛滥,他没有可用的人材救百姓;人浮于事的八旗子弟,他没有勇气大刀阔斧改革。如果换做是雍正帝,那么从改土归流、铁血杀年羹尧、无情打击政敌来看,有理由相信江河日下的清朝能迎来中兴!

——END——


惜缘小历史


王朝的周期率在那摆着,无论谁代替谁?300年是一关,家天下的体制,一言堂,抱残守缺,老子天下第一,体制僵化,欠缺睁眼看世界的智慧和本领,嘉庆和道光看到王朝衰落,仍然偏激的认为这是遵循祖制不够造成的,缺少监督,也没有人敢监督,官僚只知道多磕头,少说话,敷衍塞责,报喜不报忧,哄皇帝开心,官僚体系运作不畅,效率低下,到王朝后期,吏制腐败,内忧外患,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最后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王朝难免崩溃的结局


艾克5080


封建王朝的衰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嘉庆不可能解决他面临的问题,就算雍正也不行。就如满清开国皇帝儿孙满堂,生几十个子女不足为奇,到了溥仪就丧失生育能力了。这实际上是一个物种退化过程,一个封建帝制王朝亦是如此。哪怕嘉庆杀了和珅,哪怕他彻底解决贪腐,但是帝王家天下的固疾他还是无法解决。我们以文明民主国家的标准要求他显失公允,但是专治的癌症是他自己无法动手术切除的,就如他不能砍掉自己的脑袋。所以一切封建专制帝国最终要么灭亡,要么走向共和。


晴天闲人


个人认为或许会好一点,但是也不会好太多,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某几个人造成的,乾隆在位期间社会已经出现了农民起义,吏治腐败,就算雍正代替了嘉庆,继续勤勉朝政,可是真的很有用吗?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政策,真正施行的时候,就会让下面的人大打折扣,就像是崇祯皇帝一样,虽然他也很努力,可能真正改变了什么吗?


阿飞影视剪辑


先说结果,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朝也是不会有太多变化,结局是一样的,还是灭亡。

为啥呢?在历史大趋势下,封建制度已经没落了,机器都要报废了,岂是换个零件就能好的?雍正也好,嘉庆也好,人都要老死了,再换心脏输输血有啥意义[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



程小满的文史日记


中国史上历朝历代周期率:第一代励精图治定江山框架,如刘邦、李渊、赵匡胤、皇太极等,皇后(太皇后)一度窃居首位,70年代也有一位在下勿庸言表。第二、三代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如文景帝、李世民、赵光义、康熙帝等,80年代开始也有一位诸位心知肚明。经济繁荣了,旧制弊端显现,贪污舞弊丛生,下一代刚以吏治为源开始整顿,如汉武帝、唐明皇、雍正帝,新时代也亦如是。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就是周期率。嘉庆是清代由盛渐衰之发韧,雍正时期造就了强势皇权,嘉庆时期产生了式微皇帝,不是皇帝老儿能够决定时代的走向,而是怎样的时代产生、适应怎样的皇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