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愛心使者”守護你我的心靈

“你好,我是12320心理志願者,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在廊坊市12320衛生健康服務熱線服務中心,張曉麗和2名心理諮詢師正在值班接聽心理熱線。

張曉麗是國家第一批二級心理諮詢師,廊坊市心理學會會長,廊坊市紅十字心理救援志願服務隊的隊長,也是一名有著28年黨齡的黨員。作為一名國家心理干預專家,張曉麗經歷過“非典”疫情在大學校園的防護隔離,參與了汶川地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等。

張曉麗介紹,面對疫情,許多人會恐慌不安,甚至導致焦慮抑鬱,在這個時期安排專業的心理干預人員耐心傾聽熱線那端的求助者,併為他們做及時有效的疏導與放鬆,是最好的支持和幫助。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張曉麗立即與市紅十字會相關領導溝通,決定啟動廊坊市紅十字心理救援志願服務隊,迅速與廊坊市12320聯合,開通疫情防控期間24小時心理諮詢健康熱線。

1月27日,張曉麗立即通知團隊三位組長到位,在一天之內召集隊員到崗,同時招募了心理救援隊的預備隊成員近百人。晚上,組織志願團隊崗前培訓,對志願者進行分工,安排值班人員。就這樣,張曉麗和她的團隊一直忙到到凌晨兩點,保證了心理熱線順利開通,並承諾24小時為需要的群眾提供心理疏導,緩解焦慮、恐慌心理,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按照不同需求人群,張曉麗把志願者分為三組,一組在12320熱線24小時值班接聽熱線小組,一組負責心理調節方法的科普宣傳組,還組建了隨時可以出發的心理危機干預特別行動組。

由於還擔任著國內幾支心理干預支援服務隊的督導工作,張曉麗幾乎每天晚上忙碌到深夜。她自己也承擔24小時接聽熱線的任務,手機不敢離手。好幾次拿著手機睡著了,手機掉到地上,一激靈,又撿起來繼續工作。

由於每天都可能會有新任務需要協調溝通,張曉麗白天要轉戰市紅十字會、市12320衛生健康熱線服務中心、隔離點等地,還抽空趕去電臺做心理防護的科普宣傳。

隨著熱線開通被更多的人知曉,心理諮詢熱線越來越多。張曉麗全心投入工作,常常忘記了自己。回到家中才發現出去一天沒記得吃過飯,包裡帶著的一瓶水也未打開過。到了家,匆忙吃幾口飯或者吃點零食又繼續開始工作。“現在我家成了辦公室,每天晚上要通過網絡為志願者做培訓。”張曉麗說,除了為廊坊的志願者總結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她還要為廣西、甘肅、內蒙古等地的志願者團隊做培訓,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受益,這就是她的初心。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身後有各級領導的信任,更有那麼多的志願者支持,一線的醫護人員更令我們感動。”張曉麗說。“參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也是疫情防控的另一種方式。它能減輕人們因疫情所導致的心理傷害,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為社會穩定和團結提供保障。

張曉麗說,她還將推出為孩子們設計的寓教於樂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微課堂。“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