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诗词溯源

诗词,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以言志,词则抒情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诗词(中国)源于民间,却又高于民间。

开篇.诗词溯源


古诗词的发展历程可大致概括为:诗经(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词总集)->楚辞(公元前4世纪,主要体现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汉赋(汉代,主要形式-汉乐府民歌)->唐诗(唐朝,主要代表-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重在自身感情迸发,故此肥腴)->宋词(宋代,种类繁多,重在理趣,因而瘦劲)->元曲(元代,主要表现在剧曲(杂剧的曲辞)和散曲(韵文))->现代诗(重点关注古典诗词,现代诗不做讨论)。


开篇.诗词溯源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般都是配乐演唱,共305篇。诗经,主要以四言为主,善用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的表现手法。它按音乐的不同,为“”、“”、“”三类。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楚辞: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最具代表的诗人当属屈原(一个没落的贵族)。楚辞在创作方法上,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汉赋:汉代前期和汉代后期。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指歌辞)却颇为活跃,这点与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继承了《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纷纷为诗词增添异彩。


唐诗:唐代是中国诗词的黄金时代,其诗词诗体完备,流派各异,名家辈出。“初唐四杰”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流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

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接着,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出现,被称为中国诗词史上的“双子星座”,其诗词反映了唐朝的盛衰之变(诗史-以诗映史)。中唐时期,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崇尚险怪,以散文手法作诗。此外,还有各具艺术个性的诗人刘禹锡、柳宗元等。中晚唐之交,主要以诗鬼李贺为代表,其诗冷艳深幽,恢奇诡谲,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晚唐之世,诗风趋于卑弱(主要是时代的影响),感伤色彩浓郁,惟杜牧、李商隐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誉。


宋词:

宋诗总体来说,其成就不如唐诗,但却别开天地,另具特色,促成了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的发展和兴盛。唐诗主情韵,开朗俊健,以境取胜;宋诗主理趣,深幽曲折,以意取胜。宋词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愈益明显。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闲愁淡怨。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即苏轼(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和黄庭坚(江西诗派的宗主,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他们都出于江西诗派,而终能自成一家。南宋后期出现了“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他们的作品现实感不强,诗格比较浮弱。到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为宋代诗坛添上了最后一抹光彩。

元曲:元代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饲——散曲(由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传人中原地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元人小令,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前期从金末到元成宗大德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其作品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后期从元武宗到元末,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雎景臣等,其作品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色,趋于雅正典丽。


开篇.诗词溯源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和革新,先后培植出先秦诗歌、楚辞、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化奇葩。她所承载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时时滋养和激励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