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西医又学中医的人,你觉得西医的哪些学科、知识对学中医的帮助最大?

洛雅水晶


中医西医或者其他什么医,都是目标治病救人,介入点不同,理念不同,都有效的解决了一些病症,都有无力改变的东西,中医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可以借鉴一下西医的生理解剖,病理诊断治疗,医药等,但是学中医必须转变思路,把人当成一个整体,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知道人的正常状态,通过四诊觉察不正常状态,把人体不正常的利用针灸按摩药物调理祝由等调理正常,


l678


把西医学好,尤其是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中医学基础,大内科大外科,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化验诊断学,急诊医学之后(平均分要88分以上)。再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大成,易经(至少10年)。要有高人代教,聪明头脑,大爱精神。


姚研究


首先我要说,中医与西医两个系统,不能混为一谈。中医是治病救命,西医是治病救人,这两个关键词很为复杂,既不能说破,又不能不说。但是你要说到学过西医又学中医的人,我敢肯定的讲,此人一生西医西医不成,中医中医不成。你要问说为什么?西医与中医结合不治病很好吗?其实不是这样说的,所谓西医的理论,头疼治头、胃疼治胃、脚疼治脚,一个西医大夫学了一辈子,干了一辈子西医,还是专家,或者是院长,直至到死他都不会知道他的病是怎么得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病,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病。但真正的中医治病,首先要治的就是为什么造成这种病的根源,一般的情况来讲,头痛意味着肝、胃、脾功能有问题,这问题解决了,病也就好了。

为什么说学过西医的人再学中医,学不了,或者是说西医也不成,中医也不成呢,因为一个人学东西,基础理论知识,已经灌满了他的思想理论概念,你再想用新的知识,正确的理念往里灌,就灌不进去了,即便是硬装进去,也是个乱七八糟的概念了,所以说我还是劝他最好还是做好西医吧,起码几十年之内西医不会灰飞烟灭的。如果说你非要学中医,那我就劝你找一个医术比较高明的民间大夫,学习一技之长就可以了(按西医的话分内科,外科,妇科,皮肤…)。


饒政


解剖学,统计学。英语。哲学

中医需要更多支持。但是同敌人战斗需要武器啊。统计学,英语就是武器。

一般来讲,要想真正学好中医要彻底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忘掉。因为中医是我国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自成系统的体系。

学过西医的人的毛病就是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

然而中医恰恰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学不会了。因为你的信念不够坚定了。在临床的时候,动作就会变形。

我因为家里都是西医,所以下定决心要跟他们不一样。

即便转学了中医信念也很坚定。所以这关过的很快。

然后我就发现解剖学有大用。这里的解剖学,不是课堂那种。看看书就可以。而是要实际剖死人。分析患者死因,及变化规律。大概剖个几十人吧。功夫就练成了。

现在好多医生练不出来,也和这个事情有关系。我后来接触到了一些民间高手,才知道民间也是要过这关的。反而是学院派,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失了精髓。(要一边剖,一边思考,大卸八块谁都会)

统计学和英语是武器。他们是没有偏向的。

最后的哲学,则是西医没有,中医有。并且最终的pk

哲学的终极问题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要想知道中医在哪里需要一个参照物,原先我们是跟自己比,跟汉,唐,宋,明,清比。

现在有了现代医学,很多事情就很清楚了。


逍遥药师


中西医结合之路,现在一些人觉得西医可以开中药方,或中医可以做开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了,我认为这是个误区,比如,恶寒发热,咳吐白沫,体痛无汗,乏力,中医以麻黄,杏仁,桂枝,党参,生姜,干姜治疗,而如能西医就可以简单的服用阿斯匹林加B1就可以起同样作用。而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形成良性肿瘤也可以用西医摘除。这才是中西结合,发挥西医优势,总之很多方面,在此简单一说,希望中西互借优势达到治病目地。


用户9610265037192


人类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的探索,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方法,现在中国出现了中医西医并存,其实还有蒙医,藏医苗医,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论特色,也有神奇的疗效案例,与中医大同小异。

然而真理只有一个,但这个真理你不可能穷尽他,发现…认识…解决,被否定,再发现…认识…解决,从系统到细胞,不断深入,到微观,这就是西医走的路。

以中医为首的民族医学。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寻找解决办法。利用原始的系统论辩证方法(阴阳五行)探索出人体各系统与疾病与药物的互相关系。

中西医走的是两种不同的道路,西医很难从中医那里借鉴到什么。

然而中医却能从西医的科学里借鉴一些东西。它的检测仪器可以补充和验证望闻问切的判断。西医的解剖知识会使中医生对人体系统的认识更加形象化。

可能还有更多好处(如对疗效的判断认定),我不是医生,只能谈显而易见的东西。

中国的民族医学有很多宝贵的东西,都被自己毁了,真让我痛心疾首。在北京曾经有一个叫“双桥老太太”的祖传正骨医生。有着极高的医德和极神奇医术,跑题了。

再总结一句话,中西医要结合,乃国人之幸也。但不是西医领导统治中医,而是中医要自主的吸收借鉴西医的科学知识。

一篇浅见拙识,欢迎交流探讨。


老知青147544332


西医的学科基础对于诊断和治疗思维都很有帮助,建议如果想要先有西医基础还是全面学习的好,不要挑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系统了解西医理论对于更好地应用中医会很有帮助。

行业的认可是真正的认可,医学界对于医生医疗成就的评判,很在意医生是否掌握最优的诊疗措施,是否应用了最合适的诊疗方案。比如急腹症需要选择手术的情况,耽误了可能就是患者的生命。只要失误一次,这辈子你救助过多少疑难疾患都可能功亏一篑,因为医学首先需要对生命的敬畏。

中医治疗疾病的特殊价值已毋庸置疑,这次的新冠肺炎防控,中医药再次得到了公认。对于中医的非议,已经不在于中医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而在于如何与医学主流人士的思维对接问题,毕竟无疑议地西医还是占领医学主流。

在国内中医专家给出新冠肺炎的辩证:寒湿郁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脾肺气虚,你怎么去跟国外的医学界交流?交流一定是在一个相同的语言、一种共振的频率上,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词汇翻译成英文,更是很难解释清楚其中的含义。我想如果没有西医基础,要解释给我们自己的西医医生理解也很难,毕竟大部分患者诊疗还是西医医生在一线。

当然我们面对患者,可以不必太在意同行的评价,患者说好才是真正的好。可没有系统的西医理论基础,与患者的交流有时候也很费劲。不是那么多患者有中医基础,即使她奔着中医药而来。如果沟通环节都过不了关,哪里会有等到疗效的时候?

我很多患者来找我开中药,都是看过很多医生之后找来的,拿着厚厚的病历和检查单,以自己是久病成医的姿态和我对话。我要不能从解剖、病理、生理甚至药理角度给她信服的解答,她不一定相信我给她的诊疗是最优选择,就不会坚持服药到看见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卵巢早衰、多囊卵巢和不孕不育这些经常需要服药2-3个月以上的患者。

不是医学没有捷径可走,但速成必然会存在很多的缺陷。如果只是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我可以教一些简单易懂的方法,如果想要做一位好医生,就得对自己有更高更严的要求。

#疫情时期不忘学习#





现代国医包医生


父亲是自学考取西医药剂师牌后行医的(解放前)在其过程中发觉诊断用药方面还深感不足与欠缺,而这些在中医中药有所改善和弥补,父亲是城市贫民出身自然体会并没有受中西互排斥的束缚,存疑中互联的启发又自学中医中药,结合运用,所以医技大进 ,时至文革中期一位地市级老领导欣赏父诚邀父去该院任职,(那是通过单位一位正高工传达,任择一科当正主任,或地区卫校业务校长待遇)作为一位自学出身资质相当(成人学校大专毕业生)的江湖郎中也是最好的认同了,中西互学只有益而无害,兼通则明,只是各人的修为水平高低而已,自学而成名,欠缺的只是一张资历的敲门砖,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才是实践真理的惟一標准,口啤传播又何分中西呢。


乡下人140265359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学习过西医的人无论如何是无法学习好中医的。我分为三个层次来论述一下中医与西医的本质性区别。第一个层次我从两种医学诊断体系方面来阐述解读一下我的观点。因为这两种医学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与理论。西医是未经过实践(时间)双刃剑反复验证过的学术论文而已。而且西医也是必须具备医疗器械来辅助诊断检查的一种未知医学体系。而我们中医是经过实践(时间)双刃剑反复验证过几千年的临床医学,然后根据临床经验才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而且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作为辅助诊断的已知医学体系。

第二个层次就是从两种医学治疗体系截然相反的方面进行解读辩证。一是西医是用外力压制转移病灶部位暂时消失隐藏。即是治标不治本的控制解决疗法医学。二是中医是用药食同源以及“针道”疗法增强人体五行之气与激发人体生命力来提升患者的自愈功能进行自我康复治疗。即是治本又治标的自然化解疗法医学。

第三个层次就是从两种医学理论方面进行解读辩证。一是中医理论探求的是人体整体性气机运行规律法则。二是西医理论研究的是人体细胞粒子分类功能性结构构成的微观未知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索而已。(举例一,例如中医对人大脑只把人的大脑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来整体性论述。不管其到底有多少脑细胞,这叫做化繁为简。而西医对人的大脑研究要把其分为上千亿万个细胞粒子来研究探索,那么就叫做化简为繁。中医整体论证体系只需要一个好的中医生就可以通过辩证推理把患者的患病病因推导出来然后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辩证施治的手段进行自我治愈的治疗过程而已。而西医就得用很多人和医疗仪器配合来完成化验检查,拍片等手段来确定病灶部位的病像而已。然后通过手术或者西药来压制,转移,消失病灶部位,给患者以为自己痊愈了假象。最后由于西药的副作用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力系统“脾肺”后继续破坏人体的生命力系统“肝,肾”)。最后我还是那句话(信我者得体健,不信我者则病体,你的健康永远在于你的每一次选择而已)!


生命力提升


当今一位成功的中医大师,必须懂一些西医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依靠西医的仪器诊断证明做参考,再做病情分析作出治疗方案,一位中医师如果连听诊器,血压表都没用过,就连体温计都不用,单凭观,问,摸,把脉来诊断病情,别说急病了就是普通病,也很难用中药快速治愈疾病了,所以中西结合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医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