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硬的交接儀式 濃厚的為民情懷

#

冰冷的橋頭,鋪雪的河床,鮮紅的旗幟下。

“順利完成排查登記任務,下一班的工作交給你了!”

“請領導放心,一定完成任務!”

生硬的交接儀式 濃厚的為民情懷



春寒料峭,野外的風吹得更猛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處在關鍵時期。2月9日上午10點,在調兵山市大明鎮顧家房村的防控疫情黨員先鋒隊卡點,張勇從李麗手中接過記錄簿。簡簡單單,略顯生硬,鄉土味十足的換崗交接儀式只有幾秒鐘,但交接雙方那份完成使命般的神聖表情從口罩上方的眼神流露出來。

這個位於調兵山市最大的河流-王河大橋北橋頭上的疫情防控卡點,“顧家房村黨員先鋒隊”大旗隨風舞動,連同交接雙方袖標、黨徽,映出一幅鮮紅底色的“戰橋”畫卷,似乎在風中凝固成“堅毅”兩個大字。

疫情發生後,1800多人口的顧家房村實行封閉管控,全村五個通道利用木杆、鐵管綁紮封閉,不允許進出,全天不間斷巡查。另外在三個重點路段保留三個執勤卡點,24小時值班守護,王河大橋就是重中之重的一個卡點,這裡交通流量大,環境惡劣。這個卡點設在王河最大的橋北端,橋面高、無遮擋,是出了名的風口所在,寒冷就不用說,單是這個季節不斷變換著的南北風就把人臉吹得青一塊紫一塊。為了加強卡點力量,村黨總支書記李麗提出在王河大橋卡點設立黨員先鋒崗。消息一經傳出,全村的黨員甚至群眾爭先恐後來報名請戰,黨總支部開會研究最後確定19名黨員值守先鋒崗。

“李書記,這個時候把俺‘撇’下了可不對勁兒呀,俺弟弟能上俺咋不能上呢?是因為俺殘疾還是咋滴吧!瞧不起誰呀!”村民董志偉斷了一條小腿,雖然安裝了義肢,但走動起來依然有些蹣跚。他在去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現在是處在考察期的入黨積極分子,對於沒有把他列入先鋒崗意見很大,堅決請戰。

“橋頭離你家好幾裡地,你來回走多費勁啊,你還是消停兒滴在家待著吧。”作為黨總支書記,李麗怎麼能讓董志偉拖著義肢來回走呢。已經加入先鋒崗的弟弟董偉超也攔著哥哥:“都啥時候了,你就別添亂了。”

“俺跟他一起值班,來回走路都不是問題,放心吧,絕對不會拖先鋒隊的後腿兒!”一個響亮的女生響起,董志偉的妻子也趕來跟丈夫一起請戰。

就這樣,原本19名黨員的先鋒崗增加到21人,董志偉兩口子值一個班。

從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多,這個先鋒崗勸退了3個要通過的行人,還給一位村民買了菜送過崗去。

先鋒崗每半個小時換崗一次,崗上設立了簽到處,每次接班都要簽到。

“這是今天的執勤記錄,一個人都沒放過去。放心吧。”

尤百麗來接柴丙華的班,柴丙華一邊幫助尤百麗戴好紅袖標一邊交代值班情況。

正在交接中,吳吉庫也來了,他本來是下一班,結果把鬧鐘調錯了時間,這可要值兩個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