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關於德國該不該發動二戰,不容置疑,那絕對是一次錯誤的行動。這篇文章我們僅從軍事角度來探討,二戰海獅行動,德軍為何到最後關鍵時刻放棄登陸計劃?時任德軍第38軍軍長的曼施坦因都做好了登島準備,他對取消行動頗為反感。按他的話說,德軍統帥部放棄登陸英倫三島是小冒險,閃擊蘇聯是大冒險,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進攻英倫三島,德軍缺乏有力的軍事和技術支撐

海獅計劃是在德軍佔領法國並將英軍攆出敦刻爾克以後發生的,按德軍統帥部當時的想法,如果在1940年的夏季發動對英倫三島的進攻,大概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可完成西線作戰任務,到1941年初,整個西歐都屬於德國。但是,當德軍真要對英國動手時,卻有幾個制約因素不好解決。

第一,英國是海權國家,德國的陸軍主力必須登陸作戰,這與德軍閃電戰初衷是相悖的。雖然海獅計劃發起時,德軍佔有法國和挪威、希臘、西班牙等國廣闊的海岸線,英國的海岸防禦也並沒有建立起較強的防禦體系。但德國卻缺乏足夠的登陸艦船以及三軍協調機制。

作為德國引以自豪的陸軍來說,裝甲打擊力量才是戰勝對手的有力武器,離開閃擊戰,德國對英國的作戰就變得無所適從,這是當時德軍的軍事方略所決定的。從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可以看出,如果德軍在1940年實施登陸英倫三島作戰,按德國當時的實力必敗無疑。

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第二,德軍指揮體制協調不暢,海空軍各自為戰,陸軍只當配角。在1941年德軍閃擊蘇聯時,德國的海軍基本上沒有起什麼作用,它也一直在西線與盟軍作戰。正因為德國海軍的獨立性,當英軍敗退敦刻爾克以後,德國海軍就提出了打擊英倫三島的計劃。但讓人意外的是,德軍統帥部卻把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了戈林,由德國空軍來主持工作。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這與元首上臺以後對戈林的任人唯親有關。當然,對英倫三島的隔海作戰,離不開德國空軍和海軍的密切配合,德軍統帥部也準備了相當的艦船和運輸力量,但戰鬥的結果證明,德國空軍與英國皇家空軍對峙中並沒佔有優勢。

第三,德軍轟炸機和潛艇數量不濟。曼施坦因在回憶錄中也提到了,按1940年夏季的英德軍事實力對比,德軍在轟炸機和潛艇數量上明顯少於英軍,尤其是遠程轟炸機方面更是少得可憐。對於登陸作戰,德軍必須要將英軍的海岸防禦以及重點軍事基地實施打擊後,才能避免登陸部隊減少傷亡。這樣做就必須要減少陸軍的投入,而將有限軍費用於海空軍的建設,除了時間限制外,德國工業發展也有要求。

從這個角度講,德國的軍事基礎並不支持對英國發動登陸作戰,而德軍統帥部及時取消海獅計劃,也是情理之中。

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其次,進攻英倫三島,德國內外環境還有許多後顧之憂

除了軍事上的考量,德軍統帥部還在其它各個方面有後顧之憂。第一,德軍進攻英國,要先解決三個難題:獲得制空權,癱瘓英國的軍港,打擊英軍的潛艇。

但這些德軍都不具備優勢,況且英國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促使它的軍事工業更快於德國的發展。從倫敦空戰就可看出,英軍的雷達及皇家空軍還是惹不起的。

第二,即使佔領英倫三島,英國還有殖民地退路。在德軍制訂海獅計劃時,也曾考慮過封鎖地中海,切斷英軍的能源補給通道。但是經過分析,地中海並不是英軍的唯一退路。它還可以與近東和中東聯繫,就算德軍潛艇封鎖海上,仍然阻止不了英軍對外的發展,何況德軍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潛艇可供封鎖。在這一點上,德軍還要考慮僕從國利益問題,一些人認為,意大利西班牙等都是自願跟隨德國的,其實他們也是有條件的,比方說出海權、本國主權利益不受侵犯等。因此,當德國要封鎖地中海時,就涉及到這些國家的利益,他們能不能答應,德國也要考慮在內。

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第三,美國和蘇聯的後顧之憂。對於德國輕鬆佔領法國,美國與蘇聯好像有些無動於衷,但是,如果英國真要被德國佔領了,首先站出來的就是美國了,畢竟英國是美國在歐洲的代理人。隔著英倫海峽靠飛機打打可以,如果德軍真要登陸英倫三島,除了美國有所行動外,早就對德防備的蘇聯也會趁機向西行動,這樣下來,德國就得不償失了,不僅前期閃擊波蘭和法國的果實要送人,連德國本土安全都要受到威脅。

從這個角度講,一條英倫海峽讓德軍苦惱不已,但螳螂捕蟬的後果也是要考慮的。又要保住既得利益,又要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德軍統帥部的猶豫態度可想而知。

再次,進攻英倫三島,德軍在猶豫觀望中錯失良機

那麼,既然德軍進攻英倫三島有那麼多的不利因素,曼施坦因為何又說德軍喪失了一次非常好的作戰良機呢?這是相對於德軍後來發起的閃擊蘇聯行動來說的。按他的想法,當初如果德軍提前發起登陸英倫三島行動,可能二戰局面會向有利德國一方的轉變。其實,這也是曼施坦因的一廂情願。當時德軍統帥部也不是沒有看到隱藏的危機,只不過真要是進攻英倫三島,相對於入侵蘇聯是小冒險而不是大冒險了。

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第一,德國的首要目標就是佔領整個歐洲,進攻蘇聯是題中應有之義。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雙方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個幌子。因此,德軍進攻英法只是想排除兩線作戰的隱患,但是英國到底對德國威脅有多大?德國早就從英法當初的綏靖政策中感覺一二了,如果沒有丘吉爾上臺的強硬抵抗,德國根本不用考慮進攻英倫三島的問題。所以,能不能佔領英國和能不能打贏英國是兩個概念,這也是德軍統帥部猶豫的原因之一。

第二,德國一直想與英國選邊站,儘量避免武力爭鬥。如果將德國發動二戰的前後經過捋一遍,會發現英國似乎跟德國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沒有英國的慫恿也就沒有德國的後來居上。從這點看,德國非常希望英國加入到軸心國裡來,起碼當個中立國也行。本來美國當時就處於中立態度,如果英國也袖手旁觀,德國的處境就能改善很多。正因為德國始終對英國抱有希望,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包括進攻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也就顯得不那麼堅決,打到一半取消也是預料之中的。

第三,猶豫等待和打一仗試試,德軍最終妥協收場。海獅計劃的設想是在1940年的5月份,直到7月份才付諸實施,但真正打起來是在9月份。中間雖然戈林對倫敦搞了個突然襲擊,卻也檢驗了德國空軍的實力。直到9月7日德軍大規模實施倫敦轟炸,反而促使英軍加強了空戰力量,更堅定了打擊德軍的決心。而英軍的反擊也讓德軍統帥部看到了將來,既然談和不成空戰又不濟,加上英軍又受困西線和太平洋戰場,對德軍東進形成不了太多威脅,此時停止海獅計劃是最好的結果。

二戰海獅計劃,曼施坦因為何說取消登島行動,是錯失作戰良機

總結:德軍及時終止海獅計劃,從一定程度上講,是德軍統帥部在二戰中所作的一次正確選擇,如果按此計劃執行,德軍必將面臨更大規模的兩線作戰,除了德國本土要受到來自蘇聯的打擊外,登陸英倫三島的德軍也將受到英美盟軍的堅決打擊。至於曼施坦因所說的因小失大錯失良機,只不過是讓德軍減少一些損失和儘早結束二戰罷了。而對於德軍來說,登陸英倫三島和閃擊蘇聯結果都是一樣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失去的勝利》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