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警惕家庭聚集感染 “拐點”難以預測

【專家談疫情繫列問答:警惕家庭聚集感染 “拐點”難以預測】

日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相關熱點問題,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林炳亮接受了媒體採訪。他表示,雖然這次疫情發展的速度和傳播能力大幅超過SARS,但病死率並不是很高,大眾不必恐慌。他提出,家庭聚集發病案例在上升,提示我們需要不斷改善和完善防控策略。

以下為採訪主要內容:

問: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此次疫情感染病例已大幅超過SARS且在持續增長,這意味著什麼?如何更有效推進後續疫情防控工作?

答:這次疫情發展的速度和傳播能力要大幅超過SARS,分析其原因可能有幾個:

(1)初期流行的時候,對這個新的疾病認識不足,忽略了人可以傳人的途徑,導致了疫情的擴散;

(2)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存在潛伏期感染(具有傳播能力)和無(輕)症狀感染患者,患者沒有或僅有輕微症狀,容易漏診,如何找出這些傳染源是防控疾病最大的挑戰。

(3)在傳播途徑方面,原來僅僅關注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認為消化道傳播是存在的,空氣傳播(氣溶膠)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4)作為一種新的疾病,人群普遍對它沒有免疫力,導致“病毒”所向披靡。

分析疫情,雖然患病人數多,死亡人數也超過SARS,但是我們細細分析數據,也不是那麼可怕,截至2020年2月3日24時,目前全國確診病例的病死率是2.1%,死亡患者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累計414例,佔全國的97%,湖北省的病死率是3.1%,武漢市4.90%,而湖北省外(不包括國外和港澳臺地區)才0.16%,而當時SARS的病死率接近10%,MERS是30%。

說明這個疾病的病死率並不是很高,大眾不必恐慌。甚至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隨著無症狀感染者的檢出,其感染的病死率還可能更低。

隨著我們對這個疾病認識的深入,我認為在推動疫情防控方面要做好幾樣事情:

①對有流行病學史患者進行核酸篩查,儘可能找出傳染源,並給與隔離治療;

②儘可能快的找到抗病毒的藥物,把患者的病毒量降下來,把傳播能力控制下來;

③根據傳播途徑給予干預和保護,目前最簡單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風、公共設施和公共場地的消毒;基於可能存在消化道傳播,糞便的處理、下水道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不要發生像當年SARS時候香港淘大花園群發感染的事件。

④保護易感人群,加快疫苗的研發進度,做好個人防護,增加自身免疫功能抵禦疾病。

問:新冠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最新進展怎麼樣?疫情“拐點”何時到來?

答:在短期內能夠應用於新冠病毒的藥物,只能是老藥新用,更多借鑑於與新型冠狀病毒同門的SARS、MERS的既往藥物的研究。藥物的篩查和開發主要是針對抗病毒效應和阻斷病毒侵入呼吸道(該病毒主要通過支氣管上皮細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細胞ACE2受體侵入)兩方面,還有就是高效價的單克隆抗體的研發。

目前已經有幾個可能有前景的藥物開始進行了臨床試驗,包括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克力芝)、瑞德西韋(Remdesivir)等,相信很快會有初步的結果。

在疫苗方面,前不久,新型冠狀病毒株已經分離出來,這為疫苗的研發提供了可能,但是由於疫苗從研發到最終應用於人群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希望越快越好。

至於疫情拐點的問題,由於疫情的複雜性,目前很難做出準確的預測。

疫情發生後,特別是疫情有可能從武漢及周邊地區蔓延之際,國家採取了非常手段,整個疫情的防控效果應該慢慢會體現出來。但是,有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現象是,家庭聚集發病案例在上升,提示我們需要不斷改善和完善防控策略。

建議有流行病學史的人,常規檢測核酸,一旦陽性,儘可能住院隔離或者開闢地方進行隔離。還有一點隨著長假的結束,人員流動,戶外活動會大大增加,對防控帶來多大的影響,也是需要進一步觀察的。

問:有人說,和非典SARS相比,新型冠狀病毒更為“狡猾”,這種新病毒究竟“狡猾”在哪?

答:“狡猾”、“詭異”,很多人都這麼說,我也曾經證說過,但是我覺得主要還是我們對它的認識不夠。譬如,潛伏期患者具有感染性,無症狀患者也有感染性;作為一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某些患者,特別是重症患者其持續排毒時間較長,我覺得這都是其詭異之處。希望通過對它的認識,慢慢揭開它詭異的面紗。

問:按照以往經驗,對這類病毒,疫苗的預防作用更明顯,還是藥物治療的效果更佳?

答:疫苗解決的是保護易感人群,群體防護的問題。藥物僅僅是針對患者,是個體。在現階段來講,重點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所以儘早找到有效治療藥物很重要。從長遠來講,應該以疫苗為主,這對疫情控制或發生意義重大,但是研發到應用可能有一段比較長的路要走。


「林炳亮」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會寄生蟲委員會委員;《國際病毒學雜誌》副主編;《中國病毒病雜誌》編委;《中華傳染病雜誌》編委。

專家:警惕家庭聚集感染 “拐點”難以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