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ibra發展受阻,看中國智能社會發展

一、 Libra發展受阻的根源

金融是實體的鏡像,結構性實體問題才是金融問題的誘因。

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超過50%,依靠城市化貸款投資釋放貨幣的舊增長方式變得無以為繼。表現為:一方面,過去城市化投資形成的天量資產開始轉化為社會成本、渠道成本和人力成本,倒逼物價上漲,快速腐蝕信用貨幣的錨;另一方面,在城市化上升階段催生的巨大生產能力,逐漸失去訂單來源,導致其逐漸還貸能力,債務危機開始四處蔓延。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信用貨幣開始進入深度尋錨階段,這是過去300年資本主義社會未有之大變局,它是巨大的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

西方更早完成城市化,更早陷入結構性問題,因此,美國在尋找貨幣之錨的探索領先於中國。2008年,美國人開始嘗試區塊鏈和比特幣,經過10多年的探索,市場發現數量受限的比特幣無法滿足貨幣的基礎支付功能。2019年,Facebook主導的libra開始更進一步的嘗試。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鄒平座認為:“Libra具備了支付功能的需要,但它是否是全球公允的價值尺度還值得研究。因為它的基礎貨幣錨仍然是不確定性較大的國家信用貨幣,而這種體系正在處於衰退之中”。通俗說,Libra方案沒有解決美元等法定貨幣的價值被通脹侵蝕的結構性問題,反而增加了傳統法定貨幣的不穩定性。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3日,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到國會眾議員金融服務委員會就其已發佈白皮書,計劃於2020年推出的,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新加坡元按比例掛鉤的無國界貨幣"Libra"(天秤幣)作證。他在證詞中特別強調:

"世界上如今有超過10多億人無法使用銀行賬戶,但如果存在正確的系統,他們就可以通過手機享受這些銀行服務。這些人裡包括1400萬美國人";Libra將是一個全球性支付系統,完全由現金和其他高流動性資產支持";"這並不是在試圖創建一種主權貨幣";"Libra不想與任何主權貨幣競爭,也不想進入貨幣政策領域";"相信Libra這種負責任的創新能讓更多人獲得我們隨手可得的金融工具。數字支付系統在未來將變得非常重要。如果美國不帶頭,其他國家就會這麼做。外國公司或國家可以在沒有同樣監管監督或缺少對透明度承諾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在獲得美國監管機構批准之前,Facebook不會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推出Libra支付系統";"但是,如果健康的懷疑變成了全面的敵意,我們將讓很多進步置於危險之中,這將損害我們國家在創新方面的聲譽,使我們的經濟競爭力下降,並最終將更多權力集中在現有參與者手中"。

以上說法突出強調了Libra是一種數字金融創新,將惠及十多億沒有享受銀行服務的人;不會與美元等主權貨幣競爭,反而會增強美元等籃子貨幣的國際地位;如果美國不予支持,其他國家(主要指中國)就會領先,將對美國經濟金融的國際領導地位帶來嚴重影響!

從Libra發展受阻,看中國智能社會發展


但實際上,Facebook並未認識到金融問題的根源在於:全球性城市化拐點導致全球性訂單開始向下,而債務繼續向上,債務與訂單分道揚鑣,才是導致通脹、債務危機和貨幣危機的根源。主觀認知和客觀需求的南轅北轍,帶來的結果是Libra會難以落地。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指出:“信用貨幣的投放,就由貨幣當局(央行)購買必要的貨幣儲備物(主要是黃金等貴金屬,以及美元等硬通貨)投放基礎貨幣,以確定貨幣的價值尺度,並獲取人們的信任之外,更多的是由金融機構以發放貸款或購買債券等間接融資方式向債務人投放貨幣。這種由金融機構以經濟融資方式投放貨幣,實際上是以債務人已經擁有或未來擁有的財富作為擔保使其獲得所需要的貨幣,這也是在貨幣當局之外,引入全社會的力量對社會財富的規模進行評估,並相應投放對應的貨幣。

貸款的本質是銀行用貸款人抵押的資產為抵押發行出來的錢。如,中石油以某煉廠為抵押,向某銀行貸款1億人民幣,煉廠的所有權階段性屬於該銀行,該銀行是以階段性屬於自己的煉廠為抵押,發行出1億人民幣,貸給中石油。其他行業道理等同。因此,貨幣的主體的抵押物是銀行從市場中挑選出的優質資產,分佈在市場的各個領域與行業,信用貨幣是由整個市場來承兌的。Libra試圖以一家公司的信譽來為整個市場擔保,是信用貨幣制度的倒退,與市場的邏輯南轅北轍,自然會出現有名無實,陷入難產。市場的基本邏輯:把義務指向市場(塔基),而非指向中心(塔尖)。貨幣發行的基本邏輯:誰賺錢,誰發行,誰承兌。這個基本邏輯與市場普遍認知(政府印鈔)是截然相反的。

當前的問題:第一,城市化拐點的出現導致傳統優勢資產正在加速變成過剩產能。比如,鋼鐵、煤炭、水泥、基建、工程機械、重卡等行業的產能資產。第二,智能化導致傳統的優質資產正在淪為將要被淘汰的資產。比如電動汽車飛速發展對石油、內燃機、汽車整個底層產業的衝擊,使石油、內燃機、汽車等行業的傳統優質資產屬性開始發生鉅變。兩大變局帶來的問題:傳統的優質的國有資產與貨幣抵押物正在加速變成過剩產能與夕陽產業,而面向未來的智能化產業幾乎都處於外資控股和壟斷的狀態。這是值得我國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政府不能掌控未來的智能化的優質資產,那麼,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能力將會大打折扣。

二、 基於消費者共識的數字貨幣,才能成為美元的替代者

消費者是創造互聯網與智能化的主體力量。表現在:消費者為互聯網與智能化提供了休閒時間、智能手機和消費。如果政府借用消費者的智能手機為新基礎設施,那麼,新金融系統的邊際成本直接會降至零,效率會直接發生飛躍。表現為:政府通過這個新系統發債,將不再需要支付利息。沒有利息意味著債務會由實際債務變成名義債務,也意味著政府可以無限制的向未來透支,以發展與實現智能化。當智能化全面實現之後,這些債務實際會全部轉移到軟件和智能機器頭上。因此,只要站在零成本、智能化的新金融渠道之上,政府才能自由的向未來(智能機器)徵稅。這就如同站在馬車運輸之上,低附加值商品會始終難以自由流動。但站在汽車運輸之上,則會產生一個自由運輸的世界。簡言之,問題的關鍵是成本和效率。

隨之而來的問題,政府如何讓市場心甘情願的為政府提供免費的基礎設施,並且心甘情願的以勞動、產品與服務承兌政府的新發行的貨幣,而不需要央行以外匯承兌?只有市場不要求央行以外匯承兌政府新發行的貨幣,政府才真正具有貨幣的發行權。否則,新發行的貨幣必然會成為衝擊舊金融系統穩定的定時炸彈。

軟件替代白領,機器替代藍領。按照現在科技公司控股智能化的路徑發展,全民都會面臨結構性的失業潮的威脅。這是現在全民都感覺到威脅的問題。如何擺脫這個問題?答案是政府承認消費者是創造智能化的主體力量,允許並監管市場分股到戶,建設消費者與生產者聯合持股公共網絡。這會讓國內和全球的消費者感恩戴德,因為全人類都處於被軟件和機器替代的威脅之中。消費者是生產者下班時間的身份,完成公共網絡建成,消費者完成匯聚,自然生產者也會完成匯聚。供求在雲端完成對接,消費者會發現:1、中國人每預付給中國製造1萬元人民幣,公共網絡內會產生1萬元提貨權。2、公共網絡和中國製造都屬於中國人,因此,中國人實際會因為預付而獲得實際的貨幣發行權。3、這種提貨權是市場發行的,自然只能由市場以產品、服務和勞動承兌。它自然不需要央行承兌。不需要央行以外匯承兌,自然就斬斷了美元對中國舊金融系統的威脅。4、只要預付,政府就可以提前獲得稅收。假設中國人每人出資1萬元,總量是14萬億,預付30次(要求生產者獲得資金後繼續預付給自己的供貨商或員工,直到達到使用次數,才能停止預付),會創造420萬億提貨權和訂單,政府大概可以提前獲得84萬億左右的稅收。消費者、商戶和企業普遍更信賴國企,因此,大部分的提貨權會主要流向國企。這意味著國企和政府會快速獲得充足的資金來投資與控股智能化產業,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也就是說,一旦政府允許與監管消費者自建公共網絡,消費者和中國製造就會產生預付創造訂單與提貨權的訴求,一旦是他們自己產生這種訴求,他們就必然會放棄對央行與政府的要求,政府因此可以拱手而治。

從全球的維度看,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生產者和政府同樣面臨結構性轉型之痛,中國的方案無疑可以贏得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的支持,也會贏得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生產者的支持,一種軟實力會因為公共網絡解決方案的輸出而自然形成。在這個方案之上,全人類共同控股公共網絡。在全人類控股的公共網絡之上,與訂單匹配的提貨權會成為取代美元與其他法幣的唯一貨幣,這種貨幣錨定方向將指向電力、煤炭、水泥、鋼鐵、汽車、電器、手機、糧食等一個個細分產品,相對每種細分產品持續升值,就可以使其價值獲得穩定。

三、 全球公共網絡建設的過程,是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過程

1、公共網絡是理順產權關係,開創智能化2.0時代的工具

創造互聯網和智能化的主體力量是消費者,是人民。按照資本主義規則,消費者創造出的少部分價值被記入科技公司名下,大部分價值和能力被閒置,形成巨大的浪費與虧損。按照股權共享、數據共享的邏輯,每個地區都可以依託公共數據,像硅谷一樣發展人工智能和智能化產業。每個地區都可以獲得十幾萬高薪就業崗位,這不僅會增加數千萬高薪就業機會,更能使智能化真正提速。而按照現在的股權獨享、數據獨享的邏輯,整個互聯網和智能化產業本身也只能提供數十萬高薪就業崗位。顯然,這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同樣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面臨的問題。只有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率先理順智能化產權關係,給其他國家做出表率,整個市場才會清晰的看到:智能化不是工業化,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已經終結,未來屬於社會主義。

2、公共網絡可以消滅欺詐,從根本上解決信任問題

公共網絡是統一的,所有交易是100%可追溯的,提貨權是不能提現的。這就意味著創新者獲得投資人的資金後,只能老老實實的幹活,而不能像傳統商業銀行系統一樣提現跑路。這實際從根本上解決了遠程信任的問題。在遠程信任問題被解決之後,我們會發現:消費者直接配置市場資源,會使創新的效率獲得飛躍式的提升,會使資源浪費獲得最大限度的遏制。比如,14億人每人投資給智能汽車產業200元提貨權,總量是2800億資金,這個資金會吸引全球最好的技術團隊來競標加入該智能汽車公司,這個資金可以支撐該智能汽車公司進行全產業鏈佈局,這個資金會嚇退所有低水平的競底者,使社會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節約。同時,全民持股會使這個電動汽車公司未來始終不缺乏訂單,超級訂單又可以直接將該智能汽車拉上大規模、大批量生產的軌道。反觀現在600多家電動汽車公司,陷入低水平重複建設和虧損的泥潭,不能自拔。同理,其他產業也是同樣的道理。

互聯網把整個市場鏈接為一個超級大腦,每個人就如同一個腦細胞。如果是私人控股的網絡,腦細胞和腦細胞之間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大腦的行為是紊亂的。而如果這個網絡是屬於全民的,腦細胞會因為利益一致性而協作行動與思考,這會是創新的效率獲得飛躍式的提升,會使整個市場的資源獲得最合理的配置。

3、公共網絡會把生產能力直接轉化為提貨權

中國大部分領域的生產能力接近世界總量的50%,中國人口占世界的比重不足20%。如果公共網絡把中國強大的生產能力轉化為提貨權,充分釋放中國人的消費能力。那麼,我們的實際人均GDP會與美國持平,甚至超過美國。這意味著我們整體的GDP會變為美國的4.5倍左右。中美關係會隨之發生根本性的逆轉,就如果美國與英國之間的關係,前者人口大約是後者人口的4倍多,一旦人均GDP持平,美國就會遠超英國,變成無爭議的世界霸主。

4、20年後,消費者控股的智能化會覆蓋所有領域

股權共享會讓每個消費者看到:20年後,所有領域都會實現智能化。智能機器將不僅可以生產所有產品與服務,而且能生產智能機器本身。這意味著經濟自由和時間自由會變成每個人的基本權力,所有人類固有矛盾會因此徹底消失,共產主義理想社會形態會因智能化的發展而獲得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