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曹操到底心裡是怎麼想的?

月下魅


曹操(155——220)

政治家。字孟德,小名阿瞞。魏武帝。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出身宦官家庭。祖父曹騰是聲威顯赫大宦官,父曹嵩是曹騰養子,官至太尉。曹操出身非名門望族,受世族輕賤,不以為意,胸懷大志。東漢未年,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後加入討伐權臣董卓的關東聯軍。初平三年(192)進據兗州,誘降黃巾軍30餘萬,選練精銳編為“青州軍”。建安元年(196)迎漢獻帝都許(河南許昌縣東),用其名義號令諸侯,擴大了政治影響。在許昌等地實行屯田,積蓄軍資,次第殲滅黃河以南割據勢力。建安五年(200),官渡(河南中牟縣東北)之役以少勝多,大敗北方軍閥袁紹,兼併青、冀、幽、並四州,又挫敗南侵的少數民族烏桓蹋頓單于,使分裂的中國北方重歸一統。建安十三年(238)進位為丞相,率將兵南下,被吳國孫權和蜀國劉備聯軍擊敗於赤壁,於是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不久封魏王。曹操死後,子曹丕代漢稱帝,追尊他為武帝。

曹操在統一中原,奠定魏國基業的同時,採取積極措施使北方社會凋敝的經濟走向復甦,秩序由亂而治。這些措施主要有:(一)屯田和興修水利。曹操在收降黃巾軍以後,擁有大批耕牛、人力,於是在許昌附近開闢屯田,命郡國各置田官,募集流亡,廣泛推行屯田制度。屯田軍被編成軍隊形式,分種國有土地,按四六分成比例向國家繳納地租,雖負擔較重,但生活較有保障,使曹操在較短時間內緩解了軍糧匱乏問題。他還銳意興建水利工程,先後組織人力修築淮河流域的芍陂、關中的臨晉陂、幽州的戾陵遏等水利灌溉設施。這些振興農業的措施成效顯著,所以為後來的一些統治者仿行。〈二)唯才是舉。曹操在政治上是位力圖清除積弊以實現其雄心大志的改革家,在選任官吏上行用新法。東漢以來,世族門閥的勢力盤根錯節。曹操積極爭取朝野名士的支持,藉其威望鎮撫地方,不少失意文士遠道投奔,成為他的得力輔弼。。對不肯攀附的名士,予從打擊、先後殺孔融、楊修、魏諷意在擺脫名門豪族勢力的鈐轄以樹立專制統治。他主張“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的選官原則,三次發佈“唯才是舉”的求賢令,將不齒於名教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材,以及“高才異質”的文吏一概網羅捜求,對制止世族地主專擅政權,重建專制集權統治,起到積極作用。他精熟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散文亦清新簡潔,在文學史上與子曹丕、曹植並稱為“三曹”,是建安文學的代表。


文藻巧翁


首先關於曹操的生平,這裡自不必多說。

曹操的內心深處的想法其實很矛盾,要說曹操從來就沒想過要代漢自立,怕不是事實。說曹操沒有這個資格和條件,就更不是事實。但他終其一生確實沒有這樣做,確是事實。原因何在呢?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形勢:

一、曹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即使是為他立下蕭何般功績的荀彧都反對他,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10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三、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信誓旦旦,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

代漢自立的想法,曹本人也給國一個明確的回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以陳群、桓階、夏侯敦為代表的一些人勸進。陳群、桓階認為,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天底下一尺土地一個子民都不屬於漢(尺土一民,皆非漢有〉,只剩下一個虛名(唯有名號),取而代之有什麼不可以?曹操的回答是:孔子說過,施行的是政事,就是從政(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如果天命確實眷顧我,我就做周文王好了(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眾所周知,周文王生前還是伺奉殷商的,死後才被追諡為文王,取代殷商的是他的兒子周武王,曹操這話的意思是要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果然,曹操去世才幾個月,曹丕就逼漢禪位了。

因此,我覺得曹操雖有代漢之念,但他審時度勢,最終還是決定知難而退,適可而止,內心同時又是矛盾的,最後把代漢自立的任務留給了他的兒子。


歷來都會意


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定的戰略方針,因此天下能人志士才會聚集到他的麾下為他所用,他們把匡扶漢室的重任交到曹他身上,有人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橋玄說他:“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其實曹操就是曹操,他不會因為某些人對我的吹捧妄自尊大,也不會因為劉備等人對他的謾罵而妄自菲薄。

前期曹操對漢獻帝還是很敬畏的在消滅了割據稱雄的幾大勢力後,曹操統一了北方,可謂躊躇滿志。有一次酒後,他對左右親信坦露心跡:他最初的志向不過是死後得到一塊刻有“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的石碑,現在已經是魏王,還兼著丞相,位極人臣,沒什麼可遺憾的了。本想解甲歸田,但唯恐兵權交出後為人暗算,自己丟了性命不說,從此天下又將大亂了。後世很多人對他的這段表白不以為然,認為他這是在政治作秀,為他大權獨攬找藉口。但我認為不管是不是他的心裡話,當時的形勢就是那樣。如果讓曹操主動交出大權,以皇室的闇弱,諸侯的強橫,國家非但不能安定下來,反而又會群龍無首,百姓又得受二荏罪。

即使到後來,粉絲們竭力擁戴曹操做皇帝,一切都已水到渠成之時,他還是堅決不答應。但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經確定,漢王朝氣數已盡。曹操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手下越來越迫切的呼聲中,他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願為周文王。這個意思就是說,他是死也不肯背上“篡漢”這個罪名的,如果漢朝真的該完蛋,那麼就由他的兒子曹丕來挖坑埋土吧。

曹操到這時候還怕什麼呢?大半個天下已在掌中,人心歸附,連三歲孩子也看得出來,這天下該姓曹了。至於那兩個對手劉備和孫權,根本就沒打算為漢王朝殉道,單等著他一登基,就跟著稱孤道寡了。他現在似乎沒有任何的現實障礙,如果說有什麼忌憚,大概只有一點:從小受到的正統教育使他從內心裡不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在他之前的王莽,在他之後的司馬昭,都是當仁不讓地做了皇帝,沒半點客氣。但說句公道話,這二位的文化造詣給曹操提鞋都不配,其受到的傳統教育也遠遠不如曹操深厚。由此可見,曹操雖然是個個性張揚的梟雄,但在骨子裡,到死都烙著一個儒家的“忠”字。


鄧永博


曹操既不是奸臣,又不是忠臣,那他到底是一個什麼人呢?是什麼阻止了他稱帝呢?答案就是,曹操自己阻止了自己稱帝。在筆者看來,曹操此人極具兩面性,當初,他是一個忠臣,可是,在受盡了所謂漢室忠臣的反抗,甚至是大漢天子的作對,他對漢室喪失了信心,最終,成為了一個奸臣。“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曹操的這句話,說出來了他心裡中所想。


孤獨往生


答:目前能夠表明曹操的內心世界的只有《述志令》,又名《讓縣自明本志令》。作者曹操。


中行偃1


在劉家大家庭裡 沒有危機的時候 曹操為天下憂而憂 天下打亂事 挾天子呼風喚雨 號令天下 野心路人皆知


牧羊人2219367


嗯!貪生怕死之輩!


用戶8550441161066


統一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