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七,王莽的“加减法”

于是,攀附、顺从王莽的人,得到提拔;忤逆王莽、被他忌恨的人,被诛杀灭绝。王莽任用王舜、王邑作为心腹骨干;甄丰、甄邯主管弹劾及司法刑狱;平晏主管机要;刘秀掌管起草诏书文告;孙建负责军事。甄丰的儿子甄寻、刘秀的儿子刘、涿郡人崔发、南阳人陈崇,都因为有才干而受到王莽的器重。王莽外表严厉,言谈方直,想要做什么,只略微做出一点暗示,底下的党羽就会按照他的意图公然上奏。王莽却叩头涕泣,坚持推让。用这种办法,他对上迷惑太后,对下向众人显示他的谦恭可信。

一、人的因素。王莽上位后在关键的岗位上任命了自己的人,这对以后他行使权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学习社会经验,其实就是了解人性,如何能顺应规律,把握人性,提高与人交往的有效性,事情都是人做的,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我们办事情就能顺利。相对于什么公平正义,其实是如何达到多数人的利益才更实际。社会是有游戏规则的,适应这个规则,不要有自己的所谓的正直的理想信念,一切以达到目的,实现利益为目标,这样才算是一个人的成熟。

二、王莽的加减法。我们可以看做自己主动的要求做官是在为自己做减法,而干实事是在为自己做加法,加法是在积累自己,而减法是在消耗自己。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希望自己在领导眼中都是在做加法,无论是把工作干好亮点,还是平时的一举一动的表现,都是希望自己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但受到领导的批评,会失掉我们原来做加法的分数。王莽通过别人的嘴向皇后提议自己担任要职,这就避免了自己的减法。通过第三人的夸奖比直接夸奖更让人受用,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多考虑从人性出发,如何做才能更符合人的心理,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能不给自己留下“减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