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疆土為何沒被明朝全部吞下?

應南辰


1368年,隨著元大都被徐達率軍攻破,元朝在中原98年的統治也宣告滅亡,明王朝正式建立,而元順帝帶著元朝殘餘勢力逃到北方草原,建立北元政權,與南方明朝對峙

元朝有著約1400萬平方公里的疆土,而明朝鼎盛時期約有997萬平方公里的疆土,比元朝差了近400萬平方公里,從圖中可見,明朝損失的疆土大多由北元統治著,那麼,明朝為什麼不收復這些疆土呢?

目標達成

朱元璋起義時的目標就是“驅逐韃賴,恢復中華”,隨著元順帝北逃,明王朝建立漢人政權,目標已經完成了,也沒有必要收復疆土了

實力不夠

有實力這麼大疆土誰不要啊?晚上做夢都能笑醒。北元總想著收復中原,不斷南下騷亂明朝邊界,明朝也多次北伐,但身處草原的北元軍隊有地形優勢,令明軍難以消滅北元

沒有價值

明朝是農耕國家,北元那地廣人稀的不毛之地能種什麼?花了大量財力、物力,帶來一堆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的土地,還要去管理,明朝有病吧?

歡迎指正錯誤!


傾一世榮耀


名義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但是實際上各個汗國都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元朝的疆域實際上只包括中國和蒙古本土,而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

統治全國的元朝被推翻之後,蒙古貴族企圖收復中原,於是不斷組織力量反擊。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蒙古採取征討和招撫並用的策略。其結果,雙方都沒有能夠如願以償,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明在開國二十多年間,對北元進行了一系列軍事征討,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然而他們知道,這離徹底消滅撤離中原的中央王朝元朝所謂殘餘勢力還差得很遠。蒙古的軍事力量雖然在元朝後期一度衰敗,但迴歸到了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復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質再次表現出吃苦耐勞、能征慣戰的特點。同時,明軍儘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戰,可是由於後勤、生活習慣諸方面原因,並未能佔據草原地區多久。北元一蒙古終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脅。

《明史·兵志》說:"終明之世,邊防甚重",主要就是指對北方蒙古防禦而言的。為了保障北方邊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軍事勝之後,在能夠控制的蒙古地區和蒙明邊境建立了許多設置。這些設置,有的旋設旋滅,有的長期存在並有所變化。

(一)設立羈縻衛所

(二)修築長城壕垣

(三)沿長城壕垣設置重鎮,派駐重兵

以上也是明朝保衛邊疆的重大舉措。






知行合一2020


元朝是一個大國,是中國歷史上領土最大的朝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赫赫有名的大元帝國。明朝開國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成祖朱棣武功五徵沙漠設立“奴兒干都司”,明朝疆域超過1100萬平方公理。然而,明朝卻始終沒有佔據蒙古草原及新疆西部地區,主要原因是:第一,農耕的漢民族不適應北方草原遊牧生活;第二,明朝在軍事上沒有徹底降服蒙古的軍事集團;第三,明朝的政治問題嚴重,在“強人政治”、高壓政治及君王惰政下形成惡劣的政治生態,導致明朝過早地陷入內政問題,長期採取防守型國防策略。

第一,農耕的漢民族不適應北方草原遊牧生活。

草原生活漂泊不定,“逐水草而居”,與漢族人“安土重遷”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故自秦漢以來,中原政權都採取移民戍邊、大軍防守、輔以“長城防衛”的防禦政策,而不選擇對草原地區進行直接統治的政策。“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還是令蒙恬率大軍50萬元駐長城、守陰山;漢武帝“建功立業”,“封狼居胥”,依然守備漢土,不居草原;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千古流傳,滅突厥,降薛延陀,被奉為“天可汗”,遷草原民族內居,而不是佔領草原。明朝沒實現漢唐“漠北無王庭”的絕對軍事優勢,學習秦朝重修長城。

第二,明朝在軍事上沒有徹底降服蒙古的軍事集團

(一)“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次北伐北元,將北元趕回蒙古草原。1370年,元順帝逃往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命王保保從山西反攻北平。42歲的朱元璋決定先發制人,仍依徐達為元帥,以李文忠為左副,馮勝為右副,兵分兩路,一路經長安,出定西,攻取西北;一路經居庸關,經東長城,過野狐嶺,攻取赤峰北元行政前線。二月二十五日,西路軍在徐達統領下,攻克內蒙古托克托,次月攻克山西五寨、朔縣,主力達到沈兒峪、定西(甘肅中部),大敗王保保,追亡逐北到蒙古和林。五月初一日,鄧愈收復西藏。元末、明初兩大陣營的戰神——徐達與王保保的北伐交戰中,第一回合徐達完勝。五月初,東路軍在李文忠的帶領下擊敗北元的大將上都罕,二十一日,李文忠攻克北元重要據點應昌府(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裡諾爾湖西南四里),佔領北元臨時首都,由此勝利大搬師。此役,俘虜四萬兩千人。

從此以後,北元勢力從內蒙古內退,保有漠北及遼東區域,遠離明王朝,對明朝的軍事壓力大幅降低,同年四月元順帝在羞愧抑鬱中淒涼去世。

(二)“驕兵必敗、衝動的懲罰”——有王保保在,北元沒有那麼弱,第二次北代失敗。宿敵元順帝去世後,其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續稱帝,仍以大元為號。兩廣及四川平定後,朱元璋的部將急於建功,欲擒北元之帝,收傳國玉璽。1372年,二次北伐“清沙漠”嶺北之戰打響。戰前,大明神級軍師劉伯溫預言北元有王保保在,軍師指揮力不弱;北元軍隊聚合,軍事力量依舊強大;草原運動作戰,北元的強項,而是明軍的弱項;明朝勢力在蒸蒸日上,草原北元江河日下,所以建議暫緩進攻,打算“熬死”、“熬殘”在北元軍事頭腦。由於第一次北伐北元過於成功,幾乎所有明軍將領自信心爆棚,建功立業的心情無比激動,無不扯著嗓子叫嚷,一次嚴肅的軍事會議變成了吃宴席般的狂歡。除了,朱元璋,沒人支持劉伯溫。大明軍神揮淚惜別北伐軍隊,除了祈禱,什麼也做不了,他第一次感到無比的無奈和無助。

正月二十二日,命徐達為帥、李文忠、馮勝為副,統兵15萬北伐出征,其中徐達的中路軍從雁門直搗蒙古首府和林,李文忠的東路軍從北京居庸關經應昌,從右路合擊和;馮勝的西路軍出甘肅,從左路牽制北元。這部署是上乘的軍事謀略,元帥將領都是古之良將,放在任務朝代都是軍事“天團”。但是劉伯溫怕什麼就來什麼。王保保識別了明朝的軍事部署,以退為進,放棄西路明軍,誘明中路深入,攔截明東路軍,使明朝軍隊左右不能相顧,在運動戰中襲擊明軍。五月初六日,藍玉、徐達陷入王保保與賀宗哲的包圍圈,在嶺北一帶狹長地域遭到北元的圍攻,死傷萬餘人。王保保趁機進攻徐達的後續軍隊,七月十一日,在斷頭山戰敗明將湯和。至此,中路軍全線敗績,賴徐達的軍事統領天才,明軍全軍依次退出草原。元末、明初兩大陣營的戰神——徐達與王保保的北伐交戰中,第二回合王保保完勝。

六月二十九日,李文忠的東路軍到達口溫內蒙古查干諾爾。元軍丟下牛馬輜重無數,誘惑李文忠深入。李文忠盲目輕敵,縱兵搶掠,被元軍牽著鼻子走,一路從哈剌莽來(蒙古洪戈爾)追至臚朐河,沒有遇到任何像樣地抵抗。李文忠仍不知是計,分兵守輜重,率大軍輕裝急進,在土剌河、阿魯渾河又斬獲數以萬計的人馬,追到稱海(今蒙古哈臘烏斯湖南),此地已遠離目的地和林,無法達成與中路會師和林的戰略目標。李文忠已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不能取勝蒙古,反北有被撲滅的危險,只能轉入防禦。李文忠與蒙元大獎哈刺章交戰數次,互有勝負,但李文忠糧草不繼,遠離後方,又擔心哈刺章迂迴包抄,只得退兵。此役,李文忠不僅沒有完成已方的戰役目標,也未能在戰略上配合中路軍徐達的戰略決戰目的。馮勝的西路軍則不出意外地進展順利,一路未遇到成建制的抵抗,順利到達蘭州,進至永昌,敗元兵於掃林山(今甘肅酒泉北),斬首數千級。北元蒙軍一路西退,西路越來越遠離中路軍,無法支援陷入重重圍困的徐達。幸虧徐達不是漢朝李廣利,他作戰經驗豐富,機變能力巨強,自保能力極強,最終脫離王保保的包圍圈。北元贏得和林之戰的勝利,新繼承的北元政權得以保存。

(三)“防患於未然”——義子沐英領銜的第三次北伐。3年後,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即帝們,以稱大元,續以元制。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探得北元公脫火赤率領萬人在蒙古和林。此時,王保保已死四五年,北元無對抗大明的軍事大將。朱元璋為培養軍事新人,在義子李文忠(小朱元璋10歲)成為獨當一面的軍事要員之後,有意讓義子沐英(小朱元璋17歲)率其陝西明軍進攻北元。在軍事鬥爭中,朱元璋的義子為明朝的強盛立下汗馬功勞,李文忠、沐英、平安、何文輝、徐司馬成為其中的佼佼者。沐英是個忠孝兩全的軍事人才,勤於所事,小心謹慎,深得朱元璋和朱標的信任。朱無璋將沐英作為朱標的輔政班底來培養。三月二十一日,被寄予重望的沐英,快速進軍,直達寧夏靈武。由於與蒙古人長期作戰,沐英瞭解蒙古人的習性,在派出偵察兵,掌握脫火赤逃到內蒙古額集納旗東南區域之後,急行軍七晝夜,過黃河,翻賀蘭,隱蔽前行。在距脫火赤軍營50裡的地方,北元軍隊尚未察覺。沐英重新分配兵力,從東、南、西、北四面合圍,舉火為號,突然攻襲。果然,脫火赤以下萬餘軍隊被“包了餃子”,倉促之間未作激烈抵抗就投降作罷。

(四)對待“驚弓之鳥”、“殺雞用宰牛刀”——明朝最強軍團的第四次北伐。1381年正月,北元賊心不死,乃兒不花等遊擊部隊再次襲擾大明邊境。朱元璋忙於內政建設,恢復生產,數次減輕農民賦稅,削減軍費開支,嚴厲處罰貪腐人員。北元在與明朝的戰爭中,損失巨大,不敢直面如日東昇的明朝軍隊勢力,為了長期對抗明朝,減少大規模決戰,採用蒙古人擅長的游擊戰術。朱元璋漸漸對蒙古人的“游擊戰術”帶到厭煩,決定給北元一次徹底的大掃蕩戰役。為了解決對雲南梁王用兵的後顧之憂,朱元於是命常勝將軍徐達掛,湯和、傅友德為副,再次派出明朝最強的軍事天團,穩紮穩打,齊頭並進,防止類似二代北伐時陷入北元的包圍境地,並派出偏師,直搗北元軍事據點。同年四月十五日,傅友德的東路軍先鋒抵達內蒙古寧城東南區域,所在地的北元軍成“驚弓之鳥”,四處逃竄,未來得及逃跑的元軍人畜被大量俘虜。旋即,東路明軍北渡西遼河又遇到落荒而逃北元部隊,俘虜別裡不花、太史文通等北元將領,漸漸深入內蒙古,東路明軍放緩進軍速度,等待西路軍。以沐英為先鋒的西路軍北出北京密雲,馬不停蹄地攻取河北平泉、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為配合東路軍作戰,沐英渡過克魯倫河,進入外蒙古邊境,俘虜李宣的部眾,與東路軍會師。北元見九年前王保保誘敵深入的戰術未能奏效,也無可奈何。而明軍也不敢再次犯險進入包圍圈。雙方罷戰,明軍班師回朝,第四北北伐結束。

(五)奠定中國東北區域的遼東之戰——佔據奴兒干都司的第五次北伐。經過六年的休養生息,明朝民力、軍力大幅提升,成為東亞大陸最強的軍事存在。北元政權在塞北重新崛起,北元太尉納哈出也在松花江以北的森林草原上活躍起來,成為明朝潛在的威脅。作為強人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怎能把這個戰爭包袱丟給子孫呢?1384年,明朝收復雲南,元北勢力只剩遼東和漠北地區。於是,1387年第五次北伐開始。正月初二日,宋國公馮勝掛帥,傅友德、藍玉為副,趙庸、王弼、胡海、郭英為將,率領20萬軍隊東征,旨在剪滅北元太尉納哈出。此次出戰,朱元璋制定了出自“攻取元大都”的軍事策略,即兵出東蒙古草原,殲滅納哈出的左翼,斷其後路;再迂迴遼河流域,與正面大部隊左右夾擊納哈出。接令後,馮勝利用蒙古人麻痺大意之機,快速進軍,踏雪馳冰而去。二月初三日,馮勝達到通州,按朱元璋的“錦囊妙計”,派出探子,瞭解敵情。不出意料,納哈出以為漢人還在過春節,不會出兵,依舊分兵慶州與遼東。馮勝派出戰爭狂人藍玉出戰。藍玉,為戰爭而生的人,完全學會了姐夫常遇春的長途奔襲本領。此役,藍玉在大雪中縱聲狂笑,軍刀入雪,淘汰老弱,挑選精騎,向北國入伍的年輕軍士宣揚策馬草原的樂趣,講述“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至上榮譽。年輕軍士的士氣被徹底點燃,視戰爭的殘酷與茫茫大雪如狩獵般。藍玉,一騎當先,軍士爭先恐後追趕,馬蹄飛揚的雪片如散花的天女,嫵媚了草原。北元軍隊尚在宴席倉促應戰,章果來、不蘭奚都被俘虜。

藍玉開了好頭,初步證明了朱元璋和劉伯溫的軍事天才,也極大提升的馮勝等人對戰爭勝利的決心。接著,馮勝實施了第二階段的戰役。三月初一,馮勝率軍出松亭關,修築了內蒙古寧城,過河北寬城、平泉,直入大寧。此時,已完成了朱元璋對納哈出左翼作戰的目標,進入揮師遼東的戰役階段。五月二十一日,為防止漠北蒙古支援,留5萬人佔據大寧,馮勝率大軍直搗遼東金山。六月十九日,馮勝大軍疾進緩攻,包圍遼東,形成巨大的軍事壓力,派出降將乃刺吾亦力勸納哈出投降。納哈出試探逃匿,在茫茫大雪中,無處藏匿。於是軍心支援,多次派出納降使團,觀察盟軍佈防虛實。馮勝早有防備,在使團酒足飯飽後,帶使團參觀明軍如山的軍糧、精騎勁弩和火統神機;同時派出輕騎繞到納哈出後方,攔截其食物供應。納哈出在長期封鎖的狀態下,軍無鬥志,民無餘糧,只能選擇攜24萬餘軍民投降。馮勝以手下最為得力的戰將傅友德鎮守大寧,最終於成祖時將東北一帶納入“奴兒干都司”進行行政管理。

(六)“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致命一擊”——藍玉創造了歷史性勝利。為了拔除北元最後一個據點塞外和林,第五次北伐剛剛結束,休整3個月後,於1387年9月,朱元璋命藍玉為帥,唐勝宗、郭英為副,對北元政權進行第六次北伐,統兵15萬人,劍鋒直指蜷縮塞外的北元皇帝。1388年3月,明軍從秋季走入春季,駐紮慶州,派出明朝特有天才偵察兵四處喬裝打探,終於偵探察到藏匿在貝爾湖北元故帝的消息,藍玉的軍刀嗅到血的味道,無比興奮。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大明的精騎恢復漢唐血性,策馬揚鞭,深入塞北。次月12日,明軍如飛一般到達南貝爾湖,依然沒有找到元軍蹤跡,藍玉以為情報有誤,打算回師。王弼(明初的猛將軍之一)勸說大軍八千里,耗費糧草無數,無功而返,無法向朝廷交待。藍玉點頭,再次偵探,重新挑選先鋒主力,兵不炊煙,馬不嘶鳴,繞到貝爾湖東北,如飛鷹般突然發動襲擊。北元皇帝萬萬沒有料到此刻面對赫赫明軍,三十六行走為上,僅率太子天保奴、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倉皇逃竄。藍玉一面收繳俘虜,一面派出精騎千人窮追不捨。怨家路窄,忽必烈的後代慌不擇路,誤入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的手裡,兄弟百年間的仇恨再次到了結算期。也速迭爾沒有絲毫猶豫,將北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勒死,上山祭拜先祖阿里不哥。此役,俘虜北元貴族183人,軍民7萬7千人,軍馬4萬7千匹、牛羊10萬2千餘頭,並收繳北元寶璽、印章等行政工具,一舉蕩平北元政權勢力。

此後,蒙古分裂為韃靼蒙古(和林)、瓦剌蒙古(漠西)、兀哈良蒙古(遼東)三部,三部相互征伐中,韃靼蒙古和瓦剌蒙古相繼崛起。

(七)“肅清殘餘”——王子軍團的第一次北伐。1390年正月,朱元璋的兒子們經過戰爭洗禮,漸漸成為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尤其是燕王朱棣師從藍玉,善長長途奔襲,迂迴作戰。到了王子鍛鍊的時機,朱元璋也想效仿成吉思汗,成立王子軍團。於是燕王朱棣率傅友德、趙庸、曹興等人從燕地出擊,晉王朱岡率王弼等山西兵從晉地出兵。此役燕王朱棣為主力進攻,晉王朱岡為側翼少配合,征伐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等人。

3月初2,燕王軍出北京密雲,按藍玉套路,按兵不動,派天才偵探四處打探消息。在偵知北元太尉乃兒不花駐軍蒙古蘇赫巴託之達裡甘戛之後,藉助大雪掩護,秘密前行,快速進軍,取其不意攻其不備。30日,如馮勝取遼東般,朱棣將蒙古蘇赫巴託之達裡甘戛的蒙古軍團團圍住,困而不攻,並派出使者勸降。乃兒不花迴天無力,率部眾數萬人出降,並將數十萬頭馬牛羊獻於明軍。晉王不得戰爭精髓,無功而返。

(八)北元殘餘“望風而逃”——朱元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第八次北伐。1392年,朱元璋悉心培養的太子元標去世,太子黨藍玉等輔政班底走向社稷穩定的對立面。次年,藍玉案立案,株連斬殺1.5萬名元勳宿將。1396年,朱元璋68歲,在生命的最後三年裡,他還想著為子孫後代留一個太平盛世,他降服周邊所有武裝勢力,尤其希望徹底地消滅北元勢力。只要有北元勢力活動的消息,朱元璋就一個字:打。終朱元璋洪武一朝,北元蒙古勢力一直向遠離朱元璋的地方逃跑,一點也不能讓朱元璋知道他們存在的消息。1396年3月,一次不小心的狩獵活動,還是暴露了北元軍隊的蹤跡。為這一天,朱元璋足足等待了6年。馬上出兵,不留餘地,南京的聖旨由八百里加急快速送到北京。跟隨朱元璋的“創業一代”將領都已凋零,“二代”朱棣的軍事能力在第七次北代裡已經閃耀出現。於是,燕王朱棣掛帥,長驅直入,冒雪前進,悄然翻過徹徹兒山。北元在內蒙地區還是相當謹慎的,遠遠派出警戒人員,早早鳴警,狩獵的北元軍隊丟棄一切輜重,翻身上馬,馬上北逃,只有幾十人落為俘虜。朱棣乘勝追擊,在兀良哈禿城追上北元將領哈剌兀,又大敗北元軍隊。北元軍隊分散北逃,溜進大漠。朱棣追了幾十裡,終因地形複雜,軍隊分散,回師而返。

(九)“飲馬克魯倫河”,大敗韃靼阿魯臺——報一箭之仇的朱棣第一次親征。在明朝“靖難之役”前後,明朝陷入軍事鬥爭,對蒙古的軍事壓力減輕,且明軍集中兵力征服安南,無暇北顧。在這15年的時間裡,蒙古休養生息,且不斷試圖一統。代為北元的繼承者,韃靼蒙古盤踞北元故地,佔地最廣,實力最強,屢屢挑戰明朝正統。朱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公元1409年派丘福領兵十萬草原韃靼。不幸的是,丘福把蒙古當成15年前的“軟柿子”,輕敵致敗,全軍覆沒。作為第七、第八次北代統帥、朱元璋精神的繼承者朱棣絕對要維護漢人榮光,不遺餘力地剪滅北元勢力。在公元1409年丘福損兵折將十萬人之後,朱棣怒不可,大罵曾經的“靖難”英雄。但是望顧前朝英烈,徐達、常遇春、馮勝、藍玉、湯和、李文忠、傅友德、沐英、鄧愈等一眾大將都已凋零,僅存的老將郭英、耿煩文等“靖難之役”中去世,“靖難”張玉、朱能等戰陣能臣也已戰死,朱棣無不感慨,又從不感傷,不得不自任統帥再次出征。次年5月8日,朱棣追至克魯倫河(朱棣改名為“飲馬河”),偵探到到韃靼可汗本雅失裡及丞相阿魯臺出逃。朱棣終於找到往日的成就感,敵人望風而逃,秘訣只有一個“追”,於5月13日趕上斡難河(成吉思汗的髮際之地)再次戰勝雅失裡。這裡,朱棣陣營分為兩派,一派要求“擒賊先擒王”追殺雅失裡滅亡韃靼政權,一派“好大喜功”好大喜功積極向東擴大戰果。朱棣作為一為戰將的經歷多,戰略規劃的經歷少,無疑天平指向“好大喜功”派,也無懸念地殺敵無數,戰勝阿魯臺於興安嶺,驅本雅失裡以七騎逃遁。但是,明軍缺水、少糧、不得不班師回朝。韃靼部臣服於朱棣,失掉面子,恢復實力。經過兩年恢復,韃靼又馳騁草原。

(十)“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忙”,瓦剌部迅速崛起——朱棣“遇神滅神”的第二次親征 。在朱棣戰勝韃靼的第二年,即公元1410年,蒙古瓦剌部卻發展壯大。偏偏“才人多驕傲”,瓦剌部硬是撞槍口,於是朱棣大帝於1414年2月,再次出征。朱棣,率50萬大軍,擁有“馬革裹屍還”的戰將情懷,讓成年的太子監國。6月3日,朱棣烏蘭巴托擊潰瓦剌蒙古的部分遊後,進至蘭忽失溫。此時,瓦剌蒙古的戰爭潛力爆發,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將3萬人分為左中右分隊,以逸待勞,吸引朱棣明軍。朱氏皇族在與元蒙之戰中深悟蒙古誘故之術,作為戰術軍將朱棣將計就計,派出孱弱騎兵出戰。瓦剌蒙古軍人以為得計,越出山勢,策馬奔襲。不料,朱棣是戰爭行家,已經重用為炮,步騎炮相互接合,狙敵於陣前。瓦剌逃走,朱棣親率騎兵起直取中軍,一如成吉成思汗的“猛虎掏心之術”。瓦剌部丟屍數千人,亡命天涯。朱棣無奈,只得小勝而歸。 此後,瓦剌以少數兵力遊擊明軍,兵力損失與明軍相當,實力未損,長期與明軍打“持久戰”。朱棣不得不奔波作戰,顧此失彼,贏得面子失了裡子(戰爭物資)。

(十一)“面子比裡子重要”,撞槍口者死——朱棣屈虎趕蠅的第三次親征。朱棣“屁股沒有坐熱”,韃靼又趁瓦剌消停的第二年,襲擾大朝,進而冒犯明朝邊境重鎮。第六次鄭和下西洋之後,萬因來朝,明帝國光芒萬丈,朱棣不忍受蒙古部的騷擾。但北伐將領凋零的局面沒有改觀,且朱棣北征時臣屬崛起的不“明顯”,朱棣還是更相信自己,於是在1422年3月,朱棣墨守成規地沿襲以往的北代路線,大軍浩浩蕩蕩,一點“聲東擊西”的姿態都不做。毫無意外,韃靼在阿魯臺統領下逃跑,消失在茫茫草原。朱棣唯一的安慰就是在師途中擊敗兀良哈部,表面上統一中國東北草原、山脈及河流。

(十二)戰勝眼前的敵人,成熟未來的大敵,韃靼蒙古成為歷史——朱棣“痛打落水狗”的第四次親征。朱棣的脾氣一點不比“乃父”小,絕對地選擇“槍打出頭鳥”,於是取得戰役的勝利,戰略的失利。韃靼蒙古也是如“蒼蠅”般揮之不去,奈何為生存犯邊再次觸怒朱棣。公元1423年朱棣想也不想出就徵了,9月祖到達河北張北。此時阿魯臺的韃靼兵敗如山倒,部署大都投降瓦剌蒙古,只有部下阿失貼木兒率部投降明軍。朱棣沒有意識到更為強大的敵人瓦剌即將崛起,在10份降服韃靼王子也先土幹部後班師回朝。此後,瓦剌在漠北草原沒有敵手。

(十三)韃靼蒙古人“疲故戰術”勝利,瓦剌蒙古人“漁翁得利”——朱棣“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第五次親征。韃靼蒙古阿魯臺在扮演揮之不去的蒼蠅”角度何其成功,以致朱棣引以為天敵。修整3個月後,1420年正月,朱棣不顧身體欠安,執意北征。此時,內有唐賽兒起義,外有安南躁動,朱棣不為所動。4月3日,出征。4月25日,戰勝韃靼阿魯臺,驅逐其逃往蒙古哈剌哈河下游。在長達2個月的追繳中,韃靼蒙古人的運動游擊戰優勢暴露無遺,以致消失的無影無蹤。6月17日,朱棣漸漸感到身體不支,時歲無多。為避免秦始皇后秦軍亂世,朱棣寫好遺囑,安排重臣聯繫監國的太子及太孫。一個月後,朱棣結束如父親操勞的一生,但是朱棣的軍事素養較乃父相差較遠,間接促進瓦剌蒙古一統草原,為大明留下一個強敵。

朱元璋八次出兵北代猛將如雲,戰果輝煌,消滅及俘虜蒙古兵達百萬之多,將龐大的元帝國壓縮到成吉思汗之前的軍事水平;朱棣的五次北伐將帥一肩挑,打成擊潰戰,對蒙古形成軍事壓迫,每次殲滅敵有生力量不足萬人。究其原因,朱元璋用兵戰略上講究“謀定而後動”,以致敵“有生力量”為主的殲滅戰為戰役目標,戰術上講究奇正結合,“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朱棣五次北伐出兵線路基本相同,戰前對蒙古兵的佈局分析不足,往往以五十萬大軍擊潰敵遊擊部隊,戰役目標以驅逐邊境為要,對部將戰術授權較小,大軍在統一進退的情況下,無法趕上蒙古的退卻的速度。

第三,明朝的政治問題嚴重,在“強人政治”、高壓政治及君王惰政下形成惡劣的政治生態,導致明朝過早地陷入內政問題,長期採取防守型國防策略。

朱元璋在位時期,建立特務機構“錦衣衛”,秘密監查朝臣;打擊功臣集團,通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幾乎殺盡開國戰將。朱棣“靖難之役”後,建立由宦官統領的“東廠”特務機構,大殺建文朝文臣武將。明中期的“仁宣之治”十一年是明朝難得的“治世”,可惜兩任皇帝盡是短命皇帝,尚未完成對明朝初年的“強人政治”和高壓政治徹底改良。宣宗為了緩解民族矛盾,恢復財政經濟,收縮軍事防線,東南從安南撤兵,允許其自治,北方將9邊衛所內遷,做完成之君,開始採取防守型國防策略。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不得不由九歲的“長子”朱祁鎮(英宗)繼位。英宗時,由宦官執掌錦衣衛。時光荏苒,距朱棣第五次北伐又過18年,1438年瓦剌已統一蒙古草原,實力強悍。十年之後,瓦剌兵強馬強,明朝昇平日久,戰爭的天平開始傾斜。到英宗時期,“錦衣衛”、“東廠”等明朝前期強勢皇帝特務制度的弊端已暴露無疑。朱祁鎮,作為一個深宮長大的天子,自然而然依靠王鎮等內侍,志大才疏以為親征無敵(如宋代第二皇帝趙光義),以致釀成“土木堡之變”,50萬(一說20萬)軍隊陷入埋伏,從君到將淪為俘虜,以張輔為代表的前朝戰將悉數戰死,明朝由盛轉衰,此後100年,轉入對蒙古的防禦期。

在苦難中長大憲宗朱見深及孝宗朱佑樘的努力中興大明,一定程度上延緩明朝衰亡的進程。1467年,明朝憲宗朱見深集中力量消滅建州女真部族首領愛新覺羅.董山,進行“成化犁庭”。孝宗朱佑樘任用著名大將馬文升襲擊並收復哈密、控制吐魯番地區。但憲宗朱見深重用宦官,設立“西廠”,朝王朝在高壓政治的路上漸行漸遠。孝宗英年早逝 ,對政治改良有限。

長期內亂和外爭耗費了大明中期的太多財政。 明朝武宗之後,皇帝徹底對蒙古作戰失去興趣,對內政也力不從心。“嘉靖”時期,嚴嵩亂國,國勢劇烈下滑。此後又經歷明萬曆三十年“不上朝”,耗盡了王朝實力。以“萬曆三大徵”為勝利標誌的明朝最後的回光,也標示明朝“政局腐敗,黨爭形成,內無寧日,外有入侵”的局面形成。特別是東北女真政權崛起,內地叛亂不斷,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明朝與蒙古曠日持久300年戰爭中,民族分裂,相互征伐,一步步衰落,既戰勝不了明朝,也不能為明朝所戰勝,最終消亡在新興政權滿洲清政權的手裡



南渡唐後人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廣大的封建王朝。

歷史上,中國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的漢族政權和北方遊牧文明的少數民族政權,多處於對立狀態。

而元朝是第一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統一天下的政權,統治區域包括了遊牧地區和農耕地區。

元朝末年,朱元璋領導的紅巾義軍掃除群雄,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但元朝的勢力並沒有完全被消滅,而是退回了蒙古草原,仍稱自稱元朝,史稱“北元”。

明朝也沒有能力完全征服元朝的殘餘勢力。後來,元朝的殘餘勢力分裂為韃靼和瓦剌長期侵擾明朝北部邊疆地區,明朝修築長城以抵禦蒙古勢力。

明朝沒有能力完全征服元朝(蒙古)的勢力,也就自然不能統治其生活的地域了。


林城布衣10001


領土不是繼承來的,而是憑實力打下來的,沒有實力你怎麼繼承?你有實力,你就能打下更大的地盤,

明朝是中原王朝,他只對適合耕種的土地有興趣,而元朝治下的西部、長城以北的土地,無法耕種,所以他沒有興趣,至於東北地區,明朝也只是實行羈縻政策,防止他們形成部落聯盟威脅中原。

別說是600年前的大明瞭,即使是現在,管理這些地區的成本而非常高昂的,且基本沒有收益,這裡自然環境非常惡劣,並不適合居住。

明朝要打下長城以北,其實是很容易的,但是想長期統治,那就很困難了,你必須遷移老百姓數十萬過去,建設城池,然後從中原長期運輸糧食過去,駐軍十幾萬,而且,這還是一座孤城,想統治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就是天方夜譚了。

把哪些人遷移過去呢?估計沒人願意過去吧?就好比把你遷但貧困山區,估計你也不願意去吧?

所以,明朝打下這些地盤難度並不大,想統治這裡難度太大,且不能帶來什麼收益,還得不停的輸血,

對一個農耕文明來說,並不是領土越大越好的,明朝的地盤才是中原王朝統治的核心區域,


南朝史詩


名義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但是實際上各個汗國都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元朝的疆域實際上只包括中國和蒙古本土,而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

  統治全國的元朝被推翻之後,蒙古貴族企圖收復中原,於是不斷組織力量反擊。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蒙古採取征討和招撫並用的策略。其結果,雙方都沒有能夠如願以償,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明在二十多年間,對北元進行了一系列軍事征討,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然而他們知道,這離徹底消滅撤離中原的中央王朝元朝所謂殘餘勢力還差得很遠。蒙古的軍事力量雖然在元朝後期一度衰敗,但迴歸到了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復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質再次表現出吃苦耐勞、能征慣戰的特點。同時,明軍儘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戰,可是由於後勤、生活習慣諸方面原因,並未能佔據草原地區多久。北元一蒙古終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脅。《明史·兵志》說:"終明之世,邊防甚重",主要就是指對北方蒙古防禦而言的。為了保障北方邊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軍事勝之後,在能夠控制的蒙古地區和蒙明邊境建立了許多設置。這些設置,有的旋設旋滅,有的長期存在並有所變化。

  (一)設立羈縻衛所

  這類衛所以降附明朝的首領為都督、都指揮使、指揮使、千戶、百戶、鎮撫等官職,自己管理內部事務定期嚮明廷朝貢。蒙古地區最著名的是泰寧衛(今吉林洮安一帶),初以遼王阿札失裡為指揮使;福餘衛(今齊齊哈爾一帶),以海撒男答奚為指揮同知;朵顏三衛(今綽爾河流域),初以脫魯察兒為指揮同知。泰寧、福餘、朵顏三衛統稱兀良哈三衛或朵三衛,一直存在至明朝末年。在三衛的的西北面還曾設立斡難衛(今鄂嫩河流域)、堅河衛(今額爾古納左旗根河一帶)、海剌千戶所(今海拉爾一帶)、哈剌孩衛(今哈刺哈河流域)等,這些衛所在設立後不久都消亡了。在今包頭、呼和浩特、集寧地區一度設立官山、失寶赤、五花城、斡魯忽奴、燕只、甕吉剌等千戶所,隨著蒙古勢力的逐漸南下,這些千戶所也很快消亡了。 在明朝的西北地區,即今甘肅、青海西部,以及東察合臺汗國地區先後設立安定、阿端、曲先、罕東、罕東左、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八衛,以蒙古族首領為指揮使等官,有的還封以王號。

  (二)修築長城壕垣

  從鴨綠江起,沿著今撫順;昌圖,遼河下游、黑山、義縣、山海關一線,修築了壕垣。東從山海關起,西至嘉峪關,經過十八次大興土石,修築了長城,稱為邊牆,其中宣化、大同之南還修築了內長城,稱為次邊,這就是今日見到的萬里長城。這些化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而修築的長城和壕垣,基本上都是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南下。

  (三)沿長城壕垣設置重鎮,派駐重兵

  自明初至中葉,明朝先後設置了九個重鎮統領前線軍士,這九個重鎮統稱九邊鎮,即:遼東鎮(治廣寧,今遼寧北鎮)、薊州鎮(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西北)、宣府鎮(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鎮(治所在今山西寧武)、延綏鎮(治所在今陝西榆林)、寧夏鎮(治所在今銀川)、固原鎮(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甘肅鎮(治所在今甘肅張掖)。各鎮都有總兵官、巡撫,數鎮之上還有總督。這些封疆大吏統領的兵力,多時達百萬,少時也有幾十萬,約佔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二。如此眾多的兵力,當然基本上也是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騎兵。






歷史回放機999


導讀: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明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元朝雖然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封建王朝,但是國土的廣袤遠超出歷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腦還是“蒙古帝國”的共主-蒙古大汗。所以原則上元朝就是大蒙古國大汗領地加中原王朝版圖的總和,如果不是把西亞分封給了旭烈兀那麼元朝的版圖應改是這樣的:北到北冰洋、南到南海、東抵太平洋、西至地中海。況且元順帝是有計劃在保持建制的情況下退回蒙古草原的,大明作為傳統的大一統封建王朝能恢復中原統治已經是極限了。作為農耕文明的大明,對於元朝全部領土的繼承確實是有心無力。


元朝版圖之所以龐大,很明顯除了傳統中原大一統王朝的版圖外還有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亞到北冰洋的嫁妝。也就是說相當於其他王朝時期中原版圖+草原汗國+更遙遠的西伯利亞。當然由於西域是察合臺一系的汗國領地,所以在這一塊有所欠缺。下面我們就大明王朝實際版圖控制範圍與元朝面積有一定的反差原因做一下梳理。


大明王朝對於完全繼承元朝版圖有心無力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政治口號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所以在家天下的明朝君王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國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的意願很明顯,就是把元朝驅逐會草原老家在中原恢復漢家統治。傳統漢家王朝的版圖是哪裡?我們可以參照一下漢朝版圖:

西域+中原版圖+漢四郡+交趾,也就是北到長城加上西域就是傳統的中原王朝的版圖了。

漢四郡就不用說了從高句麗崛起就竊取了這裡,雖然唐朝在平定高句麗後短暫恢復國統治但是不算傳統版圖範圍。交趾也是同樣的道理,從五代十國時期失去後再明成祖朱棣時期曾經短暫恢復過統治。那麼剩下就是北抵長城、西跨蔥嶺了。西域從唐朝失去至今已有數百年,況且此時佔據這裡的東察合臺汗國異常恭順對大明稱藩納貢。所以明朝自始至終的想法就是恢復中原王朝的統治,而立國初期數次攻擊蒙古不過是為了解除對明朝的軍事威脅而已。

再說明朝雖然號稱可以和漢唐齊名,但是其軍事實力與漢唐還有不小的差距。明朝軍隊能夠保持對蒙古軍隊的優勢,除了元朝腐敗不得人心以外就是明朝軍隊對於熱兵器的熟練運用。比如三大營中的神機營在土木堡之變以前對蒙古作戰中就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想憑藉以步兵為主的神機營遠征大漠,想一戰定乾坤基本不可能。所以明朝對蒙古的政策是儘量削弱後冊封,減小蒙古對明朝的軍事威脅。如果大明想把漠北和西伯利亞納入版圖還真是有心無力。



退回草原的北元政權依然有相對健全的軍隊、政治體制、國號等,黃金家族依然在草原上保持著絕對的威信

當明朝北伐軍兵臨大都城下時,元順帝帶著宗親貴族、皇帝玉璽印信等撤出北京回到故地漠北草原。也就是說雖然元朝失去了中原領土,但是在草原的統治依然存在。就如同遼國天祚帝被金國俘虜後,但是在可敦城的西北招討司依舊在正常運轉一樣。所以耶律大石帶著200人就可以在可敦城拉起十數萬的軍隊進行西征。

後來藍玉在捕魚兒海一戰中俘虜了北元天元帝的皇子、公主宗室等數千人以及玉璽印信等物,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和太子隻身逃走。雖然此戰後黃金家族威信迅速降低,但是韃靼和瓦剌部的崛起也讓明朝頭疼不已。

明成祖朱棣的數次親征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靡耗很大。草原部落如同春風吹又生的小草總是此消彼長,最終也先率領的瓦剌在土木堡之變中擊敗大明導致蒙明攻守態勢逆轉。大明想徹底佔據漠北就更不可能了。


小結:

綜上所述,無論是大明的預期還是實力都不能徹底平定實力猶在的漠北草原。大明王朝想完全繼承漠北草原版圖,就如同讓大一統王朝長期把邊疆的羈縻制度改成直轄一樣困哪。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實力不夠

有領地可以接收誰不想要啊!但事實上不是明朝不想,而是它做不到。1368年明朝把元朝趕出中原後,元皇帝退居嶺北行省,繼續控制塞北廣大地區,史稱北元。而且在此之後,北元多次組織兵力南征,希望重佔大都也沒有成功,而

明朝事實上也多次組織北伐蒙古,如朱棣時期的北伐。所以一直以來雙方也不斷交戰,在《明史》中也記載:“終明之世,邊防甚重”,北元的勢力一直是明朝北方的威脅,直到明朝滅亡。明朝只好修築長城,抵禦騷擾。

可用性不強

再者北方大多都是苦寒之地,華夏民族作為一個農耕國家,北方土地不利於耕種,可用性不強,所以一直以來明朝的多次北伐也更多隻是為了削弱蒙古勢力,至於佔領他們土地的軍事行動則相當少。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元朝皇帝,是二位一體,也就是有兩個身份:在中原是大元皇帝,在草原是蒙古大汗。明朝接續元朝正統,但接續的只是元朝皇帝這一個身份,即在中原的皇帝。所以,大明也就不可能全部吞下元朝的疆土了。

但是,大明接續元朝的統序,也不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明朝的皇帝以及朝堂大臣自然不是傻子,所以,對於元朝廣袤疆域和政治資源,他們自然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因此,元朝這個短命帝國,對於後世中國版圖的定型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凡是元朝打下來的土地,基本上都被納入了今天中國的疆域;而凡是元朝沒有打下來的地方,基本上就沒法再納入今天中國的版圖了。

明朝之所以無法完全吞下元朝的政治遺產,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農業文明屬性所決定的。但也正是因為自己的這個農業文明的屬性,明朝能在中原取代大元。所以,這是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問題。有些元朝疆土、有些政治遺產,農業文明的大明就真得拿不下來了。

01.無法向草原輸出秩序,所以明朝無法繼承大元的草原疆土

朱元璋以及朱棣這兩個皇帝,在武功方面,朱元璋最厲害,朱棣差點兒意思,但也可以。所以,他們要是死命地揍大元,就是要把草原給橫掃了,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明朝可以向草原輸出武力,卻無法向草原輸出秩序。

大明憑藉中原的財富、憑藉中原的人口、憑藉明初還算彪悍的軍事能力,能夠佔據草原。

但是,佔據了之後,該怎麼辦?

大明得向草原輸出秩序,總不能天天在草原打仗玩吧。但是,在輸出秩序方面,大明就真得玩不下去了。

首先農業文明的屬性決定了大明理解不了草原;其次依照這個屬性發展的統治秩序又決定了大明不能統治草原。

明朝對中原能夠實現精細化管理,朱元璋和後世子孫在統治中原方面,比蒙古人不知道要精細多少。但是,委派官吏、規劃省縣、提點刑獄、佈政收稅,這些手段在草原統統玩不轉。

草原部落認可黃金家族的故事,可不認可你朱家皇帝的故事。所以,大明在草原就死活輸出不了秩序。同時,人家蒙元殘餘並沒有被明朝全部消滅,還盤踞在北方草原。所以,北方草原這片土地,明朝就吞不下了。於是,只能建九鎮、修長城,把那些不開化的蠻族封死在草原別出來。

但是,對於西藏,大明還是可以的。大元在中原搞漢化,雖然不徹底、很粗放,但為了統治也得搞。大元在西藏也是這個套路,就是搞臧化,不管真假,大元就是認可雪域高原的信仰,也就是藏傳佛教。所以,西藏問題,連大唐都搞不定,但大元卻給搞定了,不是無力手段而是宗教手段。

對於這個政治遺產,明朝自然是能接過來就接過來,一方面對西藏僧侶能封就封、能賞就賞;另一方面也不搞什麼中原秩序了,就是把分封的套路給搬出來;再一方面就是加強經濟聯繫,把西藏納入中原統一市場不就行了。所以,大明基本上算是搞定了西藏。

02.對於西域和西北大明努力過,但政治關係太複雜還是搞不定

大明也想成就秦皇漢武的豐功偉業,所以對於西域當然不願放棄。

那些廟堂之上的皇帝和大臣一天到晚都琢磨什麼?

皇帝天天想著挑美女、大臣天天想著收銀子。這麼想得話,你還不如直接說他們就想買個金扁擔去沿街叫賣呢。在馬斯洛金字塔,廟堂上的人,他的最底線也在第二層次上,稍微有點兒起子的也得奔著最高層次努力。

所以,他們的目標就是競比前代那些雄主賢臣。對於西域和西北這些地方,大明肯定要,因為漢武帝要、唐太宗要,明朝皇帝就得要。所以,才有哈密的五得五失。大明玩了命地向西北和西域輸出統治、輸出秩序、輸出影響,就是想把這片土地給吞下。

但是,有這樣幾個因素決定了大明真得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個是西北和西域一帶與蒙古的其他幾個汗國太接近,甚至大元后期就是人家的土地。所以,大明並不是從大元手裡去接收,而是要跟其他蒙古汗國爭。所以,這裡的政治鬥爭和軍事對抗就非常激烈。

另一個是大元是把中原的財富、雪域高原的信仰、草原的武力以及穆斯林的商業能力全給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大元的統治是一個系統,很穩固。而大明呢?大明沒這麼多政治資源可以憑藉,他只有中原的財富,對於穆斯林世界,大明看不上人家、人家也看不上大明。原因就是講故事講不到一起去,你講孔子、人家講真主,雞同鴨講,講不到一起去就乾脆最簡單地互相消滅。

所以,對於西域,大明努力過,但搞不定。西域搞不定,西北地區雖然自古便是漢人土地,但穆斯林的信仰已經滲入。所以,這些地方對於大明的總體統治,可以不搞事情,但提供的支持力度,就不夠強了。

輸出秩序、建立統治,然後才能收取力量、再去鞏固統治,建立這樣的統治系統才能最穩定。大明最穩定的統治系統,主要是中原地區。在中原地區,大明輸出了秩序、建立了統治,而且收益大於成本,收取了財富再反過來鞏固統治。而在中原以外的地區,大明就真心無法建立這樣穩定的統治系統了。

03.東北問題就是一個死結,不是明朝搞不定就是唐朝也搞不定

在西藏、在西北,大明都無法像統治中原一樣,建立一個穩固的統治系統。只能通過增加統治成本以維持一種脆弱的平衡,就是隻求這些地方不鬧事兒。

在北方草原,大明乾脆就修起長城,徹底放棄。在草原,大明可以輸出秩序、建立統治,肯定收取不了財富,因為草原太窮,但是卻可以收取武力,也就是草原的遊牧騎兵。但是,只要不打仗,中原王朝就肯定想著怎麼自廢武功,而不會思考怎麼建立強大的軍隊,因為擔心軍隊造反。所以,想放棄也好,不想放棄也好,最後的結果就是隻能放棄。

對於東北呢?

東北就是一個死結。這裡好像誰也搞不定。這是一片遊牧與農業、草原與中原交匯的地區。

要遊牧騎兵,東北有遊牧騎兵;要農業財富,東北有農業條件。按理說,這地方應該是個好地方。但就是地方太好,所以東北很容易搞割據,而且是徹底的割據,就是甩開草原、甩開中原,自己可以單幹。

隋煬帝伐高句麗、唐太宗伐高句麗,兩大帝國就跟東北這塊地方死磕了。但是,到最後也沒死磕出一個結果來,卻死磕出了一個做大的契丹。五代十國開始,契丹建立大遼,形成了一個既有草原武力又有中原財富的強大力量。

女真這個民族能夠在北宋後期和大明後期兩次做大,不是這個民族有多優秀,而是因為所在的位置太優越。把他們換個地方,別說兩次做大,一次做大都不允許。

大明既然接序了大元的正統,那肯定不會放棄東北。既然大元已經搞定了東北,那就順理成章、必須接收東北。對於女真人,大明也是嚴防死守,政治控制、經濟控制,凡是能用的手段全都用上。

但就是這個地方太牛,幹過遼東,就能封死大明對東北的武力輸出和秩序輸出,然後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王國。

遼西走廊這個關鍵通道,說是大明在這裡建立了關錦防線,於是遏制了女真。但反過來想:女真一旦割據遼東,遼西通道也就成了女真自我割據、封死大明的重要憑藉。

所以,大明後期在東北這片也就玩不轉了,只能建立一個比長城更長城的關錦防線,既封死了女真、也封死了自己。

最後總結:

大明之所以能夠取代大元,就是因為自己對農業文明的中原更瞭解,在中原比大元幹得更好。

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因為自己對農業文明的深刻了解,所以大明也就無法向草原輸出秩序,農業文明、特別是儒家文化圈以外的地方,大明就無法繼承大元的政治遺產了。

但是,大明一直很努力。對於西藏、對於西北、對於西南,凡是能建立統治的,大明都建立了統治。大明在繼承大元政治遺產方面,算是幹得不錯的。而且,在西南以及廣西、貴州這些地方,大明也在積極努力,一直在收拾這裡的地方割據力量。

西域這個地方因為信仰的問題、因為政治的複雜,所以大明很難建立系統性的統治,國力衰弱後就只能退出。

東北這個地方死活搞不定,不是大明搞不定,大漢和大唐也沒有徹底搞定。蒙古人搞定了東北,大明也接收了東北,但東北形勝與女真做大這兩個因素,只能讓大明望東北興嘆了。


減水書生


元朝疆土為何沒被明朝全部吞下

明朝是元朝的終結者,那為什麼明朝的疆土面積遠遠小於元朝的面積,元朝的疆土沒被明朝全部取得?這裡面有許多因素。

一、感情因素起重要作用,認識理解上存在偏差。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中國蒙古人統治的一個朝代,都講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朝代,鼎盛時期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約為1372萬平方公里。但這裡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元朝是蒙古帝國終結了宋、遼、金政權以後建立起來的,後又征服了西夏王朝並將其納入元朝疆土。要知道,元朝不等於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包括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伊利四個汗國和元朝帝國,元朝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是四個汗國的宗主國,汗國的管理權和治權沒有真正在元朝手中。元朝的列位皇帝更重要的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大汗的地位高於皇帝。當然,從名義上講,元朝擁有對蒙古帝國的統治權,但實際上,忽必烈取得蒙古帝國的汗位後,蒙古帝國已經分裂了。所以現在說元朝的疆土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實際說的是整個蒙古帝國的疆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元朝擁有的疆土。

我們之所以把全蒙古帝國的疆土納入元朝,一個因素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兼同時又是元朝的皇帝,似乎是一家人;另一個因素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情感”和“愛國”因素在起作用。

二是軍事實力起決定作用,沒有足夠信心收回全部疆土。

1368年明朝把元朝趕出中原後,元朝並沒有滅亡,而是退守漠北,繼續控制塞北廣大地區,史稱北元。並且北元仍然留戀中原地區,圖謀恢復其在中原的統治,並多次發兵南征,不斷嚮明朝統治地區發動進攻,希望重佔大都,東山再起,但都未能實現。明朝軍隊也多次北伐,希望消除北元對大明王朝在北方的威脅,甚至明成祖親自帶兵五次北上,出擊漠北。明對元的北伐戰爭,由於深入草原,戰線太長,整體以失敗告終。加之明朝軍隊在草原與蒙古軍作戰不佔優勢,客觀上給北元爭取了喘息時間,雙方在邊境地區不斷髮生拉據式的衝突,雙方互有勝負,都滅不了對方,只好形成對峙的局面,未能開疆擴土。

明朝時期,朱棣皇帝在位時,實際控制領土面積最大,約997萬平方公里,比元朝少了約375萬平方公里。

三是思想觀念起重要作用,農耕經濟削弱了開拓疆土的決心。

明代是由漢民族建立起的政權,是傳統的農耕文化,受小農經濟的影響,注重的是土地的耕耘。而元帝國統治疆域中的內外蒙古、西伯利亞部分地區等,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苦寒不毛,既不宜耕種又不能施牧,對大明的統治者來講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要收回這些疆土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似乎得不償失,

從明王朝統治者思想上就不重視這一部分疆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