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蒙古的问题上,如何看待″明修长城清修庙"?

临猗果农


两个时代的两种不同治理方法。

明朝政权来自元朝,而明朝又没有彻底打败元朝,只是把蒙古人逐出了中原。返回草原的蒙古人颇具实力,不时骚扰明边,两家又从未以媾和为条件坐下来认真谈谈,明朝只能以筑墙而拒之。

清朝是以强悍的小数对散弱的多数,从努尔哈赤开始就特别重视结成统一战线,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满蒙联姻和行军作战都带着朝鲜王子(人质),最后蒙古族的女人基本主持了满族人的后宫,直到顺治、康熙两朝都有蒙古女人在后面支撑的影子。这极大地安慰和鼓励了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与满族同心同德共战中原。为了羁靡蒙古族,满族放弃了自己的原始宗教“萨满”改信佛教,采取怀柔政策优待藏传佛教,在蒙界、承德等地大动土木兴建寺庙,以达到全面控制蒙古族的目的。

满族是一个非常聪慧的民族,对历史看的很透彻,把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运用于实践是非常成功的。它的修庙,效果强过明朝的筑墙。



尘垚4


导语:明清两朝对蒙古的政策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没有明朝两百多年对蒙古各部的封锁和分而治之,清朝怎么可能那么轻易通过联姻和宗教征服蒙古。

明朝对蒙古的政策不仅仅只有修长城 ,正是由于明朝的长期封锁政策和不断的军事打击,早在明初蒙古就分成鞑靼本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

晚明时期蒙古各部宗主察哈尔部已经极度虚弱,皇太极击败察哈尔部后成为蒙古各部共主,被尊称为博格达汗。

(一)明初北元政权的分裂

元政权丢失中原汉地的供养后,单凭蒙古高原脆弱的游牧经济,已经不能维持汉式的中央政权 ,在明朝的军事打压下很快分裂为鞑靼本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北元太尉那哈出(木华黎后裔)统率二十万大军投降明朝。辽东和东蒙古地区兀良哈人也一起投降 ,明朝设立了以兀良哈部为主的朵颜卫,以往流部为主的泰宁卫和以乌者部为主的福余卫,三卫统称为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

明成祖时亲自北伐蒙古,先后在斡难河畔和捕鱼儿海东追击、击溃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两部。永乐十一年(141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受封和宁王,向明朝称臣。

明成祖之后又与瓦剌部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瓦剌战败向明朝内附称臣。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

(二)达延汗的分封导致蒙古各部碎片化

瓦剌部短暂的统一蒙古高原后再次崩溃,蒙古各部又陷入了分裂中,黄金家族的达延汗在妻子满都海的辅佐下又一次统一了蒙古各部。

但是由于游牧经济的脆弱性,达延汗未能建立起像元朝一样的中央集权制度。只能按照草原传统,将蒙古各部分封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各自为政,达延汗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互相攻击继任的大汗只能管辖察哈尔部。

达延汗亲废除了元朝遗留下来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代替以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威胁黄金家族近两百年的"太师"一职彻底消失。

延汗将蒙古划分为察哈尔、哈喇哈、兀良哈、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六个万户。鉴于蒙古几任异姓权臣“太师”的影响,兀良哈万户之外的五个万户的领主都是自己的儿子。其中察哈尔万户归汗庭直辖,鄂尔多斯万户是济农(副汗)的领地。

就像汉高祖刘邦分封同姓诸侯国一样,达延汗确实解决了像阿鲁台、也先这样的权臣架空黄金家族的威胁,但达延汗死后蒙古各部更加分裂。最后被皇太极逐个击破,元朝的传国玉玺也到了皇太极手里。

(三)联姻、战争和喇嘛教使清朝彻底征服蒙古

(1)满蒙联姻可顶千军万马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就已经开始同科尔沁部联姻,娶了科尔沁贝勒明安的。

努尔哈赤二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四子皇太极、十子德格类全都娶的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女子。

清朝两百多年,爱新觉罗家族一共娶蒙古王公之女156名,出嫁蒙古的公主和格格430名,联姻次数之多居历朝之冠。满蒙联姻实际上是清朝皇室爱新觉罗氏和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之间相互婚嫁的"世婚",通过联姻蒙古各部牢牢的被绑在清朝的战车上,为清朝征服明朝和准格尔汗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2)清朝前期八旗军强悍的战斗力是摄服蒙古各部的主要原因

清太宗皇太极时率领八旗军征讨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林丹汗不敌八旗军出逃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林丹汗病死后皇太极俘虏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漠南蒙古各部见识到八旗军的战斗力之后纷纷臣服清朝。

康雍乾祖孙三代皇帝同准噶尔汗国开战,最后准噶尔汗国被彻底消灭,准噶尔部几乎被乾隆皇帝灭族。

(3)喇嘛教是清朝控制蒙古各部的最后一条锁链

通过联姻和战争清朝对蒙古各部的统治,已经远远超过其它封建王朝。为了保证清朝皇室世世代代统治蒙古,清朝在蒙古各部大力扶持喇嘛教,通过宗教势力进一步分割蒙古王公的权力。

清朝在蒙古地区分别册封了章嘉呼图克图和哲布尊丹巴两大活佛,分别控制内外蒙古所有的喇嘛教寺庙。蒙古各部的王公大臣都是两位活佛的弟子,有时候他们的一封书信就能消初一场叛乱。

到了清末,蒙古地区一共有一千九百多座喇嘛教寺院,几乎每个蒙古牧民家里都有一个儿子当喇嘛。

清高宗乾隆帝曾言:"驾驭外藩之道,示之以谦则愈骄,怵之以威则自畏,此二言若子孙世世能守,实大清国亿万年无疆之庥也。"

结语:单独割裂的看待明清两朝的政策是不全面的,也不能看到政策发展的底层逻辑。一代人做一代事,步子迈的太大会扯到那啥,不要以为自己比古人聪明,实际上明清两朝都做符合那个时代的最不坏的选择。


来自边境之光


凌烟阁来回答。

明朝在群雄混战中取得了天下,这是朱元璋说的。在朱元璋称帝前,明军与元军几乎没有什么硬仗,硬仗都是称帝后。元顺帝被赶出大都之后,明主动出击,与北元之间又有两次大仗:一次是沐英领兵的和林之战,另一次是蓝玉领兵的捕鱼儿海之战。经过这两战之后,蒙古人被打的一蹶不振,内部就分裂了,开始他们的内部纷争。

此时,大明在北方长城之外有卫所,以防备和监视蒙古。

到了朱棣时期,因为供应粮食实在太困难,长城以外的卫所基本陆续放弃了。除了辽东、关西等地羁縻卫所还在发挥功效之外,长城以北的地方基本都放弃了。

其后明朝防备蒙古人人的做法主要就是修长城。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明朝对蒙古从主动防御(出长城进攻)变成被动防御(依靠长城)。此后直到明亡,明朝都是被动防御为主。

而清朝则与明朝不同。

在后金(清)崛起后,陆续通过战争,把漠南蒙古整合进了清。在入关后,外蒙古不愿受准噶尔汗国的统治,就主动投靠清朝,后来又陆续统一了西藏、西域(消灭准噶尔之后)。在从北到西到西南的广大疆域上,都是蒙古人。

因此,清朝考虑巩固统治的方法,就选择了藏传佛教。在蒙古人的地方要求蒙古人都得信教。

对于清朝而言,蒙古人信教大有好处:

首先,藏传佛教要求信众定期要到庙里参加活动。这就导致蒙古人不能游牧得太远,他们被庙给固定住了,至少是半固定住了。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是游动,有事骑马就上,现在他们被固定了,丧失了机动性。

其次,宗教宣传人要向善从善,这从内心减少了蒙古人的杀气,降低了他们的战斗力。冷兵器时代战斗意志和士气是保障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没了杀气、没了斗志,战斗力也就大打折扣。

因此,康熙曾经得意滴说:一座庙顶十万兵。

除此之外,清朝还用通婚、特别封赏等方式笼络蒙古人,维持庞大疆域的稳固。

小结一下:清朝因为出身也有游牧成分,他们知道统治游牧地区的逻辑,因此采取了主动经营的方式,喇嘛庙成了这个经营的一个象征。

结论:

对待蒙古人,明朝从最初的主动进攻,之后变为被动防御,表现出的方式就是修长城。而清朝则深谙游牧的逻辑,用喇嘛庙这种方式,化解了蒙古人的力量。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时常受到游牧文明的冲击,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秦时蒙恬北击匈奴、汉朝十位公主与匈奴和亲、“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等等。可见,不同的朝代,对于不同的蒙古形势,不同的统治者施行的政策非刚即柔。明清时期亦是如此。

在问答题主“在对蒙古的问题上,如何看待‘明修长城清修庙’?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明清两朝对于蒙古问题的政策与背景。

一、明朝:御蒙古于长城外

从明洪武五年至万历二十六年,明朝统治者对于长城的修缮从未停止过。其主要采取分片、分区、分段的修筑方式。与此同时,为了有效的防务,明朝将长城全线分为九个边镇进行管辖。据相关学者推算,在明朝每修1公里长城就要至少耗费白银7700两,明朝共计修建长城约6300多里,所以至少耗费了4850多万两白银。


虽然明朝统治者耗费巨资修长城,但是明逐蒙古于大漠而立,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主要旗号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试想,如果明朝不以血肉之躯继续抵御蒙古,而去和蒙古和亲妥协岂不打了朱元璋的脸?

二、清朝:三道“隐蔽长城”

乾隆皇帝曾说:“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在满清入关前就早已控制了蒙古各部,所以清朝其实实行的是满蒙联合统治。虽然清朝没有继续修筑实体长城,但实际上它一直在修筑三道“隐蔽长城”。


第一道是血缘长城,有清一朝满蒙贵族之间的通婚达500余次。第二道是隔离长城,在蒙汉边界划出上千里无人区,并实行蒙汉分治。第三道是思想长城,清朝统治者重视佛教,他们在蒙区大力推行喇嘛教,企图用思想的教化把凶悍的铁骑变成温顺的喇嘛。

三、明清对比:刚与柔的优劣

修长城的刚与修寺庙的柔,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对待少数民族政策的方法,至于孰优孰劣我们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具体分析。


有人认为明朝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修筑长城,但还是无法抵御满洲铁骑的入关,真是吃力不讨好。而清朝则巧妙的利用“隐蔽的长城”笼络住蒙古人。虽然单从历史的结果来看,清朝的政策确实更加有效。但是我们无法否认明修长城带给大明的近三百年的稳定,所谓“不和亲,不割地”,汉人的民族气节更是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宝贵遗产。


予知君


“明修长城清修庙”,是坊间舆论对明清两朝关于蒙古战略的笼统看法,也是两朝对蒙关系的直观体现!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史实话题,客观上讲,清朝对蒙策略是历代王朝怀柔政策的巅峰!

长城是我国古代中原王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兴建的军事设施;始建于秦朝,经历代王朝的兴建与修缮,形成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防线。明朝时期北元败退漠北,明洪武与永乐两朝虽多次北伐,但始终没有彻底消灭蒙古政权,随即重修多处长城和增建重要关隘要塞:英宗时期亲征瓦刺,爆发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大明王朝更加注重长城军事工事,至此明修长城达到历史高峰,我国现存的万里长城多数是明英宗之后历代明朝皇帝修建的!然而耗时耗力的万里长城最终也没有抵挡住满清破关的脚步!明自建立伊始,蒙古诸部对中原的军事高压和边境骚扰贯穿整个大明朝。在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岁月里,明朝始终无法铲除或征服蒙古诸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包袱和军事负担,北方边患加速了帝国的瓦解!

明末崛起于东北的女真部落,在入关前通过战争与安抚,分解科尔沁部和歼灭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所属的察哈尔部,得到了蒙古部分部落的拥戴,皇太极成为蒙古汗国名义上的新君主即蒙古大汗,从此历代大清皇帝兼任蒙古大汗;确立了满蒙一体和满蒙联姻的政治构想以及蒙古八旗与内外蒙古的权利构架,同时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同级处理蒙古时宜,分而治之;并颁布蒙古律法,清朝入关后,康熙皇帝剿灭葛尔丹准葛尔部,于1691年与蒙古诸部在多伦会盟,由此满蒙关系由朝贡关系转为隶属关系,正式确立了清朝对蒙古诸部的行政管辖权。

清朝统治蒙古奉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理论思想,在深化联姻与会盟的同时严控关卡和广修庙宇;保护蒙古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权贵利益。特别是维护蒙古宗教信仰上做到了极致,在外藩蒙古、京师、盛京、五台山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喇嘛教寺庙,尊崇漠北与漠南活佛,弘扬藏传佛教为国教,乾隆时期大修雍亲王府使其改造成与皇宫规格一致的喇嘛寺—雍和宫,派驻总理大臣统辖清藏、新疆、蒙古的藏传佛教,被视为全国宗教中枢。

通过大兴寺庙,满蒙一体从精神信仰上真正站在了一起;使蒙古在思想上臣服于大清;清朝皇帝多次得意感慨:”一座庙,胜过十万兵”的言论!

不能不说清朝对蒙古的统治是高明的有效的,它不仅使蒙古成为了清朝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为我国现代版图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功不可没!

当然,清朝严厉的联姻、设卡、盟旗、民族政策使蒙古社会沦为落后、愚昧、寡民、分化、原始的现实历史窘境!在清朝~民国近300年的历史中,蒙古作为一个被隔离的社会单元,长期处于人类发展的低级阶段!是福是祸留给蒙古人民来评说吧!






前程HAN


二者对待蒙古的措施,从效果上来看,大清修庙更甚一筹,有效的拉拢了蒙古人,反倒是明朝,后来拼命修长城,只能被动防御。

明朝对蒙古,奉行强硬政策,国力强盛的前中期,一个字“揍”,后来国力不行了,就拼命修长城,守。其实,造成这种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们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以及对北方游牧势力的戒备,这也反映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明朝依旧是选择过去诸多中原王朝的做法,以一道长城,阻隔南北,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安享太平。效果我们也看到了,明朝始终边患为靖,还耗费着宝贵的国力。

而清朝呢,对于蒙古,选择了怀柔政策,表现之一就是跟人家做了“教友”,以喇嘛教作为跟蒙古各部套近乎的工具,告诉蒙古人,满蒙是有相近文化、共同习俗的群体,马背上的一家人。给人家修庙,人家高兴都还来不及,以为你是给足了面子。但是,哪里知道,修庙背后清朝的小算盘:修庙算什么,我巴不得你们都信教,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清朝必然是知道喇嘛教的副作用的,知道它对一个民族尚武习性的消磨,所以蔫坏蔫坏的大力在蒙古扶植喇叭教,还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让人心甘情愿自废武功,用宗教来做控制工具。

这么一比较,可不就是清朝比明朝政策更灵活,更高明?这也难怪康熙曾评论道:“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乾隆也沾沾自喜道:“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之所以蒙古和后金能有得这么近,恰恰是因为大明是共同的敌人。大清之所以能把蒙古人收拾得服服帖帖,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沙俄东扩,压缩了蒙古人的战略纵深,蒙古人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像以前一样打不过就跑的把戏了,只能在一亩三分地里识趣过日子。


吐蕃国护法国师鸠摩智


您好!我是春燕,您的问题我来答。

在对待蒙古问题上,如何看待“明修长城清修庙”?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

一、这要看长城在明朝和清朝统治者眼里的作用是什么?

1、对于明朝来说长城是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①明前期(1368年—1447年)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出兵15万分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将军冯胜、蓝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年—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

②明中叶(1448年—1566年)长期的大规模兴筑。“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众多长城重镇。

③明后期(1567年—1620年)隆庆、万历之际,蒙古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辽阳。”三岔河指辽宁海城市西北60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辽河套长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易以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2、对于清朝来说修长城的目的是要保护龙兴之地,实行种族隔离,因沿壕植柳,称柳条边。

虽然清代有过康熙的“不修边墙”令,但只是形式大于意义,实际上清代长城的规模相当大,且地域跨度之大空前,其修筑范围基本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黄河以北尤为密集。

清朝统治者以“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重地”,防止其“龙脉”受损为由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实行种族隔绝,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壕沟,沿壕植柳,称柳条边。柳条边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清朝统治者极大的败笔,在一个国家内,汉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辽东自战国时代的燕国起就纳入中华版图,明末的时候,辽东地区仍然生活着数百万汉人,然而后来辽东汉人或被后金军队屠杀,或被强行迁出关外,禁止汉人进出东北。这一野蛮政策使得东北人口锐减,导致沙俄轻而易举殖民东北北部,割走中国1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直到民国时期,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用火车将大量人口运输进东北,才避免了东北再次遭帝国主义国家瓜分的厄运。

二、要看看明朝和清朝的统治者和蒙古的关系如何?

1、明朝和蒙古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仇敌

元朝末期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财宝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流民“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见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哀流民操》的悲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甘压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朱元璋

2、清朝和蒙古是世代交好血脉相连的亲友

努尔哈赤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编旗、联姻、会盟、封赏、围猎、赈济、朝觐、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部民的联系与辖治。后漠南蒙古编入八旗,成为其军政的重要支柱;喀尔喀蒙古实行旗盟制;厄鲁特蒙古实行外扎萨克制。后康熙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喀尔喀就是如今独立出去的蒙古国)清朝对蒙古的抚民固边政策,其经始者就是努尔哈赤。满蒙联姻一直是清朝的国策,不仅巩固了双方的政治联盟而且蒙古各部也是清朝统治者最稳定最可依赖的力量。

满蒙联姻

三、我们再说说蒙古的统治者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后,以汗权天授,加强汗权,利用长生天的思想,实现其统一,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至忽必烈建立元朝,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封建的君主制度,国师西藏高僧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在等级制度和佛教思想方面,充分说明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在《蒙古秘史》一书中反映出了时代的意识,他们把蒙古的汗和天之子合为一体,认为天就是佛,佛主天从,蒙古汗不是天的子,而是佛的化身,成了佛汗合一,佛是永恒而至高无上的,佛教思想逐渐融合了蒙古原来的社会思想,瓦解了蒙古传统的崇天思想。

忽必烈与西藏高僧八思巴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无道。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

总结:

我的看法是明朝和蒙古因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严防死守所以大修长城;

而清朝时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扎萨克制”。(扎萨克,官名,“执政官”的意思,是一种清朝主要对蒙古族和满人授予的军事、政治官职爵位。清代将蒙古族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札萨克,由蒙古的王、贝勒、贝子、公、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将军、都统监督。)

一是必须建立社会秩序,建立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管理组织;

二是蒙古地方组织只能属于中央,而不能产生与中央相抗衡的新的政治核心的基础,因而在制度设计上要采取必要的分割和羁縻措施。于是就有了盟旗制度在蒙古的实施。

其三是制度的建设必须与蒙古社会传统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清朝就因势利导的支持和提倡了藏传佛教。在清政府的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成了麻痹蒙古人民的工具。

以上是飞翔的春燕的回答,欢迎您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您留言交流。谢谢!


飞翔的春燕


“明修长城,清修庙”,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明朝修筑长城历史最长,最为坚固。而到了清朝统治者不休长城,大量修筑庙宇,承德避暑山庄外围的12座庙最具代表性。

那么,为什么明清两朝在对蒙古问题上采取的策略有所不同呢?

在对蒙古各族问题上,清朝的统治者是聪明的。清朝修建庙宇,喇嘛庙、清真寺等等,对待各族问题上采用怀柔政策,安抚结盟。

用文化笼络蒙、藏、维族、回各族密切与各族联系,这样的政策更有利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拉进关系,和平共处。

而明朝对待游牧民族的态度是打压和防御,大量修筑长城,防御入侵。可是长城最终还是没能堵住蒙古的铁骑和满洲的入关。

所以说,清朝统治者的见解想法是比较高明的,不用战争的心态去征服人心。搞好关系,你来我往,让他们不和大清作对。


山颠一壶清酒r


当然,万里长城挡不住铁蹄心例子很多,破城首先是守城者数十或数百年前开始就巳先开始破心,不论攻城者是谁,城破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修庙想在精神上征服人,统一思想,拉近关系,也要这“精神"有魅力才行,至今还没听说泥塑木雕曾在实战中能敌百万雄兵,或在和平年代能统一思想,统一信仰。信民最实际,保不了肚子不痛的菩萨是不肯拜二回的!

因此,明代防御最有效的办法是富国强兵一一有关无防肯定不如兵强马壮,即使平原无险敌人也不敢来犯;而清朝修庙正该供的全国的百姓一一保江山活神绝对比死神强!


野乔342


汉人和蒙古打了几百年,其实也不算了解,直到明朝中叶,西方断绝,北方蒙古已经连铁锅都弄不到,才开始相互开放,安稳下来

满清我虽不耻,但评价很高,是他们比之前的所有东北渔猎民族,有一种"阴"的东西,所以他们统治奴役中国人和蒙古人都很成功

利用藏传佛教是满清削弱蒙古顺水推舟之事,凡是有利他们控制蒙古的事情都乐意。

可惜天道好还,当初弱小时为了与东北蒙古争夺,采取的与蒙古部落和亲政策最后导致近亲血脉,连续几代皇帝生不出,即使没有西方冲击也该亡了,如果不是康熙和乾隆共上台120年的长寿皇帝,可能不到百年就亡了(最后50年是汉人续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