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建设面向“大国竞争时代”的海上无人作战力量

美军认为,海上无人作战力量是构建“分布式杀伤”和分布式海上作战环境的关键部分。基于未来海上无人化智能作战的需求,美国海军大力投资推进海上无人作战力量发展。

一、积极推进海上无人舰队建设

针对未来海上作战的需求,美军希望未来无人水面舰艇具备强大载荷,充当大型传感器平台或武器发射平台,并能以较低成本在海上部署。美国海军积极推动更多传感器和智能化武器入列,让它们实现分布式联网配置。


美军建设面向“大国竞争时代”的海上无人作战力量


2019年12月,美国海军提出一项名为“海上列车”(Sea Train)远程无人作战舰队的新计划。该计划由无人舰艇组成的舰队携带弹药、监视和侦察模块,并以彼此相互连接的编队形式在世界各大洋长时间航行,执行巡逻、侦察和攻击任务。这些无人舰艇将通过特殊技术减少海浪的影响快速航行,可以执行最危险的远洋作战任务,而且无需返回港口。随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公开对外征求设计方案,希望能在2024年前使“海上列车”概念进入原型舰试航阶段。每个“海上列车”编队中无人舰艇的具体数量尚未公布,但美国海军希望大型无人水面舰艇满载排水量达到2000吨,长约55-90米,能够携带反舰导弹和对陆攻击导弹。

除“海上列车”外,美国海军还于2019年3月提出打造一支由10艘大型无人水面舰组成的“幽灵舰队”计划。这些舰艇的吨位跟小型护卫舰相近,舰上将搭载标准-6导弹和众多传感器,战斗力强大。“幽灵舰队”探测距离比普通的驱逐舰或巡洋舰更远,一旦发现威胁,这些无人舰会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美国海军目前已经订购了两艘无人舰,未来五年内还会继续增加订单。“幽灵舰队”将成为美国应对俄罗斯高超声速武器的一种有效手段。从美国方面公布的信息来看,“幽灵舰队”就如同一个个移动的雷达加导弹,不但可以提前发现目标进行第一波的拦截任务,还可以通知后方进行准备。依据美国方面的说法,“幽灵舰队”就算不能完成高超音速武器的拦截,也可以让美国有了准备,进行第二波的拦截,不至于如此被动。

美海军计划在2020~2024年间用大约40亿美元购买10艘大型无人水面舰艇和9艘大型无人潜艇。这些机器人舰艇可在美国海军面临削减和放慢传统有人舰艇采购建议的背景下,帮助其继续壮大舰队。2018年2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其反潜持续跟踪无人水面艇(ACTUV)项目正式移交海军研究局,11月开始在夏威夷海域开展续航和自持力等方面的测试。8月,美国海军向波音公司授出MQ-25A无人加油机研制合同,首批4架计划2025年开始在航母上部署,执行空中加油和情报监视侦查任务。至此,历时近20年的航母大型舰载固定翼无人机论证和验证落下帷幕,进入型号研制阶段。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海上编队的感知和打击能力,为创新战术战法奠定基础。积极验证无人系统跨域集成能力,2019年8月的“先进技术演习”中,试验了潜艇发射“蓝鳍”-21无人潜航器,“蓝鳍”-21无人潜航器随后释放2个微型“沙鲨”无人潜航器和1架“黑翼”无人机,由“黑翼”无人机作为潜艇和“沙鲨”无人潜航器的通信中继,实现水面和水下的跨域通信与指控。为避免海军陆战队员的伤亡,美军正在对一种名为“海上暴徒”(Sea Mob)的无人飞行器进行测试。该无人飞行器“能够执行自主编队任务”。也就是说,这些编队飞行的无人机可以自主发起协同攻击。

二、无人作战装备大量入役海军舰队

近年来,美国快速推进海上无人装备的发展应用,研制了一大批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无人机等,随着这些无人作战装备研制成功,未来将逐步入役美国海军舰队。


美军建设面向“大国竞争时代”的海上无人作战力量


一是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ACTUV)是美国近年打造的无人反潜装备中的一员,长40米,满载排水量125吨,柴电推进,最大航速27节,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作战半径达10000海里(航速12节)。ACTUV最大续航力70天,可实现至少30天的有效跟踪,并开创了贴身持续跟踪的反潜战模式。ACTUV平时在预定海域巡游,其他反潜平台/装备发现潜艇目标后,将潜艇大致位置信息发给ACTUV。接收信息后,ACTUV驶向目标海域,并用多种声、磁传感器近距离探测潜艇。ACTUV确认潜艇目标后,通过高分辨率声呐精确定位目标,自主规划移动方向和航速,实施持续跟踪,将大幅提升美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


美军建设面向“大国竞争时代”的海上无人作战力量


二是MQ-4C无人机。MQ-4C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有多种传感器,具备持续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同时还可执行通信中继任务。在中继通信方面,美国海军可出动3架MQ-4C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就能为距卫星4700海里的作战区域提供通信链接,确保海战场的通信畅通。即便卫星通信系统受到干扰或摧毁,也能依靠无人系统搭建临时的通信网络,极大提升未来战场的作战灵活性。

三是分布式敏捷反潜系统。分布式敏捷反潜系统主要利用数十个无人潜航器组网,首创自下而上探潜模式,克服了海面、海底声散射的影响,在6千米潜深能仰视18万平方千米,保护己方航母打击群等高价值目标。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于2010年开始研发,2013年完成大潜深测试,2016年完成海试。

三、无人舰队将颠覆未来海上作战

随着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的逐步入役,无人装备将在未来空中、水面、水下情报监视侦察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实现各维度态势感知能力的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以前水下作战环境复杂导致感知能力弱的局面,极大提升水下作战能力,同时也能大幅拓展水面作战范围,拉大与未采用无人系统国家的作战距离,从而形成巨大的作战优势,对未来海上作战具有重大颠覆性影响。

一是大幅拓展舰队现有作战能力。凭借其长续航力、大航程的特点,无人系统可为编队提供大范围情报、监视、侦察能力,广泛开展空中、水面、水下、水雷等目标探测,或装备大型电子诱骗和干扰系统,干扰来袭目标。如正在研发由水面舰布放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作战半径达1670千米,可执行超视距目标指示和中继通信任务,未来可能还会扩展打击功能,将有效提升舰队作战能力。

三是未来将出现海上无人自主作战新样式。海上智能化无人作战平台还可进行潜艇战和反潜战、反水雷战、对敌干扰和破坏等任务。“海上列车”远程无人舰队相当于空中无人“蜂群”“狼群”战术,包含有打击、侦察控制、海上补给等平台,智能化无人作战平台实现侦打一体,可根据作战样态而改变,如执行远程打击任务时可装备大量导弹,执行近程打击任务时则换装为火炮。一旦美国“海上列车”无人舰艇编队开始服役,美国海军可大幅减少对有人舰艇的依赖,降低有人舰艇执勤力量和作战成本。“海上列车”无人舰队是美国海军针对未来信息化作战和体系对抗的一种很好的作战方式。

三是创新未来海上作战新模式。如正在研发验证的预置式装备将开启深海潜伏、必要时唤醒进行突袭打击的新模式,拓展了作战空间,能极大的扰乱敌方作战部署,达成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正在加紧发展的无人机群作战概念与装备一旦成熟,将推动现役大型昂贵有人平台功能向众多小型廉价无人机、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上分散,推动作战向无人化迈进。在试用中的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开创了贴身持续跟踪的新型反潜模式,保持了对潜艇方位的实时定位。“海底星座”开创了自下而上探潜的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海底混响对探测的影响,能形成上万平方千米的探测范围,极大改善探潜能力。

结语

未来社会将是智能化社会,与之对应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美国海军着眼于未来智能化战争的需求,积极谋划海上无人作战力量建设,目的就是掌握未来智能化战争的主动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