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宋太祖趙匡胤幼年喪母,家道貧寒,靠父親擔在籮筐裡走南闖北,打工賣藝,從小就看盡了世間的眉高眼低,嚐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長時期的江湖漂泊生涯,養成了他喜打架,愛賭博,而且賭輸不給,賭贏必要的賴皮性格。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力強,且又會一些武藝,凡是與他家發生爭鬥的,多為敗家。有一年,他在河南地面闖了禍,官府派人四處捉拿,他就偷偷地溜過潼關,來到陝西,進入華陰地面。當知道官府捉拿的危險已悄然離去時,他才覺得腹內空虛,四肢無力,實在是一步也挪不動了。可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華山的陳摶老祖正在華山腳下恭候著他呢。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在華山腳下的玉泉院廣場上,橫躺著一尊大型雕像

雕像長12.8米,高5.6米,雕刻的是一位寬面長髯、側身而臥的老者——陳摶!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陳摶老祖,字圖南,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人,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學者和道教詩人。唐朝長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便發誓不求祿仕,遂隱身山林,以山水為樂。傳說他來華山隱居的路上,碰見一位老者肩挑籮筐,兩隻籮筐中各坐著一個男孩,當老頭從他身邊經過時,他大呼一聲:“天下由此定矣!”高興得差點從驢背上掉下來。此後逢人便說,那老頭一肩挑了兩盤龍。那老頭,便是趙匡胤的父親。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陳摶畫像

陳摶老祖算好趙匡胤這天要來華山避難,便裝扮成一個賣桃老漢,挑著桃筐,攔在華山路口。趙匡胤走一步,歇一步,又飢一渴,又困又乏,心裡正盼著遇見個賣吃喝的,好吃一個飽哩,誰知瞌睡來了就有人遞枕頭。他老遠望見兩筐鮮桃,又紅又大,頓時腳上來了勁兒,於是一鼓作氣跑了上去,不問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不一會,兩筐鮮桃便所剩無幾。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趙匡胤

吃罷桃,趙匡胤將嘴一抹,橫下扁擔,依著籮筐,倒頭便睡,還不時地把他那雙自大臭腳伸進陳摶老祖的懷裡。

陳摶老祖也不喚醒他,就在一旁悄悄地等著。一直等到日落西山,趙匡胤才醒來。可是他扛起盤龍棍,扭頭就走。陳摶老祖連忙攔住說:“你這位壯漢,吃了我的桃,還躺在我的扁擔上睡了一覺,睡醒了分文不給,連個謝字都沒有,扭頭便走,講不講理呀?”

“要錢?要什麼錢?多少錢?”趙匡胤從來就不懂得吃了東西還要付錢。

陳摶並不生氣,仍然心平氣和地說:“得了,我看你也付不起,就要你一文錢吧。”

趙匡胤一聽哈哈大笑,想這老頭好生奇怪,兩筐桃子才要一文錢,就慷慨大方地說:“好,一文錢就一文錢。”可是,他在身上摸了半天,連一文錢也沒有摸出來,不由羞得面紅耳赤。

陳摶老祖一看,一文錢難倒了英雄漢,忙找了個臺階給他下:“沒有錢不要緊,只要你陪我下一盤棋,贏了我,就算你付了桃錢。”趙匡胤心想,別的我不會,下棋賭博我可是行家,我不光要贏桃錢,還要讓你連家裡的桃樹都輸個精光呢?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頭一盤,趙匡胤贏了,他越發得意,硬要來第二盤。陳摶老祖說:“你還了桃錢,也就罷了。天色已晚,我要回家呢。”趙匡胤急忙拉住道:“別忙老頭,下一盤棋我還要贏你家的桃樹呢。”陳摶老祖哈哈一笑說:“要是你輸了呢?”趙匡胤說:“我就賭這根盤龍棍。”


誰知第二盤還沒走幾步,趙匡胤就敗下陣來。陳摶二話不說扛起盤龍棍直奔華山而去。趙匡胤豈肯認輸。跟在後面連喊帶叫:“再來一盤,再來一盤!”就這樣喊著叫著,等他追上陳摶時,已來到了東峰下棋亭。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此時明月當空,天宇如洗,山空谷靜,萬籟俱寂,只有清風徐徐吹來,山巒隱隱如黛。趙匡胤從未體味過如此美妙的情景,直覺得身處境外仙天,不由一陣陣如幻如痴。直到他發現坐在石桌對面的已不再是賣桃老漢,而是一位白髮飄髯的老道長時,才想起自己是追著賣桃老漢來再殺一盤的。


陳摶老祖指著眼前已擺好的棋盤說:“你追著來是想再賭一局,不知這次用什麼作賭注?”趙匡胤知老者不是凡人,早已從心裡佩服了許多。他知道自己身上空空如也,盤龍棍已輸給對方,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拿什麼作賭注,只好信口說:“我賭華山!”


陳摶老祖正等著這句話呢,他當然滿口應允,還說:“空口無憑,要寫個文約為證。”趙匡胤想,華山又不是我的,輸了就輸了,立個文約又有何妨。陳摶老祖早就預備好筆墨紙硯,寫了文約,還讓趙匡胤壓了指印,然後才坐下下棋。下了三盤,趙匡胤輸了三盤。陳摶老祖高興地說:“華山真的屬我道家了?”趙匡胤卻耍賴說:“山是道家的山,樹是皇家的樹。”陳摶一聽此話,連忙跑倒口呼:“謝主龍恩!”趙匡胤不知這位道長為何行起君臣之禮,正想問個明白,陳摶老祖說:“壯漢身有九五之尊,日後便知。”更為神奇的是,陳摶將太祖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之事都在棋局中向趙匡胤一一點化。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趙匡胤知自己有天子之位,信口開河輸了華山,日後定遭世人譴責,心中悔恨,忙去搶奪文約。不料陳摶老祖輕輕一口氣,文約就飛過谷澗,貼到棋亭對面三鳳山的石壁上去了。"


趙匡胤知自己欲賴不成,就請求陳摶指點迷津,早日成就立國大業。陳摶說:“周世宗柴榮正在潼關招兵買馬,徵集良將,何不去投?”聽了陳摶的指點,趙匡胤立即下山直奔潼關,隨了柴榮。到後來終於“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了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


趙匡胤稱帝后,如約將華山賜給陳摶,並下旨華山永不交賦稅。民間有“自古華山不上稅”一說,便來源於此。


正史記載,989年夏曆七月二十二日,陳摶羽化於華山蓮花峰下張超谷的石屋內,壽118歲,另有史料記載,陳摶壽180歲或200歲。

道家陳摶老祖下棋贏華山

下棋亭

趙匡胤賣華山的故事雖屬民間傳說,甚至被演繹的神乎其神,然而卻給華山留下了下棋亭、文約石、猴子觀文約等景觀。據說遊人站在東峰仔細觀望,文約上的草體字跡還依稀可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