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坐四望五”引爭議,那是你沒看完他的這篇戲說“畫分九品”

範曾“坐四望五”引爭議,那是你沒看完他的這篇戲說“畫分九品”

範曾,1938年7月5日生,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南通大學唯一終身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

一次範曾與央視元老趙忠祥一起做電視節目,閒談時範曾說:畫分九品,可分為正六品與負三品。一品,謂之畫家,作品賞心悅目:二品,謂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風;三品,謂之大家,作品繼往開來;四品,已成大帥,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負一品,不知其為何物;負二品,看之愈久,離其意遠;負三品,與美不共戴天,應即誅之。趙忠祥問:“那麼,你認為你屬於這九品當中的哪一品呢?”範曾頗為自得地笑著回答:“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

就是因為這句話,範曾被冠以當代文化界的狂狷之士。引起媒體的巨大爭議。

我是從中國歷史上的官制受到啟發,中國的官制不是一直沿用九品中正制嗎?我就想,畫家也可以分分品級嘛,這是挺有趣的事情,我就把畫家分為九個級別,有正六級負三級。正六級的最低一級是畫家,基本上畫出的東西能夠賞心悅目,至少視覺和感官上不會使你討厭;第二是名家,風格獨特;第三是大家:置身於大家行列,也就是獨具突兀、不同凡響,自然會天下雲集而景從,其影響所及,能夠達到讓天下人風起雲湧地跟著他走;第四是大師:前足以繼往,後足以開來,一個朝代大概有十數人。他們的作品真正能夠使你心旌動搖,能夠使你在靈魂上有所昇華;第五是巨匠: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為不世之才,不是每個時代都有的;第六是魔鬼,古往今來,中西畫壇,仍付闕如,一個還沒有。若舉庶幾近之者,西方的米開朗琪羅有點接近,東方的八大山人有點接近。


範曾“坐四望五”引爭議,那是你沒看完他的這篇戲說“畫分九品”

說到負三級就慘了,第一級是比較好一點的:不知美為何物,終身勤於斯而不聞道,一天到晚在那兒畫畫,搞美術,可到底美是什麼?他不知道;第二級:與美南轅北轍,美在東邊兒,他偏往西邊兒走,探之愈深其去愈遠,不追還好,越追離美越遠。這個基本上已不是病在肌膚了,已經病入骨髓了;負三級是最厲害的,可以講已經病入膏肓了:與美為仇寇,與美不共戴天,絕對是維納斯的死敵,對美有著本能的仇恨。


屬於上述負三品的所謂“畫家”,基本上是要玷汙人類的視覺神經的,這叫“塵穢視聽”。因此有必要設立一個藝術裁判所,對這些專門製造假、惡、醜的傢伙,要給予審判,不能讓他們謬種流傳。


說到這兒,我講個故事:有一次,我到山東一個縣文化館,他們知道我去了,就把附近十個文化館的專業搞美術的人都叫來上課。我在農村找了幾個模特,那是多麼健康、多麼美好,那些山東姑娘真是很好看,我叫他們畫,當然有畫得不好的,那也沒關係。要命的是,其中有兄弟兩個,畫出來的東西簡直是慘不忍睹。我說,你們能把這麼美好的形象,醜化成這個樣子,可真是太有本事了,差不多夠上負三級了!

範曾“坐四望五”引爭議,那是你沒看完他的這篇戲說“畫分九品”

我的九品裡面,最厲害的是列出了負三品。其實我是實事求是的,絕無誇大其辭、故弄玄虛之意。真的,在當今美術界,終身勤於斯而不聞道的畫家大概佔到80%,再加上南轅北轍、追之愈深離之愈遠的,估計要佔5%,與美不共戴天的,要佔到5%,這麼一加,90%就去掉了。真正夠水準的藝術家,基本是在10%的範圍以內。我這樣說當然是很得罪人的,有一次,我跟幾個朋友聊起來,外面的報紙竟然都給登出來了,引起一些人議論紛紛,說範曾又發狂言了。其實我說的不是狂話,是真話。只不過很多聰明人明明知道是真話,可是他們不願意說而已——這就像魯迅先生寫的那個傻子,別人都說人家的孩子將來要升官發財,他卻說人家的孩子會死,其實這才是大大的真話,可是他卻遭到一頓合力的痛打。可見說真話是很難的,是需要勇氣的。


我並不認為形成畫家的獨特風格是件很難的事情。布封說“風格即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性,這並不標誌著你的藝術水準。風格也是有品級的,大師是大師的風格,名家是名家的風格,小家是小家的風格。不一定有風格就一定是大師,但是,凡大師必定有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