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阵法?

艺屿Eyesvot


史上名字最好听阵法:

鱼丽阵法

出处:

最早历史记载于《左传·桓公十五年》郑庄公“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

特点:

攻击力极高,势如破竹,防御性偏弱


繻葛之战全过程:

公元前707年秋天,周桓王沙场点兵,亲自统率周、陈、蔡、卫联军开赴郑国,大举征讨。

郑庄公闻报桓王倾巢而出,来势汹汹,决定出兵迎战。很快,两方大军相遇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双方拉开阵势,剑拔驽张。

交战之前,郑国大夫公子元建议郑庄公首先击破周联军薄弱的左右两翼,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桓王所指挥的联军主力中军。郑庄公欣然采纳了这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另一位郑国大夫高渠弥鉴于以往郑军与北狄作战时,前锋步卒被击败,后续战车失去掩护,以致无法出击的教训,提出了改变以往车、步兵的混搭作战方式,编组成“鱼网阵”以应敌。

所谓“鱼网阵”,就三军阵形特点而言,是军队部署两翼靠前、中军稍后的倒“品”字形,像张网捕鱼似的打击敌人;就各自军阵内部部署特点而言,是“先编后伍”、“伍承弥缝”,即把战车布列在前面,将步卒疏散配置于战车两侧及后方,从而形成步车配合,攻防灵活的整体。

郑庄公不愧为一代霸主,听了这个“鱼网阵”后,心中大喜,拍案叫好,就这么办。


会战开始后,郑军按照既定方针向周军发起猛攻,“旗动而鼓”,击鼓前进。郑大夫曼伯指挥郑右军方阵首先以泰山压顶之势攻打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军士气低落,一击即溃。

与此同时,祭仲也指挥郑军左翼方阵奋勇进击蔡、卫所在的联军右翼,蔡、卫联军抵挡了一阵,几个回合下来,也是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周王所在中军,为溃军所扰,军心不稳,阵势混乱。郑庄公见状,立即擂鼓摇旗对周中军发起总攻。祭仲、曼伯双翼方阵左右顺势合围,夹击周中军。失去两翼的周桓王中军无法抵挡郑国的三军合击,瞬间大败,周桓王仓惶后撤,本人身负箭伤,退出战斗。


繻葛之战以郑国的胜利宣告结束,周天子在此战之后威信尽失、颜面扫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走向衰亡,开启春秋争霸时代。

“鱼丽阵法”的出现和获得的成功,成为中国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促使古代车法、阵法进入不断革新、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游史无终


历史上的著名阵法是很多的,东西方皆有。

中国古典战争小说中的阵法,被吹嘘得神乎其神,什么天门阵,十代冥王阵,三才阵,六甲迷魂阵等,还加上了神怪的元素。

其实阵法,就是军队作战的阵型。通过有效的队列,使得各兵种、不同部队之间有效配合,相互掩护,取得最大战果。

关于这个可以写很多专著,这里限于篇幅,只简单举几个吧

中国最早的阵,春秋时代的鱼丽之阵:

《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
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

简单说就是把战车排开在前面,步兵在后面。首先用战车冲击敌方队伍,然后用步兵随后掩杀并掩护后方。道理很简单,但很实用。


稍晚,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爹腓力二世创立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方阵的主力是重装步兵,主要由富裕农民组成。相对于斯巴达的重步兵,他们盾牌较小。但他们手持的长矛则极为恐怖。士兵排成密集队形,纵深一般在16排以上。各排士兵的矛长短不一。第一排士兵的矛只有两米多,越到后面越长,后面的矛最长可达五六米,只能架在前排士兵的肩头。这样,前面五六排士兵的长矛,就都伸出到第一排士兵的身前两米左右,形成了一片矛头的森林,密密麻麻如同刺猬一样。而后面十排士兵也一起往前用力推挤。显然,这个方阵的正面是无坚不摧的。任何挡在前面的敌人,都将遭到密集矛头的攒刺,瞬间就能变成蜂窝。马其顿方阵还配备了贵族组成的重骑兵作为前锋,色雷斯、伊里利亚等部族的轻骑兵和轻步兵保护两翼和后方。如此,就将马其顿方阵变成了一个能攻能守的有机整体。

腓力二世依靠这个方阵征服了希腊,亚历山大则依靠这个方阵一直打到印度。当然,阵法是死的,应用是活的,后来,马其顿方阵败在机动灵活的罗马方阵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改进了“八阵图”。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仅仅用一堆堆石头摆成的八阵图,竟然能引起阴风大作,神鬼怒号,东吴大将陆逊进阵去后就出再也不来。这实在太夸张了些。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在古代《太公兵法》《司马法》《孙子兵法》等兵书战阵基础上发展而来。大致来说,这个阵法,把全军分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个分阵,每个分阵又有若干个小阵,分别按照一定队形和位置排列开来。在两军野战时,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各个分阵、小阵变换阵型,或分进合击,或首尾救应,确保我方各部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落单,同时对敌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从而取得战场优势。

八阵图当然不能像小说中的“法宝”一样每战必胜,但它确实能在野战时更多杀伤敌人,减少我军损失。诸葛亮自己记载,在八阵图编练完成之后,部队在战场上即使战场失利,也基本可以保证主力退下来,不至于发生全军溃败乃至覆灭的惨景。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各兵种的配合越来越灵活,传统阵法也越来越不实用了。宋太宗热衷于阵法,每战必要求将领按照他的兵书来布阵,结果把宋军搞成了笑话。

但在明朝中期,戚继光的鸳鸯阵却大显神威。当然,这时候的鸳鸯阵,已经不是那种千军万马的战役阵法,而更类似“步兵班战术队形”。

一个鸳鸯阵共计12人,包括队长1人,伙夫1人,大毛竹2人,长矛4根,牌刀手2人,火箭手2人。遭遇倭寇时,盾牌手抵挡倭寇的远程兵器。待倭寇接近后,两根大毛竹扫在前面,挡住大部分倭寇。少数突破毛竹的倭寇,由长矛手攒刺。牌刀手掩护阵型两翼(毕竟毛竹转动不便)。同时,火箭手发射火箭进行远程压制。如果近战,火箭手的发射器也可以肉搏。队长统管全局,伙夫负责送饭砍头,必要时刻伙夫也可以上阵堵抢眼。

这样12个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掩护,相互配合,在江南水网地带,杀得武艺高强的倭寇无计可施,大败亏输。

以上就是东西方几种著名的阵法。其实,到抗战时期,日军拼刺刀两两背靠背,何尝不是阵法?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如何不是阵法?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的三三制如何不是阵法?现代战争美军先打电子战,再用空中打击和巡航导弹,最后陆军收尾,也是一种阵法。阵法本来就是战术的形式之一,一点也不神秘的。



巴山夜雨涮锅


阵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古代大战基本上离不开排兵布阵,我个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在封神榜上,在我国历史上比较常见的阵法大概有:长蛇阵,北斗七星阵,八卦连环阵,然而要弄明白一个是,说书是说书,现实时现实。

历史上最早出现阵型,是黄帝大战蚩尤,据说黄帝向神学会了阵法战胜蚩尤,但这是神话,有史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的左,中,右三师,这应该是最早的阵法。中国的阵法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出现了《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这一类兵书,在当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再往后比较著名的有诸葛亮的“武侯八阵”,戚继光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之所以跨度大,是因为这两位比较有特色,重阵法而非兵法。阵法是深入了解兵法基础而创。

鸳鸯阵

在其他国家日本深受我国文化影响,在军事上也一样,武侯八阵变结合日本实际发展成武田信玄的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武田八阵。

在西方古罗马阵法是由步兵阵和骑兵阵编成,这是早期的,说道步兵阵就不得不提非常著名的马奇诺方阵,本质上没有比较惊艳的地方,主要是以较高的机动性,完整的队列,发动冲击,在西方同时代,步兵是很杂乱无章,因此马奇诺方阵才能在那个时代常有胜迹。


玄坤文史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有十大阵法,第一阵一字长蛇阵,相信这个阵法大家并不陌生,电视剧里经常提到,第二阵,二龙取水阵,这一阵将兵分成两路,故称二龙取水阵。第三阵,天地三才阵,兵分三门,称天门,地门人门,故称天地三才镇阵。第四阵,四门斗底阵,分生门,死门,惊门,伤门,四门之中只有一门能出,故称四门斗底阵。第五阵五虎群羊阵,这个是摆希腊数字5,也就是v,没有作战,在气势上就赢了一半,所以叫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在道教中非常重要,经常被道士所役使。这个主要是护身,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狂。北斗七星阵,这个相比大家又不陌生,在射雕英雄传上,七个人按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所以就叫北斗七星阵。八门金锁阵,这个阵法在三国中出现,当时曹仁布下了此阵,徐庶说,这是八门金锁阵,分生门,景门,休门,惊门,开门,死门,杜门,伤门,故称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飞沙噬命,十面埋伏,英雄丧命

下面额外说一个八阵图

八阵图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

八阵由来已久,在三国时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阵图则是由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

八阵图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的正文中,“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而后在《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马隆传》、《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桓温传》等多部史籍中皆有记载。

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在观游诸葛亮故宅时,令李兴立碑撰文赞扬诸葛亮的功业,其中亦提到了八阵图。

唐代诗圣杜甫也曾作《八阵图》一诗以赞孔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八阵图今已失传,虽后人对其有多种推测,但其真实面貌已不可考。在《三国演义》问世后,八阵图愈加被盖上了神秘的面纱。



梦之秀殤


受到电视的影响,一谈到阵法,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什么诛仙阵、八卦阵、八门金锁阵等等,人进去后晕头转向困死在里面。

但这大多实际是为了达到戏剧效果而夸大的。现实中我也在一些古籍中看到过这类奇门遁甲阵记载,配合时辰方位,只用几张凳子就可以起到鬼打墙一样的作用,但是也说到这种阵法非常严苛,用于一两个人可以,但是在战场上,变数太多是无法使用的。

至于真假,没见过,也就持保留态度了。

而真实战场上阵法又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在动作片中,主角往往能一个打数十个数百个,而反派们总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个送,我们观众总是着急的大喊怎么不一起上!

而真正的古代这方就是为了发挥人数的作用,一起上,或者造成局部的优势兵力。我怀疑这阵法是不是从打群架中领悟发展过来的。

结合《唐太宗李公卫问对》记载关于阵法的演变,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代有名的阵法。

传说中阵法的始祖是黄帝的大臣风后,其创握奇阵,并著有《奇握经》传世,而该阵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风后八阵图。

奇握阵以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奇,四正四奇总为八阵。大将居阵中掌握机动兵力(即所谓“余奇”之兵),称为“握奇”。

后来据说这个阵法传到了姜太公手上,被运用和改进。

再后来武庙十哲之一的司马穰苴创五行阵,但是历史上司马穰苴记载很少,只留下《武经七书》之一的《司马法》,具体五行阵如何也就不得而知。

后孙武创八卦阵,但是具体如何也是没有记载。

孙武之后孙膑在结合古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孙膑十阵》对后世影响很大,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和火阵。前八阵为后世的基本阵法,而后两阵其实是两种利用水火的战法。

来到秦末汉初的时候,张良受黄石公圯上授书,得到了姜子牙的《太公书法》,猜测其中可能就是等到姜太公的改进的握奇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历史再来到了三国时期,此时阵法终于迎来了其巅峰。传说中“智近乎妖”的诸葛亮,总结了前人的阵法,最终创出了八阵图。与演义不同,八阵图是在诸葛亮北伐后期创造出来的,据说实际上为八个阵法,分别是: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晋灭三国后,司马炎非常推崇诸葛亮,曾命陈寿整理诸葛亮所有著作,并要求武将都学习武侯兵法。至西晋初,马隆曾用扁厢车根据八阵图列阵,边战边进,推进上千里,大败秃发树机能。

可是到东晋,知道八阵图的已经很少,面对诸葛亮的八阵图垒遗址,没有人知道是什么阵法,只有桓温说出这是常山蛇势。

这是因为八阵图对于武将素质要求非常高,所以到今天实际已经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八阵图是怎么样的了。

传说八阵图在隋朝传到了大将韩擒虎的手上,韩擒虎又将其传到了外甥李靖手上。后来李靖对于唐朝军队的建设都是基于诸葛亮兵法的基础上,但是这八阵图实在太难,就将其简化为六花阵。大大降低了武将掌握阵法的要求,但这也导致了八阵图最后的失传。

而到了宋朝,阵法的使用就开始走偏了,比如宋太宗赵二,每次打仗前总喜欢画个阵法给下面的将领,让他们按这个阵法打仗,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平戎万全阵,此阵非常壮观,完全布成需要比例14万,展开直径20里,但实际上却基本上没什么卵用。

宋朝对外战争的失利就往往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后来比较著名的将领,岳飞就是不用阵法打仗的,他就提出兵法运用之妙,在于纯乎一心。就是打战不应该拘泥于阵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

之后传说,阵法传到了刘伯温手上,再之后传到戚继光。但这里有个人物却要提一下,就是俞大猷的老师唐顺之。我们一般认为鸳鸯阵是有戚继光发明的,实际上鸳鸯阵最早是有唐顺之发明,之后戚继光再在鸳鸯阵的基础上改良出五行阵,而五行阵又可根据地形变化成大小三才阵。

但这里的阵法我觉得已经和古代的阵法不同了,本质上应该和现在的三角战斗队形是一样的了。

而什么契型阵、鱼鳞阵、却月阵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来自上面阵法的实际应用或变阵,至于那些什么一字长蛇阵,什么二龙出水、四门斗底的都是小说家们编出来唬人的,战场上真的想列这些阵,赵二证明会被人打死的。


潘不安讲究史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说起中国古代阵法,最出名当属八卦阵了!

这八卦阵传说乃是战国时期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其灵感来自于《易经》中八卦图,所以称为八卦阵。

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后来诸葛亮将此阵再度推向顶峰,名为"八阵图",不过由于此阵太过逆天,最终失传!

传说八阵图在隋唐时期,曾经由名将韩擒虎和李靖这对叔侄重现过,并作为士兵的教习军阵之法。据《隋书》及《新唐书》在的相关记载,此教习之法,乃是让士兵分为两军,各依直阵、锐阵、曲阵、方阵、圆阵的顺序变阵,取其对应的五行相克之意。


当然,此阵法太过神奇,真实性有待考证!

鸳鸯阵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由抗倭名将戚继光创立,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明朝时期,火器已经广泛运用于战场,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传统密集的战斗队形已经是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朝军队在倭寇的火绳枪面前,没少吃亏!


于是,一代军事怪才戚继光,在接受抗倭重任之后,他根据东南沿海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倭寇作战特点,采用了此阵法。

事实上,这个阵法最早是由唐顺之设计的,这家伙也是一个兵法奇才,在抗倭战场上有突出表现。

唐顺之早期的鸳鸯阵,规模较小,其以五人一组,主要对付倭寇长枪兵。不过即使如此,唐顺之的鸳鸯阵跟同时期的相比,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更灵活的作战。



当然了,这也有自己的不足。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做到攻守兼备。于是戚继光便在唐顺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人数增加到了12人为一队,盾牌,标枪、腰刀,长枪还有专制日本长刀的狼筅,攻守兼备,运转灵活。吧倭寇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马其顿方阵

这是亚历山大大帝横扫亚欧非最大的倚仗,很好的向我们诠释了一寸长一寸强。那个时代的军队还比较落后,更多的是一种乱战的方式,混乱无比。而马其顿方阵则是将军队用方阵的形式组成了一个整体。这样在混战之时,即使在总人数上他们处于劣势,但在实际对阵中,他们面对敌人是绝对的优势,其军队的战斗力会曾几何倍数的增长,特别是那长约十几英尺的马其顿长矛,在普遍缺乏远程武器的那个时代,简直就是敌人俄噩梦。它管你几处来,我只一路去,就像一个坦克一样,在人堆中横冲直撞。如此在配合骑兵的掠阵,简直无敌!

这样情况下,敌人很容易就会被击溃,接下了便是骑兵的收割了!

但是这个阵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无法估计两侧,一旦侧翼保护的骑兵被突破,这个方阵就完蛋了。后期罗马人就是靠着这一战术,把马其顿给灭了的。所以马其顿方阵其实不算厉害,他之所以一度无敌,只不过是面对的敌人太过无脑!


白话历史君


阵法是古代行军打仗的必要手段,不会使用阵法,那么作为一名将领是很失败的,阵法运用得当还能够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

下面小太阳就给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的著名阵法有哪些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或者武侠剧里面经常能够看到一些阵法在用出之后,能够扭转战局,更厉害的还能让天地变色。

其实,古代的阵法并没有那么玄幻,当时的阵法大体上分类可以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种,不过大多数阵法的攻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历史上有名的《孙膑兵法》就采集大家精华,整理之后写出了以下几大类型阵法

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边,所以方阵大多是四周兵力多,中间少,而且指挥官和传令兵也都在大阵中央。



圆阵,主要是防守阵型,而且是防守环形进攻阵型的,作为防守阵型,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

疏阵,疏阵没有特定的阵型,主要靠树木,火把等,以少数的人发挥出多数人的作用

数阵,大致可以理解为把兵力集中到一处,合力打向敌军的阵型

锥形阵,顾名思义我们可以看出来主要是靠前端的速度两侧坚硬的防守,以快速,无法轻易阻拦的方式在敌军阵中来回穿梭,打乱敌人部署。

雁形阵,部队横向排列,两侧如同大雁的翅膀展开成V字形状,攻击可像锥形阵一样有力,后退也可以靠着两侧的保护使得中军不乱。

还有水火阵,以弓箭兵为主进行远程射击的云阵,以奇袭为主的阖燧阵等等

当然,说到阵图,不得不说一下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的八阵图。



所谓八阵,现代的军事学家都认为八阵是以中央大将为中心,在中心之外的八个方向都有小阵组合而成的集合阵法,而且按照八卦进行排列,这些小阵还有自己的称呼,而且每一个阵型里面可以是骑兵,步兵,弓箭兵,重甲兵等等,几个兵种相互配合,按照古代的说法,使用的好的话,端的是鬼神莫测,变化无穷。

那么图,说的是把阵法的影响绘制在锦或者布上,甚至画在土地上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把八阵绘制下来,也就是叫做八阵图了。

关于历史上更加出名的阵法,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补充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哦。关注小太阳,每天分享新鲜的历史知识。


小太阳D


南朝宋武帝发明的“却月阵”,号称能够“以步制骑”。他曾使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听起来非常吊,但有严重的局限性,后世基本不用。

却月阵以步兵和水军相互配合,来对抗骑兵。步兵的核心是战车,水军的核心是战船,也就是战车、转船配合使用。

刘裕在和南燕骑兵作战时,为了对付强大的骑兵,想出了这招却月阵。

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

刘裕和南燕军队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刘裕突然奇袭后方重镇后方临朐,最后南燕军队大败亏输。这一战,使得却月阵初现原型。后来刘裕根据战斗成果,总结出了却月阵。

后来,刘裕和北魏对阵。在这次战斗中,他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这一战,使得却月阵一战成名。

不过却月阵却并没有流传下来。因为局限性太重了,要求太高,需要背靠河流,需要己方有战车和战船,要求己方有很高的水战能力。

刘裕也是在用险招,当时当时如果北魏军队从侧翼或者后方攻击刘裕,那么他的却月阵将难以奏效。

如果敌人提早准备,防守严密,沿河布置重装骑兵,那么却月阵将无从发挥优势。甚至造成己方的重大伤亡。

正因为局限性太高,而且险招。使得却月阵最终没法流传下来。


袁卫宇


不邀自来。其实八卦阵、长蛇阵、雁行阵云云都是扯淡。电视里看到的一个方阵冲进另一个方阵厮杀的方式也是扯淡。真正短兵相接,讲究的无非两个字,攻和防。攻就是让伤害最大化,方阵要一线展开,争取使所有的矛都能攻击到敌人。防就算让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盾兵也要一线展开,争取能阻挡敌人所有的攻击。正因为这样,战争的胜负往往由两类兵种决定,弓兵与骑兵。由于近战兵种的保护,弓兵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伤害打到最高。而骑兵则负责冲散敌军阵型,遏制弓兵的发挥。原理和现代的策略战争游戏是一样的。

当然战争还受地形影响。在狭窄地形,人多的部队无法展开,有效的作战兵力是有限的。中国有句古话,狭地相逢勇者胜。也即是说,无论兵多兵少,在狭窄地形里,胆怯的一方最先发生混乱,自然要输。

士气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胜负。真正打起来,场面是非常混乱的,士兵只顾着打,哪晓得自己身边到底是敌人多还是队友多。士气低落的一方,在震天的厮杀声浪里,只觉得到处都是敌人,当然抱头鼠窜。

所以说,古代阵型这东西,都是意淫出来的。


dancingcash


随性手打,不找配图了。

有些吐槽不吐不快。

很多人都把战术阵型(或者说队形)和战略阵型(或者说军阵)混为一谈。

如戚继光的“鸳鸯阵”希腊的“马其顿方阵”,罗马的“龟甲阵”等等都属于战术阵型,说白了,就是针对兵种分科而制定的士兵间相互配合的队形,近现代战争在朝鲜战场声名大噪的“三三制”也是战术阵型。

军阵针对的是整个战场,在这个范围内很多五花八门的名字就出来了,什么一字长蛇阵,鹤翼阵,锥形阵,背水阵,车悬阵,五车阵,八卦阵.....究其原因,因为这个阶段的布阵是根据地形、敌我双方兵力的构成、部署、多寡情况变化极大,根本不存在固定形状。

很多名字都是后期被文人加以渲染而加上去的名字——比如背水之阵,这只是韩信根据地形及敌我双方的态势摆出的防御阵型。

很更多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如“八门金锁阵”“北斗七星阵”“两仪四象阵”,甚至八卦阵。

而一些泛用性很高的如“一字长蛇阵”“锥形阵”“圆阵”等在实际作战中因地形、队伍构成等因素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而其中泛用性最高的无疑就是鱼鳞阵。

鱼鳞阵顾名思义,如鱼的鳞片一样层层叠叠,队伍和队伍间保持着适当的间距,而间隙的后方则由另一只部队正军以待,部队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掩护,方便轮换、支援、补缺、掩护,第一线累了则由后一线轮转而上,进可攻,退可守,延展性、柔韧性及灵活性都极好,也方便根据战场的实时情况调配及改变军阵阵型。

罗马大名鼎鼎的步兵三阵列也是一种鱼鳞阵。近代进入火枪时代之后被戏称为“排队枪毙战术”其队列阵型也是典型的鱼鳞阵。

也就是说古今中外不同的科技树,不同的地域地形,最终都点出了一个类似“鱼鳞阵”的基础阵型。如果这都不叫最有名,我就不知道还有哪个阵型有名过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