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

視界空間\n


徐達 (1332年—1385年),漢族,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

先來了解下徐達其人

元末,他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他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在軍中,軍令一旦發出便不改變。各位將領遵奉其令都凜然畏懼,而在太祖面前則恭敬謹慎像不敢講話一樣。善於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將士無不感激他的恩德願意報效盡力,因此,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更能嚴格約束部隊,所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餘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以後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後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徐達是怎麼死的?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達在北平的時候,背部生疽,次年病死。

而據徐禎卿的《翦勝野聞》記載,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

《翦勝野聞》“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並不可靠。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轉述了這個故事,才說是

“賜以蒸鵝,疽最忌鵝”

雖然趙翼本人認為這是“傳聞無稽之談”,但“徐達吃蒸鵝而死”卻從此成了一個表現朱元璋陰險毒辣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

這條野史記載之所以不可信,主因有幾點。

第一,徐達安分守己

徐達雖然功勞極大,並與李善長同樣為朱元璋親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從不結黨亦不逾矩,他的子孫也未見因是皇親國戚而驕傲蠻橫、違法亂紀的行為,正史上更沒有朱元璋猜忌徐達的紀錄和動機。

第二,朱元璋未使用過暗殺手法殺大臣

朱元璋從未使用過暗殺手法屠戮功臣,即使要暗殺,亦可派御醫下手,不必使用這種人盡皆知的低劣的手段。

第三,時機不對

徐達過世時,明朝仍與北方蒙古人對抗中,正需要武將來協助,且當時明太祖尚未展開屠殺武將的行動,相反,為了對抗胡惟庸殘留的勢力,朱元璋尚須籠絡武將,沒有必要在此時誅殺最忠心的徐達。

而且,蒸鵝造成背疽毒發毫無科學依據。

我們來看看徐達的後代怎麼樣了

徐達共有四子三女,四子即輝祖、添福、膺緒、增壽。其女也分別嫁朱家人,或成皇后,或成王妃。他的長女甚至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是,他的兩位封候晉公之子,卻根本沒有好下場。這兩個人,均圈入建文初年的“靖難之亂”。一個因忠誠而被囚致死,一個則因親情而被殺。

長子,徐輝祖

徐輝祖,原名徐允恭,繼承了徐達的爵位,後來避諱建文帝朱允炆的名字,就改成了徐輝祖。朱棣入京後,徐輝祖不肯迎接朱棣,被放進監獄,朱棣親自見徐輝祖,徐輝祖一言不發,朱棣想殺死徐輝祖,但是有所顧慮,最終革去徐輝祖爵位。

徐輝祖永樂五年去世,朱棣說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由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

次子,徐膺緒

徐膺緒,母孫氏,任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去世。

三子,徐添福

徐添福,早卒,母謝氏。

四子,徐增壽

徐增壽,母孫氏,官至左都督,建文帝懷疑朱棣造反,就問徐增壽。徐增壽說:燕王富貴已極,怎麼會造反呢?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質問徐增壽,徐增壽無法回答,建文大怒將其誅殺。

朱棣登基後,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又進封定國公,讓他的兒子徐景昌繼爵。

長女,朱棣皇后母謝氏,名叫徐儀華,也叫徐妙雲,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病逝,史稱仁孝徐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熾的母親。

次女,代王朱桂妃三女,徐妙錦,出家四女,安王朱楹妃據說在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有很多徐姓,據說是徐達的後人。

總結:什麼友情、親情、感情,碰上不講人情的政治角力,都是蒼白無力的。只可嘆,徐達英雄蓋世,僅有徐膺緒曾授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等職,得以善終。僅此而論,徐達死後,葬於今南京市太平門外板倉村。至今其墓仍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墓碑也是明朝諸功臣中最大的,碑文亦由朱元璋親撰。


路之意


據我所知,南京確實有徐達的後代。我的一個同事是一個女的,已經退休許多年了,現在已經八十幾歲了,多年不聯繫了,不知道她現在的情況。她是徐達長子的後代,家中有傳下來的家譜,還有徐達的遺物,包括寶劍等。徐達的墓地在南京玄武湖東岸的板倉,八十年代還沒大開發,在徐達墓地周圍的老住戶,基本就是原來的守墓人後代,祖上傳下來的規矩,他們每年春節必須到徐家拜年,我這位同事就要適當給一些賞錢,幾百年下來了規矩一直是這樣。當年因為她的緣故,她的兒子也在我們那裡上班,與我在一個科室,所以這件事情略知一二,後來她的兒子移居泰國,兒子姓呂家族都在泰國,前些年回來的時候還見過一面。


山巒10


我也姓徐,徐姓在一些歷史時期出過智慧式的人物,幫助一些開國,或一些名帝王,建功主業,以及一些其他很有名的一些人和事,流傳至今。

古代如徐福,徐茂功,徐達,近代和現代的如徐世昌,徐向前。

我們涪陵徐姓。聽我父親講涪陵徐姓,是從湖廣填四川來的,當年有徐姓三兄弟來涪陵。

為了好記截,經過三兄弟商量,三兄弟把一隻鍋打爛,老大是鍋底徐,老二是鍋中徐,老三是鍋邊徐。

我們這一支是鍋邊徐,有二十字輩,記得我己是十七字輩。父親還說:我們這一支徐姓,比那些徐姓要窮些,鍋邊裝不住東西,都往鍋中和鍋底流去了。

清朝末期涪陵出的名將徐幫道,與我們是一支,但是遠離了我們幾代人,父親說:解放前開同宗會,就會把徐幫道的戰袍拿來貢起,戰袍很重,在涪陵徐幫道軍門府召開,地點好象在現在烏江大廈對面城牆裡面附近。我們爺爺那輩人,當徐幫道被封侯時,還有人來報喜。來了一批又一批,首先來的是官府人,後來,來的是幹人。

幾十年過去了,父親八六年己作古,我現已將近七十,但記得我們老祖宗是湖廣來的……


徐老大


明朝開國將領徐達,幫助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可以說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功臣,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從關於徐達的歷史記載來看,徐達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全部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們,四個兒子只有老三是早逝的,其餘應該都有後代。

現在關於徐達後人如今在哪裡,主要有兩個是比較熱議的。

一: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徐永德

徐永德曾經跟媒體說過,稱自己是徐達的後人,他們的徐氏家譜從明朝開始到現在已經編寫到第22代了,而徐永德也一直在修繕家譜,根據他的回憶,他在17歲那年無意中看到了一本清代編寫的徐氏家譜,他一直翻看,還看到了自己的祖父徐先芝和父親徐可如的名字,這讓他非常好奇,因為他從小時候就聽老一輩的人說,這一代地區姓徐的大多是明朝開國將領徐達的後代,後來他不斷的從各個方面去研究查看,終於在家譜裡找到了一支祖先是“貴八公”的人,此人是明朝年間的,考證之後才知道這個“貴八公”是徐達的孫子,曾經在建文帝朱允炆執政時期做過武將,但是裡面的具體信息已經丟失了,而這個“貴八公”究竟是徐達哪一個兒子的兒子,也沒有詳細的記錄,只知道是徐達的孫子輩。

那麼“貴八公”又是如何到了如今的如東縣的?原來是為了躲避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大肆追殺建文帝朱允炆手下的官員,而這個“貴八公”和其他兩個徐達孫子輩的人一起逃亡,他們最先逃到了姑蘇崑山,後來又經過蘇州閶門,最後到了南通市的如東縣,而這三個徐達孫子輩的兄弟分別在如東縣掘港鎮、豐利、栟茶地方繁衍生息。據徐永德說,栟茶地區的徐達後人最多。

徐永德作為一名教師,他一直都想把徐達後人編寫到徐氏家譜裡面,皇天不負有心人,現如今,他所編寫的徐氏家譜裡可考察徐達後人已經多達數千人了。

二:日本人——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是侵華日軍戰犯,也是百團大戰時任華北方面最高的司令官,為什麼會說他是徐達的後人?主要是因為據說明朝滅亡時徐達的後代有個叫徐青山的人有流亡到了日本,後來流落到了岡村家為僕人,也改姓岡村,而岡村寧次也向蔣介石說過自己是華人的後代。岡村寧次的父母親都會漢字,在他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簡單的漢字,所以就有說他是徐達的後代,但終究是無法考證的東西,沒有得到實際認可。


貓眼觀史


筆者從查到江蘇南京有一支自稱徐達後裔,該譜修於民國十四年(1925),譜內有信國公、魏國公、中山王誥以及世系中山王誥,譜系徐達長子魏國公徐輝祖世系,傳至魏國公徐弘基時明亡,弘基子久爵歸順清朝,授世襲阿達哈哈番(清朝爵名,順治四年定名,乾隆元年定漢名輕車都尉)。但此譜真實性存疑,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徐弘基之子並不是徐久爵。雖據《清實錄》記載,順治二年(1645)清軍至南京,“忻城伯趙之龍率魏國公徐州爵等降清”,但考《明史·徐達傳》,有“……子文爵嗣”,即徐弘基之子為徐文爵,這與《東華錄》不謀而合,且在相當多的記載中,亦言徐文爵,故明代最後一任魏國公當為徐文爵,家譜記載失誤。

其二,家譜記載極為簡略,很多族人都僅留下姓名,而生卒年月等完全失考,雖然明末徐氏家族遭到了嚴重迫害,但其家譜的記載當不至於如此的粗略簡陋。

南京《徐氏宗譜》目錄

不過真實如何,具體還待考證。此外,據傳民國總統徐世昌亦是徐達後裔,系徐達第四子定國公徐增壽後裔,但筆者從網上未看到其家譜,所以暫時也無法細說,待查看後再具體討論。

還有一些答主提及今江蘇南通有徐達後裔,筆者粗略從上圖檢索了幾部江蘇南通徐氏家譜,但可惜都不是,不過倒發現一部1996年編撰的《江蘇南通徐氏族譜》,該譜編撰很簡略,且大部分都是講述一些姓氏常識以及徐氏名人,世系部分不多,但有意思的是其對家族是否是徐達後裔進行了考證,最終論證屬徐達後裔,但其考證的方法,多屬推測,並無任何實際的證據,所以並不足為信。


楚邾


徐達的後人如今被媒體提及的並不多,其中被認可的是江蘇南通的退休教師徐永德。

徐達是大明開朝第一大將,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發小,從小一個村裡長大,一起放牛,後來又一起參加了義軍,反抗暴元,徐達為大明建朝立有很大的功勞,在武將行列裡排名第一,後受封為中山王。


徐達家族是大明唯一一個受封兩公爵位的氏族,典型的“一門兩公”。大兒子繼承了他魏國公的爵位,四子徐增壽由於在靖難時期支持了朱棣,雖然他被朱允炆殺了,但是他還是被朱棣追封為定國公,並且有兒子繼承爵位。

徐達有四子三女,除了三子夭折外,其他三子都有子嗣延續下來,而他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長女徐妙雲還成了朱棣的皇后,生了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熾就是後來的明仁宗,從某種傳承意義來講,朱家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其他都具有徐達家族的基因。

那麼徐達的後人如今在何處,是否有考呢,今年來,江蘇有一退休老師徐永德拿出了族譜,證明自己是徐達的後人。

徐永德開始並不清楚自己家族是徐達的後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同村的徐永泉家裡發現了一本清朝初期編撰的徐家族譜,裡面不但有自己的祖父、父親的名字,而且可以上朔到明代初期徐達的孫子“貴八公”,至於貴八公是徐達哪個兒子的後人,已經不可考了。

如果這本族譜是真實可靠的,我們還是可以推斷出來這一支人屬於哪一支,因為族譜對這一支人來的遷徙有記載:

“吾徐氏自貴八公分支避明初靖難兵,由姑蘇崑山,遷至如皋東掘港場西北鄉銀杏村,而卜居為傳十有餘。”

<strong>

從此句可以看出,貴八公是為了避靖難之禍而出逃江蘇崑山,並一再的遷徙,而且更加族譜記載,貴八公還曾在朱允炆朝為將。

徐氏家族在明朝初期地位顯赫,就連最為反抗朱棣的徐達長子徐輝祖後來都沒有受到朱棣的為難,而且還依然世襲中山王的爵位世襲罔替,那麼貴八公肯定不會是徐輝祖一支人後代;徐達三子夭折,無後;四子徐增壽的兒子肯定不會避靖難之禍,他本來就是朱棣的強烈支持者,貴八公不可能是徐增壽的兒子。

那麼只有徐達次子徐膺緒,徐膺緒沒有任何的爵位,位居中軍都尉僉事,世襲指揮使,中軍可是皇帝的親軍,徐膺緒作為皇帝最為信任的禁軍將軍,又沒有爵位,遇到艱難之役,南京城破,朱棣進京,他的兒子只能逃走,所以,貴八公可能就是徐膺緒的後代。

<strong>

有很多人認為,徐永德發現的這本族譜很可以,因為成譜時間是明末清初,那時候的人有附會名人的傳統,可是當時的情況是清廷未定,民間四處都有反清勢力活動,誰還敢把自己的祖先附會到徐達身上去呢,這不是引禍上身嗎。所以,我覺得徐永德的族譜是真實可靠的。他這一支就是徐達次子徐膺緒的後代!


沉墨I方之城


明朝的建立,徐達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整個大明王朝的領土很多都是經徐達之手打下來的。而且,徐達對朱元璋的忠誠我們也有目共睹,對於徐達晚年之死的爭議,個人一直覺得並非朱元璋害死了他,而是徐達舊病復發而亡。

而在徐達去世時,他一共留下了四個兒子,他的這些兒子在朝中後來都成為了重要人物。


老大徐輝祖

大兒子徐輝祖一直都對朱允炆忠心耿耿。在朱棣造反之前,曾派出了他的三個兒子前往南京,但是到了南京之後,徐輝祖第一時間找到了朱允炆,希望朱允炆扣留朱棣三個兒子,這樣的話,朱棣很可能就沒有造反之心了。

要知道,徐輝祖和朱棣的這三個兒子關係可不一般,是他們三兄弟的親舅舅,朱棣的正室正是徐達的大女兒。而且,在三兄弟來到南京之後,就選擇住在了徐輝祖的府上。

不過徐輝祖企圖扣押他們三兄弟的消息走露了,隨後他們兄弟三人成功逃出了南京,並且把消息告訴了朱棣,朱棣這才下決心走上了謀反之路。


朱棣造反之後,徐輝祖又率軍阻止,但是被朱棣打敗,在南京城被攻陷後,徐輝祖成為了階下囚。

不過徐輝祖畢竟是自己大的舅子,同時徐達一家還有朱元璋賞賜的免死金牌的原因,朱棣在後來只是將徐輝祖囚禁,而沒有選擇殺掉他。

在被囚禁之後的徐輝祖仍舊寧死不屈,在朱棣登上皇位的第五年去世。

老四徐增壽

不過和老大徐輝祖不同的是,徐達的四兒子徐增壽卻力挺姐夫朱棣,朱棣三個兒子當時得以逃出南京其實也有得到徐增壽的幫助。

不過這件事在當時被朱允炆知道了,在朱允炆訊問徐增壽之時,他當場撞柱而死。

老二與老三徐膺緒

而徐達其他的兩個兒子呢?

二兒子因病早亡,這裡不多說。

因此只剩下了三兒子徐膺緒,他則是在朱棣起義之時一直都舉棋不定,不像其他兩個那麼站隊明顯,而這也讓他保住了性命,得以善終。

發展狀況

總的來看,徐達的後人其實就是後來徐膺緒這一脈發展的還算不錯。

其他的,徐輝祖和徐增壽後代發展的並不好。特別是徐增壽,雖說他死後被朱棣追封為武陽侯,他唯一的兒子也繼承了他的爵位,但因為其後來生活極度奢侈被人告發,朱棣下令將他貶為了庶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兩年江蘇如東發現了一位姓徐的老人,老人已經有八十歲高齡了,名叫徐永德,自稱是徐達的後人,而這也是他在無意之中發現的。

發現經過則是,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老人去同村的徐永泉家中做客,在徐永泉家中看到了一本家譜,他的父親和祖父名字居然都寫在上面。

隨後,在徐永德刨根問底之下,得知這本家譜最早編篡於明朝,而他們就是徐達的後人,不過至於是那一支已經無從考證了。

而且徐永德確定,他們這一輩已經是家譜上第二十二代人了,也正是因為朱棣的靖難之役,他們才搬到了如東。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徐達的後人不可能只有他們這些人,至於其他的去了哪裡現還沒人知道。


夏目歷史君


徐達同朱元璋一樣,也算是草根變鳳凰的典範,家中世代為農,自然可利用的資源有限。在當時身處亂世,也順勢抓住機遇,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最終也建立了一番功勳,成就了一番偉業。

身為大將軍的徐達,是深得朱元璋信任,縱觀那段歷史,老朱面前信任彷彿不值一提,任何部下都有可能產生信任危機問題,但好在徐達算是朱元璋眾多開國元勳中,難得的善終之人。

徐達大將軍這一生共留下子嗣七人,4個兒子,3個女兒,也算是沾了父親的光,受到當時大明朝的恩寵與優待。

  • 大兒子名叫徐輝祖,對於大明王朝的衷心和父親無異;

  • 二兒子早年因為身患重病,不治身亡提前夭折;

  • 三兒子算是其中最幸福的一個,同父親一樣,落了個善終的結局;

  • 四兒子名叫徐增壽,恰恰與他的大哥截然相反,大哥是朱允炆絕對擁護者,但他對燕王朱棣卻頗有好感。

朱棣有難時也屢次出手相助,後來朱棣起兵造反,自然也就引起了朱允文的懷疑,當即抓他去宮中對質,迫於興師問罪的壓力,也最終喪命於皇宮之中。

關於大兒子徐輝祖的故事也沒有結束。

他也被捲入了朱允炆與朱棣的黨派鬥爭,徐輝祖算是一個矛盾集合點,他堅決擁護的是朱允炆,但他的三個妹妹卻有一個嫁給了朱棣,算是朱棣的大舅哥,自然對於朱棣的那點事兒,還是有所耳聞的。

何況當時朱棣的兒子們都已經不小了,每當去京城玩耍,也都會在這個舅舅家裡住上幾日,一來二去,他知道的信息可不少呢。

其實徐輝祖當時並沒有直接挑明,而是在朱允炆面前旁敲側擊,變相的告訴他真相,但當時的朱允炆太過於年輕,寧可相信自己也不願意相信徐輝祖,徐輝總直接說的太明瞭,自然也容易惹火上身,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從朱允炆開始削藩的那一天起,徐輝祖就再也沒有安寧過,整體來說,徐輝祖對於整個政治格局的把握相當到位,他對於朱棣的三個兒子,也就是那三個小外甥,算是瞭如指掌,不止一次建議朱允炆,讓他明白控制朱棣3個兒子的重要性,但最終還是被朱允炆錯失良機。

後來朱棣真正起兵造反,徐輝祖臨危受命前去阻擊,但他壓根不是朱棣的對手,儘管他一再反對朱棣稱帝,憑藉著與朱棣的那層關係,你在一次次挑戰著朱棣的底線,最終也被朱棣無奈囚禁,僅僅5年就病逝離去。

關於徐達的女兒,她們都甚是好命。因為朱元璋與徐達的關係,他們也被依次嫁給了朱元璋的三個兒子朱棣、朱桂和朱楹。後來隨著朱棣登基,徐達的長女也被封為皇后。

徐達後人徐永德。

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很多關於徐達後人的故事都無從追溯,就目前的證據來看,只有江蘇地區有一位自稱徐達後人的老人。

通過他手中的家譜可以瞭解到,明朝初年的編撰佐證,無疑見證了這22代人的發展歷程,這位名叫徐永德的老人,對於先祖的變遷,也瞭解的不甚詳細,但是為了紀念先祖的偉大功,他還特意為祖先們修建了一座祠堂。

儘管是徐達後人,但徐永德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由於他的父親相當重視教育,所以他也有幸能夠讀書,後來他到同村徐永泉家中做客拜訪,卻不料有了驚人發現:根據他家中保存的族譜,仔細研究才發現,他們竟然是徐達後人。


大國布衣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徐達這可是個牛人啊!和朱元璋打小就認識,也算是和朱元璋一起光著屁股長大的發小。

當年朱元璋被人陷害,和尚是做不成了,接了湯和的邀請去了郭子興的地盤,開始起義。

這不回頭就回家鄉募兵,那沒說的,既然是發小,當然響應,所以打這開始,徐達這就開始跟著朱元璋起事,一君一臣算是沒有分離。

那麼徐達也對得起朱元璋,攻城略地的那自不必說,也是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老朱封六個王,他徐達就是頭一個,就家裡邊的免死金牌朱元璋都發了好幾個,死了以後配享太廟。

徐達人家雖然功勞那是數得上號的,但沒到那功高震主的地步,因為人家壓根就不居功自傲,所以他和湯和一樣也是能夠善終的一個。

徐達的後人

那麼根據史書上記載,徐達這人,七個娃,四個男娃,三個女娃,外加九個大孫子。

這些個後人一個比一個牛氣。

首先這老大徐輝祖,這真真的是個人物,徐達的爵位就落他的身上了。這人一輩子就認一個主,不管對錯就一個,多了他跟你翻臉。

這不朱元璋死了之後,扶持了孫子朱允炆上臺,徐輝祖那沒說的,這就是他這輩子伺候的人。

但結果大傢伙也知道,一個靖難之役,朱允炆沒了,朱棣上臺了。

徐輝祖一瞅那哪成啊,就為了忠誠二字,被朱棣囚禁致死。

說起來徐輝祖還是朱棣的大舅子呢?徐達的長女就嫁給了朱棣,這長女就是後來的徐皇后。

既然聊到這了,咱把這話題捎帶著聊上一聊。

話說當年朱允炆年輕氣盛,屁股下邊這皇位還沒咋地穩當呢?這就著急忙慌的削藩,咋說呢?削藩這事確實應該削,但他這太過急切了。

那麼朱棣作為地方上的王爺,他畢竟屬於小頭,他為了試探朱允炆的態度,這一傢伙就派三個兒子擱南京去面聖。

話說你朱允炆都已經到了和朱棣翻臉的時候了,就這機會,抓住朱棣三個兒子,你一個都不能放才對。

但朱允炆在這事上辦的就不利索,整到最後還是放這三人回去了,結果這三人成了朱棣最為得力的助手。

其實在這當中間呢,徐輝祖作為這三人的舅舅,而且是親舅舅,他對這三人的能力知道的那不是一星半點兒,畢竟這三人一到了南京這塊,咋也的會在他的府上住個三五天的。

在這件事上他這個親舅舅,沒有一點徇私情,就建議朱允炆至少扣一個下來,但架不住朱允炆還顧著叔叔侄子的面子,壓根就沒聽進去。

這後悔也沒這黃瓜菜了不是。後來朱棣真的反了,徐輝祖還奉旨提兵和自己這妹夫打了起來。

就算是這樣,徐輝祖也沒能阻止朱棣攻佔南京,事情都到了這份上了,為了守節就是不降,就呆在王府裡邊。

“你讓俺去迎接你朱棣!沒門!要不你乾脆把俺也給剁了!”

朱棣遇到這麼個倔脾氣守節的大舅子也沒轍了,所以就將徐輝祖給軟禁起來了,五年以後這就去世了。死的時候是四十多歲。

朱棣還是讓徐輝祖的兒子繼承了爵位。

那麼老二徐膺緒,這也是個能征善戰的主,靠著軍功也是一路升遷,就世襲了指揮使這職務。

但現在的人發現這老二的墓誌上寫著季子,也就是第四個兒子,這和史料中記載的有點矛盾,因為史料中記載是二兒子。所以有的人就直接寫這人是老四,大傢伙注意一下就行了。

那麼老三叫徐添福,這人死的早,歷史上也就是一筆帶過。

老四角徐增壽,這是朱棣鐵桿的擁護者,當年朱棣南下的時候,就給朱棣通風報信,後來朱允炆知道了這事就被朱允炆給殺了。

最後朱棣造反成功,就把他追封為定國公。

所以老徐家那是一門兩公的存在,就這一點其他人都比不了,因為整個大明朝就這麼一家。

您要問徐達的後人在哪?這不好說,畢竟這都幾百年的事了,要是追根去,這難度可不小。

但在江蘇南通如東縣有這麼一檔子事,說有一個老大爺拿出了家裡邊的族譜。

就這族譜年頭也多了,有點破損,但裡邊的字還是能夠辨認一二的,最後專家認證,這就是徐達後人的族譜。加上就這縣姓徐的他也多,也就可以認為徐達的後人大多應該集中在這裡。

當然都這麼多年了,其他的地應該也有。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12年我去南京實習的時候,有個同事他跟我說他就是徐達的兒子徐永德後人好像。

徐達同朱元璋一樣,也算是草根變鳳凰的典範,家中世代為農,自然可利用的資源有限。在當時身處亂世,也順勢抓住機遇,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最終也建立了一番功勳,成就了一番偉業。

身為大將軍的徐達,是深得朱元璋信任,縱觀那段歷史,老朱面前信任彷彿不值一提,任何部下都有可能產生信任危機問題,但好在徐達算是朱元璋眾多開國元勳中,難得的善終之人。

徐達大將軍這一生共留下子嗣七人,4個兒子,3個女兒,也算是沾了父親的光,受到當時大明朝的恩寵與優待。

大兒子名叫徐輝祖,對於大明王朝的忠心和父親無異;
二兒子早年因為身患重病,不治身亡提前夭折;

三兒子算是其中最幸福的一個,同父親一樣,落了個善終的結局;
四兒子名叫徐增壽,恰恰與他的大哥截然相反,大哥是朱允炆絕對擁護者,但他對燕王朱棣卻頗有好感。朱棣有難時也屢次出手相助,後來朱棣起兵造反,自然也就引起了朱允文的懷疑,當即抓他去宮中對質,迫於興師問罪的壓力,也最終喪命於皇宮之中。

關於大兒子徐輝祖的故事也沒有結束。

他也被捲入了朱允炆與朱棣的黨派鬥爭,徐輝祖算是一個矛盾集合點,他堅決擁護的是朱允炆,但他的三個妹妹卻有一個嫁給了朱棣,算是朱棣的大舅哥,自然對於朱棣的那點事兒,還是有所耳聞的。

何況當時朱棣的兒子們都已經不小了,每當去京城玩耍,也都會在這個舅舅家裡住上幾日,一來二去,他知道的信息可不少呢。

其實徐輝祖當時並沒有直接挑明,而是在朱允炆面前旁敲側擊,變相的告訴他真相,但當時的朱允炆太過於年輕,寧可相信自己也不願意相信徐輝祖,徐輝總直接說得太明瞭,自然也容易惹火上身,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從朱允炆開始削藩的那一天起,徐輝祖就再也沒有安寧過,整體來說,徐輝祖對於整個政治格局的把握相當到位,他對於朱棣的三個兒子,也就是那三個小外甥,算是瞭如指掌,不止一次建議朱允炆,讓他明白控制朱棣3個兒子的重要性,但最終還是被朱允炆錯失良機。

後來朱棣真正起兵造反,徐輝祖臨危受命前去阻擊,但他壓根不是朱棣的對手,儘管他一再反對朱棣稱帝,憑藉著與朱棣的那層關係,你在一次次挑戰著朱棣的底線,最終也被朱棣無奈囚禁,僅僅5年就病逝離去

關於徐達的女兒,她們都甚是好命。因為朱元璋與徐達的關係,他們也被依次嫁給了朱元璋的三個兒子朱棣、朱桂和朱楹。後來隨著朱棣登基,徐達的長女也被封為皇后。

徐達後人徐永德。

數百年的歷史變遷,很多關於徐達後人的故事都無從追溯,就目前的證據來看,只有江蘇地區有一位自稱徐達後人的老人。

通過他手中的家譜可以瞭解到,明朝初年的編撰佐證,無疑見證了這22代人的發展歷程,這位名叫徐永德的老人,對於先祖的變遷,也瞭解得不甚詳細,但是為了紀念先祖的偉大功,他還特意為祖先們修建了一座祠堂。

儘管是徐達後人,但徐永德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由於他的父親相當重視教育,所以他也有幸能夠讀書,後來他到同村徐永泉家中做客拜訪,卻不料有了驚人發現:根據他家中保存的族譜,仔細研究才發現,他們竟然是徐達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