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年销千万辆的皮卡,为何在中国却没有那么畅销?

苡居Ync66290


车型定义和适应的发动机决定了水土不服

不用区域的用车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热销车型,但皮卡车是个例外;皮卡一词为英文PICK UP的音译,这种车型的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轿车头,驾驶室五座布局提供的驾乘空间与家用轿车一致,前置发动机的布局决定了这种车是长头车,视觉效果同样修长且碰撞缓冲区足够理想且结构加强足够完善,是兼顾舒适和安全的理想结构。

2、货车尾,皮卡车与传统轿车以大空间的Wagon station不同之处为使用了开放式货箱,长度1.5~2米不等长的货箱有相当不错的承载能力,不论是拉货还是作为后备箱使用都有很高的实用性。

3、越野能力,全球99.99%的皮卡车均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这种结构的关键字为【非】,指车架并不负责载重和支撑,而是由粗壮完整的底盘承担这项任务;坚实的车身配合简单可靠的分时四驱系统,皮卡车本质就是越野车。

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皮卡车是非常全面的多功能车型,对于五座能够满足家用的人而言理论上会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第三点也决定了皮卡车的适用场景会比较有限,因为非承载式车身结构重量非常夸张,一套数百公斤重的底盘会大大提升油耗。

汽车轻量化与节油比例约为【100kg/100km/0.5L】,那么比一般承载式车身的汽车重数百公斤重的皮卡车,其油耗在不升级动力的前提下就要多出百公里2L左右的燃油消耗;而且在重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想要获得理想的动力体验,其发动机必须使用大排量才能获得充足的扭矩,然而大排量发动机又必然等于高油耗。

所以欧美市场的皮卡车大多数都是整备质量两吨起步,发动机排量3.0L起的“乘用车巨兽”;这些车的平均油耗可以轻松的超过20L/100km,这一等级的高昂用车成本似乎并没有多少人能接受,除北美市场这种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可以一定程度忽略用车成本的地区。

而在其他多数地区还是只能接受柴油发动机,因为柴油的燃烧火焰温度高且柴油机的高压缩比能带来更高的热效率,所以这种机器和燃油决定了油耗会远远低于汽油车,于是皮卡车形成了在北美以汽油为主,在其他地区以柴油为先的差异,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则属于上述的“其他地区”。

但是中国汽车保有量已高居全球第二,过多汽车不仅对石油消耗是巨大的考验,发动机排放对空气的严重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在两大类燃油动力汽车中,柴油车的尾气排放物以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为主,这两种物质对空气质量的破坏比汽油车更严重。

所以为控制柴油车的市场占有率,这种动力的汽车基本被限定为生产工具型车,在使用过程中要接受各种严苛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使用年限普遍比汽油动力汽车短一些。

那么以柴油动力为主的国产皮卡车也存在这些问题,而且车型被定义为货运车辆还要接受不同地区的限行管理,至少在2020年末地级及以下城市没有全面解禁皮卡车之前,驾驶皮卡车作为代步车时无法随心所欲的。

潜在的高昂用车成本、用车环境受限、为节油又必须选择NVH体验较差的柴油发动机,这三点因素决定了皮卡车在国内汽车市场难以成为主流车型;不过如皮卡车能获得乘用客车的定义,取消高频率的年检规定,并利用混合动力技术大幅降低燃油消耗量,能做到这几点的话皮卡车在国内同样会风靡。

说明:皮卡车爱好者可耐心等待,上述新能源皮卡车已有多个知名车企在规划中,出现的节点有可能重合第二轮大范围解禁;在久久不散的车市寒冬中,皮卡车的转型也许会扮演“春姑娘”的角色。




天和Auto


先说一点:欧美这个词或许不太准确,但是如果说北美市场,那皮卡的销量绝对是大到惊人的。


当我们在讨论为什么皮卡在北美市场卖得好的,而在中国则很少见的时候,还是应该从两国的汽车使用场景以及车型特点出发。

首先皮卡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保持了一般乘用车体积和驾驶感的基础上,因为货厢的存在而具有了更多的载物能力。



而在北美市场,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就与皮卡的车型特点非常符合。作为工具车,可以用来装载设备和工具;作为农用车,可以拖挂拖车用来装载机械或是作物;作为家用车,前往超市进行大批量采购,以及外出游玩,皮卡也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由于地广人稀的地理因素,以及不那么严苛的排放法规,就允许米国人民可以拥有体型如此庞大的大排量车型。

再加上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皮卡作为户外爱好者的玩具用来装载露营用品、渔具、野炊工具,甚至拖挂房车船只都很常见。

再加上人均车辆保有量高,一台车并不需要坐那么多人,所以皮卡车型受货厢影响后排座椅不舒适的问题,也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那么为什么皮卡车型在国内销量却没有那么高呢?

首先肯定就是政策法规的限制了,对于大排量甚至柴油发动机的限制,以及皮卡的货车资质问题,就已经是困难重重。

这里我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了:北美市场畅销的皮卡这种车型,在中国对应的或许就是——五菱宏光?

针对国内的道路和停车状况,以及需要兼顾拉货和能多拉人的需求,再加上极致的性价比优势,于是造就了我们的国民神车。

所以说,应该是两个地域的政策、需求和道路环境造就了皮卡车型的销量差距。但是我们也并不缺少相近的消费者和对应的车。


行走x越野日记


就五条原因:

第一,大陆居民生活中不需要皮卡,周末没有拖房车、拖游艇和拖私家飞机的需求;

第二,大陆的皮卡是货车,没有乘用车的名分和待遇;

第三,大陆城市居民不住独立房屋,没有DIY房屋运输建材的需求;

第四,主流皮卡的舒适性还不能和乘用车比美;

第五,还没有形成风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