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快評|從鍾南山團隊論文中看到了什麼

2月9日,鍾南山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medrxiv”發佈最新論文,名為《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該論文通過對截至1月29日的1099例確診患者數據的回顧性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中位數潛伏期縮短為3天,但最長可達24天,致死率相對較低。

而據《自然》雜誌統計,在過去的20天裡,全球至少已有54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研究論文發表,科學家們正急於瞭解這種病原體及其傳播方式。

這首先讓人感慨——過去,我們只知道自己是醫生眼裡的病患,此次疫情讓我們發現,我們——一個個身份、性格、愛好等等有別的人——其實還統統是專家眼中的分析數據。

在一些專家眼裡,這樣的數據是沒有溫度的。

比如,我們已經知道,論文有時候比新聞快。當疫情剛剛出現、很多人對它還一無所知時,就已經有相關論文問世。

也許,對一些團隊來說,論文就是生命,發表就是效率,速度就是價值。這是他們為自己加冕的方式。至於科學倫理,被有意無意地流放了。

但我們知道,至少在鍾南山團隊這裡,由一個個人組成的數據是有溫度的。因為它讓人看到了對生命的尊重。

在這場論文搶跑賽中,鍾南山團隊的論文可謂姍姍來遲。當初因一張坐高鐵緊急趕赴武漢的照片而感動全國的鐘南山,也許重心不在論文而在搶救患者,也許為了嚴謹起見,據悉,其團隊也是迄今最大規模的臨床樣本分析。總之,從這份論文中,我們看到了科學倫理,體會到了溫度。

是的,評價這場論文競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那就是看誰真正尊重生命並最終贏得了更多生命。充盈人文精神的科學才是值得尊敬的,才能庇佑我們的生活。

戰疫快評|從鍾南山團隊論文中看到了什麼

來源|晶報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