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導讀: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企業該如何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左賓老師從財稅角度給大家提供了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從2019年12月開始的疫情,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損失。春節期間,我們在陽臺上看景、在客廳裡散步、甚至已經發展出了一套自娛自樂的宅文化。

但我們內心深處總有隱隱的不安,全國的民營企業家這個春節多半過的有些焦慮,消費行業、旅遊行業、影視行業、餐飲行業、諮詢與培育行業、商貿與零售業等都受到最直接的損失,其它行業也會因為整個經濟鏈條的傳導效應受到影響從財務的角度,企業家朋友們和財務同行們一些思考和行動建議,給大家做以參考。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1年度預算目標與執行方案調整


最近接到最多的企業家問詢就是計劃調低2020年的業績指標,但如何調整大家心裡都沒有方案,這裡我給大家一些方法建議:


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三個預算內容:收入目標、利潤目標、人員目標。收入目標如何調整,我們可以先收集過去3-5年的每個季度銷售收入數據,然後計算每個季度的收入金額佔當年的銷售收入的比重,這樣就可以算出平均的每個季度佔當年收入的比重,下半年的目標我們可以先假設不會受到影響。


上半年我們可以有3個版本:最壞、最可能、最好的版本,受影響最多的是第一季度,我們可以假設三個版本分別是原來第一季度目標的30%、50%、80%,第二季度的80%、100%、120%,考慮第二季度會彌補第一季度未交付的訂單或者需求反彈性增長,這樣我們上半年的業績目標基本從新確定,下半年可以先維持不變,因為既有疫情不確定的影響,也有疫情可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國家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政策所帶來利好的不確定性。


接下來利潤目標會是關鍵,根據收入目標,現有的成本與費用,我們可以預計到2020年計劃的利潤,這個數字相比既定的目標一定會不好看,這時需要公司管理層成立成本降低委員會,各個部門都要制定成本降低目標與方案,收入下降的時候各位企業家一定要緊盯成本與費用控制,前期還沒有進行分部門成本、費用核算的,在2020年必須要求財務提升核算與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人員預算目標,根據我3天和4天大課的講解,業務部門,嚴格按照績效指標管理,例如人均收入、人均簽單量、人均利潤、人均產量等等修訂人頭數目標;對於支持部門,採用工作量分析法,這是一個很好的提升人員管理的機會。


總結

2020年業務計劃是一定要調整了,收入目標如何實現:產品、區域、行業、客戶、渠道的打法如何調整;成本費用如何控制:按業務單元、部門制定成本降低方案,老闆、各部門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人員計劃:人員招聘是否停止、現有人員如何轉移到高增長業務板塊、人員能力評估、遠期有沒有裁員計劃,業務人員數量看績效指標、支持人員數量看工作量評估。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2企業資金計劃做精做細


經濟形勢不好,老闆越要關注現金流。"現金為王",企業倒閉往往是因為現金流斷裂,財務部要給老闆提供未來1個月、1個季度和1年的資金計劃。如果現金流不充足,思考我們需要債權融資還是股權融資。


債權融資,供應商的賬期要如何談、誰去談,員工工資、獎金髮放政策有沒有調整,銀行貸款的話,現在就需要找銀行接觸,相信國家在疫情過後會有鼓勵政策出來。股權融資,有沒有新的投資人進來,是否推行員工內部持股計劃,把員工和公司的命運更加緊密的捆綁在一起。


總結

全面思考影響企業現金流的重大因素:往來款賬期與信用條款、公司重大固定成本支付的時間節點、投資計劃、融資渠道、關注國家後續可能出臺的支持政策、推進員工持股計劃。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3如何扛過固定成本與低收入的困難期

現階段三個成本控制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01成本推遲

員工假期管理:人力資源部根據國家規定,協調確定延長假期、外地員工返回後居家隔離期間的工作時間的性質,是屬於帶底薪休假、強制休年假還是算事假或者病假,並作出相應安排。做到:放假一切聽從政府的安排;1月2月工資照常發放;在疫情全面結束之前,絕不裁員一人。

工資獎金髮放政策調整:

根據公司目前的薪資發放政策,是否需要考慮延遲一定時間發放工資。工資發放比較敏感,獎金政策適當可以調整,例如有些創業型公司獎金的發放,一般是3月底發放50%的獎金、9月底再發放50%的獎金,對於企業的資金、留人方面都有一些幫助。

房租:有無延期支付或者減免空間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2成本消減

收入目標調整了,記得調整成本與費用指標,做到費用佔收比指標與歷史數據儘量持平或者降低,費用佔收比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新形勢下,取消或暫緩可行性、投資回報率不佳的投資計劃。推行精兵簡政、剔除不良資產、多餘人員、過時且低效的業務流程。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3成本優化

加大員工培訓:努力提升員工技能和工作效率。

公司平臺化:調整現有組織架構,打造特種兵化的小型團隊,推行小組制管理(例如:韓都衣舍買手製),獨立核算營收與利潤分享。

管理信息化:部分工作從線下轉到線上。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4供應鏈管理升級

首先是供應商的多元化,跨國公司往往預先安排多地區的原材料採購渠道,這樣能很快承擔起"疫區"的工作或者不會因為產能或原材料缺乏而停產。我們要對採購部組織進行優化,切分出尋源部門和採購部門,尋源部門就是找到符合公司產品、服務要求的供應商,但是這個部門並不能決定從哪裡採購;採購部門負責採購、下訂單,但是必須從尋源部門核准的供應商採購,要走三家比價流程或者招投標流程。


庫存管理,短期關注消費受阻帶來的庫存消化週期延長、財務費用以及現金流的壓力。同時,對於生產週期較長的行業,也必須對疫情緩解後的消費反彈提前做準備,預防庫存不足的風險。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5合同履約與項目管理


開工後,我們要積極協同下游客戶,瞭解客戶端與市場變化的情況,確認復工情況、訂單交付,需求和市場變化等方面的影響。


確認我們已經和上下游簽訂的合同中,對於疫情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影響是否需要承擔法律後果,這也給我們提醒,在我們與上下游簽訂的合同中要加入相關免責條款。


企業全面梳理和評估合同的履約情況,哪些合同受到影響,及時通知上下游企業,以減輕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評估是否需要籤新的合同或者做合同變更,同時保留相關證據,為可能的民事訴訟做好準備。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06國家扶持、優惠政策關注與研究


持續關注疫情過後國家推出相應的銀行信貸方面的扶持政策以及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

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考驗,相較於我們企業長遠的目標,這次的插曲對於我們要實現的目標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優化企業管理水平、建立管理系統,用系統的確定性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企業家們,請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強悍地活著!


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六個應對策略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