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园区|7000家中关村园区科技企业复工 科技助力与疫情赛跑;安徽省:无为经济开发区织密企业复产复


每日园区|7000家中关村园区科技企业复工 科技助力与疫情赛跑;安徽省:无为经济开发区织密企业复产复工

【中经云端·特别报道】

1、7000家中关村园区科技企业复工 科技助力与疫情赛跑

平稳开复工稳增长,防疫发展两不误,昨天,在海淀、昌平、亦庄……一间间科研实验室、一座座高精尖工厂建设工地正式复工。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各科技园区有7000多家企业开复工,为本市经济发展旋动了科技加速的马达。

海淀区后厂村路,中关村软件园,联想、百度、新浪、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林立。

2020年2月10日,联想北京总部园区正式复工。“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迅速恢复生产。”联想CEO杨元庆在开工首日发出的全员内部信中说。在杨元庆看来,国内市场只要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公司就有能力先以海外市场来持续驱动国内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此外,联想在全国各地的工厂也会优先雇佣停工中小企业的闲置员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在中关村软件园,联想、浪潮等68家企业线下复工,多家互联网企业则采用远程办公方式灵活复工。在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百余家企业也在同日开工。

经过了一个“超长假期”,盛诺基医药50多位员工元气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目前企业有十多个新药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其中一项针对肝癌晚期的新药项目已进入临床三期试验。”盛诺基相关负责人介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N9地块,一场简短的开工仪式后,建筑机械在轰鸣声中开始挖槽、运土,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项目正式开工。相距不远处,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高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三期两个建设项目,也已经热火朝天地投产。

相比刚刚复工的盛诺基,生命园企业万泰生物的研发团队整个春节都没有休息,为的是争分夺秒研发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检测试剂盒。近日,公司研发的两款试剂盒已经在中试线上进行测试生产,并进入佑安、地坛等医院进行临床评估,正等待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同时,企业的研发人员正埋头实验室,研发针对血液血清样本的快速检测产品。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疫情爆发后,中关村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投入抗疫阻击战。据不完全统计,从检测试剂、病毒疫苗、药品药物一线研发生产,到新型智能测温设备、疫情防控机器人研制,中关村示范区共有200多家企业直接参与了此次疫情抗击与防控工作,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

众多科技园区、创业服务平台正选择与企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分担企业因疫情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海淀创业园10日宣布,减免所有在园企业2020年2月份全部房租及物业费。对积极参与疫情抗击并做出突出贡献、坚持疫情期间不裁员且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除执行以上减免外,还将酌情给予后续房租减免。此前,中关村创业大街、锋创科技园等科创街区与园区已相继推出房租减免。

中关村管委会透露,中关村企业联系服务线上平台即将发布,平台将便于第一时间了解和收集企业在疫情期间采取的防控措施和困难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开复工后的协同办公、物流、住宿、餐饮等需求。目前,为解决就餐问题,中关村管委会已联合美团发起“工作餐直供”行动,携手50多家头部餐饮品牌与300余家餐厅,为中关村企业员工复工之后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

2、安徽省:无为经济开发区织密企业复产复工保障网

连日来,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结合园区实际,切实按照“分期分批、有序复工”原则,稳步推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针对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亲自调度,确保定向施策、调度精准,全方位织密织牢企业疫情防控保障网。

“当前,我们按照‘阻断传染源,切实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控‘三要素’要求,聚焦‘九个是否’,把好‘十个关口’,在全面抓好园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有序推进园区企业复产复工。”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组长姜茂为说。

“经开区企业用工主要以本地为主,经前期走访摸排,园区企业中涉鄂员工企业9家、员工70人,其中湖北籍67人,65人返回湖北,2人在本市过年未返乡,另有3名非湖北籍员工曾与疫区人员接触。”通过几天来的走访排查,无为经开区防控应急领导组第一时间掌握了园区企业员工及重点防控人群的适时动态。

据了解,该区针对企业疫情防控、复产复工走访排查,充分立足于防控源头,在找清摸准园区企业员工底数及重点防控对象人数的基础上,提出“九个是否”重点走访排查事项。同时,严格落实企业内部疫情防控措施,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生产建设,确保防疫生、企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3、吉林省政府:扩大蔬菜生产 增加市场供应

为全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扩大蔬菜生产增加市场供应支持政策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区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根据本级财政状况,统筹安排资金,重点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当地蔬菜生产。

对在田作业温室挖掘产能给予补贴。支持在田作业温室利用棚室内作业通道、后墙空间进行盘栽或立体栽培,选种小白菜、茼蒿、菠菜、油麦菜、软叶生菜等速生叶类菜,推广果菜、叶菜套种技术模式,缩短蔬菜生长期,快速采收上市。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乡镇组织实地核查验收并向社会公示后出具正规的验收报告,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汇总确认并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核认定。按照“先验收后兑付”的方式,对2020年2月至4月增加蔬菜生产的温室扩大面积部分每亩补助3000元(扩增面积不足1亩的,按每平方米4.5元补助)。

对闲置温室恢复生产给予补贴。鼓励各地抓紧修缮冬季闲置温室,整理温室内耕地,购置保温取暖设备和燃料,抢种速生叶类蔬菜。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乡镇组织实地核查验收并向社会公示后出具正规的验收报告,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汇总确认并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核认定。按照“先验收后兑付”的方式,对2月底前启动恢复生产的闲置温室,每亩补贴3000元。与在田作业温室挖掘产能给予的补贴不可重复获得。

对棚室蔬菜生产给予金融政策支持。对符合标准的扩大和恢复棚室蔬菜生产、缺少生产资金的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担保机构应依规简化评估手续,为当前茬口定植生产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各地政府要将在2020年一季度开工建设、扩建棚室30亩以上规模园区纳入贷款贴息范围,银行机构予以贷款支持,引导生产主体加紧恢复和扩大生产规模。省级财政将蔬菜价格成本保险纳入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以奖代补政策支持范围,支持市县和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蔬菜价格成本保险。

对新建棚室给予用地政策支持。棚室蔬菜生产纳入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新建温室、大棚等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对使用一般耕地的,设施农业经营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用地事宜协商一致后即可动工建设,由乡镇政府备案后汇总上报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通设施农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和流程,5个工作日内回复动工建设意见。

对蔬菜生产技术保障给予支持。组织省内蔬菜生产技术专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方式远程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赴蔬菜主产区现场指导蔬菜生产和棚室建设。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就地就便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严格用药用肥监管,开展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确保蔬菜生产数量和质量安全。

对芽苗菜和食用菌扩大生产给予支持。支持生产企业和广大农户采取立体盘栽方式扩大豌豆苗、萝卜苗、绿豆芽、黄豆芽等芽苗菜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快速增加市场供应。支持食用菌生产企业扩大香菇、平菇、杏鲍菇、金针菇、榆黄蘑等生产规模,通过采取室内增温措施,缩短生产周期,快速采摘上市。各地政府要对疫情防控期间扩大芽苗菜、食用菌生产的企业和农户,予以适当减免用水、用地等费用支持。

4、吉林省:长春汽开区全面加强居民小区管控

至多保留2个出入口、24小时看守、入门测温、园区消杀、电梯消毒、微信群科普防疫知识……严格防控疫情,长春汽开区在前期入户排查、张贴通告、病毒消杀、测量体温、扩大宣传、居家隔离等常态措施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居民小区管控,同时加强服务,让居民安心暖心。

严控小区“入口门”。小区封闭管理实现全覆盖,每个小区至多保留2个出入口。针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给小区居民发放出入卡,做到人卡合一,出入登记,设置门岗,24小时看守,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及志愿者对往来小区持有出入卡的人员测温,核实业主信息,拒绝外来人员进入小区。针对弃管小区,采用金属防护网、围挡、宣传板等方式,将弃管小区进人进车的通道全部封住,一个弃管小区分别留一个进车口和出车口。采取卡点定位式管理,在出入口抽调街道机关干部、执法大队及管委会各部门干部,死看死守,登记测温,劝返外来人员,最大程度地限制了人员密切接触和流动。

为了缓解业主情绪,让大家学会科学防疫,物业开启“线上+线下”系列预防工作,“线上”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公众号、业主群、朋友圈等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最新新型冠状病毒防范信息。“线下”制作宣传条幅、展板,展示在园区各个角落,让疫情防控深入人心,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特殊时期,各小区外来人员一律禁止入内。一些小区由门卫接收外卖和快递,物业人员会给业主送上门。各小区还加大对单元门把手、电梯及按钮、儿童游乐设施、亭子、垃圾桶、信箱、座椅等业主常接触的设施设备的消毒频次,严把每一处细节。物业全体人员上岗前必须做到严格“自查”,上班前主动申报自己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并测体温,工作中必须佩戴口罩,竭尽全力为广大业主筑起家门口的安全防线。

5、甘肃兰州日均调入蔬菜超过1500吨

“最近每天都会有超过1500吨的新鲜蔬菜从四川、云南、广东、海南等地源源不断地运到兰州。”2020年2月10日,兰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保障蔬菜供应,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新鲜蔬菜,兰州市商务部门近期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并投入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蔬菜商企加大蔬菜调运量。“目前,每天投放兰州市场的蔬菜有1000吨左右,2月10日达到1350吨。”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除了积极外调蔬菜,兰州市还加强了蔬菜储备力度,市级蔬菜的储备量达到了3800吨,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每天也保持着1500吨至1800吨的储备规模。

据监测显示,连日来,兰州市大型连锁超市均正常营业,全力配合政府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米、面、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正常,运行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