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定!事业单位同工同酬时代真的来了

众所周知,在事业单位,临时工、合同工和正式工的待遇截然不同,盼星星盼月亮,同工同酬的时代终将到来。

事业单位稳定福利好是众所周知的,但岗位分工不均,工资等级制度差异大也是出了名的。基层员工做着最多的活,拿着最少的工资,甚至还有编外人员,干着一样或更多的工作,却拿着极少的工资。这样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目前已有省份做出表率,推出了新法规进行事业单位改革。


新规定!事业单位同工同酬时代真的来了


2018年2月,山东省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对该省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响应《劳动法》第46条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实施同工同酬,提出对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

该管理办法明确表示在对工作人员的公开招聘,职称考评,岗位聘用,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管理使用等方面要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同时,此次该省改革还指出事业单位要依法规行使用人自主权:自主制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自主安排和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备用人才,自主组织竞聘上岗和人员聘用管理,自主确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

对内非编内的流动性岗位,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与流动岗位人员订立劳务合同,就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要求,工作条件,工作报酬,保密条例,成果归属等内容协商达成一致并签字确认。


新规定!事业单位同工同酬时代真的来了


同工同酬内容:

1、不同种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

2、地区、行业、部门间的同工同酬。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差异很大,各个行业、部门的特点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存在着地区、行业、部门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3、企业内部的同工同酬。这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企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同等的劳动报酬。

同工不同酬历史遗留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一直纠结不放,我们就会陷入死循环!还不如说好好努力,提升自我,让自己在大浪淘沙中依旧处于不变!

事业单位同工同酬的改革如果真的能全面推行的话,编内外工作人员的区别就将逐渐减小, 唯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同工同酬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